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副书记为何急呼出台《编制法》
——老百姓再勤劳也难养1000万公务员
中国的官太多,很多职位扎堆配置,不少冗员呆在办公室里,喝喝茶、看看报、聊聊天,无所事事。
对于这种冗员充斥的官僚机构,“精兵简政”的战刀早就举了起来,可就是砍不下来。减谁呢?放眼看去,没有外人,都是自己小圈子里的,沾着亲带着故,把谁裁汰下去,在面子上都说不过去。如此好着这种官本位的面子,以致冗员充斥、官满成患、民怨载道。
据3月11日的《南方都市报》披露,“全国人大代表、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日前建议制定《编制法》遏制官满为患。刘锡荣说,十年前全国公务员600万人,现在已增加到1000万人。一些地方,乱设机构、乱定级别。一些地方政府秘书长有十几个,每个秘书长都要给房子、配汽车,这些支出最终都是老百姓埋单。老百姓在勤劳,官太多了,也不得了,养不起。过去一个县委,百把人以上,就是大县委。现在,我到乡镇去看,有的乡镇三、四百个干部,小汽车停下好几排。”
国民财富,说到底也还是靠老百姓的生产劳动创造出来的。一个国家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口越多,那么他们创造出来的国民财富也就越多。
而如今,把这么多的官人扎堆安置在那些非生产的机构里无所事事、吃白食、闲养着,这实质上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错位配置。因为这样的配置实则就是一种社会生产力的流失,同时也还让这些人滋生起不少好逸恶劳、铺张浪费的习惯来,糟蹋老百姓的血汗钱。这些人依凭着权力的寻租和滥用,搜刮钱财、为所欲为,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还是当官好啊!当了官,位子、房子、车子、票子、奶子,都会滚滚而来。如此以来,有头有脸、有关系、有后台、有靠山的人,都争着抢着去当官。
每一年的大学毕业生不去奔赴到那些生产一线创造财富,而却挤破脑袋地报考公务员,争着去当官,这决不是什么好事,而实则是一种社会生产潜力的极大流失。如果继续通过这种人力资源的错位配置,而让这些吃皇粮的官员队伍进一步地膨胀起来,我们的国民负担就会越来越不堪重负,更多的老百姓就会被压垮在那种体力的超负荷透支上。
增进更多的生产力,创造更多的财富,就必须通过合理的编制而把那些扎堆在政府机构中的冗员重新配置到更多的生产部门中去。
为什么这样的配置一直都行不通呢?这里的一个根本症结也就像刘锡荣所说的那样,“中国的干部只进不出,没有流动体制。”中国的官大都是永久牌的,很少有半道上被撸下来的。一级一级地干,一干就是一辈子。如此有增无减地膨胀下去,也难怪老百姓越来越养不起他们了。
裁汰冗员、节省开支、减轻负担,这在一些西方国家是常有的事。“在国外,一发生经济困难,第一件事情减少官员。我们减过谁啊?谁敢减啊,都是上下级关系,面子拉不开啊!”刘锡荣如是说。
减吧、拉不开面子;不减吧,老百姓吃不消、也养不起。真是难哪!
2012年3月24日 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