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土地招牌挂为何“走过场”?
记者在郑州市发现,齐礼闫城中村改造工程项目竟然未批先建,商品房开发热闹非凡,而应该优先或同时开工建设的安置房却没什么动静。然后,记者又发现,郑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土地出让招拍挂就是走过场。(据10月18日《经济参考报》)
土地出让招拍挂走过场?这可是“大罪”,谁都担待不起。记者举例说明,未批先建的还有,2007年小岗刘城中村改造商业项目“中原新城”,直到2010年1月才拿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由姚砦城中村改造的郑州金成时代广场去年11月获得土地出让,今年2月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开发商早在2008年就已开工建设。记者得出的结论是,在招拍挂之前开发商已先行开工建设,招标时经常出现无人与已参与建设的开发商竞标的现象,致使开发商以挂牌价摘得土地,郑州多个城中村改造的土地出让招拍挂形同走过场。如,2010年5月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发布尚庄城中村改造土地出让公告,1个月之后,郑州鼎盛置业有限公司在无人竞争的情况下以挂牌起始价摘牌。2008年9月,郑州市土地交易中心挂牌出让小岗刘城中村改造一期项目土地,也是因无人竞争,上海升龙投资集团旗下郑州元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起始价拍走出让土地。
实际情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笔者从2009年底开始参与齐礼阎城中村改造工作,近两年来,所遇所思所感,觉得跟记者的报道有较大出入,特描述如下:
齐礼闫村有15个村民组,全村近万口人,号称郑州第一村。该村在三环以里,紧邻三环。原来的村落用“脏乱差”来形容并不为过。跟它相邻的小李庄村已经改造成功,高楼大厦,街区亮丽。有身边榜样,该村的拆迁比较顺利,两个月内,村民已有90%搬离。到如今,只剩不足2%村民因为所提要求太高没有签订协议。至此,我才知道,拆迁难,就难在一把尺子面前,有人不是要多吃“二两豆腐”,而是要吃“二斤豆腐”。有意思的是,他们自己并不认为自己多吃,而是亏得很。
拆迁难,是改造步伐缓慢、改造效率低下的瓶颈之一。再一个瓶颈因素就是“改造政策”。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必经招牌挂。然而,面对城中村改造这道难题,郑州一直在“一村一案”中摸索前行。村民要安置,村集体财产要保住,村民的生活不但要继续还要变得美好。这个大前提使得参与改造的开发公司必须走出一条新路来。齐礼闫村改造之前,已有若干城中村改造成功,成为城市一景。
村民安置费用和改造期间村集体的收入不减,这需要开发公司先期承担;这个先期协议规定是三年,其实不止,有可能是四年、五年、六年。超过三年,费用要涨。公司先期介入的费用不是个小数目,这都在土地招牌挂之前。其实,等进入招牌挂程序后,已经没有公司愿意过来“揽活”了。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有资金有实力肯出钱,城中村改造项目,谁都可以拿过来!
那么,为何招牌挂时“无人竞争”而变成记者眼里的“走过场”呢?
最关键的是,城中村改造本身就很烫手,直接跟村民打交道,如果只想着占便宜,大赚一笔,让村里“吃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就齐礼阎来说,全村万把口人,有村两委,还有村民代表大会,汇集的民意不经中间途径,可以直接跟开发公司“要价还价”,到最后,村民利益实现了最大化,公司则在让步中“又哭又笑”“赚足了钱”。这幅图景、这种真实,人所共知,所以,迎难而上者,寥寥无几。每每城中村土地招牌挂的“走过场”也就在所难免。
至于记者看到的“未批先建”和安置房没动静,这一是因为“等批复急死人等死人等不起”,只好先行一步;二是因为安置房涉及村民的住房需求,从户型到外立面到规划审批,非常复杂,所有的一切只有“在十字路口等齐了”,才会开建。要知道有三年期限所限,公司何尝不想最先建好安置房尽快不掏过渡费啊!
城中村改造是政府主导运营城市的一种方式。大势所趋,城中村最终都要在改造之后彻底城市化。这个过程,需要关注,更需要记者“走转改”,把握关键,而不是浮光掠影“走过场”。
:朱永杰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