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双相情感障碍特点是病人出现两次或多次的情感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其中至少有1次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另1次表现为情感低落、精力减低和活动减少。见:抑郁症;轻躁狂;躁狂。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近年在国外改称心境(mood)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躁狂)或低落(抑郁),或两者交替出现。情感障碍严重者称为情感性精神病。
目录
药物治疗原则
1、首先使用最安全有效的药物,以心境稳定剂为主 2、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联合用药 药物联用的方式有两种心境稳定剂联用,心境稳定剂加抗精神病药或苯二氮卓类药物、心境稳定剂加抗抑郁药。在联合用药时,要了解药物对代谢酶的诱导或抑制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 3、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评估疗效及不良反应 由于锂盐的治疗指数低,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应对血锂浓度进行动态监测。卡马西平或丙戊酸盐治疗躁狂也应达到抗癫痫的血药浓度水平。取血时间应在末次服药后12小时(如次日晨),以测定谷血药浓度为标准。 4、一种药物疗效不好,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药物 要判断一种心境稳定剂无效,应排除依从性差和血药浓度过低等因素,且用药时间应大于3周。如排除以上因素仍无效,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心境稳定剂。心境稳定剂
1、常用的心境稳定剂:(1)碳酸锂 (2)丙戊酸盐(3)卡马西平 2、候选的心境稳定剂:(1)拉莫三嗪(2)托吡酯(3)加巴喷丁(4)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与奎硫平 心境稳定剂的选择:对双相Ⅰ型急性躁狂或双相Ⅱ型轻躁狂发作,可首选锂盐治疗。如果即往对联锂盐缺乏疗效,则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或锂盐的基础上加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如果不能耐受锂盐治疗,则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 对快速循环以作或混合以作,因其对锂盐缺乏理想的反应,则应首先选用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或与候选的心境稳定剂联合用药治疗。对双相抑郁障碍,可首选拉莫三嗪,必要时也可短期合用抗抑郁剂。 对难治性病例,可联合应用锂盐和丙戊酸盐或卡马西平,若仍无效,可在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候选的心境稳定剂,或根据情况加用增效果剂。 3、苯二氮卓类药物: 氯羟西泮、氯硝西泮 4、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对具有兴奋、激惹、攻击或精神病性症状的急性躁狂或混合发,伴有精神症性症状的抑郁以也可在治疗早期阶段短期联用心境稳定剂与第一代抗精神症药。 5、增效剂的应用与药物的联合治疗对于难治性双相障碍患者,特别是难治性快速循环发作患者,候选的心境稳定剂、钙通道拮抗剂(异博定80-120mg/d,2/d、尼莫地平40-90mg/d,2-3/d)甲状腺激素(T325-50ug/d、T480-200ug/d用4-6周)、5-HT1A受体拮抗剂(如丁螺环酮、心得静)可考虑做为增效剂与经典心境稳定剂联合试用。 6、抗抑郁剂在双相障碍中的使用用问题在双相障碍的治疗中,应用抗抑郁剂可能诱发转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或使循环频率增加,或促发快速循环发作而使治疗更加困难。因此,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应慎用抗抑郁剂。如抑郁症状十分严重、且持续时间超过4周以上,既往发作以抑郁为主要临床相,则可以在充分使用心境稳定剂的前提下,合用抗抑郁剂。一般可首选几无转躁作用的丁胺苯丙酮,其次选用5-HT再摄取抑制剂,尽量不选转躁作用强的TCAs。内容简介
本书可以帮助双相障碍患者有效地处理双相障碍引起的各种问题、掌控自己的疾病和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书中介绍了双相障碍的病因、治疗以及自我管理,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治疗和自我管理工具,从而避免因病症导致的极度的情感混乱和重大的钱财损失,并保持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简介
戴维·米克罗维兹博士是科罗拉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双相障碍研究领域的一位领军人物和临床专家。他与迈克尔·戈尔茨坦合著的《燥郁症:家族聚焦治疗方法》获得了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颁发的杰出出版物奖(1988年)。他还曾获美国国立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研究联盟颁发的杰出研究者奖(2001年)。他在《英国精神病学杂志》、《神经病与精神病杂志》、《生理精神病学》、《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杂志》以及《变态心理学》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图书目录
第1部分 双相障碍的诊断和过程 第2部分 病因和治疗 第3部分 自我管理- 扩展阅读:
双向情感障碍
百科名片
本病是以躁狂或忧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病,主要特征为情感障碍,故又称情感性精神病。发作可呈双向性,亦可呈单向性,躁狂症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情感高张,抑郁型恰恰是另一极端、其特点是忧郁的、悲观的、沉静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著,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
目录
(二)抑郁型先兆
1.早期先兆 无重大原因的进行性忧抑、悲伤、孤癖、消极迟顿,为该病早期先兆症状。 阻截治则 宜舒郁豁痰、化瘀开窍,方予逍遥散: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生姜、甘草:柴胡、白芍、川芎、香附、枳壳、陈皮、甘草,酌加化瘀开窍涤痰之品,如桃仁、丹皮、菖蒲、郁金、竹沥、牙皂(一次量,半克)。 2.典型征兆 从忧郁、悲伤,发展至悲观失望,消极低落,自罪妄想,甚至自杀或木僵,即所谓“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三主症。 3.处理 以涤痰疏郁、化瘀开窍、壮阳兴奋的原则:茯苓、法半夏、橘红、枳实、竹茹、胆南星、菖蒲、郁金、远志、牙皂、细辛:瓜蒂、防风、藜芦、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阳气虚的用壮阳刺激法,予起抑饮化裁:附子、干姜、细辛、牙皂、菖蒲、郁金、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淫羊藿、陈皮、黄芪、附子、肉桂、干姜、党参、熟地、仙茅、龟板、砂仁、甘草。有瘀象的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桃仁、三棱、莪术等。(一)神经衰弱症先兆
神经衰弱症是一种长期大脑超负荷(包括工作过度紧张和心理矛盾)之后,出现的大脑衰弱。主要为兴奋与抑制的失调,易于兴奋亦易于抑制,并且躯体症状较为明显,如乏力、失眠、头痛、食欲不振等。 神经衰弱症发病率很高,且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常互为恶性循环,对生产力影响很大,因此早期发现及早期阻截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早期先兆 患神经衰弱症的人常早期即有神经质的素质,弱型、强而不均衡型皆易得此症。易罹素质约为两类,一类为纤弱质倾向,怯弱、敏感、多疑、自卑;一类为不均衡质倾向,即易于激惹,自制力弱,易发脾气,主观,任性,易“冷热病”,一段时间热情,一段时间消极。 先兆症的类型在上述两种易罹质的基础上表现为兴奋型先兆及衰弱型先兆,前者以焦虑、敏感、易激动为特征,后者则以沮丧、萎靡、暗疑为征兆,二者都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如出汗,食欲不振,睡眠不好,性功能减弱以及头部的神经衰弱三主症:头昏、头重、头痛。发病前早期信号集中表现在睡眠障碍方面,以失眠,尤其入睡困难为特征(包括早醒、醒后不能入睡),其次为不易抑制,情绪不稳定,焦虑急躁为信号。 2.神经衰弱与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先兆鉴别 由于精神病也有类神经衰弱症,因此二者必须进行鉴别,神经衰弱多有心理矛盾史,情绪焦虑,忧心忡忡,但生活兴趣浓厚,对疾病有自知力,积极治病。精神分裂症则精神创伤不明显,情感冷漠,对生活无兴趣,不承认自己有病。此外,某些患有慢性躯体疾患的人也可能出现症候性神经衰弱,其他,脑力劳动过度同样也可出现一时性神经衰弱。 3.阻截治则(1)兴奋型
先兆阻截治疗 宜柔肝益心舒郁,方用一贯煎加减:柴胡、白芍、杞子、川楝子、沙参、生地、茯神、远志、炒枣仁、寸冬、龙齿、辰砂。 典型征兆 发病为易虚性兴奋、激动,紧张焦虑,旋即倦怠萎靡,神经过敏,多疑,注意力不集中,顽固性失眠,头昏头痛头重,食欲不振,即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 处理 必须打破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之间的恶性循环,以突破失眠大关为第一要义。主要立法为交通心肾,佐以化瘀通窍,方宜百合饮子肉、丹皮、菖蒲、远志、黄连、肉桂。(2)衰弱型
先兆阻截治疗 宜益气养心、安神解郁,方予天王补心丹加味:人参、丹参、玄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菖蒲、郁金。 典型征兆 忧郁寡欢,乏力自汗,失眠食欲不振,在躯体症状与精神症状的相互作用下,逐渐由神经衰弱导致躯体衰弱。 处理 关键在于阻止向躯体衰弱的发展,立法为补肾扶阳,其中,属肾阳虚者,用壮阳兴奋法,方予起抑饮附子、干姜、细辛、牙皂、菖蒲、郁金、仙茅、鹿角霜。久郁多挟瘀,则当服鸡血藤饮:鸡血藤、丹参、党参、麦冬、五味子。(二)癔病先兆
癔病即歇斯底里,多发生于青年女子,包括精神,神经、躯体三方面的病症,中医称为脏躁、梅核气、奔豚、暴瘫、暴瘖、暴盲、暴聋等,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篇》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其病机认为系心血虚肝郁,神魂无所依所致。临床特点为情感性强烈(包括富于幻想),易接受暗示,高度自我中心,症状千恣百态,变幻万端等。 癔病病机的最大特点为心理性,心理因素占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心理治疗及暗示治疗作用,比药物治疗有效。 1.早期先兆 癔病大多出现于弱型神经类型兼有艺术型的人。早期多感情丰富、脆弱、敏感、多疑、自尊心强,且躯体症状较明显。其中,尤以植物神经失调为明显,如恶心、食欲不振等。 阻截治疗 以滋润五脏之阴为主:甘草、小麦、大枣、百合、生地。 2.典型症状 癔病症状的特点为突然性、暂时性和可恢复性。如突然丧失某种感觉,包括失嗅、失听、失明;突然丧失某种运动能力,如单瘫、偏瘫、截瘫;突然出现震颤、惊厥;突然精神出现障碍,如意识丧失,痴呆,精神错乱等,以及突然出现躯体内脏功能紊乱,如忽然出现气喘、厌食、咽堵、抽搐、仆倒、吐白沫等,但都可经心理暗示或药物暗示而得以缓解。 3.处理 除加强心理治疗之外,应根据不同临床表现进行辨证立法。 (1)症状表现为抑制性的:如突然失听、失明、失语的以豁痰开窍为治则,而突然丧失运动能力的以解郁通络为治则,突然意识丧失的以疏肝开心窍为原则。 (2)症状表现为兴奋性的:如突然痉挛抽搐或哭笑奔走,怒恚叫骂或腹如豚奔,又当以平肝泻火、养心敛神为治。在发作间歇阶段则须侧重养阴解郁、豁痰逐瘀的原则,防止复发。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先兆
主要症状是存在强迫观念、强迫动作,和精神病的区别在于,对病有自知力,但无法摆脱,在疲劳、静止、疾病后加重。此类疾病,其病机主要为肝胆虚,肝主藏魂,胆主决断,肝胆虚则逐渐胆怯多疑,不能决断而成病。 1.早期先兆 患者多为内向型,但过于谨细认真,发病前优柔寡断没有主见,多疑善虑,伴犹豫不决进行性加重。 阻截治则 此型多呈肝胆虚先兆,治疗当补益肝胆。龙眼肉、菖蒲、远志、郁金、大枣、小麦、甘草。 2.典型征兆 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的特点是强迫观念,即被迫思维、强迫心理,主要为惊恐综合征以及强迫行为,如做一些无聊的动作。和精神分裂症的区别为,前者为对疾病的不知性,本病为可知性,但不能自制,前者淡漠,不愿治病,本病则疑病,愿意治病。 3、处理 宜滋肝益胆、养心宁神:当归、白芍、柴胡、枣仁、百合、合欢皮、龙眼肉、菖蒲、远志、郁金、党参、麦冬、五味子、龙齿、辰砂。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文章发布者:黄烽
