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利斧”斩“嘴腐”
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中国公款吃喝开支1989年为37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2年达2000亿元,2005年突破了3000亿元大关。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令人痛心。对此百姓一片鞭挞之声,党政部门也频发禁令。然而,各种名义的公款吃喝行为却屡禁不止。(来源:2月7日《人民日报》)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吃是人最原始的本能,人之所以维持生命,全靠一张嘴。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饮食就不只是一种生理需要的概念,特别是饮食与特权结姻,就生出了“吃喝腐败”这个畸形儿,特权把人们对食品的一种依赖变成了一种炫权,手握权力的人被请上餐桌,“吃什么无所谓,关键是和谁吃”,“喝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关键的人喝满意”。这种饮食需要与维系自然生命无关,重在维系政治生态。
“酒肉穿肠过,印象心中留。”上级来人检查考核,要吃吃喝喝搞好接待;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要吃吃喝喝聊表敬意;到上级争取项目资金,要吃吃喝喝搞好协调;兄弟单位交流学习,要吃吃喝喝尽地主之谊;出门在外招商引资,要吃吃喝喝表现诚意。鱼肉要摆,熊掌要上,“不贪污不受贿,为了工作伤了胃,吃吃喝喝有啥罪?”理由很充分,甚至还委曲:献了名声献金身!
“公款吃喝”久治不愈,并非国家不重视,因为,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出台的相关禁令多达上百项,相关部门对于公款吃喝消费的规定越来越细。什么原因导致了“越整治越疯长”呢,打个比喻,政府说“吸烟有害健康”,要求开展全民戒烟行动,并将“吸烟有害健康”印在香烟的包装上。戒烟动机很“丰满”,实际情况不“骨感”,有基础的地方,把烟草作为主导产业大力扶持;没基础的地方,把烟草作为新兴产生大力培育,烟也就成了“越禁越繁盛”的产业。
同理,对于公款吃喝,一方面频繁发文禁止,另一方面又在财政专列公款接待项目;一方面说下基层不准公款吃喝,另一方面又规定接待上级或招商引资可不受限制;一方面发文者或发文机关要求他人不准公款吃喝,另一方面自己却到处公款吃喝……凡此等等,“自相矛盾”的禁令,“贼喊捉贼”的呼声,“我可放火”的例外,把一纸纸文件的文字全都漂白洗尽了,何谈约束力?
公款吃喝,吃的民众之“肉”,喝的民众之“血”。天价餐、万元烟、飞天酒,一再冲击着公众的眼球、刺激着民众的神经、考验着群众的抗力、腐蚀着政府的公信。整治“嘴巴腐败”,遏制“公款吃喝”已刻不容缓。治顽疾当下猛药,整治“嘴腐”当动“利斧”,少些道德性倡导、自律性要求、虚张性声讨,把“零接待”列入财经纪律,把“零容忍”纳入党纪国法,中央做给地方看、党内做给党外看、领导做给下属看、干部做给群众看,拿出“向我开刀”的勇气,形成“对我监督”的氛围,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就一定能打赢整治“嘴腐”的战役。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