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的真实核心:不惜一切手段掠夺钱财
曾飞
当今西化的中国社会,满街流行“价值观”。并且已经达到了言必“价值观”的至高境界。
网友闪亮峰的帖子说:“李博士的书中提到了成功同心圆,而在这个同心圆的核心部分就是价值观。价值观是每个人判断是非善恶的信念体系,它不但引导我们追寻自己的理想,还决定一个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选择,所以价值观是人生的基石,是成功的前提。……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价值观定了人生的成败,而诚信是最为重要、人人都应具备的价值观。”
何止是饱受美国式教育的李开复博士认为成功同心圆,其核心部分是价值观。如今整个中国社会早已卷入出人头地的成功追求的漩涡中而不能自拔,如同驴子围着磨盘转似地围着所谓的“价值观”转,拼搏至死而不知悔。如此情景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惨烈。
陈晴的一篇短文《成功的悲哀》深深地哀叹道:在菲律宾西部海岸,每年的秋天都能看到这样一个壮观的场面:海面上黑压压地飞来一片云。近看才知是南迁的燕子。它们欢快地鸣叫着,慢慢靠近海岸,但是人们惊奇地看到,一旦到了海岸和沙滩,许多燕子都飞不起来了,永远地闭上了眼睛。遥远的路途飞完了,没有死于皑皑雪峰,没有死于茫茫大海,没有死于暴风骤雨,却死于目的地那细软的沙滩上。人类也有类似的现象。古希腊人在马拉松镇击败了入侵的波斯军队,希腊士兵斐迪辟兴奋地从马拉松镇跑到雅典。全程42.195千米,他没有在中途倒下,却在报捷后立即昏倒在地,再也没有醒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如果沙滩再远两三千米,许多燕子难道就飞不到吗?如果雅典再远三五十米,难道斐迪辟就坚持不住吗?他们一定能坚持下去,一定会到达目的地。悲剧发生的原因恰恰是因为目的地到达了,支持他们的信念突然消失了,意志瞬间松懈,身体也随之极度衰弱,于是生命之灯熄灭了。周国平对此曾有一段精辟的论断——最凄凉的不是失败者的哀鸣,而是成功者的悲叹。在失败者心目中,人间尚有值得追求的东西:成功。但获得成功仍然悲叹的人,他的一切幻想都破灭了,他已经无可追求。失败者仅仅悲叹自己的身世;成功者若悲叹,必是悲叹整个人生。
出人头地的“失败者”悲叹自己的落魄;出人头地的“成功者”悲叹自己整个人生的终结,终结于一切希望与信念之幻灭,铸造了人生的终极悲哀。若要整个人类都出人头地,都成为“成功者”,那就只能是人类和地球的毁灭,何止是个人希望与信念的幻灭,而是现实版的人类与地球的毁灭。而引导人们走向彻底毁灭的核心观念竟然就是所谓的“价值观”。
“赢在起跑线上”的“成功价值观”引导老师、家长催命鬼似地逼迫可怜的人类幼苗疯狂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以至于可怜的学生被逼得相约逃楼,宁可以死亡求解脱,逃避可怕的“成功价值观”的魔咒。
无独有偶:“前些日子看到一则新闻,是关于在复旦大学读博士的李开学累死在课桌前的新闻,看完之后除了震惊之外更多的是对这件事情的思考,我觉得李开学的死不仅是中国教育制度的悲哀更是当代人追求高学历的悲哀,现代社会是一个人才激烈竞争的社会,大家对高学历都有强烈的渴望,高学历就证明着高素质高修养高文化,有了高学历就等于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这种对高学历病态追求的心理,造成了现代人对高学历的狂热追求,而李开学本来是一个穷苦的农村孩子,能在艰苦的环境中自学成为研究生,博士生,这的确是一个值得让人钦佩的,但是李开学的悲哀也正是过于痴迷高学历造成的,李开学的死是对中国教育制度敲响的警钟……”(《复旦学子猝死,是追求学历还是教育制度的悲哀? 》)博士生李开学在追求成功的路途上死而后已,何其惨烈!可见所谓“价值观”的魔咒有多么可怕。
然而,他们还只是“失败者”的悲剧。
“成功者”的悲剧就更为惨烈。
