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堵死挥霍的洞,国渐弱,民更穷!
中国GDP正冲向全球顶端。中国税负痛苦指数已位列全球皇冠。但是。由于发展观带病。中国老百姓人均可支配收入,仅高于非洲、低于印度。生活水平总体居全球下等偏上(中等偏下尚需十年)。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民收入的相当部分,由政府以各种各样的名义,被官员挥霍、决策浪费掉。
形成这种巨大缺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形式主义,难逃其咎。
报载。今年十一。“除天安门、新华门外,长安街高大建筑,屋顶打轮廓灯,已与周末夜景无大区别”。“沿街摆放鲜花、花丛、花雕显然少许多”。(南方周末10.13)
当全国二三线城市,不顾辖区民生,纷纷投巨资仿首善之都,夜晚全城“亮起来”,北京市政府,正悄悄步入“环保、节能、绿色”与低碳——国际化大都市的流行新基调。
不摆花,也能庆国庆。北京市懂省钱,为全国树起一个榜样。
从管理向服务开始艰难转型的政府,都开始懂得了哪些事情呢?
二、 纳税人的钱,不精打细算可耻、可恶!
“向共和国纳税人致敬”!是各地税务机关,开放后喜欢悬挂的一条标志性口号。
“纳税人”概念,开始走进主流语汇,并居多起来,成为热词。是近年、特别是平民权利,越来越多的被聚灯下、成为焦点,与之对应的社会主体的“义务”开始凸显。过去,政府言必称“为人民服务”,从不、很少讲,自己由纳税人奉养。因为。这个概念不姓“社”,属于“普世”,借过来的“那边语”……。
首先。政府开始懂得:自己不应当有独立利益;也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更不是社会财富的疯狂聚敛者。
其次。花税款,为税民;专注于公共服务,围着老百姓转,而不是围着经济指标转,更不是让老百姓围着自己转,才是现代政府本质。
官,是挣脱封建泥沼第一步;仆,是走进现代国家起讫点。
三、 公民不仅是由政府提供服务的主体,也是教育政府的主体
(政府的)老师是公民。课堂是社会。教材是发达国家先进的社会管理制度。督导是舆论。校长是人类终极价值。
政府懂事在于开始明白:公民社会与现代政府是一对尖锐的矛盾体。公民的本质是:“能参与国家政治的人”(马克思)。公民社会的核心是各种非政府的社会自治组织。社会借助这种形式,把分散的个人组织起来,把分散的社会意志集中化。将个体利益公共化。进而,通过与政府对话、协商、辩论、谈判和监督,进行政治参与。
政府根本不可能、也不具天然条件,从始至终“三个代表”。 努力,成为代表。仅仅昭示执政党的一种政治愿望和愿景理想。
加强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在当代,应着重联系的就是公民社会。
尽管。执政党刚刚开始意识……
共产党执政后。曾经很长一段时期,固执地认为,政府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政府。人民和政府之间,是一种代表和被代表的“鱼水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官员怠政、侵犯民权、各式各样的官僚主义和官员的贪污腐化,被深深掩藏起来。长期侵害着党同人民之间的关系。
如果开放,仅仅是些“名称”与“称呼”之类的皮毛改变。得不到一种系统的思想清理,观念颠覆,和与时俱进地制度改造。封建文化大行其道的党,被人民抛弃的命运注定在劫难逃。
北京市政府不缺钱。它懂省钱。至少说明,市委书记自省强,高层有压力,天子底下声声鹤唳舆情忙……。
只是,若与“制度”无关,书记退休,就难免不成兔子尾巴,人息政亡。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