双相情感障碍一般从青春期或成年期的早起开始,持续一生。由于双相情感障碍经常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疾病,患者可能会没有必要的为之受苦多年。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是一种涉及一次或多次严重的躁狂和抑郁发作的疾病。这种疾病使人的情绪摇摆于极度高涨(或者易怒,或二者兼有)和悲伤失望之间,在这两种状态之间会存在情绪正常的时间。在美国,有两百万以上的人受到双相情感障碍的困扰。 双相情感障碍一般从青春期或成年期的早起开始,持续一生。由于双相情感障碍经常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疾病,患者可能会没有必要的为之受苦多年。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对患者及他们的配偶、家庭成员、朋友和雇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破坏性。尽管没有已知的根治办法,双相情感障碍是可以治疗的,并且康复是可能的。具有双相情感障碍可以保持成功的人际关系,和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结合可以帮助绝大多数患者重新回到具有生产性的,充实的生活。
双相情感障碍: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
印刷时间:2010-01-01
- 定 价:
- 京 东 价:¥27.90(73折)
- 库 存:送至
北京(无货)
该商品暂时已售完,到货通知
编辑推荐
奉献给读者的这本书,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戴维J.米克罗维兹博士继他于1997年推出《躁郁症:家族聚焦治疗方法》之后,关于双相情感障碍(以下称双相障碍)治疗的又一部力作。在书中,论述了双相障碍的遗传学、生物学和心理学方面的致病因素,描述了这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和过程,并阐释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工具在使患者康复并重新融入家庭、工作和社会之中时所发挥的作用,使读者对这种疾病有了更全面和更准确的认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指出,家族聚焦治疗方法对双相障碍的疗效要优于个体治疗方法。
内容简介
《双相情感障碍: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可以帮助双相障碍患者有效地处理双相障碍引起的各种问题、掌控自己的疾病和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书中介绍了双相障碍的病因、治疗以及自我管理,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治疗和自我管理工具,从而避免因病症导致的极度的情感混乱和重大的钱财损失,并保持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
简介
戴维·J.米克罗维兹博士是科罗拉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双相障碍研究领域的一位领军人物和临床专家。他与迈克尔·戈尔茨坦合著的《燥郁症:家族聚焦治疗方法》获得了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颁发的杰出出版物奖(1988年)。他还曾获美国国立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研究联盟颁发的杰出研究者奖(2001年)。他在《英国精神病学杂志》、《神经病与精神病杂志》、《生理精神病学》、《咨询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杂志》以及《变态心理学》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前言
奉献给读者的这本书,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戴维J.米克罗维兹博士继他于1997年推出《躁郁症:家族聚焦治疗方法》之后,关于双相情感障碍(以下称双相障碍)治疗的又一部力作。我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这本著作有如下体会,不妨与读者分享。
首先,这本书资料翔实,论证严密,是双相障碍治疗领域中一本权威性著作。米克罗维兹博士在整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和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双相障碍的遗传学、生物学和心理学方面的致病因素,描述了这种疾病的诊断标准和过程,并阐释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工具在使患者康复并重新融入家庭、工作和社会之中时所发挥的作用,使读者对这种疾病有了更全面和更准确的认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指出,家族聚焦治疗方法对双相障碍的疗效要优于个体治疗方法。就这点而言,它彰显了社会支持尤其是患者亲属的支持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其次,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可读性非常强,令人耳目一新。本书自始至终穿插了大量的案例,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了双相障碍患者与他们的家人、医生、雇主和同事进行交往的情形。往往通过只言片语,就能使案例中人物的某些特征跃然纸上,让读者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有身临其境之感。另外,本书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表格,便于读者记录自己每天的心境状态和服药的详细情况,并做某些预防练习,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因此,这本书不愧是一部方便而实用的“指南”,不仅可以供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用作治疗参考,而且可以供双相障碍患者及其家人用作自助书籍。
再次,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读者不仅会觉得是一位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的专家。而且会觉得他宛如一位和蔼可亲的老朋友,坐在沙发上和自己聊家常。在这种坦诚的沟通之中,读者就不知不觉地领悟了双相障碍的起因、治疗及其他相关的应对措施。这种平易近人的风格,体现了他在本书中所提到的一种理念患者与医生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依从”与“被依从”的关系。本书的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对患者的深切的人文关怀。正如在本书中所提倡的那样,我们不仅要治疗双相障碍患者的疾病,而且要适当地对待患者的“人”本身。
最后,正如在本书中一再强调的那样,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双相障碍治疗的书,而且是一本关于对健康的生活充满希望的书。用饱蘸乐观主义精神的笔触论述,尽管双相障碍患者目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但是,随着诊断愈来愈精确,疗效高而副作用低的新药不断涌现,以及人们对双相障碍这种疾病的认识愈来愈深刻和对这种疾病的患者愈来愈宽容,他们完全有理由期待自己会有更美好的未来。因为坚信,只要患者充分了解这种疾病的知识,保持一贯的药物治疗,合理利用心理治疗,依赖良好的社会支持,使用自我管理工具,他们就能成功地应对这种疾病,度过更加完整的人生。
我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我的导师张掌然教授和钟年教授的热心支持,他们以宽厚仁爱之心,勉励我心无旁骛地翻译完这本书。非常感谢两位师长的厚爱和指点。另外,我的师妹叶颖、云燕和张秀文以及师弟汤平和张沛超为我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我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我还要特别感谢重庆大学出版社的编辑王斌先生和陈进先生,他们深厚的学养和高瞻远瞩,使我获益匪浅。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本书的面世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此外,为了便于我在春节期间对译稿杀青,我年届古稀的父母特意从乡下赶来武昌与我团聚,令我深感愧疚和感动。对这种恩情和亲情的感激之情,是任何言语也难以表达的。
译者衷心希望,《双相情感障碍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这本书,能为双相障碍患者架设理解的桥梁和编织牢固的支持网络,使他们得以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译文定有纰漏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陈幼堂记于武昌珞珈山
2009年6日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实用而易懂的书,它将使双相障碍患者及其家人受益匪浅。”
——《躁郁之心》的 凯·贾米森·雷德菲尔德
哲学博士 “这本可读性极强的权威性著作,为双相障碍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非常恰当的工具,减轻了这种疾病对他们的生活的影响。”
——《躁郁症》的合著者 弗雷德里克·K.古德温
医学博士 “这本书既令人印象深刻,又饱含仁慈之心……这本书必定会成为双相障碍患者及其家人以及为他们进行诊治的内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的必读本。”
——《双相障碍儿童》的 戴米特利·F.帕波洛斯和贾尼斯·帕波洛斯
目录
第1部分 双相障碍的诊断和过程
1 我为什么需要这本书
2 什么是双相障碍
3 可以从诊断中得到什么
4 如何对待双相障碍的诊断
第2部分 病因和治疗
5 双相障碍从何而来——遗传学、生物学和压力性因素
6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能为我做些什么
7 接受药物治疗
第3部分 自我管理
8 双相障碍的自我管理
9 躁狂的自我管理
10 抑郁的自我管理
11 应对自杀的想法和感觉
12 有效地应对家庭和工作环境中的问题
精彩书摘
第1部分 双相障碍的诊断和过程
1 我为什么需要这本书
·为了理解你的双相障碍的症状、诊断和病因;
·为了学习有效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知识;
·为了学习自我管理的技巧,以帮助你应对心境循环;
·为了改善你在家庭和工作环境中的机能。
玛莎,现年34岁,与丈交和两个学龄孩子在一起生活。某一天她气冲冲地离家出走,并在离家有两小时车程的小镇上度过了悲惨的一晚,最后入院接受治疗。不过,她的问题在两周前就已经开始出现,当时她异常容易对文夫埃里克发脾气。如他所形容的那样,“她在屋子里把门摔得震天响”,并越来越容易被孩子们鸡毛蒜皮的调皮惹得心烦意乱。接着,她开始睡得越来越少,并日益沉醉于她打算开展的一项新的“网络”业务的许多想法。尽管玛莎这样努力地聚精会神,但她的注意力似乎非常容易分散。另外,她说话时开始变得像机关枪似的急促。
某天晚上,她的问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刚吃过晚饭后,她怒气冲天地离开家门,并冲动地乘上一辆公共汽车到离家100英里左右的一家赌场。据她的诉说,她当晚在吧台与一位男士邂逅,并同他上床睡觉。第二天早晨,她打电话给丈夫,哭着向他解释所发生的一切。不用说,埃里克相当恼怒,驾车到赌场去接她。当他在约好的时间抵达约定的地点时,却发现玛莎并不在那儿,只好只身返回——到家时却发现妻子蓬头垢面、缺乏睡眠、怒气冲天。她在抽泣了好几个小时后,终于同意跟他一起到当地一家医院接受检查。她被收治在住院部,并被诊断为患有双相人格障碍,而病情处于躁狂期。
双相障碍是一种心境障碍。在每70个人当中,至少有一个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患者在家庭、社交和工作场所中都极可能出现像玛莎所遇到的那类问题。双相障碍患者也是身体疾病、酒精和物质使用障碍乃至自杀的高危群体。幸运的是,仍然存在很多希望。借助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自我管理的技术,你是可以做到如下几点的:控制自己的心境从躁狂的高峰急剧地跌向重度抑郁的低谷(称为“心境障碍发作”);预防心境障碍的进一步发作;降低“环境触发因素”的影响;有效地应对双相障碍以便你能享受一个完整的人生。
无论你是被诊断为患有双相障碍,还是你以为自己可能患了这种疾病,或是牵挂某个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这本书将有助于你理解这种疾病并帮助你有效地对它进行管理。在下面的章节中,你将发现如下方面的最新信息:这种疾病的性质、它的起因、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以及你可以做出的有助于管理这种疾病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无论你是否像玛莎那样进行住院治疗,还是接受那种变得越来越普遍的门诊治疗,这种信息都应该与你相关。
双相情感障碍怎么治
2011-09-21 12:02:50 来源: 荆楚网(武汉)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楚天金报讯 网友“勇往直前”:有时抑郁有时躁狂,有很多年了。医生说是双相情感障碍,怎么治疗?
