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房价跌了,就要找开发商赔钱;那房价涨了,开发商是不是可以找业主分红呢?住房买卖,守的是市场法则,讲的是契约精神。假如此时叫停降价,会不会让一些开发商暗自窃喜?会不会让公众对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产生疑虑?
近日,上海一些楼盘降价销售,引发了老业主要求补差价的“维权行动”,部分激动的业主甚至打砸售楼处,酿成治安事件。
26日,上海有关部门叫停了个别楼盘的降价销售活动,要求其重新备案。27日,上海市政府表示,双方应根据合同约定协商解决,对违反商品房价格管理规定的行为,将予以查处。
买房是件大事,花销不菲,突然之间自己买的房子价值缩水数十万元,心理上难以接受,老业主的这种心态可以理解。然而另一方面,买房子毕竟是市场行为,如果开发商没在购房合同里承诺房价下降给予赔偿,签订合同之后,双方自然要履行。
倘若房价跌了,就要找开发商赔钱;那房价涨了,开发商是不是可以找业主分红呢?这种“维权”,实有不愿承担风险之嫌,是对合同法律效力的漠视,缺乏契约精神。
但是,把板子一股脑打在购房者身上也不公平。虚高的房价、不合理的预售制度,让刚性需求的买房者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风险,这本身并不公平,需要反思和改进。
况且,开发商用捂盘惜售、制造预期、哄抬价格等不法手段牟取利润,也是屡见不鲜。对于这种潜在的价格欺诈,业主维权自然理所应当。不过需要在法律和规则的范围内主张权益,单纯要求退钱甚至动用暴力手段,显然不是办法,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政府监管部门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对房地产开发商的违规行为给予更加有力的监管和处罚,保证公平透明的市场秩序。
房价涨得太快,政府应该调控;房价高位下调,政府如何应对?如果简单叫停,会不会正着了开发商的道儿,让他们心遂所愿暗自窃喜?会不会让公众对于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产生疑虑?
眼下,一些地方出现了房价松动的迹象,房地产宏观调控进入关键时期。如果陷入降价、“维权”、叫停的怪圈,中央的调控很可能功亏一篑,百姓的期待很可能最终落空,楼市走向很可能出现变数。
从上海的情况看,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没变,维护市场秩序的信心没变,维护百姓合法权益的立场没变,值得肯定,值得借鉴。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