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垄断且投机的房地产市场
有关房地产政策的制定部门用垄断的制法权,以“改革”为名,制定高地价和高房价的房地产法律游戏。用土地和房子作为洗劫大多数人财富的工具。
1、政府垄断住房土地供给,非法占有和倒卖本来属于全民的土地。
在土地财政的政策指引下,政府可以占有和倒卖本来属于全民的土地(低价征地,天价卖地)。把倒卖土地的收入当做财政收入。(房奴们的买房钱有多少是以地价的形式交给了政府?)(我们这里,征地价格是3-5万元/亩,而卖地价格是100万元/亩。)
2、房地产商垄断买地、建房权和卖房权
在垄断的建房体制下,房地产商的房价不断的创新高,并且出现只升不跌的怪象。
房地产商垄断建房的好处是:房价可以不断的提高,从而可以不断的提高地价,从而有利于提高土地财政的收入,所以,房地产商垄断建房权和卖房权是合法的;同时,房地产商垄断建房和卖房权还有另一好处,哪就是确保每一套房都经过买卖,这样政府又可以进一步收到更多的房子交易税费。从而又进一步提高土地财政的收入。可谓一举两得也。(如果是自建房、合作建房和集资建房,因为不进行买卖,所以政府没办法收到房子的买卖的税费。)(房奴们的购房钱有多少是以房地产商的利润形式被房地产商拿走的?同时又有多少以房子交易税费的形式被政府拿走的?)
3、为了使房地产商的建房得到绝对的垄断,封杀各种可以低成本得到房子的小产权房、集资建房、自建房和合作建房。
为保证房地产商的建房的垄断地位,封杀(禁止)各种可以低成本得到房子的小产权房、集资建房、自建房和合作建房;并且只提供少量的、小面积的经济适用房。只建造少量的、小面积的保障房(也叫做经济适用房)。一般人是不能购买的,而买到的人,因为居住面积太少(只有40-50平方左右),一旦有了首付和月供能力,也不得不去购买天价的商品房(这就是为什么政府把保障房建成狗窝一样小的原因,因为他们不想你们在保障房里久住)。
4、控制商品房的供给量
如果房价下跌过快,哪么就要减少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房的供房量,同时也减少商品房的供房量。狗多食少,房价就不再下跌了。
5、允许住房大量投机
买房自由,只要你有钱,买多少套房都可以,房子可用于居住,也可用于出租,也可以直接用于投机倒卖。炒买倒卖房子合法,多占房子合法。于是就出现了,倒卖几块钱的车票违法,而倒卖上百万房子合法的法律怪象。(因为倒卖房子可以有利于提高房价,从而有利于提高地价,有利于提高土地财政的收入,所以倒卖房子是合法的。)
6、大量发放人民币
为房确保房价不大跌,为了确保货币供给,大量印发人民币。因为每卖一套房就要放贷上百万的人民币,不大量印钞票是不能满足房贷的需求的。
二、银行用“垄断且投机”的标的物(要购买的房子)做抵押,大量发放房贷。
1、银行放贷的禁忌
为了确保银行金融的安全,银行是禁止用标的物(正在购买的物品)直接抵押放贷的。如你要贷款购买股票,你可以用正在购买的股票之外的物品抵押贷款,但你不可以用当时正在购买的股票做抵押贷款。你愿意,银行都不敢。因为股票的价格可能严重虚高(有泡沫),如果股票大跌,银行将大亏!所以,银行不会用标的物(正在购买的股票)做抵押贷款。
2、银行为什么敢打破放贷的禁忌,用垄断且投机的标的物(正在购买的房子)做抵押放贷?
A、银行房贷在推高房价中的伟大贡献
银行可以用全民的存款支持买地和买房,银行可以参与哄抬地价和房价。
银行的房贷大幅度的提高了房奴们的购买力,使地价和房价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如房地产商的一套房的标价是100万元,而房奴们只有20万元的积蓄,如果没有银行的房贷,房地产商最多只能把房价卖到20万元/套,否则就卖不出去(因为房奴们买不起);而银行通过房贷(80万),使房奴的购买力从20万元变成了100万元,于是房地产商顺利的把100万元/套的房子卖给了房奴们。银行的房贷起到了大推房价的作用。所以,银行的房贷不是帮房奴,而是害房奴;银行的房贷帮的是要天价卖房的房地产商和要天价卖地的政府。(现在房贷收紧房价立马下跌就是这个原因。)--------房价下跌对用房贷大幅度抬高房价的银行不利(可能产生房贷的金融危机。)!