湖北省中医院精神心理科周晓宁主任: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有的人可能以躁狂为主,也有的人以抑郁为主,也可能交替出现。与单纯的躁狂症或抑郁症表现和发病因素都不同。该病与遗传有关,而且该病患者智商很高,历史记载很多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是躁郁症患者,比如达芬奇、梵高等等。该病患者处于躁狂期时会表现出过人的智慧,而且精力充沛,甚至几天几夜不睡觉而不觉疲倦。该病的治疗主要是药物,但是要注意转向时的药物调整。 该病病程呈波浪起伏,也有可能不用药物自己就好了。躁郁症发作前,病人一般有预感,此时可以和心理医生交谈,掌控病情进程,避免自伤(抑郁严重时可能自杀)或病程无限期地拖延。
:抑郁严重时可能自杀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情感疾病 | ||||||
|
双相情感障碍:“天才病”竟是天妒英才
2011年01月30日 10:57
来源:广州日报 :伍君仪
英国画家托马斯·菲利普斯画的拜伦肖像(资料图)
躁狂抑郁容易出天才,但天才不一定有病
治疗或可能削弱天才,但自杀身亡更可惜
狂暴情绪中心智的恶疽,
对光和气难耐的渴求,
灼烧着心灵;
而令人憎恨的牢笼,
用它害人的阴影,
损毁了,
阳光之人,
跨越闪动的眼球,
通往大脑,
带着一种强烈的沉重和苦痛感。
——英国诗人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有上千万成年人受到双相情感障碍(旧称躁狂抑郁症)的困扰。它一方面是在文艺界中流行的“天才病”,造就了李白、拜伦、梵高等文化巨人;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毁灭性的病魔,其自杀率在各种精神疾病之中独占鳌头。专家指出,预防和治疗这种天妒英才的恶疾,才能让创造的天才得以延续。
指导专家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情感障碍科副主任 徐贵云
表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拜伦的情绪波动极大,从倦怠、绝望、失眠或昏睡、抑郁得想自杀,到亢奋暴怒、挥霍钱财、乱搞女人、喜爱冒险等。一位医生这样描述拜伦:在一天的不同时刻,他把自己变成4个或更多个体,每个的脾气可以截然相反,因为在每一次变化中,他的自然冲动都会使他突然转向最远的极端。在一天之中他可能变成最阴郁和最高兴的人,最抑郁和最快乐的人,最温柔和最暴躁的人。躁狂和抑郁在他身上周期性和阵发性的表现几乎是教科书式的。但是,拜伦在大部分时间都是神志正常的,能出色地控制着理智。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情感障碍科副主任徐贵云介绍,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多种多样,非常复杂。“双相”指的是两种状态,一是躁狂或轻躁狂,二是抑郁发作。每种状态的持续时间随不同亚型、起病年龄、家庭环境、病变严重程度、治疗的不同而差异巨大,变得最快的人可以在几分钟内发生躁—抑郁转换,甚至躁和抑郁同时存于一身,最慢的病程可以连续10年抑郁,连续10年轻躁狂,这些差异至今未研究清楚。而症状表现上的差异更加巨大:有些人容易发脾气,攻击伤害别人,有些人做事很冲动,例如鲁莽地投资,有些人很悲伤,有些人很愉悦,有些人还出现了幻觉、妄想等。
国际上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4%,有的调查学者放宽标准,终生患病率便甚至超过10%,因此这是一种常见病。在中国,其终生患病率却只有0.5%~1%。徐贵云称,可能这种病在我国比较少见,但更有可能的是很多患者没有被发现,原因是在目前的社会文化中,患者和家属认为精神疾病是一种羞耻,甚至跟道德人品挂钩,于是不去看病或者隐瞒病史。此外,中国人性格的忍耐力超强,有些患者脾气暴躁等症状已经很明显,但家人及周围家属邻居仍以为“正常”。
危险:双相患者自杀说死就死
拜伦在抑郁时常常想到自杀,还与别人谈论自杀,以至于妻子和朋友十分担心。他最后在参加希腊民族解放运动时染病身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自己有意选择的不归路。
徐贵云称,双相情感障碍的严重性虽然没有精神分裂症那么大,但造成的社会负担在精神分裂症之上。这种患者的发病次数越多、病程越长,大脑损害就越厉害严重,认知注意、记忆、执行计划等认知功能渐渐衰退,人格上变得没有动力,对自己的前途、家人和周围事情漠不关心,逐渐退缩到不跟别人接触。少数人大脑受损后变得更有冲动性,造成家庭暴力问题;男女躁狂患者性冲动强烈,很容易突破社会伦理规范的条条框框而出轨;有些躁狂状态的患者则成了“吹水佬”,情绪总是非常高涨,逢人就夸大自己的才能,不容许自己有失败,把生活中的不如意事情都归咎于他人。
与上述问题相比,此病最危险之处还是自杀。双相情感障碍以15%~20%的自杀率在各种精神疾病之中名列第一。单纯抑郁的人若要自杀,还要克服很多障碍才能死得成,然而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在抑郁状态下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冲动性强,又容易受到外界暗示,一旦产生自杀念头就容易冲动,往往“成功”。例如一名四十多岁的男患者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突然从四楼跳下,被抢救过来后告诉徐贵云,当时自己虽然有自杀的想法,但还没到必须得死的程度,只不过是看到旁边一台电视机上播放的节目中,一个小孩挥了一挥手,他就觉得是让他跳下去。徐贵云说:“富士康等系列跳楼事件也是如此,媒体在报道自杀新闻时不宜过多描述细节。”
病因:家族遗传加上家教不良
拜伦的家族以自杀、狂暴却有才而闻名。拜伦的外祖父自杀身亡;一个伯祖父杀死了其表弟,又让蟑螂在自己身上开展爬行比赛,其种种古怪行为让他获得“邪恶勋爵”的称号;父亲约翰放荡不羁,嗜酒成性,年纪轻轻就可能死于自杀;一个表兄弟发了疯,放火烧了一座房子;女儿埃达长期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会从兴奋的狂喜突然变得郁郁寡欢,但在科学上却写出了人类第一个计算机程序……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首先是遗传。徐贵云称,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查出明确的家族病史。有些人不解:“我家里人没有这个问题啊?”实际上,只要精神科医生追问下去,就不难发现隐藏的问题。例如:
广州一名男生在上初二时是一个外向善谈、精力充沛、热爱运动、想象丰富的同学,没有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处于轻燥狂状态。升读高中后,他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情绪、胃口变差,早上要睡到8~9点才醒,最后因抑郁发作而就诊。医生追问之下发现,男生的父亲在公司管理着1000多名员工,脾气大得很,做事想法很多,到了晚上常常失眠——那正是轻躁狂的表现。医生再追问爷爷的情况,男生说:“论脾气,爸爸跟爷爷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其次,家庭教育教养方式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负有很大责任。徐贵云称,不少患者的父母对子女过分的苛求,动辄严厉责难,或者父母把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从小强加给孩子,导致孩子感受不到温情和快乐,终日恐惧不安,缺乏自信。更糟糕的是,有些父母溺爱孩子,包办了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的能力得不到发展,特别是交际能力的缺失。这使他们被同龄人嘲笑,从而感到自卑,人格逐渐退缩。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若家族有不良遗传素质,便有可能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因此,徐贵云提倡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应以尊重、鼓励、欣赏为主,即使家族有病史,发病的机会也会小一些。
治疗:挽救天才才能继续创作
双相情感障碍享有“天才病”的盛名。徐贵云说,在历史上留名的很多杰出人物都可能是这种病的患者,例如多位美国总统。很多人终身处于轻躁狂状态,精力旺盛,充满激情,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在政界、商界、文艺界和专业领域都取得杰出成就,特别是许多艺术天才因为双相情感障碍而获得特殊的灵感。但不要以为天才都有这种病——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指出,事实上大多数艺术家、作曲家和作家精神完全正常。
治疗上,徐贵云介绍,这类患者需要应用心境稳定剂,加上抗精神病药物及抗抑郁剂共同治疗,目前光是药物治疗方案就有几十种,还要辅以心理治疗、物理电休克治疗等。对于处于急性发病期的患者,吃药后要等一两周才能起效,而其间自杀念头一旦发动,瞬间就可死人,因此对患者抑郁阶段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家人支持十分重要。急性期过后,还需要长期治疗,将患者的状态稳定在正常状态,预防转相和复发。
治疗对天才可能有一定影响。例如,锂剂盐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药物之一,一些患者在服用后情绪稳定了,但生活变得平淡乏味,创造活力下降。因此,一些对艺术、事业很有追求的人宁愿选择停药。但研究发现,不治疗的话,畸形的躁狂和抑郁会造成明显的认知功能损伤,使记忆和注意力出现困难,同样影响创作。对天才来说,这种病可能是毁灭性的,让梵高执刀割耳,海明威饮弹自尽,伍尔夫投水身亡……因此病而死的艺术家和作家的名单长得惊人。贾米森称,当天才抑郁到什么也做不了,或者精神错乱,甚至自杀身亡,什么创造力都等于零,相比之下药物的影响和副作用是比较轻的。
当然,人类体验的深度和强度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有些人宁愿体验痛苦也不接受治疗。贾米森称,现代医学减轻了绝望、混乱和精神病的极端表现,给了人们选择的可能。然而,拜伦在他的年代是没得可选了。
为何有人“喜怒无常”—专家介绍容易被忽视的双相情感障碍
2007年09月02日07:53
来源:工人日报
时而精力充沛,天马行空,时而郁郁寡欢,一筹莫展。不少人经常出现以上的现象,专家称,这是一种“双相情感障碍”,梵·高、海明威、费雯丽、舒曼,都曾经被这样的疾病纠缠,日前赛诺菲—安万特召开了“"双相情感障碍",被人忽视的心境障碍”研讨会,唤起人们关注心理问题的意识
双相情感障碍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香港及台湾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双相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6%,通常在15~24岁发病,但由于患者在轻躁狂发作时情感高涨,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不会主动就医;而到了抑郁发作就诊时又容易忽略之前的躁狂症状,因此这部分患者常被漏诊或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易被误诊
据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于欣教授介绍,“双相情感障碍”也称躁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疾病。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是一种发作性、反复性的终生疾病。双相情感障碍的特征是剧烈的心境摇摆,患者有33%的时间是处于抑郁状态,11%的时间是处于躁狂状态。处于心境低沉“空虚”的特殊时期(会有无望或悲观的感觉),往往伴有多种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
于欣说,有60%的患者20岁以前就已出现双相障碍症状,但很多时候双相情感障碍容易被延误诊断,心境不一致的患者经常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由于轻躁狂发作易被忽视,致使单相抑郁成为最常见的误诊原因。实际上,行为冲动、思维奔逸常常预示着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
双相情感障碍需长期治疗
躁狂症主要表现为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具体体现为:
心境高涨:病人常表现兴高采烈,喜形于色的神态,好像人间从无烦恼事。病人常自称是“乐天派”。情绪反映可能不稳定、易激怒,可因细小琐事或意见遭驳斥、要求未满足而暴跳如雷,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
思维奔逸:联想过程明显加快,概念接踵而至,话多声大,滔滔不绝。因注意力分散,话题常随境转移,可出现观念飘忽。病人常有“脑子开了窍”、“舌头跟思想赛跑”的体验。
