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称《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批判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系统阐发新世界观和新历史观的巨著。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间。此书在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未能出版,其中的《费尔巴哈》直到1924年才由苏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第一次译成俄文发表;1932年,全书第一次以原文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部分第5卷;其中的《费尔巴哈》1938年由郭沫若译成中文由上海言行出版社出版,书名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3卷,节选收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1845年春,马克思恩格斯大体已经形成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而在和一些工人组织的联系中,他们的理论观点已经获得一些知识分子的拥护,这使得他们认为必须科学地论证自己的观点,使无产阶级相信这种理论是正确的。与此同时,人本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发表文章,公开宣称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同年10月,鲍威尔和施蒂纳也在青年黑格尔派杂志《维干德季刊》第 3卷上发表文章,指责马克思恩格斯以及费尔巴哈和赫斯,并将马克思恩格斯看作是费尔巴哈的追随者。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有必要对费尔巴哈进行批判性分析,对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进行总批判,便于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能够更容易地了解自己的思想观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分两卷深入批判了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人所代表的唯心史观哲学,以及当时德国流行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德国社会主义”等各种虚假的社会主义流派,系统阐述和论证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其基本观点如下:
第一,坚持用唯物史观论证研究现实的人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是科学历史观的前提。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面系统阐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实践的唯物史观。他们科学分析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坚持把物质实践看作是社会意识的决定性因素,强调要从实践即从现实生活中活动的人出发来解释观念,坚持了唯物史观。他们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的衣服、食物、房屋等物质生活资料只有通过生产活动才能获得,因此物质生产对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此基础上他们强调人类的物质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即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即劳动”出发。
第二,明确提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把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看作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第一次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即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规律。其主要思想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两者必然出现矛盾,最终引发革命;通过革命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生产关系代替旧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不断提高的新生产力水平又受到这种生产关系的制约,矛盾不断激化进而引发新的革命。
第三,科学预言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出发,论证了作为剥削社会最后形式的资本主义社会被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在人类历史上,与由低到高的不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曾经历过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新航线的发现、冒险者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而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形成了交往方式的全球化扩展。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普遍交往的建立成为了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创建的前提条件。因此资本主义也是人类历史上暂时的交往形式,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随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私有制也就终结了”。
第四,强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是实现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根本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了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性,指出,“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也就是共产主义者需要面对的全部问题。他们进一步指出无产阶级的斗争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要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具有世界历史性质的事业,并使自己在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中获得世界历史意义上的存在。他们把夺取政权看作是无产阶级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阶级统治的根本前提,特别强调了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一可贵的思想已经展露出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萌芽。
第五,从历史唯物主义逻辑出发预见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描绘共产主义的详情细节,而是基于社会经济关系的深刻分析对未来社会做了合乎逻辑的推理和预测。他们指出,作为“真正的共同体”的未来社会将消灭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的社会共同占有以及社会生产的共产主义调节,以至于“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由此城乡、脑体之间的对立将消灭,阶级差别将消失,国家失去存在的必要,劳动将成为自由人的真正自主的活动,每个人的才能和天赋将会得到充分、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他们又强调对共产主义的预测要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基础之上,指出共产主义“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基于现有前提的“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第六,批判费尔巴哈、施蒂纳、“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历史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第1卷中指出,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批判都局限于宗教批判,而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是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局限性。他们既肯定了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的贡献,又批判了他的唯心史观,指出在费尔巴哈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他们进一步揭露了费尔巴哈陷入唯心史观的根源在于他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方面去理解事物,而不懂得从人的实践活动和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代表鲍威尔的主观唯心主义做了进一步清算,并且批判了另一个青年黑格尔分子施蒂纳一切从“唯一者”的“我”出发的极端利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揭露了他完全抛开历史时代、民族、阶级等等的历史发展,同现实历史毫无共同之处,因而不过是观念演化的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第2卷中集中批判了当时流行于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揭露了它的代表人物妄图用超阶级的爱、抽象的人性和改良主义思想来调和阶级矛盾、取消政治活动和争取民主斗争的荒唐可笑。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批判了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的唯心主义历史观,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展现;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对唯物史观做了经典表述,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和发展了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理论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世,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