B 、打破放贷的禁忌,用垄断且投机的标的物(正在购买的房子)做抵押放贷的银行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同时又怕得病死去。
银行用标的物(垄断且投机的房子)做抵押放贷大幅度的推高房为谁做贡献? 高房价下得益的当然是天价卖地的政府,要获得暴利的房地产商和各种炒房客。
一方面,银行用标的物(垄断且投机的房子)做抵押放贷,使房价大幅度的升高,使土地和房子成了政府、房地产商和炒房客洗劫国民财富的工具。-----------为土地财政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天价房的掠夺下,国民要用两代人(父母和子女)的终生积蓄(前10年的积蓄交首付,后20-30年的积蓄交月供和物业管理费)才能买得起房,把国民活生生的轮为房奴(轮为政府、房地产商、银行和炒房客的奴隶)。
另一方面,银行用标的物(垄断且投机的房子)做抵押放贷,使土地和房子成了政府、房地产商和炒房客洗劫银行金融的工具,比明抢银行还利害。
如果房价出现暴跌,炒房客、还有一些房奴和房地产商就会把曾经的标的物(正在购买的土地和房子)交还银行,而不再还贷款,这样银行的房贷和地贷就会活生生的被政府、房地产商、炒房客(和一部分由房奴变成炒房客的人)占有(政府、房地产商、炒房客成了不倒翁),而这时银行的损失又只能由全民来承担!------------银行破产,百姓的存款化为泡影,或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附:银行支持买房和炒房的房贷
上周五,在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表示房价下跌50%,银行的贷款覆盖仍能达到100%,虽然利息不能收回,但本金没有问题之后,不少银行业、获贷企业和房地产业的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银行压力测试是否完全真实可靠,各银行在房地产贷款中的“隐形”招数是否都被纳入“法眼”监控,都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房贷是如何“隐形”的?“隐形”的房贷能否逃过压力测试的“法眼”?相关行业人士对房价下跌50%的切身感受如何?
改头换面的房贷
刘明康上周五表示,目前我国房地产的银行贷款在10万亿人民币以上。根据《2011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截至三季度末,这一房地产贷款余额数字为10.46万亿元。
有银行业业内人士指出,在考量房价下跌对银行的影响时,除了以上的10.46万亿,还有其他的“涉房”类贷款,即用各种非房贷名义贷出、通过各种渠道周转、最后流向了房地产市场的贷款,以及那些初始就以房地产为抵押物的贷款,而后者数目往往超过前者。该人士表示,名义上的和实际上的“涉房”贷款总额,“保守估计也有20万亿”。
那么,这些名义上非房地产贷款的房贷,是怎么穿上“马甲”改头换面的呢?业内人士的表述或许会提供一些线索。
“前些年投资房地产比做钢贸生意赚得快多了,我们问银行借了钱就去投土地、商铺、办公楼、整层物业、别墅。”上海某大型钢市一钢贸企业总经理陈先生告诉本报记者,他们找银行融资的名义都是“生产经营项目”,但用虚假贸易流水等“一条龙”招数,最后把钱用去炒地炒楼。
陈先生对于钢贸企业当年的融资能力很得意,“我们做大宗商品的,可以提供抵押物,有质押担保、有互保、有联保还有市场担保,加上资金流又大,银行抢着借钱给我们。”
至于这“一条龙”招数怎么走,陈先生举了个例子。“我看中了1000万的商铺项目,就先问同业借个1000万,购买商铺。然后把买下的商铺抵押给银行,称贷款用于进货,其实收了账就去还掉借的钱,等于问银行借钱炒商铺。”
对于陈先生的做法,交通银行一位客户经理表示质疑,他表示根据他所在的银行贯彻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贷后“受托支付”流程,银行贷款将必须打给陈先生进货的公司,而非陈先生本公司。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信贷业务负责人告诉本报,对于“受托支付”,银行的贷后监控只能控制资金的第一笔划归流向。也就是说,只要陈先生找个“朋友公司”,走流程并不难。据该负责人透露,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在货币刺激政策大环境下,银行青睐有抵押的贷款客户,并且可以根据抵押物的评估值,给予80%~120%的贷款额度,最高甚至可达150%。
除了上述购置房产时的改头换面,对于已购物业的升值,市场上还流行两种从银行套现再投资的方式:“转按揭”和“过桥”。
某炒房团资深炒房人吕先生透露,2006年前他通过“转按揭”套现,比如一套房产本来评估价格在100万元,按照规定放贷70万元;1年后,该房产市价涨到150万,这时吕先生就按增值之后的价格找另一家银行签订新的按揭协议,这样就能多获得约35万元贷款。
