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神房产税的一只靴子已经咣当一声扔在了楼板上,中央已经批准重庆和上海开征,另一只靴子还悬着,楼下众生正在屏住呼吸侧耳倾听,即征收范围和征收额度。在下素有“预测”的嗜好,房产税可是件大事儿,憋不住又要找来铅笔勾画可能性最大的路线图。别以为它的对象不过局限于富裕群体,事实上开征房产税会对范围广大的民众产生影响。
一开始,范围会狭窄,税率不会高,如此,下层喜闻乐见,中产高高挂起,富人能够接受,房产税的准入门槛就低了。房产税是在房价涨势不休的背景下出台的,无论官方的解释多么含蓄,“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任务是一定隐含在其中的,这就戴上了“普世”的光环,况且还有“国际惯例”的招牌呢。别说“杀富济贫”,就是“光杀富而不济贫”,在咱中国也是容易博得舆论欢心的。不过,中国还有句俗语叫“请神容易送神难”,完成了从免征到开征的质变后,量变的趋势不可阻挡,过不了多久该税就会和很多现在无关的人关联起来。个税的发展脉络有助于勾勒房产税的发展轮廓,我们先复习一下。
1980年8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诞生,1981年,个人所得税正式开征,起征点为500元。那时候500元是“阳春白雪”,记得在我们这儿,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也就是四十几元,也就是说,个税刚出来时,征收范围非常狭窄,人民群众可以当做没有这回事,但这是从无到有的质变。到了1986年,起征点降为400元,此为第一次量变,虽然扩大了征收范围,但幅度不大。第二次量变发生在2006年1月1日,起征点为1600元,征收范围正式扩大到普罗大众,从此开始,个税完成了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的华丽转身。2008年将起征点“提升”到2000元,等于将农民工也纳入了个税征收范围。
在中央放行了房产税后,变数只剩下范围和额度,现在争议焦点集中于存量房是否征收以及起征面积和税率,当然还有各地的差异,比如上海的政策就将有别于重庆,将来北京、广州、深圳也不会与重庆和上海完全相同。但本人以为这些并不是很重要,因为殊途之后仍然会同归,归到哪里才是最值得关注的。我们继续画图。
房产税的初衷是为了剪那些特长的羊毛,重庆要打造红色大都城,社会和谐是首务,上海要迈入国际现代大都市的前列,“与国际接轨”是说得通的,与美国接轨更对某些人的胃口。如果试点没出大问题,势必在全国铺开,在这个过程中,房产税会与初衷渐行渐远,经往往就是这样念歪的,个税就是光辉榜样。怎么会渐行渐远呢?
先看调控功能。向面积大的房子征税,增加了炒房成本,有利于推动房地产市场向良性回归。真是这样吗?我看未必。对于自住的高档住宅,富人对多出来的几千元税收眉毛都不会皱一下,三五千元还不够人家一顿饭钱。如果是抱着投资的目的买房,更多投资者会瞄向中低档市场,从而助推中低档房产的价格。由于累计面积增加到征税范围,这一部分增量必然要推给下家消化——贫富之间博弈,穷人占上风是极其稀罕的事儿。因此不难预见,房产税更大的可能是助推房价而不是相反。在房产税成了地方财政的重要财源后,地方会拐着弯子将房价赶入预设的征收范围。
再看“杀富济贫”功能。征收高档住宅和大面积房产的税收,看起来是“杀富”,而从“杀富”又容易联想到“济贫”,实际情况会如何呢?首先是杀不了“富”,前面说了,富人不在乎那几千块钱。从房产税中拿出一些钱盖保障房有济贫的味道,实则不然。在房产税开征早期,为了减小准入阻力,范围小,税率低,总共就没多少钱,再说也不可能将全部的税款用于建保障房。到了全面铺开后,如果税基和税率实行地域化管理,为了钱,各地将展开走样竞赛,凶多吉少在所难免。全国一刀切,那也太荒唐了,从一二三线城市到县城,房价和人均居住面积相差太大,比如在我市,130平方只是结婚的“起始价”,这个价能维持多久还是问题,因为该“起始价”是沿着50-70-80-100-130的路线图走过来的,说130平方是终点,等于说牛顿力学是物理学顶峰。
再往下,就进入与个税一样的量变阶段,办法很简单:先提前定下税基和税率,坐等普罗大众鱼贯进入征收范围。起先民众觉得与己无关,政策很容易出台,说不定还会“幸灾乐祸”呢,待到自己也“光荣”了,因是“古已有之”,没什么好说的。对这段话我再解释一下:名义收入总是越来越高的,实际人均居住面积也是会越来越大的,这都是正常发展趋势,因此,有些人会在三五年后“光荣”,有些人要拖到十年八年后,再慢一些的,下一代很可能就有份儿了。以个税为例,如果你现在还不是征收对象(<2000元/月),自己都不好意思。
在房产税的量变过程基本完成后,地方财政和税务部门都从中受益匪浅,甚至像摇头丸那样不可一日无此君,这把剪刀的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削弱,原本是请来捉妖除魔的尊神,到那时就算不吃小孩,牛羊还是要吃的。在钱的驱使下,什么人间奇迹都会创造出来,将存量房和增量房一块儿计算大概到那时算轻的,你甚至会怀念从前的土地财政时代,请别急着否定我,谢谢!
将该话题做个升华,总感觉中国民众信仰的建立和摧毁周期越来越短。眼下老百姓几乎没啥信仰了,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终于信仰上了房子,很遗憾,原本与政治无关的信仰逐渐政治化,一出出活剧正在上演,真傻的假傻的作秀的不一而足。拿“保障房”来说,看起来很美,实际操作起来往往“保障”给了那些坐在办公室从事“高危职业”的“弱势群体”。正是利益作怪,一干人等装傻作秀,誓死不肯用“公租房”淘汰“保障房”。本文字里行间到处有非议“房产税”的意思,其实不是基于“房产税”本身,而是忧虑其最终会进化为与初衷无关的纯粹地方财源,普罗大众尽皆囊括于其中。丑话在先,目的是希望设计时要看到这一步,从而避免。矛盾出现,首选疏导,动不动就拿起剪刀,增添了未来的不确定性。社会资本富裕,还是先为之找出路,硬性驱赶,不是赶进菜场就是赶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对国家不是好事。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