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张贤亮的“小脚文化”究竟是个啥文化?》中,大于提醒各级党委和政府如果真正想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还是按中央《决定》说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去做比较好,尽量不要接受张贤亮这种文化人的指导。因为,我们需要发展的不是“做鬼也幸福”的马屁文化,不是“裹小脚”的狗屁文化,也不是“要钱不要脸”的鸡的屁文化,而是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之所以作这种提醒,不仅是张贤亮这种文化人与社会主义文化没有共同语言,而且这种人的人品也不能让人放心。有网友讲张贤亮曾经说过:“我是很敢说的,只要给我一个平台,就无所顾忌,滔滔不绝”。过去听说过有人对他编造自己的历史打过假,没兴趣有去了解其假的程度。但是看了他关于“怎样理解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的讲座后,就知道他是真正的“敢说”了。他不仅敢把罪恶的“裹小脚”陋习说成是女人“顺应人的本性”的“爱美的天性”文化,而且还敢对众所周知的事情无所顾忌的“信口雌黄”。如在这个讲座中他说的:“文革对中国在政治经济上造成的伤害大家已经很清楚,但对在文化思想上的残害的认识还不够。从1966年‘停课闹革命’到1977年恢复高考,中国竟然整整10年没有大学教育,学者教授都被迫放弃专业下乡劳动,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其它的不说,这个“中国竟然整整10年没有大学教育,学者教授都被迫放弃专业下乡劳动”是历史事实吗?
“百科名片”上的一些内容已经是很“特色”了,看看它对那10年大学教育是怎么说的——
1968年7月21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关于《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调查报告)》的编者按清样中加写了这样一段话:“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这段话后来被称为“七二一指示”。次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篇调查报告和编者按语。编者按语说,这个调查报告“提出了学校教育革命的方向”。同年9月,为了贯彻“七二一指示”。上海机床厂创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规定学制为两年,学生毕业后仍回厂工作。此后,“七二一工人大学”的这种学制和教学模式逐步向全国的工矿企业推广。 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决定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并决定先在以上两校进行试点。以北大为例,当年共招收正式生(不含短训班)2392人,其入学文化程度分别为:高中171人,初中2142人,小学79人。1972年春,北大、清华招生试点的经验在全国高校大面积推广。1973年,国务院批转《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七三年招生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在政治条件合格的基础上,要重视文化程度,进行文化考查”。这种招生模式一直延续到1976年。资料显示,1970至1976年全国总共招收工农兵大学生约82万人。其中的清华大学7年内一共招收6届学员,到1981年最后一届毕业,学校共培养毕业生16353人;其中普通班13671人,进修班2469人,专科班213人。
在这个问题上,大于曾经写过一篇《曾经的工农兵大学生——“不拘一格降人才”》,其中说到:网上一搜,没想到在1970至1976年短短几年全国总共招收的82万工农兵大学生中出现各种各样的人才还不少,并且列举了敬一丹(1976年 北京广播学院)、贾平凹(1972年 西北大学)、王石(1974年 兰州铁道学院)、彭实弋(彭湃烈士的侄子 1971年 山东大学)、 梁晓声(1974年 复旦大学)、孙玉玺(1973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李银河(1974年 山西大学)、周小川(1972年 北京化工学院)、万钢(1975年 东北林业大学)等人物。(还有不少两院院士就不列了。)
把上面内容与张贤亮说的“中国竟然整整10年没有大学教育,学者教授都被迫放弃专业下乡劳动”一比较,就知道这个“劳改二次,坐牢22年”的张右派是如何的“敢说”了。如果说什么东西“绝无仅有”,他这种无所顾忌的“信口雌黄”才真是“绝无仅有”。大于平常与人交际,只要发现一个说了一次假话,就再难相信这个人。像张贤亮这种人品的文化人,千万相信不得。如果党委和政府相信了这些“信口雌黄”的东西,除了去发展“裹小脚”的狗屁文化,还能够发展出什么好文化来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