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下行的原因和对策
中国实体经济供需失衡和产能过剩的现状全社会已经达成共识,24个产业部门里面有21个产业过剩,并有220多种产品世界第一。当前社会产能过剩的根源是生产大于消费的累积,根本不是所谓硬币的正反两面即需求不足,通过加大投资和扩大消费解决产能过剩是南辕北辙和饮鸩止渴,其后果导致当前中国经济下行。经济学是研究供给和需求、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所以经济问题应该从供给和需求、生产和消费方面分析:
第一、社会发展自从剩余产品出现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为社会的人借助生产工具形成的综合生产和供给能力远大于他自身的综合需求和消费能力,由此形成的社会产能过剩导致经济供需失衡是西方国家历次经济危机的根源。生产大于消费可从员工和企业即劳动者和资本家两方面来分析,企业(资本家)之所以聘用职工(劳动者)是因为能创造剩余价值,所以就算是不存钱的月光族劳动者个人的生产能力也会大于消费能力;同时企业(资本家)也要为国家缴税费等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即使企业老板(资本家)把税后全部利润用于个人消费,同样是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何况企业(资方)还要扩大再生产和科技创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消费支出包括社会福利等来源于已有的税费收入、国企红利收入和借债,但政府债务是建立在已有的社会积累基础上通俗讲就是政府借钱能借到,就算政府总是能借新还旧也根本改变不了生产大于消费的现实。生产大于消费的逐渐累积就会形成社会的产能过剩,世界各国解决产能过剩普遍采取办法是人为扩大当前消费其手段就是消费信贷,通过透支未来解决当前的产能过剩。我们如果从一个人20岁-----60岁40年的时间段来综合分析,消费信贷总体上不但根本不可能增加消费反倒因为贷款利息支出而减少消费,结果加剧产能过剩对经济发展百害而无一利。所以经济中的产能过剩根本不是所谓硬币的正反两面即需求不足,当然这里讲的需求是指有效需求即有购买力的需求。
第二、资本要保值增值肯定不会用于消费,只能投向扩大再生产和科技创新。因为工业生产基本上不受季节、气候和天气的限制可24小时生产,也就是说生产和供给能力可无限扩张,社会生产供给的增长速度会远大于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所以不管政府如何人为扩内需总是远远满足不了资本的贪婪和逐利性,大家都见过加班加点的生产,谁见过加班加点的消费?
第三、政府投资只是在项目建设期间有社会消费需求,但最终结果是直接或间接提高社会生产能力,拿修路来说,在施工过程中会对钢铁、水泥、机械设备等行业形成一定的社会需求,但道路畅通后运输能力提高就会间接提高社会生产能力,修路的最终结果和最终目的不会永远停留在在修路的过程中。2009年4万亿投资最终结果是提高了工业的生产能力而不是社会的消费能力,反而加重了经济的供需失衡。另外根据经济学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今后类似的刺激政策对提振经济所能持续时间和实际效果会逐渐减弱。
第四、在现有产业内科技排斥劳动,随着科技进步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机械替代人工是大势所趋,同等产值的工业生产和服务业所需人员和人工逐步减少。我们常见挖掘机、叉车等的应用就节省了大量人工,现有的城市工业和服务业越来越不需要很多人员。概括为科技进步提升生产能力而降低消费的购买能力。强调一下是现有产业内科技排斥劳动,但科技创新也能创造新兴产业和新的消费需求,这里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不同概念。
第五、以城市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并不直接创造价值,只是一、二产业的延伸。服务业像“毛”一样依附于工业这张“皮”而不能单独存在,并且服务业必须与工业发展水平相对应,中国农民工永远没有条件消费美国高端服务业,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高等教育造成每年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大学生就业季和青年技术工人短缺的用工荒并存骑虎难下的局面!所以只有高效、高附加值的工业才能带动服务业的发展,西方国家先有发达的工业以后才有发达的服务业,而不是相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工业发展服务业只是一厢情愿的空谈。举例:你去我家打扫卫生做饭,我去你家打扫卫生做饭,这样脱离实体经济的服务业虽然也能创造GDP但最终结果大家只能喝西北风。同理,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金融业和资本运作也全都是庞氏骗局或击鼓传花,钱本身并不能生钱!若把经济发展比喻成行驶的列车,那么第一产业是底盘第二产业是发动机而第三产业只是润滑油!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前,美国服务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约80%。然而,正因为美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最终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形成产业空心化再加上无度的信贷消费,最终导致泡沫膨胀破裂直接引爆世界金融危机。奥巴马执政后,美国政府正在汲取金融危机的种种教训,并竭力推动美国经济向实体产业回归,即强调实业是立国之本,创新乃强国之路。现在美国已经认识到错误并开始着手重振实体经济,但中国某些经济学家言必称美国把其错误也当成先进经验,滑天下之大稽!你服务我、我服务你能发展经济,世上还会有落后国家吗?