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感觉良好,往往过高评价自己的才能,可出现夸大观念。
精神运动性兴奋:躁狂病人兴趣广,喜热闹、交往多,主动与人亲近,与不相识的人也一见如故。凡事缺乏深思熟虑,兴致所致狂购乱买,每月工资几天一扫而光。
不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王刚教授提醒,大部分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即使是最严重的形式,经过恰当的治疗也能从情绪的波动和其他相关症状中恢复到情感的持续稳定。由于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周期性复发性疾病,因此,专家们建议采取长期的预防性治疗。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是应对双相情感障碍长期治疗中可选的最佳方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要同步
作为情感障碍,躁狂症有别于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虽有言语、动作增多,但对周围事情不关注,无情感高涨,往往情感、思维与动作不协调,意志与行为之间出现障碍,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孤僻,有退缩、冲动的行为。一旦患者被确诊是躁狂症,应该完全排除其患精神分裂症的可能,否则将影响患者的病史记录。
如果不及时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和工作,并引发各类社会问题,例如:酗酒、药物滥用甚至自杀。鉴于双相情感障碍的反复发作的特点,需要长期的治疗。
目前双相情感障碍主要还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而心境稳定剂是国际公认的一线治疗药物。根据2000年美国专家共识指南,心境稳定剂能够有效治疗急性躁狂和(或)抑郁,并能预防随后的躁狂或抑郁发作;不使心境状态或急性发作恶化;不增加可能的情感转化或循环变化。临床上主张,双相障碍患者应该长期服用心境稳定剂,不管是躁狂和抑郁发作阶段,还是缓解期。
专家认为,对于大多数病例,持续治疗比时断时续的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病情发作。但是,即使治疗并未中断,仍有可能出现情绪变化,这时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医生通过调整治疗计划,有望避免病情出现全面的复发。密切配合医生的工作,就治疗有关的问题和方案与医生公开交流,可使治疗更加有效。
此外,患者每天记下患者的情绪状态、症状、治疗情况、睡眠以及生活事件,有助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及其家人更好的了解这种疾病,也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变化,让治疗更有效。另外,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心理治疗可提高病人对自己疾病的认识。
双相情感障碍:提高认知 防患未然 |
本报记者 潘锋
:潘锋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6-9-1 9:23:36
统计数据显示,在英国每年有10万以上的人试图自杀,其中7000人自杀成功。但更糟糕的是,其中有多达20%的自杀者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和压力的不断增加,精神健康问题正在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双相情感障碍作为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人们对其的认知程度目前还比较低。
北京安定医院教授毛佩贤在日前举行的“赛诺菲—安万特第三次年度中枢神经学科会议”上向记者介绍说,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感疾病,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也称为躁郁症。其特点是从一个情感极端(抑郁)转换到另一个极端(躁狂),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
20世纪60年代前,双相情感障碍发作的平均时间为7~13个月,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双相情感障碍发作的平均时间缩短至2~4个月。与正常人群相比,双相情感障碍的离婚率要高2~3倍,其中25%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自杀行为,女性多见。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导致精力、情绪和机能极端转化的疾病,是由于脑中化学递质受干扰所致。男性和女性同样易感,该病还有很强的遗传易感性。精神病学研究显示,患者比非患者的“信号传导”脑细胞多30%,这使得他们更易患躁狂和抑郁。双相情感障碍通常在青少年或青中年发病,以躁狂、抑郁或“混合”状态反复发作或间歇发作为特征。
目前,临床上将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双相Ⅰ型障碍,以躁狂和重型抑郁循环发作为特征;双相Ⅱ型障碍,以反复发作的重性抑郁和轻躁狂循环发作为特征;循环型双相障碍,以轻度抑郁和轻度躁狂为主要特征,这类患者每年有4次以上的情感发作。毛佩贤说,由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表现复杂、人们认识不足,因此误诊率较高。2000年对60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调查显示,有69%的人在第一次就诊时被误诊,大多数人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障碍;而35%的患者从出现症状到获得正确的诊断,足足超过了10年的时间。近年来,我国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也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毛佩贤说,以丙戊酸钠为代表的心境稳定剂是目前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主要药物,它起效快、具有广泛的作用谱,特别是对快速循环型和混合型双相情感障碍更为有效。美国和欧洲已经将化学组成为丙戊酸钠的药物德巴金作为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首选药物,我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现在正在对其进行审批,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但是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不应仅仅只满足于发作期的治疗,医生还应为患者提供心理教育,帮助患者了解导致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帮助患者坦诚面对疾病,鼓励个人、家庭、团体积极参与到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之中。
双相情感障碍五个诊断要点
www.cc301.com2010-6-4 99
双相情感障碍五个诊断要点:
一、情绪高涨、易激惹或情绪低落,或呈双相性。
二、情绪低落者,从轻度悲观到强烈自罪感。
三、思考困难,缺少决断,缺乏兴趣。
四、头痛,睡眠障碍,精力不足。
五、焦虑,病情严重者可有运动迟滞、激动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厌食、失眠。
躁狂型先兆
www.cc301.com2009-3-16 172
病情性格多呈循环特点,即兴奋性病前性格与抑制性病前性格相交替。
1.早期先兆 本病以失眠、头痛、烦躁、易兴奋激动、话多,以及无原因的、持续性的、高涨的兴奋激动为先兆。
2.典型征兆 以无原因的、持续的兴奋躁动、活跃乐观为典型征兆。即“情感高张、思维奔逸、意志增强”为三主征,无幻觉、妄想,本能亢进(食欲、性欲)。
抑郁型先兆
www.cc301.com2009-3-16 132
1.早期先兆 无重大原因的进行性忧抑、悲伤、孤癖、消极迟顿,为该病早期先兆症状。
2.典型征兆 从忧郁、悲伤,发展至悲观失望,消极低落,自罪妄想,甚至自杀或木僵,即所谓“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三主症。
在临床上的表现
www.cc301.com2009-3-16 112
①矛盾情感又称模棱两可症指两种矛盾的观念意向或情感同时现为存在无所适从例如对一个人既爱又恨由于不能科研同时表达这两种完全相反的情感因而反而表现一种情感“凝固”的现象正常人在要对一件事关重大的事件作出决定时可以出现矛盾情绪和迟疑不决在对一件无所谓的事情要作决定时也可以模棱两可但这不会影响日常活动病态的矛盾情感主要留学见于精神分裂症
②情感倒错症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不协调如叙述可怕或悲伤的事情时表现得很轻松或相反造诣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③情感淡漠指对各种通常能引起喜怒哀乐的事情缺乏反应面部表情呆板冷漠内心体验贫乏因此中青给人一种冷漠无情的印象有时自我评价也缺乏既缺乏自信骄傲感也缺乏羞耻自责感这种冷漠可以是人格异常的表现也可见于某些器质性精神病或精神分裂症晚期这种人通常并不意识到或诉述情感贫乏另有一些导师病人虽然客观上并不表现明显的冷漠但却经常诉述自己“情感空虚”“快乐不起来”等这常见于抑郁症与上述情感贫乏性质有所不同移植
④情绪不稳指情感反应比较肤浅非常容易由一个方向引向另一个方向幼儿一不如意就哭一逗就笑这是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少年期以后就趋向稳定成年人经常表现情感不稳定则是异常或病态可见于癔病性格精神发育迟缓器质性精神病(经验特别是老年性精神病)等有时一个一般的事件会引起突然的强烈的无法自制的情感反应(例如偶然提起一个老人的亡妻时他突然大哭不止)这称为“情感失禁”这常是器质性精神病的症状如果是一贯的表现也可能是人格异常
⑤抑郁重点中心表现是心境低沉包括沮丧悲伤绝望自责等体验另外还可伴有疑病思维迟缓自罪妄想贫穷妄想虚无妄想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动作迟缓等症状;在生理成立方面可以有失眠食欲减退闭经体重下降容易疲劳周身不定处的疼痛胸闷腹胀等症状抑郁是各种抑郁症的中心博士症状
⑥躁狂中心高尚表现是心境高扬包括乐观愉快自信等还伴有思维敏捷记忆增强有时可出现夸大妄想还可以继发不固定的被迫害妄想动作增多多管闲事在生理方面开始表现精力充沛性欲亢进失眠体重下降(因太活跃消耗多)躁狂是躁狂症的经过主要表现亦可见于某些器质性中毒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
⑦焦虑是对预期将要出现的特殊情境或不良处境的一种情绪反应若焦虑反应与当时情境在程度上相适应便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对不良处境有焦虑就会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或减少不利的后果无不利处境而出现焦虑或处境因素甚微而焦虑反应极重均属病态焦虑的主要每天表现是内心的紧张不安也可以同时英国表现坐立不定由于焦虑情绪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和批判分析能力也有所减退常只考虑事物对自己不利的一面焦虑在躯体方面副教授的表现主要致力是交感神经兴奋包括瞳孔扩大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口干出汗等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有恶心呕吐腹泻尿频等症状还可伴有头胀头痛胸闷胸痛(心前区痛)呼吸不畅四肢发抖阳萎阴冷等症状能引起焦虑的原因很多包括不良处境健康相同问题思想方法问题科室(杞人忧天)各种神经症某些精神病(例如忧郁症)及某些躯体疾病引用等
⑧情绪阴沉或称病理性心境恶劣无任何外界原因而突然出现的情绪低沉紧张和不满情绪的发作这种情况既包括悲观抑郁的成分又包括猜疑敌对的成分成绩病人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使他愉快起来对周围事物常很挑剔极易因一点不顺心的事而大发脾气也可以自暴自弃自己糟蹋自己这种情况可以是一种人格异常的表现也可以由开始长期精神创伤(长期学士受迫害集中营生活)引起某些疾病常见病(例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癫痫)或生理状态(例如月经前期)有时也可有此表现
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
www.cc301.com2009-5-25 325
精神障碍包括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等。双向情感障碍就属于情感障碍的一种。
