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带着浓重四川口音的老人就是杨根奎,1921年3月,出生于四川省金堂县白果场(现白果镇)红庙村一户三代铁匠的贫苦家庭。1936年农历正月三十在什邡参军。入伍前名叫“杨耀辉”,入伍后改名“杨根奎”。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10月26日,谢晋元副团长率领524团一营接管四行仓库,掩护部队撤退。当时一营仅有397人,为迷惑日军,用“524团”代替“第一营”,号称“八百壮士”。此时,杨根奎已升任第一营第二连第一排中尉排长。
日军的进攻非常猛烈。杨根奎回忆:“我们排的一个机枪手,被日军机枪击中,是连续中弹,整个人都被打穿了。正面的枪眼很小,背后却穿出碗口个洞,瞬间就倒地了。”11月1日凌晨,杨根奎的二连一排40人作为敢死队率先突围。在这次战斗中,杨根奎左额头上被日军刺刀挑开一道口子,左手腕骨折。凌晨2时,所有守军均完成撤退。
随后,谢晋元部被英军没收武器限制自由,沦为“国际俘虏”。蒋中正晋升了所有参加四行仓库保卫战军人的军衔,杨根奎也被晋升为上尉连长。在“孤军营”中被羁押三年后,1941年4月24日凌晨5点,谢晋元被刺杀身亡。“八百壮士”无限悲痛,决定铸造谢团长纪念像章。杨根奎说:“这枚谢晋元纪念章,孤军营每人一枚。后来它就是我们‘八百壮士’的身份证明。”
1941年12月,“八百壮士”沦为日军的俘虏,分别被遣送至外地做苦役,后来被送到南京浦口煤矿,管他们的工头正是在524团当过传令兵的谢友杰,他帮助杨根奎等四人逃了出去。待抗战结束,胡宗南得知杨根奎是当年的“八百壮士”,便亲自给他签发差假证,还发了路费5万元。杨根奎花了2万多元买了一匹布,算是衣锦还乡了。
杨根奎回到四川金堂白果场的家里,用旧名字“杨耀辉”过起了昔日的铁匠生活。同村人只知道他当过国民党兵,无人知晓他的军官身份、“八百壮士”的身份。尽管如此,在“四清运动”中,他还是被划为“五类分子”。杨根奎将珍藏多年的“谢晋元纪念章”带到高板区派出所,欲证明自己虽是国军编制,却是抗战军人,从未打过内战。但此举却给他招来更大祸患,纪念章被当场没收,人被当即关押。
“文革”中,杨根奎和当地的旧保长、地主一起成为时常当众表演“跪瓦砾”、“跪高板凳”的“老运动员”。杨根奎回忆起“文革”那段和裕溪口战俘营一样的噩梦日子时说:“当时最恼火(痛苦)的是,(造反派)问你‘坐快车’还是‘坐慢车’。‘坐快车’,就是让你躺在地上,拉着你的腿往前跑,背就在坑洼的地上磨,磨出血;‘坐慢车’,就是慢慢拉着走。残忍得很啊!”
就这样,在“打倒国民党的残渣余孽”、“把国民党的伪军官杨耀辉抓出来”的口号声中,这位隐藏着昔日英勇故事和英雄身份的壮士,默默忍受着一次又一次非人的折磨。待到那场全民族的噩梦逐渐醒来后,家人和邻居才渐渐从杨根奎的口中听到“八百壮士”、“四行仓库保卫战”这些昔日无比陌生的故事。杨根奎如今不必再隐姓埋名,可以自豪地讲述他的抗战故事了。
但令人痛心的是,这个曾经在四行仓库作为敢死队长,血战沙场;这个曾经在日本战俘营作为苦力,死里逃生;这个曾经在“文革”时期作为“黑五类”,受尽折磨;这个作为一代抗战老兵、“八百壮士”之一的杨根奎,至今生活贫困,一无所有……
没有医疗保障,没有退休金!目前和小儿子一起居住的杨根奎,全家只有六七亩地,以种地和外出打工为生。2005年,他尝试找到金堂县相关部门,但得到的答复是:“那你只有去台湾找国民党给你落实政策。”讲到这些,老人颤抖的声音中,有一丝无奈、一丝酸楚:“我是为祖国而抗日的啊!”如今,杨根奎最大的心愿,是能找回当年被没收的那枚“谢晋元纪念章”。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邱海昌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