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中国的传统文化
最近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北门树起了孔子铜像,引起全国网民争议,一些人说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这话没错,问题是孔子代表的是传统文化的什么?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共产党应该继承、发扬什么样的传统文化?这才是人们争议的焦点。
笼统的说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继承传统文化不应该是笼统的继承。毛泽东同志在论述如何对待中、外历史文化时曾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对待中、外传统文化的至理名言,是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所应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无数先贤、义士言论、行为的集成,不是孔子一家的成就。“人生光明正大第一义,要靠修身养美德”“欲要正人,先要正己”“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不以私害法,则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遍查中国历史名言警句,有多少是孔子所言?不多。而“唯小人女子难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倒都是出于孔子及徒子徒孙之口。孔子维护的是奴隶社会秩序,只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克己复礼”等思想适合了后来的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才被统治者捧为圣人。遍查孔子的思想言论有多少是为普通百姓争地位,争利益的?不能说没有,极少。只能说孔子所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说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可谓谬论。现在把孔子抬的高之又高,不过是要宣扬奴隶意识,使普通百姓认命、安贫,是维持严重的贫富差距,维护剥削和压迫的需要。
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文化也是有阶级性的,没有超阶级的文化,不能否认有些文化不同的阶级都认同,但是认同的角度、出发点也不同,这是阶级立场不同所决定的。譬如“不以私害法,则治”,聪明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是认同的,可是前者的认同是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被统治者则是追求社会的公平、公正、平等。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毫无疑问,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上,必须区分传统文化中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不能笼统的讲继承传统文化,只能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这些年孔子热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沸腾的程度,可是,社会现状如何?解放后已经绝迹的 贩毒吸毒、制假贩假、卖淫嫖娼、黑社会泛滥、官商勾结、索贿受贿、卖官买官、执法犯法、剥削压迫、贫富悬殊、草菅人命、道德沦丧、信仰缺失…….,可以说比旧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对这一切已经忍无可忍。原因何在?根源当然是私有制泛滥。但是,从文化角度看,不能不说正是因为丢掉了对传统文化的阶级分析,把孔子看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思想泛滥,思想多元化的结果。什么仁义道德?私有化追求的是利润,孔孟之道维护的是剥削压迫的秩序,有私有制、有孔孟之道就没有真正的仁义道德,只有打着仁义道德幌子的欺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