2007年开始,监管部门封堵“转按揭”,要求对已抵押房产在没有偿清全部贷款前不得以再评估后的净值为抵押追加贷款。这种转按揭的方式被迫转入灰色地带,但吕先生和他的炒房团团友们则采取了一种新对策,即“过桥”。假设其购置的房屋已从200万上涨至400万,但尚有100万房贷未还,吕先生的办法是从小贷公司等融资渠道借出100万“过桥”款还清房贷,以此绕过监管,抵押房屋申请“消费性贷款”以套现,一方面还掉小贷公司借出的100万,另一方面多出一笔款项进行下一个房产投资。
对于上述“消费性贷款”,吕先生的套路是,当贷款资金小于200万,则名义用途为“房屋装修”,后续找装修公司签订虚假装修合同;大于200万,则名义用途为艺术品投资,后续找典当行通过古董买卖虚报交易金额。
“房价跌50%我就跑路”
“房价跌50%我就跑路,但银行肯定比我先死。”某地产开发公司总裁高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做房地产商10多年来,他从金融机构回笼资金的办法已经升级过两次,如果他的资金链断了,那些“钱的源头”肯定很惨。
高先生说,10年前,他造完楼回笼资金的成本很小,只要“借人头”(收身份证)开虚假收入证明,就可以从银行“贷款买房”;2007年左右,这些初级花招被监管了,他和同行们纷纷走信托渠道,因此“如果房价暴跌,信托也要出大问题”。
当房地产信托也被叫停了以后,地产公司和银行一起开发了新花招。高先生透露,数月前,某银行为了“曲线放贷”给一家房地产企业而开出了银票,再由另一家有资金的银行对银票贴现。
上述信贷业务负责人也表示,房地产商急缺资金而愿意给出高利率,因此这类操作确实存在部分“灰色地带”,而据他所知,还有银行将对房地产商的“变相贷款”打包成理财产品置入资产池。这些做法,都可能成为房贷压力测试的盲点。
此外,高先生还透露,他去年手头有一块地,需要套出资金盖楼,而当时银行对房地产的贷款已经收缩。他的做法是,找两家互为上下游的“自己人”贸易公司,签订一个上亿元的虚假贸易合同,再将他的土地作为“第三方抵押”,从银行贷出贸易款项。不过高先生也承认,随着银行目前对这类贸易贷款的贷后货物装船、保险手续等越查越紧,这种手段也已经行不通了。
高先生称从银行渠道的实际融资成本已经超过了10%,但眼下房产租金回报率只有2%~3%,不计房产本身的价格下跌,这其中的年损失就有10%。对于记者“为何不抛盘”的询问,高先生回答,“跌市里,就算降价也抛不掉了”。
盲点在于系统性风险?
对于种种“隐形”房贷,某银行主管风控的高层昨日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早期一些银行在做压力测试时的确有遗漏计算以房产或土地为抵押物的一般贷款,但据他所知,此轮压力测试里,银行已经做出了调整。
但是,上述股份制银行信贷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以房产为抵押物进行一般贷款和贷款再进入房地产市场,两者之间银行承担的风险是不一样的。鉴于以上“招数”的存在,银行的压力测试可能受到部分干扰。
此外,该负责人还表示,那些从银行贷出的完全不涉及房地产的款项,也有可能在目前资金面从紧的背景下,被高利率所吸引,周转后最终进入了房市。本报记者昨日对某“投资公司”执行董事的采访部分证实了这一观点,据他估算,公司放出的钱款,“少说有六成”最终落脚点还是房地产市场,而对于投资者和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银行贷款肯定是一大组成部分”。
除了“隐形”房贷可能的盲点外,上述主管风控的高层认为,房价下跌50%所带来的问题将不是静态的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压力测试可以估算的,因为“经济将会崩溃,系统性风险无可避免”。
有学者撰文指出,房价变动至少将使42个行业受到影响,比如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石灰、家具、汽车等行业。上述银行高层的担忧也正在于此,“到时候,不是房地产贷款会坏账,而是各个行业的贷款都会集体大面积坏账”。
不过,据媒体此前援引光大银行风险管理部一位负责人的话称,在近一年多的压力测试中,银行已经更多地采用“系统性风险”角度,并且有多家银行考虑到了房贷与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之间的关联度。
到目前为止,各家银行具体如何开展压力测试,对外界来说仍然是个谜。市场人士也曾因“各家银行披露的房贷压力测试数据相近”而怀疑结果的可信度。某股份制银行分析师曾对媒体指出,银行“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然后把模型往一个方向去做,最后报给银监会的数据显示各家差不多,整个行业的数据也差不多”。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