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资本论》
我爱读书。
书籍为我展示了一个无限广袤的世界,同时也提携着我的精神。开始,是书中那行行色色,千奇百怪的人和事吸引着我,我就貪婪地读着小说和剧本。后来,我想深入地探寻那丰富而又细腻,使人心颤的人类情感,就把兴趣投向了诗歌和散文。为什么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风貌呢?我一时又沉醉于历史著作。随着读书问题的增多,我变得越来越爱思辨了,而读哲学书及其他理论专著恰恰满足了我这一爱好。但我越读书“野心”越大:有没有一部能熔文,史,哲,经等内容为一炉而冶之的书呢?这不是可以同时满足我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吗?
当我读完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后,我的这种“野心”被征服了。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伟大的经济学著作,而且还融入了哲学、逻辑学、政治、法律、历史等领域的丰富内容,甚至在科学技术、教育、道德等方面也有许多精湛的论述。使我特别惊喜的是,这部书还有极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引入其中的文学故事和文学人物多得数不清,大概有几千多个吧。从古希腊罗马的美丽神话到莎士比亚笔下的悲情故事;从希伯莱的《圣经》名言到古印度的《爱经》佳句,都被马克思运用或引用得恰到好处,使得原本十分抽象的理论问题也变得形象可感,摇曳多姿,丰采迷人。马克思批驳庸俗经济学家观点的那些段落特别精彩,那辛辣的讽刺,深沉的幽默和气势如虹的一连串的排比,读来酣畅淋漓,不禁拍案叫绝 ,真可浮一大白。我被《资本论》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住了,也将《资本论》三大卷全部看完了。我不敢说我从《资本论》中理解和接受了多少马克思主义,单从满足我读书兴趣的多样性来说,《资本论》也是独一无二的。
《资本论》的独特性还在于,它既是一座理论的丰碑,又是一座人格的丰碑。
马克思为了工人阶级的解放,首先要向工人阶级讲明为什么要解放,怎样解放的道理。为此,他拒绝了来自官方的高薪聘请,只作他旨在推翻这种官方制度的研究。当然,他就一再遭到官方的驱赶,颠沛流离于巴黎,布鲁塞尔,伦敦等异国他乡。在写作《资本论》最紧张的时期,他的处境更为艰难,饥寒交迫,病魔缠身,还不断有债主上门。在困苦中,他情深义笃的爱妻燕妮及三个孩子接连去世,这是多么残酷的打击啊,这要把他击垮了啊。但他顽强地支撑着,因为《资本论》还没有完成。他在給朋友的信中写到:“我一直在坟墓的边缘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著作。为了它,我已经牺牲了我的健康,幸福和家庭。”象马克思这样的旷世奇才,完全可以过得很舒坦,只要他向官方屈服就行,但他没有。他是表里如一的真正的工人阶级的革命导师。他是用血和泪,用他的理想和人格铸就了这部伟大的“工人阶级的圣经”(恩格斯语)。所以,每当我打开《资本论》,看到扉页上那帧马克思肖像时,脑海里就浮现出那盗火给人间的威武不屈又饱受磨难的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心潮难平。
时空悬隔,情势迥异,《资本论》出版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但它的光芒并没有被岁月的风尘所遮蔽,仍是穿云破雾,熠熠生辉。就在前几年,台湾的《中国时报》组织了一次“开卷十大好书及最佳图书评选”活动,《资本论》就以最高分名列榜首。现在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论》对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深刻分析,仍然是指导我们前进的最基础性的理论。《资本论》讲,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建立怎样的一种经济制度呢?应该是这样的:“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我们不是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吗?何况,《资本论》的价值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有着更多的与人类共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所以,《资本论》是不会过时的,是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