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时评

新生代农民工,我们的路在何方?

宸懿 · 2011-05-06 · 来源:
80后90后观察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之所以想写这个题目,是因为对于我这样一个“农民的儿子、农民工的孩子”也算得上“半个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来说,每年假期会大约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和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呆在一起同甘苦、共命运。或许是因为我对他们太了解了;或许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其中的感觉才会懂;或许我自己也算得上是他们中的一份子,所以一直以来总在为他们或者是自己的命运思考着,一直以来总在为他们,亦或是为自己问一问:新生代农民工,我们的路在何方?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组背景资料: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的概念,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群体的高度关注。文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2011年2月20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了一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报告界定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目前全国约有1亿人。他们的平均月收入为1747.87元,仅为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3046.61元)的的57.4%,同时也比传统农民工低167.27元,收入明显低于他们的父辈  ... ...  

    在我看来:这一系列的举措正式将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引入了人们的视线,可见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农民工进城已经不再是新鲜的话题,而是关于这些已经进城和正在进城的年轻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命运应该如何打理,他们如何在现有的制度藩篱之下生存,则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在这里,我想先写我身边一个朋友的例子:周**是浙江杭州某工厂的一名工人,今年25岁的他,前17年在老家安徽蚌埠的一个农村做留守儿童,后8年一直在杭州打工,如今结婚生子。为了养家糊口,他现在只能在杭州打工,而杭州落户一直是他的梦想,因为如果孩子要留在杭州读书的话,没有城市户口只能上农民工子弟学校,他担心这样会耽误孩子的教育;如果孩子上杭州的公立学校,则要交几万元的借读费,这对于他来说根本就承担不起;而且没有杭州户口,孩子将来中考或高考还是要回老家考。而如果现在把孩子送回老家读小学,又担心孩子重走他自己的路,成为二代留守儿童,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和将来不利。  

    写这个例子,我想表达的是:城市中有着成千上万的和我朋友一样的人:落户城市、融入城市对于他们来说还是遥遥无期的梦想,一系列的矛盾和困难都在困扰着他们。因为他们是一群跨入工业文明的游离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庄稼人的后代;他们曾是“留守儿童”,他们曾是随“农民工一代”父母进城寻梦的“无根儿童”,而他们的孩子正在和即将成为“留守二代”和“无根儿童二代”;在他们“农民工一代”的父辈们渐渐退出城市舞台的同时,他们陆续涌入大大小小的城市---在不属于他们的高楼大厦间寻梦,他们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人,也不是正宗的城市人,他们的梦想与现实之间,有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他们在城市里可能找不到工作,还招来歧视,而回到村里,他们已经不会种地,也不想种地,在“留不下的城市”和“回不去的乡村”之间,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偏离了人生航向,迷失在这个城市里。他们,在改变着生活和生命轨迹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各种规则... ...  

  

  

   “新生代农民工”,路在何方?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在这里我不禁想问下面几个问题:  

1、导致我们“新生代农民工”出现种种问题的根源到底有哪些?  

是农民工自身问题所致;还是由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失败所致;还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矛盾所致???

2、我们“新生代农民工”现阶段最主要的自我诉求到底是什么呢?  

是养家糊口、子女接受良好教育;还是获得平等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会实现自我价值;还是能够在城市立足、发展???  

3、还有,政府和全社会应当怎样帮助我们“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呢?  

是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实现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等;还是改善农民工子女以及其自身的教育条件;还是规范企业用工制度,解决农民工动荡感,拥有社会归属感;还是改革户籍制度,从制度上解决城市化问题;还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  

    这些问题我回答不了,也没有答案,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的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上一代农民工待遇的不公来实现的。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各大中城市的财富之所以能够在短时期内实现巨额积累,是因为上一代农民工把自己创造出来的相当一部分价值“无偿”献给了城市。如果说,“第一代农民工”,清楚地知道他们自己只是城市的“过客”,他们来自农村,归宿也在农村,因为他们对土地的“特殊情结”而认同“离土不离乡”的农民身份的话,而对于“新生代民工”来说,他们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而且由于对城市有较高的认同感而更希望摆脱农民身份,融入城市。对他们而言,城市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不一样的前途,不一样的命运。他们希望通过进城务工或经商,告别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和命运。再加上外出的经历更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因此,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享受城里人的待遇已经成为一种时代呼声。 但我们也深知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以说是面对着重重阻力和层层障碍,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和触及到一系列的利益... ...  

    

    我们深知:“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这不仅需要我们自身的加倍努力,也需要社会以包容的心态来接纳我们,更需要用制度和政策方面为我们铺路奠基,引领我们走出困境,与城市社会共沐一缕春风!  

   “新生代农民工”,我们的路在何方?我在祝福着,也在为我们的路努力着... ...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2. 为什么说莫言诺奖是个假货?
  3. 张勤德|广大民众在“总危机爆发期”的新觉醒 ——试答多位好友尖锐和有价值的提问
  4. 何涤宙:一位长征功臣的历史湮没之谜
  5. 元龙||美国欲吞并加拿大,打脸中国亲美派!
  6. 俄罗斯停供欧洲天然气,中国的机会来了?
  7. 为什么“专家”和“教授”们越来越臭不要脸了?!
  8. 华东某地方农村调研总结
  9. 哪些人不敢承认阶级斗争的客观存在?
  10. ⾼龄劳动者:延迟退休、社保困境与超龄压⼒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2. “深水区”背后的阶级较量,撕裂利益集团!
  3. 大萧条的时代特征:历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5. 疯狂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发现的时候已经怨声载道了!
  6. 到底谁“封建”?
  7. 掩耳盗铃及其他
  8. 该来的还是来了,润美殖人被遣返,资产被没收,美吹群秒变美帝批判大会
  9. 两个草包经济学家:向松祚、许小年
  10. “中国人喜欢解放军吗?”国外社媒上的国人留言,差点给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红歌会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龙:不换思想就换人?贪官频出乱乾坤!
  3. 辽宁王忠新:必须直面“先富论”的“十大痛点”
  4. 刘教授的问题在哪
  5. 季羡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认为“颠倒历史”的“右倾翻案风”,是否存在?
  7. 历数阿萨德罪状,触目惊心!
  8. 欧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纪录片
  9. 我们还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资格这样发问!
  1.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2. 剑云拨雾|韩国人民正在创造人类历史
  3. 孔庆东|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纪念131年韶山讲话
  4. “当年明月”的病:其实是中国人的通病
  5. 重庆龙门浩寒风中的农民工:他们活该被剥削受冻、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吗?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确“惊艳”,可有谁想看续集?
红色旅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