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在他那个美国演讲中说到他的1988年、1998年神气了起来:1988年,那一年我20岁。这个时候我已经从边疆的小城市来到了北京,成为一个大学生。高考让我们这样一个又一个非常普通的孩子,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美国已经变成了生活中很多的细节。可口可乐、摇滚乐、迈克尔·杰克逊。疯狂地抢购标志着中国离市场经济越来越近了。耶鲁的校友又一次成为美国的总统。1998年,那一年我30岁。我已经成为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新闻节目主持人。克林顿访问了中国,两场活动的直播主持人都是我。“我在直播结束的时候,说了这样的一番话,我说:“看样子美国需要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有的时候要从语言开始,而对于中美这两个国家来说,面对面永远要好过背对背。”当然也是在这一年年初,我开上了我人生的第一辆车。这是我在过去从来不会想到的,中国人有一天也可以开自己的车。个人的喜悦,也会让你印象很久,因为往往第一次才是最难忘的。”
白岩松难忘他与美国的“第一次”,小到一杯可口可乐,大到做克林顿演讲的直播主持人。却忘记了自己是什么人。尽管小白在克林顿访问中国的时候在屏幕上出够了风头,但在中美关系这场大戏中,小白毕竟只是一个跑龙套的,他的那个“面对面永远要好过背对背”说得并不精彩。
可以说,中美两国什么时候也没有“背对过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建立,面对中国劳动人民推翻地主和资本家的政府,美国一直是不承认的,一贯采取的是敌视的立场。在朝鲜,中美是“面对面”地干了一仗。在经济上,美国对中国实行的一直是“面对面”的封锁政策。在中国台湾问题上,中美之间“面对面”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正因为有了这些“面对面”的打斗,并且打斗得美国政客不能不承认共产党中国对世界有举足轻重的实力和影响,才有了“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传奇,才有了1971年基辛格的秘密来访,才有了1971年的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被第三世界的朋友抬进了联合国去与美国“面对面”,才有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跑到毛泽东寓所进行历史性会见的一幕。其间,尼克松说了:“主席的著作推动了一个国家,改变了这个世界。”“我们知道中国并不威胁美国的领土。”而毛主席告诉他:“但就你个人来说,可能你不在打倒之列。他(基辛格博士)也不在。如果都打倒了,我们就没有朋友了嘛。”
当然,最有意思的是下面这一段——
尼克松:主席先生,主席的一生我们是非常熟悉的。你从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登上了世界上人口最多、一个伟大的国家的顶峰。我的背景,不那么为人所知。我也出身于一个很贫穷的家庭,并登上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国家的顶峰。历史把我们带到一起。问题是,我们的哲学不同,但我们都脚踏实地,都来自人民,我们可以实现一个突破,这个突破不仅有益于中美两国,也在今后的岁月中有益于全世界。这就是我来到这里的原因。
毛主席:我对埃德加·斯诺先生就是这么说的,这位记者在几天前去世了。
在双方起身结束谈话的时候,尼克松握着毛泽东的手说:“我们在一起可以改变世界。”
毛泽东没有回应,只是说:“我就不送你了。”
毛主席的不回答,意味深长。不管人们怎样去理解其中的意味,没有这些“面对面”,后面的“面对面”不知道要拖到哪一年,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才能“面对面”。但是,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决定性的改变,不会是在中国领导人的寓所里。而在这些“面对面”的时候,白岩松还在尿床。
白岩松这孩子忘记了这一切,在他的演讲中用自己投怀送抱的心态来津津乐道叙说自己个人的“神话”,所以不但给人忘乎所以的感觉,还显露出他一副小人得志嘴脸。他忘记了,正是在他认为“中国最黑暗的年代”,中国人的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尊严,也为他今天能够开上了自己的车创造了条件。他以为自己跑了跑龙套就成了什么人物了,忘记了离开央电这个平台,他所有的风光都会随风而逝。这样一类忘本的小人,一般都难逃被人们唾弃的结局,谁叫他们得意忘形,忘记了自己姓什么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