梁石川
去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法国时,开辟的中法“战略和谐新纪元”,曾一度引起世界媒体的围观,在一片“热闹”中落幕。数月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又相继出访了西班牙、德国、英国欧洲三国,有媒体证实,正在德国首都柏林访问的李克强副总理,1月7日与德国副总理兼外长韦斯特韦勒,共同出席了中德两国11项经贸协议的签署仪式,项目总值达87亿美元。
其间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每日镜报》8日报道说,德国政府官员在与到访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会见时要求中国政府改变稀土出口政策,但遭到李克强拒绝。对此,国内多数网民对于李副总理的这一举动,给予极高的评价。
回顾近三年来波澜起中欧关系,2008年期间,中欧峰会因为法国总统萨科齐以欧盟轮值主席身份会见达赖而取消;2009年中欧破例举行两次峰会,双方关系回暖;2010年的中欧峰会上,欧盟对中国百般刁难,提出多项无理要求,包括人民币汇率问题,峰会不欢而散。
西方对中国的态度是反复无常的,常常会无意间拿人权、资源民族主义等话题给中国扣帽子。与中国隔海相望,又一衣带水的日本,虽说国土面积狭小、物产资源贫乏,但成为资源大国却一直是他们的梦想。据称,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如今天,日本的这个梦想开始一点点地照进现实。近些年来,日本媒体已屡屡将日本称为“资源大国”。
有媒体报道,日本为夺取资源,远亲近邻“通吃”,从俄罗斯、蒙古国到越南、印度,四处可见日本外交官和企业家的身影。不仅如此,日本同其“老牌盟友”美国还建立了资源能源问题高层磋商机制,以确保稀土资源的稳定供应。
俗话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中国与四邻一些国家面和心不和由来以久,一家西方的通讯社对中国点评说:“中国树起了一个顽固、固执的国家形象,同多数大国关系倒退,甚至在世界舞台上被边缘化。”对此,人民日报下属的《环球时报》这样反驳,西方舆论鼓噪的背后,是西方一些人对华心态的进一步失衡,一方面是“羡慕嫉妒恨”,另一方面则是“关注忧虑怕”,怕中国强大崛起,怕中国威胁西方,所以就要不停地敲打中国,让中国听话,否则就给你找事,要你好看,就孤立和围堵你,让你疲于应付,名声扫地。
正如这家媒体所言,这两年,中国经历的事不算少,从大震大灾到涉藏涉疆,从奥运会到世博会,再加上一个新近的“诺贝尔和平奖”事件,可谓多事之秋。中国之所以能战胜挑战、顶住压力,除了靠自己以外,靠的就是一大帮朋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朋友。2010年世博会,上海接待了近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中国参与的多边合作机制里,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不断做大做强,这都说明中国的伙伴不仅在增加,而且更坚定、更密切,他们与中国有着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
就此而言,中国是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也交了一些朋友,现在的一个关键是有多少朋友肯在关键时候,为中国“两肋插刀”。香港著名作家金墉有一本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虽描写的是清朝乾隆年间,江南武林帮会红花会为反清复明,与清廷斗智斗勇的故事,但放在中国与西方世界,就是变成了另一番景象。像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不说大家也清楚,即使是面上合,心里也“各异”。
此间正处于债务危机之中的欧洲,在李克强副总理到访之际,他们的面上或许还是做了些文章,特别是中国承诺将买进欧洲国家债券,对于深受其煎熬的欧洲人来说,中国政府的这一“给力”的表态,李克强副总理此访无异会受到了欧洲各界的普遍欢迎和赞誉。
但遗憾的是,有一些欧洲人包括一些主流媒体和高层官员,在一面在数票子,一边在“骂娘”。如BBC称中国出手救欧元是出于长远的国际战略考虑,德国《世界报》表示欧洲应小心陷入对中国的永久依赖,甚至有欧盟官员表示“中国在收购欧盟,而欧洲人在出卖自己的灵魂”。
此间,香港中国评论新闻就有文章称,对于债务危机中的欧洲来说,中国表示愿意增加购买欧洲债券和增加对欧投资,无疑是个利好消息,欧洲人之所以出现如此多“不和谐”声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中国的出发点并不是完全为了帮助欧洲,中国援助欧洲对中国自己也有利。如奥地利《经济日报》表示,中国购买更多的美国债券得不偿失,将一部分投资转向欧洲是更好的选择;英国BBC表示欧元区危机已经影响到中国出口,中国救欧洲也是救自己;英国《每日电讯报》表示,美国当前对欧注意力分散,战略中心向亚洲转移,正是中国谋求扩大在欧影响力的大好时机。
对中国释放善意的第二个负面看法是认为中国援助欧洲附加条件,比如英国《金融时报》就把中国购买欧洲债券与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和要求解除武器禁运联系在一起。
姑且不去争论欧洲人所说的中国的“私心”是否存在,起码可以看出,欧洲人对国与国经济交往的基本原理都甚理解。打开经济学教科书,一个显而易见道理就是国与国的经济合作是“正和博弈”,双方都是受益者,结果是互利共赢。文章质疑,难道中国与欧洲经济合作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不应该吗,难道一定要中国做国际舞台上的“活雷锋”吗,这样是不是对中国要求太高了呢?近年来伴随中国的快速发展,“责任论”大行其道。而当中国要有所作为,做一个负责人的发展中大国的时候,“威胁论”又随之而来。这的确让中国为难。
从过去与欧洲打交道的经验看,中国要靠经贸合作化解分歧、实现双边关系稳定发展难度很大。前些年,中国曾多次派“采购团”赴欧,对中欧关系也有积极影响,但效果持续的时间一般不长,欧洲人并不买账,在政治、人权等问题上仍然对中国横加指责。可以看出,欧洲人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心态十分矛盾:既想借力中国,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好处;同时又对中国怀有戒心,担忧中国给欧洲带来的冲击。这种心态导致其对华政策自相矛盾,摇摆不定,中欧战略互信难以夯实,成为中欧关系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文章进一步指出,中欧关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以经贸关系为主,政治、安全方面内容少。这一点可以说成是双方战略冲突少,同时也可以说是双方利益交织少,也就是对对方的战略依赖少。这意味着,即便双方关系闹僵了,也不会因此付出过大的代价,这也是双方关系不稳定的一个重要根源。
文章建议,要稳定双边关系,还需要充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实质性内容,增加彼此依赖。今年法国即将主办20国集团峰会,其倡议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主张是充实中欧关系的又一次机遇,但只有本着务实的态度才能抓住。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