署名“农村老师”的网友感叹说:“张尚武,世界体操冠军为何也悲哀?当我看了《前世界体操冠军街头乞讨续:曾因偷窃服刑近4年》的文章后,内容提及“张尚武曾获北京大运会体操男团金牌,退役后曾因盗窃入狱,为了给自己爷爷治病,已在王府井乞讨半月……”的新闻,我觉得一点都不惊讶。中国有句老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其实这四个字如今也可以概括今天的举国体制体育,说穿了,所谓的举国体制并不是提高全民素质,强健中国人身体为目的的体制,只是一些功利游戏,一些金牌游戏罢了。这个游戏应该说是残酷的,在牺牲了全国纳税人的钱的背后,那些被选拔后的人,如张尚武这样的,即使他曾经是重点苗子,即使体操冠军邢傲伟在微博中证实,张尚武实力和天赋当时在他之上,其实都不重要,因为结果是张尚武最后受伤,随着的训练中左脚跟腱断裂,退出国家队,2002年回到河北省队……走向被抛弃的路。” 这就是在为国争光,全民健身高尚无比的旗帜下,中国体育追求成功价值观的残酷与非人性。“成功者”张尚武的悲剧,仅仅是无数为体育事业而牺牲的一个“全民健身”光环之下的残废者。
听一听一位自称为周疯子的成功者发自内心的哀诉:“别人眼中,我是个有钱人,从‘奥迪’下来,总是穿得西装笔挺,经常出入各种高档商务会所、休闲场所,也出手大方,最能体现现状的是,我的小日子过得不错,可他们不会想到,我的内心是那么地憎恨这种价值的符号,钱对我来讲,是我所有痛苦的根源,是我不能解脱的最大障碍,因为钱让我得到太多却失去更多。……工作空闲的时候,我会一遍遍洗车、擦车,然后夜半在高速公路上飞车狂飙,车子里总是重复地放陈升的老歌——《把所有悲伤留给自己》,听着听着,会莫名其妙地张口狂笑,而更多的时候,我总有种放声大哭的冲动,不是因为我没有女人,不同的女人对我来讲就像一杯12年和15年的红酒,我喝不出来它们的差别,我不知道怎么去看透女人们的脾气,分辨她们的品行。我现在有房有车,还是谨慎又拼命地赚钱,以公司存亡为己任,以家人生活幸福为目标。我按时回家的时候会给父亲作全身按摩,不按时回家就疯狂到谁都不认识,我定期给在英国的弟弟和妹妹汇钱,我从来不管他们是不是努力学习,恋没恋爱……我有固定收入,我庄重,我更实际,我不想再一次被美眉们以爱情为名,玩弄我的青春。而重要的是,我还有青春的乐趣吗?……走到这一天,我忘记了浪漫、忘记了习惯、忘记了自我,如果有一天你在街上发现一个面无表情的中年男人,那就是我;如果有一天你在公关场合发现一个老练成熟的人,那就是我;如果你说我不快乐,我举双手双脚同意;如果你说我成功了,我会说你别逗了;如果你说我真是没心没肺,那你实在是有见识;如果你说,老同学,我们多久没雨里狂奔、酒醉天亮了,别指望我会和你一起回到疯狂的年代,因为我真的很想做一个正确的成年男人,而做这样一个男人,你告诉我,我该怎样和生活继续妥协?”
在历史上,成功者朱元璋自开创大明王朝后,就饱受两种焦虑的煎熬:一是成就焦虑,一是皇位焦虑。作为前者,朱元璋自视甚高,立志建立一个空前公平和谐的社会,以求功盖始皇,业比尧舜;作为后者,朱元璋虽贵为帝王,却总是忧心忡忡,生怕臣子生异心,夺取他的江山。朱元璋登位以来,一直致力于吏制和道德重建。至洪武十年,朱元璋一直试图以“仁政”来达此目的。但在吏制上,特别是清除贪官污吏上,朱元璋屡受挫折。由此他不再相信儒家的仁政学说,处理政事越来越随心所欲,不讲道理。此外,朱元璋的梦想是建立家天下的格局,将20多个孩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并具兵权。但他十分担心开国功臣们会篡夺自己的江山,对他们欲尽除之而后快。由于这两种焦虑,朱元璋不断产生无名烦恼与恐惧,身心健康备受困扰。史书记载,朱元璋时常夜不成眠,披衣观天象,忧心天下四方的局势变化。久而久之,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朱元璋在两手空空,沿街化缘时尚有几分自信,却在扫平天下,一朝为皇时日感自卑……朱元璋在开创天下时甚善搜罗人才,化敌为友,却在建立江山后猜疑成性,杀人成瘾……他陷入了自卑与孤独得痛苦泥潭之中而不能自拔。
在今日,有的文章指出:“从刘青山、张子善到胡长青、成克杰,再到郑筱萸、陈良宇,观察这些腐败分子的人生轨迹,多有相似之处:他们出身贫寒,勤奋上进,曾有过艰难的童年史,奋斗的青年史,辉煌的成年史,而最终却走向了堕落。”(东北新闻网,《落马高官多有艰难奋斗史 身处权场须“防磁”》)被称为“腐败分子”的落马高官显然是失败者,他们在价值观引领下已经走向断头台;而尚未落马的富贵高官至今还是成功者,他们在价值观引领下也正在走向断头台或者历史的耻辱柱。
