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毛泽东年谱》(上册)很长一段时间了,基本回顾了毛主席一九三零年以前的成长和革命历程,近期,随着@中国历史研究院 火力全开,痛击历史虚无主义,一时之间,公知哀鸿遍野,对于饱受历史虚无主义之苦的广大网友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利好。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非常乐意借这股东风为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添一把柴火,虽然微不足道,却多少是份心意,因此,目前决定暂时停止重读上册,开始重新重读下册。
众所周知,毛主席一九四九年之前的革命历程和贡献争议不大,话说,短短二十多年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如果这还有争议,那真的没有天理了,因此,网络上围绕毛主席的谣言大多是针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也就是俗称的前三十年),其次,几个月来香港局势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导致香港乱象的原因有很多,历史虚无主义泛滥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无论是出于维护党史国史的需要,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重读《毛泽东年谱》(下册)都非常有必要。
重读《毛泽东年谱》(下册)无疑会有很多雷区,因此,对我来说,接下来的考验会更大,折磨同样会更多。不过,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的,晚做不如早做,古人讲“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我始终认为,只要我们切实的为维护共和国,维护毛主席做出过哪怕只是些许的贡献,再大的牺牲就都是值得的,何况,维护共和国,维护毛主席本就理直气壮,更不要说,天是塌不下来的!
1958年12月5日审阅修改胡乔木十二月四日报送的关于一九五九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草稿。
1、决议稿指出,一九五九年计划的制定,是一个既反对太冷又反对太热的过程。它是一个跃进计划,是一个苦战计划。非跃进,非苦战,我们的国家不能较快地改变面貌。它又是一个比较有根据的计划,它的指标比一九五八年八月拟议的一般要低得多,因为不作这种调整,就缺少实现的客观可能性。
“大跃进”无疑是前三十年中争议较大、雷区较多的话题。“大跃进”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是否能据此认为“大跃进”本身就是错误的?起码从目前的历史资料来看,“大跃进”绝非简单的“头脑发热”的结果。
决议草稿中说“非跃进,非苦战,我们的国家不能较快地改变面貌”,这句话是极其辩证的。跃进离不开苦战,苦战是为了跃进,强调跃进忽视苦战就只能弄虚作假,强调苦战忽视跃进就会影响民众的积极性,因此,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不能“太冷”又不能“太热”。
“大跃进”的跃进思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人也好,一个国家也罢,要想崛起必须要有一个跃进的过程,否则你发展,别人也发展,那超越从何谈起?当然,“跃进”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有害的不是“跃进”,而是弄虚作假的“口头跃进”。
调整指标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减少“口头跃进”,因为一旦指标要求过高,为了“完成指标”,就算本来不想“口头跃进”的到最后恐怕也只能“口头跃进”了,因此,指标的出炉绝不能拍脑门,而必须是“比较有根据的计划”,是看得见、摸得着,切实能够实现的。
应该说,胡乔木报送的这份极其辩证、极其高明的决议草稿基本掌握并遵循了毛泽东对于“大跃进”的理解,难怪毛泽东要批示:“此件写得很好”了。
2、毛泽东对决议稿做了修改,将稿中的“毛泽东同志很久以来就教导我们”、“毛泽东同志又指示我们”两句中的“教导”和“指示”都改为“告诉”。并批示:“注意:‘教导’、‘指示’这类字面,用于个人,很不好,缺乏民主气氛,使人看了不顺眼,以后不可再用。”
“个人崇拜”是公知扣给热爱毛主席的人的一顶大帽子,不过,从这段话不难看出,毛泽东是绝不会去搞什么“个人崇拜”的,连“教导”、“指示”这些词都“看了不顺眼”并要求“以后不可再用”的毛泽东会搞“个人崇拜”?说出去谁信啊?!
中国人对毛泽东与其说是崇拜,倒不如说是热爱,这就是民意,绝不是什么人一句“个人崇拜”就可以诋毁得了的。民意不可违,公知向来大言不惭地以“民意代表”自居,可怎么就不愿睁眼看看人民对毛泽东无与伦比的热爱呢?
以上粗体字部分引自《毛泽东年谱》(下册)第三卷第544-第545页
毛泽东思想是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学习一天有一天的好处,学习一时有一时的好处。学以致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就是对毛主席最大的热爱!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