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的最新理解
——纪念毛主席创作《沁园春·雪》80周年
2016年2月27日、28日,山西毛学组举办“纪念红军东征及毛主席创作《沁园春·雪》80周年”红色旅游石楼行活动,我参加了这一活动。
到了石楼已到中午,吃完午饭,石楼的朋友,就领我们到了“红军东征纪念馆”参观。石楼红军纪念馆坐落在石楼县城东,是一座反映中央红军“东征山西,抗日救亡”历史的专题纪念馆。
从纪念馆出来,我们要去留村,在去留村的路上,石楼朋友给我们介绍了留村的来历,原来是李自成从陕西渡过黄河,在留村停留过一天,所以就叫留村。毛主席东渡山西,来到石楼,在留村住过8天,如今留村因留毛主席住过更有意义。很快我们来到留村,走进两扇木头门上写有的“留村客栈”,来到毛主席曾经住过的房间,现在正在重新装修,已经接近尾声,毛主席的有关资料、介绍都已就绪,我们看到了毛主席正在写《沁园春·雪》的毛主席塑像,有一个专栏是“诗词印证 屈地赋词”,文字是这样介绍的:“1936年2月22日,毛泽东等率领红军东征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突破阎军沿黄河防线后,踏雪沿官道山行进30余里,顺利到达山西省石楼县留村驻地,当晚在闪烁的油灯下,写下了《沁园春·雪》这一诗词。这是他一生最为快意的神来之作。”看了这些,我们很惊奇,因为大家一直以为毛主席这首词是在陕北写的。
从留村回来,石楼朋友领我们到了石楼县城的沁园春广场和沁园春大街,看来石楼人民是认定毛主席《沁园春·雪》是在石楼写的了。
第二天一早吃过饭后,石楼朋友领我们看天下第一湾的黄河,因道路崎岖,陡峭,我们只能坐着小车去,来到黄河第一湾,这一湾竟是360度的大圆圈似得,犹如和氏璧。朋友介绍说,在这里和陕西的分界线就是这黄河,西面是陕西,东面是山西,指着黄河低下的一个渡口,显然是黄河第一湾的下游,说,毛主席就是从这里登上咱们石楼的。我们流连忘返,但为了赶中午饭,只得走了。
眼见为实,实践出真知,通过石楼行,我对毛主席《沁园春·雪》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毛主席诗词 沁园春·雪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毛主席1945年10月7日给柳亚子的信中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那么毛主席这一首词是在陕北写的吗?毛主席落款时间是1936年2月,没有写具体日期。在毛主席诗词里面,大多诗词没有具体日期,但也有部分诗词有具体日期,我的理解是有具体日期的是一气呵成的,没有具体日期的就是思考过一段时间的,所以我认为毛主席给柳亚子写信,不可能讲太详细,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我觉得是毛主席看到大雪时,有了写诗的想法。
二、 留村资料记载,毛主席是在1936年2月22日夜写的《沁园春·雪》,但我认为这一首词不是一气呵成的,是毛主席从陕北到山西一路的所见所想,因为毛主席注明的日期是“1936年2月”,是2月期间写的,据说,1936年2月7日,陕北下过一场大雪。
三、石楼县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吕梁山脉以西、属于黄土高原一部分,地势东高西低,郡山连绵,沟壑纵横,地形破碎。由许多山峰构成,姿态雄伟,因山上石叠如楼,故称石楼山。海拔均在1400米以上。行驶在石楼绕着的山道上,看着高山就如跳舞,弯曲的小道就如行走的长蛇,“山舞银蛇”真是形容的太形象了,“山舞银蛇”是毛主席创造的成语,也是我们石楼的象征。
四、我认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是写陕北的,也就是说,毛主席在2月7日初在陕北看到雪时的诗意,“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是形容我们山西石楼的,也就是说毛主席是看了我们山西黄河第一湾和石楼山脉更助长了他曾经的诗意。
五、万事开头难,写作也是如此,石楼的风光助了毛主席的诗性是毫无疑义的,有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两句,后面的词句便是毛主席顺手捏来了。
以上是我去石楼回来的感想,我看过很多人对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的注解,去石楼后我有了新的理解。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