强国论坛网友“中华是我亲爱的家”感慨道:“这些年,有多少农民失去土地!有多少工人沦为庸价劳动力!有多少矿工死于非命!有多少真正善良之辈遭到排挤!让我们发自内心,向他们表示最深的敬意!” 这可能是成功者良心的责问,也可能是失败者对残酷现实的愤慨。成功者厉以宁就说了一句令人振聋发聩的大实话:“为了达到改革的目标,必须牺牲一代人,这一代人就是3000万老工人。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评论者说:“把原属于相对一大部分人的钱,拿来给了另一相对小部分人,相对小部分人富起来享乐了,相对大部分人穷下去陷入困境了,富人诞生了,穷人产生了,两极分化了,这叫什么事?这也叫才智?这也叫对国家的贡献?罪过呀罪过!”如此,成功者实际上也就成了浸泡在罪恶中的罪人。罪人或者陷于良心的煎熬,说出了赎罪的话语:应当给中国的企退老人立一座“被牺牲的英雄纪念碑”。或者变本加厉,像励以宁那样,憋红了眼宣称魔鬼吃人天经地义而变得十分癫狂!这都是成功者的巨大悲哀。
“读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之诚信价值观的感想”的文章说是:李博士的书中提到了成功同心圆,而在这个同心圆的核心部分就是价值观。……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价值观定了人生的成败,而诚信是最为重要、人人都应具备的价值观。诚信本身是一种不分时代、不分地域的普遍价值。
似乎诚信就是导致成功的价值观之核心,价值观本身甚至具有普适性。然而,这是地道的歪理。
在唯利是图的人吃人的社会里,“诚信”已经不具有原本的“诚实可信”的涵义。所谓的“诚信”不过就是“诚心让你相信”的意思。一旦你相信他了,坑你就没商量。“诚信”的价值观从属于“赢利是企业的唯一的目的”的价值观,“诚信”只不过是“赢利”的工具而已,成不了价值观的核心。价值观的真正核心是“赢利”,也就是赚钱,赚钱才是价值观的核心。价值观更不可能具有普适性。对于成功者赖昌兴来说,某著名女歌星的价值就是可以利用她的肉体来打倒若干书记、市长、关长之流,从而夺得亿万财富——于是某著名女歌星的身价亿万,而街头卖淫女的身价就很低微;对于一个失败者、性饥渴的汉子来说,某著名女歌星肉体的价值和街头卖淫女的肉体的价值实在没有太大的差异。而对于人格健康的人们来说,情爱本身无价,在这里谈论价值本身就是对人格的亵渎。如此,“价值观”对于成功者赖昌兴、失败者的性饥渴的汉子以及人格正常的人们来说会有普适性可言吗?所谓“普遍价值”无非就是“谎言说一万遍就是真理”的老套而已。
《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则说出了价值观的真正核心:穷爸爸(失败者)“只知道为了钱而拼命工作”,富爸爸(成功者)“让钱为他们工作”。“让钱为他们工作”就是利用资本盘剥他人而富有;“为了钱而拼命工作”就是接受资本的盘剥而穷困。于是,价值的终极追求和目标就是“钱生钱,聚敛财富”。也就是说时下流行的所谓价值就是值钱,所谓价值观就是不惜一切手段掠夺钱财。这才是价值观的真实核心。
有人会反驳说“价值就是值钱”的断语不科学。因为正规的理论说是“价值的哲学定义:价值是具体事物的组成部分,是人脑把世界万物分成有用和有害两大类后,从这两大类具体事物中思维抽象出来的绝对抽象事物或元本体,是世界万物普遍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性质和能力,是每个具体事物都具有的普遍性规定和本质。价值是具体事物具有的一般规定、本质和性能。人和具体事物、主体和客体、事情和事情、运动和运动、物体和物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统一是价值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在哲学上,价值首先是一个关系范畴,其所表达的是一种人与物之间的需要与满足的对应关系,即事物(客体)能够满足人(主体)的一定需要。其次,价值又是一个属性范畴。…… ”你听懂了没有?不但没有,而且越听越懵了。那就对了。权威专家所创造的哲理,本意就是让你懵了,迷迷糊糊地跟着他们所指出的价值观一路走到底。一些人钱生钱,铸就了1%的富豪阶层;另一些人被钱生钱,铸就了99%的穷鬼阶层。这就是所谓“价值观定了人生的成败”的真谛。
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原本属于经济学范畴。如今伟大的学者将其泛化成为旨在替代道德人格的理论,而用于调整社会。也就是用“钱生钱,敛集财富”的规则重整人类社会的秩序,铸就一个金钱统治下的野蛮社会。于是,原本由道德人格所稳定的社会,就被所谓的价值观调整成两极分化的人吃人的社会。这就是如今中国的精英们全力推行价值观的真实用意:创建并维护官僚资本一手遮天的两极分化的社会。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