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似是而非的口号:“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兔年春节一过,2011年的中高考即将来临。每年中高考前夕,很多学校和部分教师都照例为创收不失时机地以辅导学生备考为名,开办各门学科的复习补课班。他们为了招揽更多的补课生,赢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都别出心裁地打出一句似是而非的口号,叫做“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知有多少学生的家长在这个口号的蛊惑警示下,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既不问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必要补课,也不问这补课是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预期效果,都心甘情愿地掏腰包让孩子去交费补课。每次补课两小时,且补课费不菲。高中每小时100元,初中每小时75元不等。这对经济条件较差的工薪家长而言,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样的备考补课班年复一年,久盛不衰,不知囊刮了多少有损师德和学校声誉的学生家长的血汗钱。我想,这一切都是由于被“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的误导所致。因此,为了不让这类有蒙骗之嫌的补课班再周而复始地办下去,我们有必要来剖析一下这个口号的谬误之处,以正视听。
其一,这个口号本身就是一个在现实中不存在的虚假命题,它在字面上所表达的概念也是不合乎逻辑的。因为赛场上所有起跑线至终点线的距离都是绝对相等的,要“输”也只能输在赛跑的过程中,怎么可能会输在起跑线上呢?人在起跑线上尚未起跑就已决定了输赢的命运,这纯粹是子虚乌有的事。殊不知,竞赛输赢取决于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平时训练造就的功底,而绝非取决于竞赛时各人所处起跑线的不同。
其二,这个口号违背了知识靠平时积累,应用时厚积薄发的学习规律。对于考生而言,只有在平时的勤奋学习中打好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才能在考试时应对自如。正如杂技表演的“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也是道理。《老子》语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平时不努力学习而疏于知识的积累,考前心存侥幸参加补课班临阵磨枪,是无济于事的。对于教师而言,更应恪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致力于平时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上好每一堂课,不折不扣地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应对升学考试夯实知识、技能基础。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加强学生基础训练的基本环节和主要途径。作为教师,不应该为了个人的创收而本末倒置地把主要精力花在给考生的突击补课上。更何况,靠临考前的突击补课无异于缘木求鱼,出不了中高考状元,更培养不出合格人才。
其三,妄图“赢”在起跑线上的突击补课,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为片面追求升学率推波助澜,不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尽管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年年都下达红头文件,三令五申地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这些年来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呈现负担越来越重的趋势。究其原因,各地学校始终我行我素地奉行智育第一的办学“方针”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办学“宗旨”,因而有偿补课之风有禁不止,尤其是中高考前夕校内外开办的形形色色的复习辅导班,更是遍地开花。客观地说,如今令人堪忧的学校教育几乎成了单纯的学历教育,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就是把学生送上智育竞赛的起跑线,以至考上重点高中、名牌大学,最后获得学历文凭,算大功告成。如此办学,重才轻德,只管教书不管育人,只抓智育无视德育、体育、美育,完全违背了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综上所述,我们拟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似是而非的口号实质上是一个不合逻辑,误人子弟,有悖教育方针、教育规律、教育功能和教育理念的商业性广告语。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