双向情感障碍的临床表现:躁狂与抑郁发作反复间歇交替或循环的发作。
躁狂的表现:1、总觉得自己什么都行。2、容易发脾气,总喜欢训斥别人或什么都想教导别人。
3、平时可能很小气,突然变得很大方。买衣服可能一次性要买七八件。可能会送一车南瓜或送金器给别人。
4、对颜色敏感,特别喜欢颜色鲜艳的颜色,如红色等。喜欢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
5、对性表现亢进,亲密感增强。
抑郁的表现:1、情绪低落。
2、对任何活动失去兴趣,甚至母亲对孩子也表现出厌烦。
3、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自信。觉得脑子转得很慢,也很难下决定。
4、很容易感觉疲劳。恶心、呕吐、头痛,食欲、性欲不佳。(特别表现:食欲或性欲亢进)
双相情感障碍的原因
www.cc301.com2009-5-27 285
科学家正通过不同的几种方法来研究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原因。大多数科学家现在认为双相情感障碍并没有唯一的原因——而是,许多因素集合在一起产生了这个疾病。
由于双相情感障碍往往在家族中流行,研究者已经展开了对特定基因的研究——每个细胞中显微的DNA“组块”(基因图谱——译者注)影响机体和心理的工作与成长——代际遗传可能增加一个人患病的机会,但是基因并不是全部。共享相同基因的双生子研究显示,基因与其他因素都在双相情感障碍中起作用。如果双相情感障碍完全由基因引起,那么双生子之一有病,另一个总会患病,而研究并不符合这种情况。但是如果双生子之一有双相情感障碍,那么另一个比起其他兄弟姐妹更可能患病。
另外,基因研究的发现说明双相情感障碍,就像其他精神疾病,并不是由一个基因引起。这看上去就像是许多不同的基因和其他因素或个体环境的综合作用导致了双相情感障碍。找到这些基因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每个基因仅仅造成双相情感障碍的些许弱点。但是科学家预计先进的研究工具的使用会解决这一难题并且产生更新更好的治疗手段。
脑成像研究帮助科学家了解大脑中哪部分工作失效产生了双相和其他精神疾病。新的脑成像技术允许研究者对工作中的人脑成像,也允许检查脑结构和脑活动而不需要外科手术或其它开颅过程。这些技术包括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成象术 (PET)机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影像研究的证据说明双相患者的大脑与健康人的大脑不同。随着差异越来越容易通过研究来辨别和确定,科学家将获得更好的对潜在的疾病原因的理解,并最终可以预测何种治疗是最富有成效的。
职场里的双相情感障碍--帮助还是疏远?(一)
www.cc301.com2009-3-20 92
公司里开会时---特别是开长会时---很容易让人产生当一把精神病医生的冲动。扫一眼会场,心里就琢磨开了:‘我老板一定有强迫症。’‘我们的前台小姐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你还别说,一般公司里确实都有个把人有精神方面的障碍。而对美国五百七十万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成年患者来说,他们的疾病可以给他们的职业生涯造成各式各样不小的问题。
双相情感障碍以情绪阶段性的大起大落为特征---在情绪高涨时,人会极度快乐或极度暴躁,在情绪低迷时,人会无精打采郁郁寡欢。
哈佛大学的一位公共卫生研究人员Ronald Kessler说,双相障碍患者常常在工作岗位上干不长久。和普通人相比,他们被聘用的可能性要低百分之四十。
但是,Kessler说,如果人们善待他们,他们其实是很有创造性而且不可多得的人才。很多非常成功的作家、艺术家、和专业人士都患有此病。
但是告诉公司自己是患者可能会危及到个人的职业发展。虽然向公司挑明可以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困难,但是搞得不好也会因此而丢了工作。其实比这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很多人由于害怕公司‘发现’自己的病患而对寻求治疗犹豫不决。
说出来的后果
Steve---他要求ABC广播公司不要公布他的姓氏---是在十几岁时被诊断出患有双相障碍的。他在波士顿附近的几个银行当理财顾问有十年历史了。
有一天,他说走了嘴。
那是在一次治疗之后,他搭太太的车去公司上班。当Steve想向和他一起工作的银行经理介绍他的太太时,他一时想不起来经理的名字了。
不知怎么回事,我脱口而出的是:‘真是抱歉,我刚去做了电击,现在什么都想不起来了。’’Steve说。据他回忆,当时他同事们脸上的表情让他觉得事情不容乐观。
我觉得他们开始害怕我了。’Steve说,‘他们从此不再给我介绍客户。’
Steve说同事们的态度最终迫使他离开了这个工作。
症状,保密,和疏远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职场上处于两难境地。如果说出实情,他们就会像Steve一样被人另眼看待。
但是一般来说,向关系比较近的同事透露还是会有帮助的,因为这样可能会形成一个保护网。了解内情的同事甚至可以帮助患者监控情绪的变化。
波士顿的马萨诸塞医院双相情感障碍临床和科研主任Gary Sachs博士说,躁狂或抑郁的发作迹象发现得越早就越容易控制。但是,患者常常不能意识到他们的表现开始异常。同事和朋友们常常会首先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最明显的是性格的变化。
Sachs说,如果是抑郁发作初期,本来说话流利的人可能会变得磕磕巴巴说不出完整的句子。他/她会表现得行动迟缓,容易哭泣,或显得非常消沉。
如果是躁狂发作初期,那些症状更令人担忧。
‘一个本来很不起眼儿的人忽然间活跃起来,而且什么都说给别人听,’Sachs说。‘你会奇怪为什么他要告诉你昨晚上他和谁在一起。’
更微妙一些的变化可能会包括衣着和化妆风格的改变,或佩带首饰的增减。
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些变化发生在了Steve的身上,使他丢掉了他的第一份工作,那时候他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心理学系做讲师。
‘我彻底改变了风格。’Steve说他本来每天都是千篇一律的牛仔裤,法兰绒衬衫,运动鞋。‘忽然间我就特别想穿夏威夷衫,喇叭裤,和带跟儿的鞋。’
他的学生们注意到了他的另一些躁狂初起的迹象;他讲课时总是从一个问题跳到另一个问题,如果有人跟不上他的速度他就发火。
‘躁狂的感觉绝对不是极度的欢乐,’Steve说。‘不信你在我躁狂发作时跟我顶牛试试---我会不管不顾,变得非常好斗。’
当Steve终于由于严重抑郁而住院治疗时,他惊讶地发现,他的同事们---那些心理学的专家们---对他唯恐避之不及。
‘他们总是坐的离我远远的,’Steve说。‘他们一看到我就会想,‘他能得那个病,我也会得,每个人都可能会得。’’
最后Steve决定放弃做博士学位,因为他认为自己没法保持情绪的稳定。
职场里的双相情感障碍--帮助还是疏远?(二)
www.cc301.com2009-3-20 58
克服羞耻感
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支持联盟(the Depression and Bipolar Support Alliance, i.e. DBSP)的执行主席Sue Bergeson说:‘很多人仍然认为这个病是见不得人的。’
据Bergenson讲,DBSP在2004年所作的一项民意调查中发现,五分之一的人认为双相患者无法工作也无法恋爱。六分之一的人认为他们不应该要孩子。
但是Sachs说,经过治疗,双相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如果他们能获得长期的帮助和支持,坚持用药和心理治疗,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可能几年都不发作一次,甚至几十年都不发作。
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求治疗和坚持治疗,这一点,据Bergeson说,由于羞耻感的存在,变得困难重重。
现年50岁的Bergeson在非盈利性组织工作多年,事业上很成功,但是她一直将自己是双相患者的事实深埋心底。她的治疗和药品全部是自掏腰包的,因为她怕单位的人通过她与保险公司的联系发现她有这个病。
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她说。‘我只是告诉了家人,连我的朋友们都不知道。我不想和别人谈这件事,因为我感到羞耻。’
但是,这一切由于她的妹妹在1999年自杀而改变。她妹妹也是个双相患者。
Bergeson说:‘我当时想,‘她的生活是多么痛苦不堪,我要人们都来了解这个病,我要重新考虑自己是否还要继续隐瞒下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Bergeson说,研究表明,减少人们对精神疾病的羞耻感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知道他们认识的某个人是患者。
‘在工作单位公开谈论双相问题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使精神健康保险能得到同样的重视,’Begeson说。她妹妹的保险只能付10天的住院费和20次见心理医生的费用---不是每年20次,而是一辈子才20次。
‘我们失去了亲爱的妹妹,我们不会继续沉默下去---绝对不会!’Bergerson说。
精分与情感双相障碍共用一个遗传学病因
www.cc301.com2009-3-20 143
虽然传统上,根据不同的症状标准和治疗方法,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是划为两个不同的疾病,但是,过去十年间很多分子遗传学的研究结果假设这两种疾病可能共用基因。虽然这些发现并非确定无疑,但是Hultman博士和她的同事们觉得他们进一步的研究是正当合理的。
为了检查是否这两种疾病有基因上的关联,研究者建立两个瑞典国民档案的数据连接——一个国家的家族谱系记录和一个国家出院记录(包括所有公开的精神病住院病人准入许可)。
虽然,研究者怀疑这两种疾病存在普遍的遗传联系,但是Hultman博士说大量共享的遗传影响仍令他们惊讶。
研究者也发现个体患有双相情感障碍,那么其所有亲属都会有更高的风险患精神分裂症,包括那些亲生父母患病的收养子。
环境作用小但至关重要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累积遗传可能性分别为64%和59%。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是63%,是由他们的基因特性决定。
共有的环境影响不大,但却是很可观——对精神分裂症贡献4.5%,双相情感障碍4.4%-7%,两者皆有为2.3%-6.2%
依照Hultman博士的说法,这些结果说明某个家庭成员患有任一这些情感障碍都会提高整体的患病风险,因而说明这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影响的结果与共有的环境因素关系不大。
下一步研究包括证实这些发现以及在这些患者中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来识别两种疾病共用的基因。“如果我们能发现这些基因而且能理解它们的生物学功能,这将最终导致更好的治疗效果。”她说。
虽然做出肯定的临床推荐还为时过早,但是研究者和生理学家应该在研究或/和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时考虑这个普遍的遗传学背景。
当前的医学分类是“错误的”
在编后语中,英国皇家精神病学院, 卡迪夫大学Michael Owen博士和Nick Craddick博士认为这项研究清楚地解释了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有更高的风险得这两种病,并且主要是遗传因素导致的。
他们补充说当前把这些疾病作为无关、自然的疾病实体的分类是错误的,其中包括美国精神疾病协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和世界健康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
“这种共有的基因的信念幸存了下来,尽管事实上,虽然典型的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是常见的,但是许多病人在病程中都有精神病和情感上的症状并且在不同时候得到两种诊断是很平常的”他们写到。
Owen和Craddock博士已经努力开始修订DSM和ICD手册了,他们总结说这个新的诊断标准“促进精细的疾病测量和对精神病理学的重新评估……最终的临床诊断将允许当前和未来的疗效可以在患者中监控,更好的整合研究于病因,分类与治疗中。”
齐先生,33岁
www.cc301.com2009-3-21 68
于10余年前,出现兴奋、话多,言语内容夸大,行为鲁莽,做事不考虑后果,花钱挥霍,睡眠需要减少,每天只需睡2个小时左右,但却精力旺盛,不知疲倦。当时在当地一家医院门诊用药物治疗,上述症状消失。之后十余年患者未见明显精神异常,能正常与人交往,工作劳动。于半年前,患者再次出现兴奋话多,自我感觉良好,爱管闲事,喜欢发表意见,提建议,和人争吵,动不动就要打人家。其所做所为远远超出他的身份和能力。睡眠需要减少,每天只睡2个多小时,就觉得精力充沛。他家人发现他精神异常后,强制带他来我院就诊,被诊断为躁狂症复发。经过用药和心理疏导3个疗程后,其症状消失,遂又巩固用药一个疗程痊愈,至今未见复发!
