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基层官二代化
闲聊中谈起县级政府的情况,有人说现在穷人家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已经没有希望了,目前新进去的几乎都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再看最近网传有学生没毕业就被局长的老爹给官二代了,还有谣传官二代十数年吃空饷的,这样的消息使人感觉基层的政权可能或者已经走向被官二代垄断的路了,果真如此的话,那就是大踏步的走向了世袭的老路。
一般的影像封建社会的皇帝是世袭的,但是基层官僚的选拨还是有一套方法的,最源远流长的遴选办法就是科举,外加举孝廉等等的推荐、最为现代人诟病的就是世袭了。现代人诟病的科举制度,还是有机会给那些立志报效国家的、或者一定想要光祖耀宗的穷酸文人、或者纨绔之弟们一个竞争的机会,虽然过程有时候说很黑暗,但比起来完全的世袭来说还是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的,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其进步意义也非常的大。
干部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干部的构成及其遴选机制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公平正义息息相关。目前社会里两大风向标比较能反映干部构成和遴选情况,一是干部,一是代表。
建国初期很多功臣们成了干部队伍的主力,但在随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工人、农民们以国家主人的姿态也走上了人民公仆的行列,农民总理陈永贵、工人总理吴桂贤、纺织部长顾秀莲等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人大是法律上规定的权力机关,资料显示1975年四届人大代表2885人中,工农兵代表1961人,占代表比例67.95%,其中工人813人,占28.2%,农民662人,占22.9%,军人486人,占16.85%。可能这届人大是普通老百姓代表最高的一届,而现在的各级人大代表,清一色官员或者企业高管,难得有几个点缀的普通工人、普通农民代表。
今天社会给人的感觉,当公务员简直就是拼爹妈,没个当官的父母亲朋好友要进政府做个干事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现在虽有公务员考试机制了,但基层的、比如县里的、乡的、局里的、所里的,给老百姓的感觉还是得关系,难怪说县里进去的干事都是官二代富二代,拼爹的加上拼钱的。
过去有人把当官也有叫做公仆的,公仆是讲奉献的,现在这样的话可能在郑重其事的大会上都不敢说了。当官已经成了一种职业,被固化了的职业。当工人们被打破铁饭碗走向合同工、临时工、农民们种起自家的地然后进城当了农民工的时候,全社会才发现那个公务员、干部的饭碗才是全世界最好的饭碗:待遇奇高、地位奇优、没有下岗风险、房子可以便宜买、车子可以有补贴、而且还可以有呼风唤雨、解决自家和亲友们办事难的功效,甚至如果暗怀鬼胎的话于暗地里可以贪上一把,结果是集万千宠幸于一身的干部这个职业是就如成了职业世界中千金难得的良丹妙药,千军万马都冲着抢。失去监督的官员们自制干部入门的钥匙,在加上全世界人都搞不清楚的“关系”运作,基层政府官二代化的传闻,也就不是骇人听闻的事情了。
在一个比较公平的社会里,无所谓官二代问题,一个人通过透明的途径、因为其才干
、技能、军功等等进步的情况进入干部的行列,无论他是官二代、还是乞丐子弟都不会引起社会的非议,因为社会道德的底线是创造让优秀的人脱颖而出的环境,英雄是不论出处的。
今天的社会基本还是盛行锦上添花而难得雪中送炭的社会,普通老百姓的子女们也许在出生的时候起就在起跑线上输给了官二代,最近有周刊刊出了北京最牛的多所小学:不少是和几大部委联合建设的小学,那些超牛逼的小学,如果学位拿到民间去卖的话少说也得万把钱吧,因为那些学校天然的集合了也许最好的学习资源,而社会上从上到下基本一个样,好的资源都配置在大城市和富裕的地方,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能二代三代们能上学就不错了,质量和条件那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官二代化,堵塞了平民百姓那一线通过上学、参军等等优异的行为去鲤鱼跳农门的希望,官二代化也形成了官官相护不管他人的冷峻社会风气,官二代化催生出了官僚集团,其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自觉不自觉的使他们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结果是社会的公平秩序被摧毁。
暗箱操作的官二代,践踏了社会的公正,堵塞了社会成员间的正常流动,使社会逐步沦为官僚垄断的社会,那样的社会可能会弥漫失望,长久以往就没有活力了。20120108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