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19年7月14日,毛主席作为《湘江评论》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撰写了创刊宣言以及长短文二十余篇,《湘江评论》创刊号寄到北京后,李大钊认为这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在不到26岁的年龄就写出让李大钊推崇备至的文章,毛主席的功底之深厚和见解之深刻可见一斑,用现在的话来说,年纪轻轻的毛主席绝对不是一般人,那么,毛主席为何会如此不一般?对此我们不敢妄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对与青少年时期超乎常人的阅读量有关。
毛主席一生阅读量惊人,具体看过多少书,恐怕谁也不知道,不过,《毛泽东年谱》却给了我们一个了解毛主席读书的大致脉络的可能性。
1、1902年九岁。春 从唐家圫外祖父家回韶山,入南岸下屋场私塾读书,启蒙老师邹春培。
先读《三字经》,接着读《幼学琼林》、《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1906年 十三岁。秋 到韶山,塾师毛宇居。
在这所私塾里,继续读四书五经,并开始练习书法。毛泽东不很喜欢读经书,喜欢读中国古代传奇小说,特别喜欢读反抗统治阶级压迫和斗争的故事,曾读过《精忠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隋唐演义》等。
从以上文字不难看出,毛主席童年时期的阅读量非常可观。无论是《论语》还是《孟子》,《三国演义》或者《西游记》,相信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在这里特别推荐《幼学琼林》一书,该书堪称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对于青少年的成长非常有帮助,有兴趣的家长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2、1907年-1908年 十四岁-十五岁。阅读了《盛世危言》和《校邠庐抗议》。
1910年 十七岁。春 到韶山山东茅塘一位秀才毛麓钟家里读书。选读《纲鉴类纂》、《史记》、《汉书》等古籍,还读一些时论和新书。
1910年4月毛泽东读了一本关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对国家前途感到担忧,开始意识到努力救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
《盛世危言》和《校邠庐抗议》以及一本关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可以看作是毛主席的政治启蒙读物,唤醒并激发了少年时期的毛主席的爱国主义情怀。毛主席有句名言,“你们年轻人要关心国家大事”,联系起来看,这句话或许是毛主席的有感而发吧,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就离不开唤醒和激发年轻人的主人翁意识。
3、1910年秋 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
在离家时,抄写了一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以表达一心向学的和志在四方的决心。东山小学除教经书外,还教授被称为“新学”的自然科学和其他新学科。有一位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体育教员,经常向学生讲述日本明治维新和列强窥视中国的情形,并教授音乐和英语。毛泽东在这所学校里很有长进,写得一手好文章,受到校长和教员们特别是国文教员的喜欢。
网络上常用“**是体育老师教的”来调侃一个人**水平不行,不过,有趣的是,毛主席的音乐和英语还真是体育老师教的,此外,这位体育老师还业余兼任了学生的历史(日本)和政治老师,对毛主席的触动和影响应该是非常大的。看到这里,体育老师应该“翻身把歌唱”了,毛主席的音乐和英语都是体育老师教的,以后谁还敢看轻体育老师?
以上文字摘自《毛泽东年谱》上册上卷第2-第9页
文字虽然略显零碎,但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毛泽东年谱》基本如实还原了毛主席青少年时期的阅读历史,对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都是个有益的参考。当然,我们如果去读毛主席曾经读过的书并不意味着在水平上就可以向毛主席看齐了,但毫无疑问,此举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毛主席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历程。
(2)
1910年 秋 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
1、这时,毛泽东的心思不在读经书上,而经常到学校藏书楼借阅中外历史、地理书籍。对中国古代尧、舜、秦始皇、汉武帝的业绩表示仰慕,读了许多关于他们的书。同时也学到一些外国历史和地理。从一本世界英杰传里,读到拿破仑、叶卡特琳娜女皇、彼得大帝、华盛顿、格莱斯顿、卢梭、孟德斯鸠和林肯的事迹后,对同学萧植蕃(萧三)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书都是永远读不完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浩瀚的书海中做出选择呢?个人的答案是读名人传记。名人既然是名人,必然有其过人之处,那么其优点就非常值得学习,同时,没有人是完美的,名人也有缺点,而且名人的缺点更容易被放大,因此,其得失的警醒意义更大。
读名人的书当然并不意味着必然会成为名人,但往往能激励着一个人向名人那样严格要求自己,因此,对青少年朋友,我总是建议他们读一读名人传记。
正如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榜样的力量总是无穷的”。
2、在东山学堂期间,读了表兄文运昌借给的关于康梁变法的书报,其中有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毛泽东对这些书报反复阅读,有的可以背诵出来。对《新民丛报》连载的梁启超《新民说》一文,看得非常用心,并写有批语。对该文“论国家思想”一节所写的一段批语,说到两种君主制国家:一为“立宪之国家,宪法为人民所指定,君主为人民所爱戴”;一为“专制之国家,法令为君主所设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这时,毛泽东并不反对君主制度,只是反对君主专制,而赞成君主立宪制,希望有康有为、梁启超那样的维新派进行改革。他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
有一个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的历史常识:毛主席在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之前,曾先后推崇过君主立宪制、三民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之所以最终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因为真理只有一个,现实让年轻时期的毛主席深知无论是君主立宪制、三民主义,还是无政府主义都根本不可能救中国。当然,这样的思想转变是需要时间的,随着重读《毛泽东年谱》的推进,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毛主席在年轻时期思想转变的过程吧。