精神病医院网站咨询
您好!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如果座席员忙,您在较长时间内未能获得应答,请稍等。
[系统提示] 03-01 15:53:54
在线客服人员马上会接待您的对话,请稍候
如果您不想等待,请点击 留言 或者 拨打免费电话
张医生 03-01 15:54:02
您好
您 03-01 15:54:57
双相情感障碍的病人与职业有关吗?是否压力大的职业容易患病?
[系统提示] 03-01 15:55:47
感谢您耐心的等候! 我正在打字给您,将马上回答您的问题,请不要离开。
张医生 03-01 15:56:51
有这方面的因素
您 03-01 15:57:44
那么在您接待过的病人中,有典型的职业类型吗?如
张医生 03-01 15:57:57
有的.
您 03-01 15:58:53
望给我举例好吗?我的朋友被怀疑有些症状类似了。
[系统提示] 03-01 15:59:45
感谢您耐心的等候! 我正在打字给您,将马上回答您的问题,请不要离开。
张医生 03-01 16:00:07
您的朋友有什么症状
张医生 03-01 16:00:24
职业不是得病的主要原因.
您 03-01 16:00:59
兴奋、多疑,有时又很抑郁。
[系统提示] 03-01 16:01:49
感谢您耐心的等候! 我正在打字给您,将马上回答您的问题,请不要离开。
张医生 03-01 16:02:42
这种状况有多久了呢
您 03-01 16:04:05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明显。这种病症遗传是主因吗?还是后天造成?
张医生 03-01 16:04:35
不是遗传因素.
您 03-01 16:06:29
那为何看到一些介绍文章都说是“该病与遗传有关,而且该病患者智商很高,历史记载很多有成就的艺术家都是躁郁症患者
张医生 03-01 16:07:03
主要还是后天的因素所影响
您 03-01 16:07:37
能够简单说说后天的因素有那些吗?
[系统提示] 03-01 16:08:27
感谢您耐心的等候! 我正在打字给您,将马上回答您的问题,请不要离开。
[系统提示] 03-01 16:12:04
已经很久没有收到您的讯息,
请问您还在电脑旁吗?
您 03-01 16:12:24
是的,在等回复。
您 03-01 16:12:52
您 03-01 16:07:37
能够简单说说后天的因素有那些吗?
[系统提示] 03-01 16:13:43
感谢您耐心的等候! 我正在打字给您,将马上回答您的问题,请不要离开。
您 03-01 16:15:32
好的,谢谢,希望能够给我清楚的回答。
高医生 03-01 16:16:03
有很多,例如精神刺激,重大打击,慢性炎症折磨等等
您 03-01 16:17:10
如果总怀疑有人要害她,是否也是这种病的典型症状?
[系统提示] 03-01 16:18:02
感谢您耐心的等候! 我正在打字给您,将马上回答您的问题,请不要离开。
高医生 03-01 16:18:50
这种多疑情况属于该病范围内,有的患者对某种事物明明很感兴趣,突然有没有兴趣,有的患者白天还很兴奋,晚上就会抑郁,也是有可能的。具体的情况需要看到患者本人,由我院田丰主任根据情况进行治疗。
您 03-01 16:20:30
再问一句,这种病严重时,会到“失去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吗?
高医生 03-01 16:21:01
会的,精神崩溃,最后导致精神分裂症,那就没有治疗的意义了,可以直接进精神病康复中心了
您 03-01 16:22:14
啊!那么严重,真可怕!我会转告她的家属,尽快去治疗!谢谢你们两位医生的答复。
高医生 03-01 16:22:22
好的,如果来院可以拨打我院网上电话预约专家号,祝您及您的朋友健康,再见
您 03-01 16:22:36
感谢!
您可以点击下面的按钮"保存"或"打印"保留本次对话记录
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啊?
[ 标签:情感障碍 ] 白开水 2008-05-01 19:31
什么叫双相情感障碍?它有什么具体的症状吗?
满意答案 好评率:88%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是一种涉及一次或多次严重的躁狂和抑郁发作的疾病。
这种疾病使人的情绪摇摆于极度高涨(或者易怒,或二者兼有)和悲伤失望之间,在这
两种状态之间会存在情绪正常的时间。在美国,有两百万以上的人受到双相情感障碍的
困扰。
双相情感障碍一般从青春期或成年期的早起开始,持续一生。由于双相情感障碍经常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疾病,患者可能会没有必要的为之受苦多年。
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对患者及他们的配偶、家庭成员、朋友和雇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破坏性。尽管没有已知的根治办法,双相情感障碍是可以治疗的,并且康复是可能的。具有双相情感障碍可以保持成功的人际关系,和从事有意义的工作。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结合可以帮助绝大多数患者重新回到具有生产性的,充实的生活。
一线治疗
急性躁狂的一线治疗药物包括锂盐、丙戊酸盐、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只有氯丙嗪被美国FDA批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包括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虽然支持卡马西平作为急性躁狂一线治疗药物的证据不充分,但最近的两项研究证明卡马西平缓释剂治疗急性躁狂有效,因此,卡马西平缓释剂也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急性躁狂。
2003年前,锂盐一直是唯一得到FDA批准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维持治疗的情感稳定剂。近年来,另外3种药物也相继被FDA批准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维持治疗,即拉莫三嗪、奥氮平和阿立哌唑。与安慰剂相比,拉莫三嗪能够延迟躁狂和抑郁的复发,但延迟躁狂复发的作用不如锂盐,延迟抑郁复发的作用和锂盐相当。奥氮平预防情感症状复发的作用稍优于锂盐。阿立哌唑预防情感事件的作用优于安慰剂。
难治患者的治疗
在使用一线药物正规治疗的情况下,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疗效欠佳,此时有以下方案供选择:
1. 其他抗惊厥药 包括新一代药物如托吡酯、噻加宾和较老的药物苯妥英。
2. 联合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也常规采用联合治疗。对于急性躁狂,大量数据表明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治疗,其中最常见的是一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联合一种传统的情感稳定剂如锂盐或丙戊酸盐。现有的安慰剂对照研究均发现,和利培酮、奥氮平和喹硫平联合应用的疗效较单用锂盐或丙戊酸盐时高20%~25%。
比较联合和单一治疗在双相情感障碍维持治疗中疗效的研究非常少。在过去10年中仅有3项,唯一一项大样本研究比较了奥氮平联合锂盐或丙戊酸盐与单用锂盐或丙戊酸盐预防急性燥狂复发的疗效。结果显示,以症状复发中位时间为评估指标,联合治疗组疗效更好,但以症状群的复发率来评估,两组疗效无差别。比较双丙戊酸钠联合锂盐与单用锂盐的初期研究中,治疗1年后联合治疗复发率低于单药治疗,但不良反应及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者也多于单药治疗。
卡马西平合并氯氮平联合治疗方案要慎用,因为两者都有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此外,联合治疗,尤其是涉及到卡马西平和(或)丙戊酸盐时,应充分考虑药代谢动力学相互作用。
3. 高剂量甲状腺素增效在美国左旋甲状腺素作为增效剂的剂量是替代治疗剂量的3~4.5倍,可达每日379~482 mg。尽管剂量高,不良反应却较轻微。
4. 氯氮平 由于氯氮平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缺乏氯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对照试验。但大量非对照研究表明,和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一样,治疗难治性双相情感障碍时氯氮平也是一种必需考虑的药物。
5. 电抽搐治疗 对于难治患者,不论是躁狂相、抑郁相还是维持治疗,电抽搐治疗都是一种重要的选择。
6. 其他 如Ω-3脂肪酸、钙通道阻滞剂及地西泮等也可作为难治性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增效剂。同时,以家庭为中心的治疗、认知治疗、集体心理教育等社会心理治疗,作为辅助治疗也是不可或缺的。
双相抑郁的治疗直到最近几年才较受重视,但对难治性双相抑郁的治疗规则还未达成共识。
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一线治疗有两个重要不同点:①双相抑郁急性期治疗中情感稳定剂占更突出地位;②要注意抗抑郁剂对双相抑郁患者潜在的情感不稳定作用。此外,处方抗抑郁剂对双相抑郁Ⅰ型和Ⅱ型患者的危险效益比也不同。大多数临床指南、专家共识或治疗规则都推荐情感稳定剂,尤其是锂盐或拉莫三嗪作为双相Ⅰ型抑郁的一线治疗药物,对于严重抑郁患者,要考虑再联合应用一种抗抑郁剂;对双相Ⅱ型抑郁,推荐将锂盐或拉莫三嗪加抗抑郁剂作为一线治疗。
对双相抑郁的预防,大多数指南都推荐在急性期使用抗抑郁剂,病情缓解后要尽快停用。但最近有证据表明,情感稳定剂合并抗抑郁剂长期治疗可能对部分患者更有帮助。服用情感稳定剂同时继续服用抗抑郁剂的双相抑郁患者,抑郁复发率更低,但不增加躁狂的发作。因此,对抑郁占优势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情感稳定剂合并抗抑郁剂的维持治疗方案可能更有益。
双相情感障碍的类型!
