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书名:《晚清人物与史事》
:马忠文
出版机构:北师大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3月
页数:376
内容简介
晚清一脉,上承秦汉以降王朝政治的余绪,下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可谓国史之关键转折。从爬梳档案、日记、函札、报刊入手,从关注张荫桓而介入戊戌变法史事考订,涉及康有为周围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以及王照、高燮曾、李盛铎、汪康年、“军机四章京”在戊戌年的活动,进而对李鸿章、张荫桓在旅大交涉中是否受贿和康有为在政治谋划中的行贿策略等最为隐秘的部分也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兼及慈禧与光绪之死,袁世凯、于右任诸人辛亥前后的行迹。文字灵动,考证精密,无疑会颠覆许多过去的成见,为戊戌变法史乃至晚清史辟一新境。
推荐语
“古为今用”说的是一个事实:人类之所以要谈论过去,是因为它对我们今天有用处。这用处,跟老百姓常说的“这小子,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那个“用”没什么区别。
历史有这样和那样的用处,比较高大上是曲线治国。近的例子,比如刚让公共知识分子空欢喜一场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就不说了,说说远的吧。据司马迁引董仲舒的话,孔子之所以作《春秋》是因为——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既无一号文件让他起草,又无山东网信办派他主管,只好退而述往事,贬乱臣贼子,“垂空文以断礼义”,搞曲线治国。从《春秋》到今年春天,历史多是干这用的,以后也还会这么用。
治史除了能“曲线治国”,还能“平行线治国”。修昔底德对自己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有这样的期许:如果学者们想得到关于过去的正确知识,借以预见未来(因为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未来虽然不一定就是过去的重演,但同过去总是很相似的),从而判明这部书是有用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相似”而已,不虚不冒,说得比较平实。不过,人类社会横着的和纵着的那些相似性,到了文史哲政经法学者都以“科学家”自居的近代,纷纷“专升本”成了“规律”。从相似中只能得出“可能还这样”的估摸,从规律中推出的却是“必然还这样”的断言,这就像一根直线只要给个角度、定个距离就能画出它的平行线。掌握了社会历史“规律”的人,仿佛通了大小周天以及玄关什么的,俨然回到“卜祝之间”。只是人类社会变数太多,哪来自由落体运动那样的“铁律”?
有一阵,他们用“拐点”、“陷阱”、“系数”、“模型”把领导人白乎得一愣一愣的。但规律失效,预言失算的情况络绎不绝。谁让他们为了及早变现,不远远地画三五百年之后的平行线,净弄些三五十年甚至三年五载就能出结果的“规律”呢?结果出来之日就是他们和领导人交换师徒位置之时——他们现在又在画大秦“以吏为师”的平行线了。
治国治世之外,历史还有一种用处,那就是满足人类对自己身世的求知欲。电视上看过一些少小见弃、长大寻家的男女,他们寻寻觅觅到老爹老妈那儿,一不追讨感情债,二不看看还能分点什么,好像就是为了搂着哭一会儿。历史的这类用途虽不适合出席重大场合,例如社科重大课题发布会,但又家常又实惠,我估计此刻世上捧读历史书的一多半是出于好奇,就想知道知道过去究竟是怎么回事,顺便明白一些人情物理,培养点智慧,于古今依稀仿佛、似是似非之处会心一笑,也就够了。这种功用及需求属于人类生活独有的意义,一部分体制化为学术象牙塔,一部分情操化为“自己的园地”。忠文的《晚清人物和史事》,应该更在这条道上吧。
晚清那段历史被很多人用作当代社会政治的比喻或镜像:照片是“老佛爷”,底片是“老人家”;“贾宝玉”是清末立宪派,“甄宝玉”是党内民主派。有时你真闹不清他们主攻的是那会儿还是这会儿。例如我有回在书店里翻阅袁伟时先生的历史著作,看不出跟“评法批儒”有哪儿不一样。强烈的影射意图为故去的历史发功发气,让他红光亮,让你犯嘀咕:不会腾地坐起来,把你按下面吧?这样的历史,确有动员社会、撬动现实的长处。但短处也不言而喻:目的过于功利,技法过于牵强,作风过于粗鲁,就像是日本鬼子在街上拉夫抓壮丁。
忠文治晚晴史,着眼过去,旨在求真,跟现实政治保持距离,不沾那光,也不受那累。我曾跟忠文在《中国社会科学》同事数年,平日聊天聊得最多的,是清末民初的掌故。他对历史细节不是上心而是上瘾,还主动借我一些日记书信又老怕弄丢了,那股热衷劲儿酷似怀里揣罐鸣虫的老北京玩主。是什么样人儿入什么样门儿,方能乐在其中、事半功倍。他后来调到近代史所负责那里的历史档案库,我觉得这简直就是让西门庆出任世界妇女大会的总干事。因为是“爱好驱动型”,一没义务发动死鬼为政治改革冲锋陷阵,二不急着谋职称圈课题,忠文优游前朝、流连陈迹的时候,便显出今天学界尤其是他这个年龄的学人身上已不多见的优雅,就像他从前在单位的舞会上引领老少娘们慢三而去,慢四而来。这本论集中,他对寇连材“烈宦”故事的层层剖析、娓娓道来,与顾颉刚先生当年的孟姜女故事研究如出一辙,洋溢着史学的魅力。关于光绪的死因,他对耸动一时的新发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审慎,实为治史者应有的节奏或素质。集中各篇无论辨析人物的思想行止,还是考证事情的真伪始末,大都严谨而不失丰盈,周备而不失潇洒,诚正而不失意趣。难怪这么一本不算太薄的书,被我枕上接着厕上,厕上接着医院候诊椅上,没几天就读完了。
写到这儿想到一幕往事。多年前有一天我把几首歪诗抄给忠文,哪几首忘了;他转身离去,不一会儿又返回,为拙作补写了词牌,是什么忘了;他还诙谐了我几句,怎么说的也忘了。窗外的树影和室内的宁静却没忘,当时的感慨也没忘:在这个慌里慌张的时代,小马算是在历史文化那儿安顿了他那份人生和人心。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