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与腐败
——论大学生找工作
职业与职位无疑是直接关系人生得失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客观条件。当然也是腐败分子最看重和最不可放手的争夺对象。根据劳动价值学说,复杂劳动应当享受比较高的社会报酬,大学生属于投入高昂的能够从事复杂劳动的尤其是脑力劳动的社会成员,因此,大学生的就业与官场腐败分子的利益角逐就必不可免。离开反腐去讨论大学生就业要么属于不懂社会分工基本常识,要么属于故意回避某些具有隐痛的症结。腐败影响大学生就业有直接的影响和间接的影响,我们首先分析直接的影响,大约有以下八种表现形式:
一、尸位素餐。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干部队伍,无论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占总人口相对比例上,都是十分壮观的,有数据显示为四千万,恐怕企业事业社团等单位干部不一定全包括在内,可其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不过一半左右,照理说,消化吸收千余万大学生是不成问题的,可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干部队伍知识结构仍然落后。许多干部尸位素餐占毛坑不拉屎现象仍然很严重,真正通过招收公务员录用的干部能占几成呢?现在持有公务员证书不在少数,参加这样考试、拿着这样的证书还有什么意义呢?
二、老而不退。
干部中超龄服役现象也很严重的,不能够严格履行退休制度,找借口、想办法延迟退
休年龄,最为可笑的是他们中许多人甚至找出种种依据,还要求推迟退休年龄。在企业改革中要求工人不到四十就下岗了,干部却要六十五、七十才退休,其实对于女同胞,根据我国有关规定,一般女干部比女工人已经晚退休五年了,但是一些在干部岗位的女士还不满足,难道真是为了多做贡献吗?否,要多做贡献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再者说您多做贡献难道比别人找个生存饭碗还重要?其根本驱动力就是不愿放手那丰厚的利益。
三、退而不休
退而不休的想象更为普遍,尤其表现在我国一些社团、群众组织和二级服务机构中,很
多干部退休无非是转岗,副总理 吴仪 女士退休后表示不接受一些群众组织邀请,不愿意担任一些社会职衔就被人们认为是不可多的的人物了。现在大量协会、学会、研究会等全被退居二线干部占满了,这些群众组织邀请他们,无非是利用原有的权力和关系从事许多并非光明正大的活动。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于永湛 先生退休了,到印刷协会当理事长,上任伊始就把老婆、同学、老同事带来了,把最年轻大学生哄走了。据说后来还不满足又兼了音乐协会会长,知道他的人真不晓得他还有音乐细胞。如果这些地方让给大学生,不仅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而且将促进行业组织市场化发展。
四、安插亲友
“走后门”以前是被人们深恶痛绝的,现在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子女、亲友、同学、朋
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谁见到局长、部长的子女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利用权利和关系,你为我的孩子安排个好职位好工作,我为你的孩子安排个好职位好工作,七大姑,八大姨,照顾不过来啊,哪里还有好工作给没有权势的大学生们!他们在党校或其他学习班的通讯录,他们参加各种会议的交换的名片都成为自己为子女安排好工作的公关工具,大家看到了权钱交换,触目惊心的权权交换难道不是更为严重吗?在子女工作安排上体现的最充分。
五、虚假文凭
应该说,大学生的文凭拿到是不容易的,十载寒窗,家庭几万、十几万的投资才凝结在
文凭上一行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的称号。可是在很多政府官员那里只不过走走过场,甚至打个招呼就可以轻松拿到。就是花钱也无非公家报销。各种名目繁多的进修学习方式,各种不可细说的职称评定都为官员拿文凭大开方便之门。有些科目公开挑明就是为具有职衔人物开设的,如EMBA,EMPA等等,各级党校都是发放文凭的合法渠道,有谁介意其质量和标准。有的文凭全国不承认,我地方承认就行,地方不承认,我行业承认就行,都不承认我部门承认就行,反正群众是没有权力查干部档案的。一个研究生学历,简直连小学生都可以拿到,文凭在干部队伍的泛滥,国家真的没必要在培养正规大学生了。在人们指责大学扩招时,为什么不去指责一些党政乱办大学,乱发文凭现象呢?干部进修,拿着纳税人的钱,去学习、去补课本身就是问题,更何况他们的学习又不是什么特殊专业业务技能,即使需要一定学习,也不应该和文凭相挂钩。有关部门统计干部知识结构,很多这样文凭当然也在其中了。
六、卖官鬻爵
应该承认我们国家没有捐官之规定,但是谁能否认花钱买官现象的存在,有的地区甚至
明码标价,一些奔竟之徒跑官要官,怎么跑?怎么要?说穿了除了阿谀奉承之外就是送。大学生找工作也加入此行列,学生家长为了自己孩子就业,往往提前若干年就开始活动,就业形势越是紧张,送礼之举越是严重。请客在当前已经是提不起来没人理会的事了,三千五千也拿不出手,为找到好工作必须出大价钱,每逢年节,各单位一把手,人事干部家中往往顾客盈门,遇见红白喜事更是喧天吠地,可怜那些自认为抱瑾怀瑜的谦谦学子,不想出血、或没有能力出血,那只好等着自我创业吧。
七、行业垄断
有些行业,近亲繁殖比较突出,有些部门从来就没有向全社会开放过,众所周知垄断性行业进门很难,不仅铁路、邮政、金融、电力、公路等如是,就是比如教育、卫生、市政、民政等也成了近亲繁殖基地,这些地方在向上喊的时候,往往标榜自己的艰苦,甚至胡说没人愿意来,他们的工作报告中什么“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成了老生常谈,让他们接纳外面大学生就难了。我国当然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可是行业和部门自己的规定,谁又能奈何他?有的行业拿取证说话,于是考取各类证书成为大学生主要选修课程,悲哀呀,试问一下,各行各业老板们哪位有本行业的上岗资格证?有些垄断性行业也往往自己办校,自我培养人才,在招收学生时甚至标明,非系统内部人员,毕业后不负责安排工作——您去了只有交钱的义务,有的行业您根本看不到他们举行过大学生招聘,现在的招聘会难道不是民营的垄断世界吗?
八、职介谋利
一般大学生只知道上网求职、买人才报,跑招聘会。他们哪里知道真正比较好的工作是
不会向全社会发布信息的,也用不着招聘。即使招聘也只不过走走形式而矣。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刚成立时,举办了竞争招聘考试,结果是:仅印刷口参加考试人一个也没录取,事后发现倒有没参加考试的很多干部亲属子女进去了。地方政府或掌管人把有些职位看做摇钱树,你不出钱是不能给你的,就比如报刊亭,你不花几万十几万也是拿不到手的,您想创业,能懂得或遵守这些潜规则吗?就说你去卖猪肉,练摊儿,想有个好地界儿,不去贿赂有关部门或有关人员能行吗?随便给你个犄角旮旯不让你赔死才怪。
以上问题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不可能很好解决,非常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至今没有针对以上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而总是采取王顾左右而言他,那么多的大学生,那么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从国家基本干部政策、劳动法轨入手,不想撼动腐败的一根毫毛,只是采取修修补补动作,采取一些临时性隔靴搔痒做法,一些官样文章、作秀形式是非常有害的,甚至提出让大学生去自己创业这种不甚负责任的方法,借你点钱,推出了事,实际是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