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深刻揭示了不同性质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资本主义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局限,对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的文化作了展望。这对于客观审视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当代世界,从“长时段”视角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资本主义文化
具有天然的两面性
《宣言》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考察了文化思想的社会物质基础。恩格斯在1883年序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以“政治的和精神的”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思想之产生和发展都是由其生存的物质生产基础所决定的。质言之,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文化思想。《宣言》指出,自原始社会以来的社会都是阶级斗争的社会。在阶级对立社会中的宗教、道德、哲学、法的观念等文化思想,以及阶级社会鼓吹的永恒真理,虽然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却始终存在。而且实质上,它们都是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其本源是由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因此,在阶级消亡的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要废除它们。
共产主义社会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做最彻底的决裂,就必须废除与传统所有制关系相辅相成的观念,“旧思想的瓦解是同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古代宗教思想被基督教思想战胜,基督教思想被启蒙思想击败,这揭示出人类精神文化随着现实生活状况的改变发生变化。而物质生产条件的日益完善相应地必然促进人类思想观念的进步,进而促使整个社会的文化获得长足发展。
资本主义文化具有天然的两面性。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取代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先进生产关系为基础出现的文化现象带有先进性的印记。因此,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精神文化产品比封建主义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具先进性。资产阶级在确立自身统治时发挥过革命的作用,它彻底废除了封建主义社会的精神产品。这为理性主义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为崇尚自由、平等和公平的现代文化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然而,伴随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是,在其现实生活中到处弥漫着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气息。资本主义文化忽视人与人之间真实情感的表达,无视人的尊严。它把人尤其是无产阶级作为大机器生产的附属品,无情剥夺人作为人的自由权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冷冰冰的金钱关系。正如在《宣言》中提到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保持文化多样性
《宣言》进一步指出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资产阶级崇尚把人变成机器的教育,它在全社会鼓吹的法律、道德和宗教观,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压迫无产阶级的主要手段。在其中隐藏着资产阶级背后的自身利益,因而资本主义文化是资产阶级追逐自身利益的主要话语表达方式。资本主义文化确实在历史上发挥过作用,它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更为直接的影响是其教育因素同样启发了无产阶级,并对无产阶级意识的出现、阶级觉悟的提高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与壮大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这种作用并不能视为资产阶级文化的自觉作用,它是历史客观发展的必然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的扩大带来世界范围内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紧密联系。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发展带来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究其本质,这是资本增殖的必然结果。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与购买能力相对下降之间的矛盾,导致国内产品过剩,加之资本寻求利润的本性,开启了世界历史进程。
世界市场的建立和扩大,使得原先局限于一国的生产变成世界性的生产,一国的消费变成世界性的消费,它把世界日益变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生产和消费在世界市场自由流动的后果是,资产阶级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四处寻找廉价的原材料生产地和需求旺盛的消费产出国。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与世界各个地方不同民族的人们打交道,“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与交流方式在频繁的接触中发生联系。文化交流以传播工具为媒介,以文化著作为代表的文化产品充当了文化交流的工具。民族的文化著作在世界市场上广泛传播,其中蕴含的思想当然通过一定方式的传播成为世界性思想。各民族的精神产品借助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力量因而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它在世界范围内生根发芽。民族的精神文化产品交流越是密切,越需要经过经济社会发展的检验。不同民族的精神文化产品经过合理的扬弃构成世界文化。
但是,资产阶级以低廉的商品价格作为打开其他民族的入口,迫使他们接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并采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学习和接纳资本主义文化。资产阶级的文明把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文明都卷在一起,不论是尚未开化的原始文明,还是带有公有制因素共产主义萌芽的文明。而世界文化的统一性以多样性为基础,多样性以统一性为归宿。资本主义文化的强势进攻必然导致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遭受破坏,进而阻碍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以文化创新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不仅表现在以资源、经济、科技和军事为主要特征的硬实力竞争,而且还体现在文化软实力方面。打破西方文化和西方国际话语权的垄断地位,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发展的强大力量、弘扬文化理想、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创新的感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宣言》发表的170多年来,世界经济利益版图不断调整,政治格局也不断发生变化,其预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并没有到来。由此,一些人认为《宣言》只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历史环境下创造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幻想作品,其中的文化思想也是一种错误的文化观。《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这样评价这种错误观点,“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因此,重新解读《宣言》的文化思想,必须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际。这需要把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大力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道路。同时,以理性精神、科学态度、实践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我们不仅要尊重各民族文化平等发展,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要积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