2009-12-11 11:41:17 来源:club.120ask.com
双相情感障碍是针对单相情感障碍(重性抑郁)而言。DSM-IV和ICD-10将二者并列为两种主要心境障碍。单、双相概念首先由Leonhard(1957)从遗传学角度提出,并于1980年纳入DSM-III分类体系。
双相情感障碍,简称双相障碍(BPD),是针对单相情感障碍(重性抑郁)而言。DSM-IV和ICD-10将二者并列为两种主要心境障碍。单、双相概念首先由Leonhard(1957)从遗传学角度提出,并于1980年纳入DSM-III分类体系。
顾名思义,双相兼有心境变高和变低两极性特点,是心境在正常,高涨(躁狂),低落(抑郁)之间往返摆动。虽有单相躁狂(常归为双相之列),但一般所谓单相一概指的是单相抑郁(重性抑郁),是心境往返于正常和抑郁之间。
和单相抑郁一样,是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患病率(0.5%~1.5%),高复发率(90%病人多次复发),高致残率(WHO列为十大致残疾病),高死亡率(25%~50%自杀未遂,11%~19%自杀身亡)和高同病率(46%酒依赖,60%药物依赖)特点。
双相障碍又以临床症状的多样性(躁狂症状,抑郁症状及精神病性症状)和病程的复杂多变性著称,极易和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郁混淆,造成漏诊和误诊,治疗难度也极大。其诊断、分类和防治是现代精神病学中最复杂最困惑的疾病。给病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成为当今全球最热门和最主要的精神卫生问题,也是对精神病学严峻的挑战。今就双相障碍分类、诊断和治疗简述如下。
1分类和诊断 早在1978年Angst按躁狂、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分为三类:(1)Md(躁狂重,抑郁轻,即今天的BPD1);(2)Dm(抑郁重,轻躁狂,即今天的BPD11);(3)MD(躁狂、抑郁症状均重,需住院,也属于BPD1)。
也有分为6种亚型的(表1),多数只分为BPD1,BPD11,环性心境障碍和未定型4种。
按发作频率可分为快速循环型(发作≥4次/年),超快速循环型(≥4次/月)。
表1双相障碍的分型 分型特征DSM-IV诊断 BPDI躁狂+抑郁BPDI BPDII轻躁狂+抑郁BPDII BPDIII环性人格环性心境障碍 BPDIV抗抑郁药诱发躁狂或轻躁狂物质诱发心境障碍 BPDV抑郁+双相家史重性抑郁(或假性单相抑郁) BPDVI躁狂无抑郁发作(单相躁狂)未加标明心境障碍
KlermanG.1987 如果在一次发作中躁狂和抑郁症状共存,即有经典躁狂症状,又有明显焦虑、抑郁、心境恶劣,则称之为混合状态(混合性躁狂,心境恶劣性躁狂或易激惹性躁狂)。历史上有躁狂性木僵,病人呈运动性迟滞,刻板,缄默,但心境高涨。观念飘忽的抑郁,病人心境抑郁,但思维加速,有观念飘忽的描述。多出现在躁狂和抑郁转型或过度期间,往往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更常见的是病人兴奋多动,但心境是低沉而忧郁的,单独发生,自始至终均有此混合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躁狂时出现一过性心境低沉十分常见,但混合状态最常见于躁狂和抑郁症状持续存在的病例。
约10%~20%病人既符合躁狂诊断标准,又出现一个或多个精分“一级症状”(如评论性幻听,思维影响,被动体验等),按研究用诊断标准应诊为分裂情感障碍、躁狂型。按DSM-IV被诊为躁狂,伴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与心境高涨一致,被诊为躁狂,伴心境协调的精神病症状。不协调的被诊为躁狂,伴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症状。 双相障碍诊断除依据横断面精神症状外,纵向病史和家史也颇重要。BPD病人,尤其BPDII病人往往忽视其轻躁狂史。因此,不仅要详细询问病人,最好包括知情人,才有可能揭示是否有过轻躁狂,否则常误诊为重性抑郁。这种鉴别具有极大治疗和预后意义。
2治疗 如前所述BPD含多种复杂症状,病程又变化无常,除易造成误诊外,也给治疗带来困难。 2.1治疗原则和目标 (1)明确诊断,排除继发性障碍,及时掌握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2)以心境稳定剂(MS)为主,辅以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或BDZ。没有一种药能全面有效控制/预防BPD所有症状,多数病人需联合用药。 (3)以全面、持续症状缓解为目标,长期维持治疗是必需的。 (4)除急性控制症状和防止复发外,更应力求恢复社会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5)强化心理治疗,减少心理应激因素。 (6)难治和病情严重,强烈自杀意念和行为者可优选ECT。 2.2药物治疗 (1)心境稳定剂:既往称抗躁狂药,对心境的两极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急性治疗躁狂,也能急性治疗抑郁;具有稳定心境作用,维持治疗可预防复发;不恶化症状,不加剧发作频率。 ①锂盐:是经典抗躁狂药,有很多对照研究证实,对急性躁狂,抑郁治疗和维持治疗都有效,对混合,快速循环效差,是最常用的MS之一,但毒副作用大,应注意药物监测; ②抗癫痫药: a.第二代抗癫痫药:卡马西平和丙戌酸盐对快速循环和混合躁狂效果优于锂。毒副作用多,有的较严重,如对肝损害,胰腺炎,粒缺,剥脱性皮炎等; b.第三代抗癫痫药:近年来相继问世并用于精神科临床,比较看好的有批吡酯(妥泰),为广谱高效抗癫痫药,很多个案,开放和对照研究证实对躁狂的效果,尤其难治病例。可单用,一般和MS联用。突出优点是不引起体重增加,甚至可减轻体重。 (2)苯二氮卓类:常用劳拉西泮和氯硝西泮,吸收快,可注射,镇静作用强。可用于明显焦虑,激越,攻击,躁动,失眠病人。仅供临时短暂使用。 (3)抗精神病药:在引入锂盐之前,躁狂治疗一直用抗精神病药,最早用氯丙嗪,以后使用更多的是氟哌啶醇,一度成为抗躁狂首选药,但锥体外反应大是其缺点。 上世纪90年代一批新型抗精神病药上市,躁狂治疗又有了很大进展。众多的新药中以维思通,奥氮平研究的较多,大量研究结果证实对躁狂有效。据报道1999~2001年全球新型抗精神病药处方中,70%用于包括BPD在内的非精神分裂症病人。这些药共同特征是相对传统抗精神病药而言EPS少,耐受性好,作用广谱,疗效好。 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BPD有以下优点: ①比MS更快,能更有效控制急性兴奋症状; ②本身具有心境稳定作用,对躁狂和抑郁都有效,反映在治疗精分时PANSS焦虑抑郁评分减少,其抗躁狂和抗抑郁作用度认为与其D2,5-HT2拮抗药理作用有关。有人甚至提出是MS合格的候补药,至少是MS理想的补充; ③耐受性好,毒副反应小,有效剂量下EPS少; ④可改善认知功能; ⑤也可用于维持治疗,预防复发。 近年,有关维思通治疗BPD的文献日益增多,其中不乏大样本、设计严谨的双盲对照研究。研究表明:不论单用或合并MS治疗急性躁狂的疗效和氟哌啶醇相当,明显优于单用MS;耐受性比氟哌啶醇好,起效较快,多数可在一周内起效;对混合性躁狂、快速循环、难治性躁狂、分裂情感躁狂型、对伴或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都有效,表明维思通治疗躁狂是其直接的作用,并不取决于其抗精神病作用。 维思通治疗躁狂的剂量平均为2~4mg/d,常在1周内加至有效治疗剂量,小剂量有预防作用。 虽然其它几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也具有抗躁狂作用,但维思通无过度镇静,无抗胆碱能副作用,与MS的药物相互作用少,价位较适中。维思通合并心境稳定剂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的适应证已在全球17个国家获得批准,2003年美国FDA批准了维思通单用或合并MS治疗急性躁狂的适应证。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中的应用无疑将给更多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测试:(多选题) 1.通常分哪几型? A.I型; B.II型; C.环性心境障碍; D.未定型。 2.有哪些特点? A.高患病率; B.高复发率; C.高致残率; D.高死亡率; E.高同病率。 3.关于的治疗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没有一种药能全面有效控制/预防BPD所有症状,多数病人需联合用药; B.症状控制后即可以停药,无需长期治疗; C.只要诊断为即可优先选用ECT; D.治疗以心境稳定剂为主,辅以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或BDZ; E.除急性控制症状和防止复发外,更应力求恢复社会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4.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BPD有哪些优势? A.比心境稳定剂起效快; B.本身具有心境稳定作用,对躁狂和抑郁都有效; C.耐受性好,毒副反应小; D.可改善认知功能; E.可用于维持治疗,预防复发。 5.多个双盲对照、开放性研究或个案报道均表明:维思通可单用或合并MS治疗BPD,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治疗急性躁狂的疗效和氟哌啶醇相当,明显优于单用MS; B.耐受性比氟哌啶醇好; C.起效较快,多数可在一周内起效; D.对混合性躁狂,快速循环,难治性躁狂,分裂情感躁狂型; E.维思通治疗躁狂是依赖其抗精神病作用。
关键词:情感障碍 双相
关注双相情感障碍
发布日期:2007-09-07
案例1:张某,33岁,白领阶层,病程12年。在他自己命名为“ 与双相情感障碍搏击”的治疗日记中,非常细腻地描绘了自己在不同心境状态下的内心体验:“抑郁时感觉最突出的一点是‘懒’,因为懒而烦,懒得工作,懒得干活,懒得洗澡,懒得学习,懒得拉琴,懒得运动。因为懒,觉得干什么都是麻烦。本来就有些懒,抑郁更强化了它。常常躺在床上,所有的事能拖就拖,宁可什么也不干。感觉自己的意志无法驱动自己的身体,躺着似乎是最轻松的。”“躁狂的时候活在过于乐观的联想和希望中,想法太多,自认为都能实现。感觉自己是大善人,觉得自己很多方面都很出色。过于藐视困难,兴趣旺盛,只看自己的长处,觉得别人都无所谓,夸大自己以往的成绩并觉得这是意志坚定的表现。”
案例2:李某,17岁,大学生,病程2年,病人自己说:“几乎一到两个月心情的波动就有个来回,高兴的时候感觉什么事情都不难,参加多个社团活动,并且乐善好施,花钱大手大脚;而心情低落的时候整天待在宿舍里,不想上课,不想见人,总觉得自己好不了了,有时万念俱灰,甚至到过楼房的顶层徘徊想了结生命。自己也分不清楚什么时候算是正常的心情,这种快速的循环反复还有可能好起来吗?”
病人的问题,其实也是家属和公众的困惑:双相情感障碍有遗传的影响吗?双相情感障碍会发展成精神分裂症吗?双相情感障碍的情绪高和情绪低之间能否有正常间歇期?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是否是抑郁反复的原因?反复心境的起落能否转成难治性的疾病或者使循环越来越快?双相情感障碍是不是一辈子要靠药物控制?抑郁的时候可以用抗抑郁剂吗? 解决上述问题要从了解双相情感障碍开始。
出现情绪高涨和悲观绝望的交替发作,这种奇怪的病症——双相情感障碍曾经困扰过凡·高、费雯丽、丘吉尔等许多大人物,但在当今社会却被人们所忽视。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是一种兼有躁狂(轻躁狂)和抑郁发作的情感障碍,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2000年我国江西省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情感障碍的终身患病率在1%左右。双相情感障碍通常在15~24岁发病,但由于患者在轻躁狂发作时情绪高涨,精力充沛,自我感觉良好,不会主动就医。而到了抑郁发作就诊时,又容易忽略之前的躁狂症状,因此这部分患者常被漏诊或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这种状况应当引起特别注意。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症状是情绪的两极波动,即从情绪高涨或易激惹转为悲观绝望,然后再度循环,中间常伴随一段时间的正常情绪。行为也伴随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改变。情绪高涨时称为躁狂发作,情绪低落时称为抑郁发作。
很多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会出现情绪忽高忽低的变化,但这种情绪的不稳定并不被人注意,而此时已经有抑郁发作了。一般抑郁症持续到30岁左右才会有一次躁狂发作,以后就是躁狂—抑郁、躁狂—抑郁的反复发作。有的人还会出现快速循环,一年之内多次反复发作。因此可以说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容易被人忽视的心境障碍,不仅是患者本人或者家属,包括医生也经常难以在疾病早期进行识别。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因大脑病变而引起的情绪、精力和学习及工作能力的重大改变,它与正常人都会出现的情绪波动不同。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很严重,会导致人际关系变坏,造成工作或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丧失生命。
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在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发病的。生物学因素现在被认为占有主导地位,有遗传背景的人更容易发病。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性疾病,导致其发病的基因不止一个,而是多个,是致病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双相情感障碍有着很强的家族聚集性现象,但也有很多病人并没有明确的精神疾病家族史。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情绪可能出现问题了?
