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的一处败笔
凡是知道观音土为何物的人,看到这个问题,肯定会给以否定的回答,甚至会责怪和讥笑我为什么提出如此荒唐的问题。
但有一部文学名著却告诉我们:观音土可以当盐来食用。这部书,就是曾经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请看该书第一部第46章的一段描写:“有的家户穷得连盐都吃不起,就在厕所的墙根下扫些观音土调进饭里......”
路遥这样写,目的显然是极言文化大革命期间,在人民公社体制下,我国偏远山村的农民生活之苦,进而显示农村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因而,这绝对不是一个无关宏旨的细节。问题是,这个读来让人恶心、痛心又惊心的耸人听闻的细节,它真实吗?它是从生活中来的呢,还是脱离生活、闭门造车的产物?
一种东西是否可以用于当盐来吃,至少要具备这样两个条件:首先味道要咸,其次是吃了不中毒、得病,至少是不至于危及生命。那么,观音土是什么呢?在我们家乡,有一种黏性的土,棕红色,俗称“胶泥”,是和泥打土坯必不可少的东西,老辈人说,那就是书上常说的“观音土”。因为这种土有黏性,不像一般土质那么牙碜,听说在旧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闹灾荒时,穷人饿得实在难以忍受时,就用它来暂时充饥。但没有听说过把它当盐来吃的,因为它并没有咸味。查阅资料,《现代汉语词典》对“观音土”的注释是:“一种白色的黏土。也叫观音粉。”搜索网络资料,介绍则较为详细:观音土也称高岭土,又名甘土、皂土、陶土、白泥等,是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矿物,是陶瓷制品的坯体和釉料以及粘土质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在旧社会,大灾之年断粮时,常有饥民靠吃观音土充饥。但观音土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也没有营养,食后容易腹胀,导致大便困难,少吃虽无大碍;吃多了则有生命危险。
上述资料,也丝毫看不出观音土有“味咸”的特性。就是说,这个东西,可以被饥不择食的灾民用以充饥,却断无“调味”之功效。那么,农民为什么偏要把它“调进饭里”?“穷得连盐都吃不起”的人,还会有饭吃吗?退一步讲,即使观音土真的能当盐吃,为什么非得要到“厕所的墙根下”去扫呢?是山区农民生来就对厕所里的味道感兴趣,还是只有厕所里才有观音土?
这个质疑,我几年前初读《平凡的世界》时,就产生了。我当时没有写,是相信偌大个中国,这样一部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著,总会有人发现并指出这个问题的。但遗憾的是,等了几年,至今无人提及这个问题,起码在我的视野内没有见到。前段时间与几个作家偶然谈及此事,也没有引起注意得到认同,甚至还差点与一位据说很崇拜路遥的同志发生争论。因而,不揣浅陋,提出这个疑问,就教于各路方家。
需要说明的是,我提出这个问题,绝非是对《平凡的世界》有什么偏见,更不是对作家路遥有什么不恭。路遥的勤奋和对文学事业的虔诚、执著,一直是我所钦佩和敬重的。他的中篇小说《人生》以及由此改编的广播剧、电影等作品,是我读中学时期深深喜爱并引起强烈共鸣的作品之一。但是,对于这部被文学史家誉为“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的《平凡的世界》来说,这样一个明显的背离生活现实的硬伤,如果大家都故意视而不见,或为尊者讳,那于历史、于文学,都是不负责任的。这种态度,也不是对路遥和《平凡的世界》真正的尊重与爱护。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su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