综上所述,扩大消费就算能做到理想中的极限,也无法改变生产大于消费的现实,不压缩生产社会产能过剩只会越来越严重。再有所有消费最终都要体现在自然资源的消耗上,人类若对大自然过度索取而不节制贪婪必将受到生态灾难的惩罚!不但发展成果会毁于一旦,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2008年以来的事实已经证明,靠强征土地、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缩减社会福利和剥削劳工来发展低水平、低附加值工业的城市化道路走不通。结合我国国情和多丘陵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经济要走精耕细作种植养殖结合的田园式有机农业和科技创新、高效高附加值工业的道路,概括一句话为:发展两头压缩中间制造业过剩的产能。
一、精耕细作种植养殖结合的田园式有机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科技创新和高效、高附加值工业需要的是大学生,压缩中间制造业过剩的产能人员两头分流适合我国现阶段的人力资源结构。
二、精耕细作能提高农田的有效耕种面积和有效产量。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丘陵、梯田、地头、地尾、地边等都要弃耕,同时机械化收割收获也有不可避免的浪费,农业机械化只是节省了人工对提高耕种面积和粮食产量没有任何益处,精耕细作符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多丘陵的地理自然环境。在这里声明一点,精耕细作并不排斥科技和机械化,不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田间地头和机械化的不足,人工来补充,不能抛荒弃耕和避免收获的浪费。
三、农业规模化种植和规模化养殖造成了双重污染,一是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对农田的化学污染,二是养殖的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规模化养殖和种植本质是以牺牲环境和降低农产品质量为代价降低成本。只有种植养殖结合才能形成小型生态循环系统,施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能增强农作物的抗病性就可减少农药的使用,能生产出高品质的有机农产品。农业为中国人提供绿色有机食品,国民体质的增强就能增加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减少对药品的依赖,减少不知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也会减轻了医保体系的压力,种植养殖结合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社会效益。另外,化学肥料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已经到了极限,而且化肥对农作物提供的营养并不全面。中国所有耕地的营养成分中普遍是氮磷钾过剩,有机质不足,同样的田间管理施用有机肥和少量化肥的农作物比单纯大量施用化肥的农作物抗病性强、产量高和质量好,在北方苹果和葡萄的对比试验中效果很明显,不用仪器凭感官就可判断出来。
四、精耕细作种植养殖结合的田园式有机农业和科技创新、高效、高附加值工业的发展道路,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每年春运、留守儿童、社会治安和社会就业等问题可迎刃而解。同时,广阔分散的农村比人口集中的城市更有益于社会稳定,20年前的政治风波广大农村是相对稳定的。另外,人口分散居住有利于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国防。
五、只有精耕细作种植养殖结合的田园式有机农业,小而精高品质的特点才能与美国机械化超级农场式的农业进行差异化竞争,否则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永远落后。政策适合,农业、农民、农村不但不是国家的负担,还是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的引擎,人均耕地面积还不如中国的荷兰设施农业以及法国的葡萄酒和香水傲视全球,对我们就是很好的启示!再有一点,美国之所以粮食价格便宜,不是因为他们搞机械化大农场,而是因为美国政府每年都给美国农民巨额的农业补贴,相关资料一搜一大堆。
六、世界工厂是中国再给世界打工,也是西方国家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和奴役,消耗资源、污染环境、附加值低的加工制造业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下游,并时常遭到国外的双反调查,依附于发达国家的打工经济没有任何话语权只能任人宰割,回想一下大清国的瓷器、茶叶和丝绸曾创造世界第一的GDP和世界第一的贸易顺差,并且大清国的贸易顺差换回的是真金实银,不也是落后就要挨打吗?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所以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创造新的需求,引领世界的发展,中国崛起要靠科技创新和高效高附加值的工业,打工经济和荒废农业的低水平城镇化没有出路。
最后,提醒在中国鼓吹私有化万能论的某些经济学家:历史上大清国是私有制不也最后亡了国!当今世界最不发达的几个国家也都是私有制吧?可见私有化不是中国经济的救命稻草!
愿与社会各界朋友共同交流,我的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山东烟台
梁希峰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