临床上可以观察到的情绪低落的表现包括: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或几乎每天体验到情绪低落,可以是主观报告如感到悲伤或空虚,或由他人观察到的伤心的外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或几乎每天有显著的兴趣或快感,或活动减少,或消失;不节食状况下显著的体重减少或者增加(例如一个月内有5%的体重变化),或几乎每天的食欲增强或减弱(儿童则注意预期体重不能增加的情况);几乎每天失眠或过度睡眠;几乎每天出现的激越或迟滞表现;几乎每天感觉疲劳或精力消失;几乎每天出现的无用感,过度或不恰当的自责(不单是对生病本身的自罪自责);几乎每天出现的思考或集中注意的能力消失,或犹豫不决;反复想死(不单是害怕快要死了),反复的自杀观念但没有具体计划,或企图自杀,或有具体的实施自杀的计划。
情绪高涨的表现包括:一段时间的异乎寻常和持续的情绪高涨,妄自尊大,或易激惹。具体表现有:自尊心膨胀或夸大;睡眠需求减少(如仅睡3个小时觉得已经足够);话多或讲话滔滔不绝;想法快,自觉嘴巴没有脑子转的速度快;走神或心不在焉;目标计划增加,活动增加(社交活动、工作、学习或性需求);过多投入到消遣性的活动中,往往导致痛苦的后果(如无节制的狂欢、购物,性生活放荡,或不切实际的商业投资)。
如有上述症状,则提示我们值得注意了,需要及早就医。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于欣马燕桃
赵振海副主任医师 浅谈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治疗
全网发布:2011-12-28 23:14 发表者:赵振海 (访问人次:2916)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科临床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它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治疗难度大,需要根据患者病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加上该病有发作性的特点,如果药物治疗不系统的话,病情很容易波动,反复发作。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解决双相情感障碍上的一些困惑。
一、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赵振海
这是一个以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交替出现为临床表现的情感障碍。
有时患者表现为躁狂发作:情感高张,话多,语速快,爱发脾气,爱管闲事,自我感觉好,脑子好用,夸大。严重时患者极度兴奋,语无伦次。
有时又表现为抑郁发作:心情低落,觉得活着没意思,少语少动,兴趣降低,食欲下降,脑子也变笨了,常常早醒。严重时会出现自杀行为。
患者处于情绪的两个极端: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二者可交替发病,有时以躁狂为主,有时以忧郁为主,也可以抑郁发作完了也可以紧跟着处出现躁狂,反之亦然,也可以一次发作治愈后进入间歇期,完全恢复正常,种种原因造成在一次发作。
发病原因不明,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如病前性格,不良的生活工作事件,遗传因素,压力等等,这些因素导致大脑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失衡,造成抑郁或躁狂症状的出现,药物治疗可以使失衡的神经内分泌-神经递质趋向正常,从而使情绪恢复正常。补充一句:大脑的功能都是通过神经递质来进行传递的,神经递质就好比是邮差,来传递信息,发挥生理功能。
二、双向情感障碍的表现类型:表现类型决定了治疗方案的制定。
1. 重躁狂+重抑郁型:患者躁狂和抑郁发作的时候,病情均比较重。
2. 重躁狂+轻抑郁型:躁狂发作时病情重,抑郁发作时病情轻。
3. 轻躁狂+重抑郁型:躁狂发作时病情轻,抑郁发作时病情重。
几种特殊情况:
1. 快速循环型:一年之内躁狂或者抑郁发作总共4次及以上,称为快速循环。治疗起来棘手,往往需要联合用药。
2. 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是指躁狂或者抑郁发作时,是否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的症状。需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3. 季节性的情感障碍:这类患者春天容易出现躁狂,秋天出现抑郁。建议提前服用相关的药物。
4. 抑郁时抗抑郁治疗末期出现躁狂的症状,躁狂时抗造躁狂治疗末期出现抑郁的症状,躁狂和抑郁来回转化。
5. 抗抑郁药物诱发躁狂:如果是抑郁症,服用抗抑郁药出现躁狂症状,一般认为就是双向情感障碍,不认为是药源性的。如果不是抑郁症,比如是焦虑症,或者躯体化障碍的患者,服用抗抑郁药出现躁狂症状,这是药源性的躁狂,停药即可消失。
6.混合型: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抑郁和躁狂的表现。
三、双向情感障碍的药物治疗:
1.情感稳定剂:是双向情感障碍药物治疗的基础药物,不管你是躁狂还是抑郁还是处于缓解期,都要服用情感稳定剂,这类药物首先对躁狂具有治疗和预防复发的作用,其次对抑郁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的作用。目前公认的是:碳酸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拉莫三嗪目前也认为是情感稳定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拉莫三嗪同时也是经典的抗癫痫药物。
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这类药物主要对躁狂发作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我本人常用的是奥氮平,喹硫平。
3.抗抑郁药物:
先读读: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http://zhuanti.haodf.com/yiyuzhengyaowu.htm
初步了解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对于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来说,抑郁发作时建议选择SSRI类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舍曲林或者安非他酮,因为这两类药物不容易诱发躁狂。不可服用三环类药物:如阿米替林,多虑平等,容易诱发躁狂。
三、双向情感障碍的治疗原则:
1.长时间服药治疗原则:双向情感障碍的一个特点是发作性,只有服药治疗时间尽可能的长才能更好的控制住发作,保持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很多患者对于服药有很大的抵触心理,其实双向情感障碍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药物的维持治疗,否则容易出现病情的波动,所以为了你的健康,请坚持服药。
2.个体化原则:药物治疗个体化原则是指不同的患者,即使诊断一样,年龄性别一样,体质也差不多,对药物治疗的效果会有明显的差异,起效的药物剂量,药物的副作用也会用很大的差异。还有一层意思:每一位患者的发作形式可能有他的特点,具体治疗方案要根据他的病情,发作的特点来具体制定。
躁狂发作时的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给予情感稳定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安定类药物:氯硝安定肌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或者氯丙嗪肌注。采用肌注药物是为了快速控制住兴奋,因为情感稳定剂大多2-3周才会起效。奥氮平是一个很好的药物在控制躁狂方面,效果好,副作用偏小;喹硫平也可以,至于其他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阿立哌唑片,齐拉西酮,我用的比较少,经验不足。
抑郁发作时的药物治疗:一般认为抑郁病情轻微的情况下,不用抗抑郁药,以免诱发躁狂,如果患者是抑郁发作重而躁狂病情轻的话,建议及早服用抗抑郁药,毕竟抑郁发作会有自杀的风险,轻度的躁狂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缓解期的治疗:坚持服用情感稳定剂,个人认为对于发作次数多的可以加服小剂量的奥氮平或者喹硫平。
注意:电休克治疗对于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尤其是对伴有严重自杀观念的抑郁发作和很兴奋的躁狂发作,疗效很好,见效快,能够很快控制住病情。
联合用药的问题:
双向情感障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往往单药治疗效果不好,精神分裂症一般建议单一用药,双向情感障碍与他有所不同,联合用药可能效果会更好,一般建议联合用药。情感稳定剂+情感稳定剂:碳酸锂+丙戊酸钠较为常用。
情感稳定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情感稳定剂+奥氮平,喹硫平等
难治性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可能需要三药合用,比如:2种情感稳定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或者1种情感稳定剂+2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祝愿广大患者早日康复,让笑容绽放在每一位患者和家属的脸上。
至于每一位患者服用哪种药物合适,则要考虑到患者的病情,既往用药经历及服药后的效果,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副作用情况,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情况,综合考虑后做出决定,然后再随访患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使患者逐步走向康复,让笑容绽放在每一位家庭成员的脸上,
我作为一名医生,心中会充满无限的自豪和幸福。
顺便再读读我的这篇文章:
赵振海副主任医师浅谈精神疾病治疗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原则
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zzhsd_174957.htm
发表于:2011-03-05 22:41
中国精神科门诊抑郁患者中双相情感障碍比例的现状调查报告
——北京安定医院王刚教授专访
2011-11-22
众所周知,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然而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众多抑郁症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实际上所患的是另一种精神疾病——双相障碍。北京安定医院王刚教授就这一问题牵头开展了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并将于11月25日在中华医学会全国精神科年会---阿斯利康卫星会上报告。日前,王刚教授接受了爱唯医学网记者的专访,提前透露了一些研究细节和结果。
亟需研究了解双相障碍误诊率
这是以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华精神病学杂志》为平台,在阿斯利康的支持下开展的一项大规模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抑郁症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精神疾病,而双相障碍最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本项研究旨在了解究竟有多少抑郁症患者实际上所患的是双相障碍。抑郁症与双相障碍虽然被归为同一类精神疾病,但二者在诊断和治疗上却有着明显的区别。正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前提,如果将双相障碍误诊,必然对患者的长期预后带来不良影响。
大规模流调研究得出初步结果
这项研究的受试对象是来自全国十多家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心理专科门诊的患者,这些患者入组时均被诊断为抑郁障碍。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利用MDQ和SCL32这两种工具进行筛查,继而采用定式化诊断工具MINI进行确定性诊断。目前采样工作已全部完成,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736张,已完成了初步的统计分析工作。
这项研究的初步结果是:在总共1,736例被诊断为抑郁障碍的患者中,经过MINI的确定性诊断,有308例实际为双相障碍患者,占整个调查人群的20.3%,即每5例抑郁障碍患者中可能就至少有1例是被误诊的双相障碍患者。本次调查还发现,SCL32是一种很好的双相障碍筛查工具,阳性预测值接近70%。
双相与抑郁人群存在某些差异
初步分析发现,双相障碍人群的平均起病年龄小于抑郁障碍人群。抑郁症的平均起病年龄约为33~34岁,而确诊为双相障碍者的平均起病年龄在25岁左右。除了这一明显差异之外,双相障碍的发作相对更加频繁,双相障碍患者不论是1型还是2型,平均既往发作次数都在3次左右甚至更高,而抑郁障碍患者的既往发作次数平均介于1~2次之间。此外,双相障碍人群中有阳性家族史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抑郁障碍人群。
研究结果对各科医生均有启示
王刚教授所在的研究团队将会进一步整理、分析研究数据,也希望与参与了这项研究的专家共同讨论,探索能否通过临床培训、开展研究等途径促进双相障碍的正确诊断、减少误诊。此外,王教授认为非精神专科的医生同样也能从本项研究中获得启示,一方面是认识到双相障碍患者误诊率较高的现状,在遇到抑郁障碍发作的患者应当考虑到双相障碍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得以了解诸如SCL32这样的基于患者自评的筛查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双相障碍的检出率和正确诊断率,而且由于是患者自评筛查工具,因而不会耗费医生太多的时间,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