以上文字摘自《毛泽东年谱》上册上卷第9-第9页
王震将军曾有名言,“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王震将军无疑是毛主席的好学生,这句论断与主席的思想更是一脉相承。那么,为什么说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新中国的伟大成就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之上的,离开了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无从谈起,因此,离开社会主义谈爱国主义是虚幻的、虚假的,更是虚伪的。而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的领导,由此可见,爱党、爱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必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放在今天,我相信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能够认识到“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统一的”的道理,问题是,毛主席几乎在100年前就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只能解释为一切源自伟人异乎寻常的历史洞察力了。
(3)
毛主席的博学让人惊叹,无论是诗词歌赋、历史文学,还是政治哲学,其涉猎之广、钻研之深都是非常罕见的。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毛主席的博学与其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是分不开的。
回过头看,毛主席青少年时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用《年谱》中的话来说就是“贪读不厌”,由此可见,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
1911年 十八岁。春,考入湘乡驻省中学堂读书。
1、10月22日,长沙发生起义,湖南宣告对清朝政府独立。月底,毛泽东参加驻长沙的起义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一名列兵。在军队除认真接受军事训练,还非常重视研究时事和社会问题,每月饷银大都用于购买报纸,贪读不厌。从当时鼓吹革命的《湘汉新闻》上,第一次看到“社会主义”这一新名词。接着读了江亢虎写的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小册子,对社会主义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并写信与同学进行讨论。
这里,需要记住两点:1、十八岁的毛主席第一次接触“社会主义”的概念;2、“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小册子”使得年轻的毛主席对社会主义问题产生浓厚兴趣。
1912年 十九岁。以第一名成绩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
2、6月 写题为《商鞅徙木立信论》的作文。该文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要取信于民、开发民智,必须依法治国。……这篇作文受到国文教员的称赞:“实切社会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有法律知识,具哲学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侯,吾不知其所至”。国文教员看到毛泽东爱好历史和文学,借给他《御批历代通鉴辑览》阅读。
19岁的毛泽东凭借《商鞅徙木立信论》一文一鸣惊人,“实切社会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有法律知识,具哲学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侯,吾不知其所至”等评语出自毛主席时任国文教员柳潜。柳潜的识人能力让人叹服,难怪会被誉为发现毛主席“伟大之器”的第一人。当然,毛主席能伟大到什么程度,柳潜并没有说,而只是说“再加功侯,吾不知其所至”(大概就是“假以时日,我真的无法想象他能到达什么样的高度”的意思),柳潜当然想象不出,话说,那个时候,又有谁能想象得出呢?
1912年 秋。
3、由于第一中学课程有限,读了通鉴辑览以后,认为在校学习不如自学,便退学寄居在湘乡会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日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读书。在自修的半年中,广泛涉猎十八、十九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书籍。读了严复译的亚当·斯密《原富》,孟德斯鸠《法意》,卢梭《民约论》,约翰·穆勒《穆勒名学》,赫胥黎《天演论》和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方面的书,还有一些俄、美、英、法等国的历史、地理书籍,以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艺作品。在这个图书馆第一次看到一张世界大地图,引起很大的兴趣,反复细看,受到启发。
19岁的毛主席开启了“开挂模式”。在1912年下半年,一口气读了大量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书籍,可谓将“贪读不厌”四个字诠释到了极致,这些经典著作对于毛主席完成早期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913年 二十岁。春,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前程。
4、认为自己最适合于教书,同时,因父亲不同意他自修,拒绝供给费用,生活十分困难,于是决定报考不收学费,膳宿费低廉的师范学校。他考入了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
孔子曾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毛主席可谓是这句话的忠实践行者。在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毛主席依然能够坚持求学道路,难能可贵。
以上文字摘自《毛泽东年谱》上册上卷第10-第14页
某公知大V曾在微博上说“毛粉从来不读书”,很多人痛斥他的无知,讲真,我倒非常佩服他的勇气。都说无知者无畏,要知道,一个人崇拜毛主席,就必然会去读毛主席的书,而毛主席的文章恰恰是包罗万象的,可以说,一个人只要坚持读毛主席的书,就等于读了千本万本书,如此,何来“毛粉从来不读书”一说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