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评 7-3)
小米高粱:卑微职业的忧伤
——评《突然消失的外卖员阿林》
-1
一位名叫“西贝”的,写了一篇《突然消失的外卖员阿林》;用五千字的篇幅,向广大读者展现“外卖员”这个职业的悲喜。
不同于类似题材的“血泪控诉”模式,这篇文章的文笔相当朴实、平淡。整篇文章,没有任何“苦大仇深”、“非人待遇”的字样,却把“忧伤”、“抑郁”的气氛铺满读者的整个身心。
-2
“阿林”是在北京工作的“外卖员”。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来看到这位“北漂”的生活:
“阿林”的劳动强度:
“中午和晚上大概一共要来回跑24趟,一次大约送15份饭菜,一个来回20分钟。这意味着阿林每天八个小时骑着电瓶车要在十公里的范围内,送180份左右的饭菜。”
“阿林”的作息时间:
“一般情况下阿林七点半起床,八点半到黄金周上班,九点半左右吃完午饭,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往附近十公里内送各式盖饭。下午四点左右吃完晚饭,一直送外卖到九点左右。阿林曾笑着说,自己也是八小时工作制,只是加班没有加班费而已。”
“阿林”的工作风险:
“阿林抱怨着雾霾天骑车多么危险,但是,没有雾霾的冬天,北京的大风可以把人推倒,最危险的时候就是拐弯,风一改变方向,开着高速档逆风行驶的电瓶车很容易失控摔倒。
干送外卖这一行的,哪有没摔过跟头的呢?
把袖子撸起来的阿林低头示意我看他胳膊上的伤疤。他说这样烧饼大小的伤疤身上还有。都是摔倒擦伤的。”
“阿林”的健康状况:
“阿林的胃病是饮食不规律造成的。正常吃饭的点正是他送外卖的高峰期,所以外卖员吃饭只能早早地解决,或者送完外卖再吃。有时候太忙,就饿着饿着没了食欲。资深的外卖员们都会买一些健胃消食片备着,他们并不是为了缓解积食,而是饿过了头,健胃消食片可以减轻身体对迟来的饭菜的排斥。”
-3
“阿林”花费大量时间、面临受伤风险、承受胃病折磨,从事外卖工作;他的收入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呢?
“现在阿林每月3000块底薪,每送一份外卖得到2毛钱分红,可一旦被顾客投诉了就会被倒扣3块钱。
阿林说他每次都恨不得把投诉的客人打一顿,他觉得自己从来都是笑呵呵地给人送饭菜,对于那些送迟了一会儿的人,他还会反复低声下气地道歉。尽管这样,还是有差评投诉。尤其是遇到坏天气的时候,投诉的人就更多。”
“阿林”在情感上受到的伤害有多深?
“他说这份工作迟早会把他逼疯,让他做出些后果严重的事情。同样平凡的顾客总是把他当出气筒,只要迟到一会儿他就会挨骂,还不能还口,一旦被顾客投诉到店里他就会被扣三块钱。而三块钱,阿林靠15次外卖分红才能赚到。
阿林说,同一时间那么多人点外卖总得一个一个送吧!可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才是重要的那一个,应该是第一个吃到外卖的人。
最近北京的雾霾越来越严重,咳嗽不止的阿林觉得不能再继续做这份伤肺伤胃伤心肠的工作了。”
深圳市的一位网友深有同感:
“我们的服务行业有个很大的问题:一是法律没有提供法律保障,二是国人没有契约精神,但是享受服务的意识却要跟欧美接轨。可人家是市场经济(正确翻译叫法治和自由市场),所以有那个心没那个命,强扭的瓜不甜,最终苦的是普通的工作人员。一味地强调服务顾客要百分百满意,但是福利工资非常低,出了矛盾怎么负责等等问题都是下面的人去背。”
-4
外卖店铺的老板用这样苛刻的制度和待遇对待手下的员工,老板是否发了横财、腰缠万贯呢?“阿林”说:
“光外卖他和阿华每天就送出去350份左右,一份饭菜赚8块钱,那么外卖每天就有2800元的赚头。但是阿林又摇摇头说,这样一间门面的房租也高得吓人,利润一大部分都贴了房租,逼着老板用下等的材料赚钱。”
可见,老板也没有挣到多少钱(但肯定比员工挣得多);钱的大头都被“房东”拿去了。至于“房东”是不是还要向更上一级的“爷爷”纳贡,那就不知道了。
-5
“阿林”最终辞职了。他是怎样辞职的呢?
“阿林最后走的时候把店里收银台的抽屉撬开了,不过里面的钱还不够他没结算的那一个月工资,所以大春也就没有追究了。”
我看到一些人的评论,对“阿林”的这种做法颇有微词。我却认为“阿林”的做法是最合理的。
在各种“社会底层职业”中,老板普遍不签劳动合同,押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工资。当劳动者辞职的时候,往往不能顺利要到被押下的工资。
有时老板会推脱说自己没有钱,等有钱的时候再给钱;更有甚者,直接说“我不认识你”。
即使劳动者去做“劳动仲裁”,也无法启动程序。劳动者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自己一直在为老板工作;他们的工友不会为他们作证的,除非这些工友想要丢掉工作。
何况,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工资,大多只有一千多元,甚至只有几百元。维权的成本是远远高于这个数字的;但是,拿不到血汗钱,是不公平的。
于是,类似“阿林”这种“自己动手”的方式,反而是最合理的方式。
-6
在短短五千字的篇幅中,刻画出“外卖员”行业生态圈的一角,把需要涉及的方面全都涉及到;却又保留“故事”的可读性,不让整个故事显得生涩、说教意味太浓。由此,可以看出的写作功底。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写作此文,多次与“阿林”交流。由于“阿林”有工作要做,“阿林”的老板也不满意经常找自己手下的员工闲聊,也若明若暗地阻碍交流的进行;因此,是经过多次访谈才搜集到足够多的素材,来动笔写作的。
好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调研和积累而成就的。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需要不厌其烦地做好调研和积累的工作。如此,才能够“厚积薄发”,做到“于无声处听惊雷”。
(2016-3-27 三门峡)
附:西贝小说《突然消失的外卖员阿林》网址
http://renjian.163.com/16/0308/17/BHLCIMM4000153N3.html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