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会议”折射了什么?
4个州市的6个县,会议室没有人,另有1个县只有1个人!近日召开的云南省深化政府自身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该省委常委、副省长李江刚讲完话,主持会议的省政府秘书长丁绍祥就不点名宣布了省监察厅对会议所作的视频监察结果。(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
电视电话会议变成了一次空对空的“桌子会议”,作报告的领导津津有味,听报告的干部却踪影全无,是领导们实在太忙?还是有意躲避会议?可惜的是,相关部门只披露了缺席会议的城市和单位,至于领导干部缺席会议的原因,犹如散给民众一颗烟雾弹,无从知晓。
我们时常能听到挂在部分领导干部的嘴边话“不好意思,还要开会,有时间再聊”,也经常看到每天连轴开会的领导干部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难怪乎曾有人戏称领导干部的全部工作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文山会海”。如此这般“泡吧”,不要说是电视电话会议,就算是现场会议,躲避会议的缺席者肯定也不在少数。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小品:某一天,上级领导通知一个部门参加一项会议,正职把这项任务安排了副职,副职把这个任务交代给了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任却把这个任务给遗忘了,第二天一大早秘书通知办公室主任去向副职汇报会议情况,这位仁兄立马慌了神,急中生智之余,根据会议主题胡编了几条会议要点,结果竟与会议内容丝毫不差。这则小品不仅仅写实了部分官员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也充分暴露了一些官员长期以来秉持的“开会就是走过场”的会议陋习,助长了干部们且喜且厌的矛盾会议心态,并而且,这种纠结的“会议综合症”仍在啃噬着干部们的工作作风和民众对政府的信心。
开会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作,是对工作实践的一次理论冲锋和行动部署,是必要的前瞻性工作形式。然而,历经实践检验的这一工作形式,时至今日,我们在看到因此而取得一系列及时有益的工作效果的同时,也看到了它因为人为因素而消极蜕变的另一面。
反观现在的会议,发言是一个比一个长,谁的发言精简,似乎会被认为是水平不够,或者是准备不够充分,“言简意赅”这样的形容词在会场实在是没有“用武之地”。于是乎,能够十分钟完成的发言变成了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能够同时一起讨论的问题,却非要分几个会议来开,这不仅是时间上的浪费,更是资源上的一种“非理性消耗”。全国每年因为一些可开可不开和过于浪费事件的会议究竟何其多,我们无从得知。但当我们置身会场,看到那些开会时抓紧时间“补觉”休息、低着头玩手机游戏发信息、开些无关疼痒的官样会议等“怪象”,是否该追问,会议质量还能有所保证吗?如何催生干部今后工作的实效?如何才能解决好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如此敷衍的会议形式人民群众答不答应?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举行的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曾语重心长的告诫全党:现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对文风不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改进文风,必须改进会风。还要努力活跃党内生活,大力倡导独立思考的风气,进一步创造鼓励讲真话、提倡讲新话的宽松环境。
发生在云南州县的“桌子会议”,正是这种不良文风会风的再次抬头,这进一步说明,加强和改进蔓延开来的不良文风会风已迫在眉睫!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