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夏收大忙季节,我们访问了福建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龙海县角美人民公社。
进入角美公社的大地,只见金黄色的稻浪随风起伏。社员们正在挥镰割稻;还有些社员在抽水溶田、耕田、插秧。田野里机器声响个不停,人群中歌声笑语不绝,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欢腾景象。
公社党委副书记对我们说,今年以来,广大社员通过深入开展路线教育,焕发了更大的革命干劲,先后战胜低温、洪涝、虫害和台风的袭击,夺得夏季丰收。
这位从小当放牛娃、公社诞生那年就担任社长的老干部,谈到角美公社十五年来的巨大变化时,怎么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解放前,角美是个“兵、匪如毛吸人血,旱、涝交替夺人命”的老灾窝。如今,成了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变化,全靠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毛主席指引的人民公社化的道路,真是一条金光大道,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亮堂!
锁江镇海治山河
来到角美公社,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雄伟壮观的水利工程。登上西山,放眼四望,只见一个个水库星罗棋布,一条条渠道盘山越岭,一座座渡槽凌空飞架,一道道堤坝锁江镇海。公社的同志说,这些工程,几乎全是公社化以来修建起来的。这对改变角美公社的落后面貌,促进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角美公社位于九龙江入海处,土地易旱易涝。解放前,旱、涝、碱三灾交替为害,加上地主盘剥,兵匪横行,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在死亡线上挣扎。一九四六年百日春旱,土地龟裂,禾苗枯焦,一千多户人家四出逃荒,走不了的,有的投江自杀,有的活活饿死。
解放后,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用自己的双手逐步改变着穷困落后的面貌。但是,互助组、合作社那样的小集体,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旱、涝灾害的威胁。因此,这里常常因为遭灾而歉收,要靠国家供应粮食。
一九五八年,在大跃进的凯歌声中,角美人民公社成立了。它为征服自然、发展生产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充分发挥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同大自然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一九六三年,这里发生了持续二百多天的大旱,但是,灾害吓不倒人民公社社员,他们组成了一支万人大军,从四面八方涌向九龙江北溪,开始了一场“堵江抗旱”的战斗。经过七天七夜的艰苦奋战,社员们在二十米深的急流中筑起了一道大坝,拦腰截断江水,使它改道东流,灌溉三万多亩受灾稻田。这一年,全公社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一千零九十五斤,创造了“旱天不旱地,旱年夺丰收”的奇迹。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角美公社的干部、社员进一步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他们通过深入批判修正主义路线,认真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到:要叫山河变,关键在路线,只有相信和依靠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条件,才能促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一九六九年,公社党委领导成员带领由干部、贫下中农和技术员组成的调查组,跑遍了全社三十二个大队,踏勘了一百多个山头以及海滩、堤坝,走访了上千个老农,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很快制订出一个“山区筑库蓄水,丘陵装机提水,平原开渠引水,沿海建闸排碱”的水利建设规划。这年冬天,全社万人大军奔赴工地,打响了重新安排角美山河的战斗。
西山水库是角美公社水利建设规划中最主要的骨干工程。四十多年前,这里有个资本家为了蓄水制冰棒,雇请外国工程师搞设计,花了三年时间,才建成一个坝高十二米、库容七十万方的水库。现在要建的水库,坝高三十六米,库容一千万方,仅坝身需要的条石就得三万立方米。
有人不相信光靠一个公社的力量能够完成这么大的工程,断言“不请专家设计搞不成,没有洋设备施工动不成,不花三年时间完不成。”
但是,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坚定地说:“自力更生是法宝,群众智慧能胜天。我们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高速度地把水库建起来!”
一九七〇年春天,六千多名社员,在各级干部率领下,开始会战西山。他们在山上安营扎寨,日夜苦干,在干中学会了打石和施工技术。没有洋设备,就土法上马,没有专家,就依靠群众,大家出主意,想办法。结果,只用了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水库大坝。
接着,他们又开挖了四十多公里长的配套干渠,使灌溉面积一下子扩大了二万亩。这次我们登临西山,只见新建的大水库碧波荡漾,那位资本家雇请外国专家搞的小水库已被淹没水底。
在公社兴办重点工程的同时,各生产大队都在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地大搞各种小型水利。位于九龙江西溪和北溪汇合处的课堂大队,过去没有解决旱、涝问题,粮食亩产量长期是“老牛拉磨原地转”。从一九七〇年开始,大队党支部带领社员群众苦干、巧干,兴修了两座高扬程的抽水机站和十里多长的盘山渠道、十三个分水闸等水利工程,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耕地建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去年粮食平均亩产达二千零六十二斤,比一九五八年提高一倍多。
类似课堂大队这样的工程,我们所到之处比比皆是。人民公社成立以来,整个角美公社在山区、丘陵地带兴修了山塘水库一百一十座,库容量达一千三百六十二万方;在沿江平原地区八十多里的港道两岸,建成排碱闸七十三座,扬水站一百七十一座。
这些工程在高处蓄水,又把低水高提,分别经过三百多条共长二百六十公里的渠道和七十座共长一万六千多米的渡槽,输水到田,形成了一个“引、提、蓄、排”相结合的水利网,使全公社八十多座山头,山山相接;三大水源,水水相连。旱、涝保收面积由公社化初期的百分之十五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人们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遇旱有水,遇涝排水”的理想,如今在角美的大地上变成了现实。
一九七一年,这里遭受到连续二百四十多天的大旱,但是,在角美的田园看不到旱象。这一年,全社粮食总产量比丰收的一九七〇年增长一千万斤,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社员们豪迈地说:“公社力量真正大,玉皇、龙王都得听我们的话!”
农业机械处处响
正当我们访问期间,今年第一号强台风袭击了角美公社。台风夹着暴雨倾盆而下,几个小时就下了一百八十毫米的雨量,角美田野一片白茫茫,大部分稻田看不见稻穗。我们真担心公社今年的收成。
但是,又一个奇迹在我们面前出现了:只见人们打开了一座座排洪闸,装起了一台台抽水机,随着机器的轰鸣,不到十二个小时,堤内的积水,就被全部排入九龙江和东海。丰收的果实保住了,稻穗照样迎风点头。这场斗争,充分显示了公社排灌机械的巨大威力。
十几年来,角美公社的广大干部和社员认真贯彻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指示,依靠集体的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生产,积累资金,积极添置农业机械。
一九五八年以前,整个角美仅有一台八匹马力的抽水机。现在,全公社拥有农用动力机械四百一十六台,共五千八百多马力,其中排灌和加工用的电动机就有一百八十三台,二千二百多,拥有拖拉机四十六台,各种加工机械二百三十八部,电动和脚踏脱谷机一千四百九十八部。
另外,还有大量的运输和植物保护机具。全公社基本上实现了排灌、脱粒、植物保护、运输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和半机械化,耕作等方面的机械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当我们来到玉江大队的时候,看到了农业机械给这个大队带来的可喜变化。公社化前,这个大队连一架脱谷机也没有,平均每人不到一亩地,还忙顾不过来。
一九六三年大旱,社员们架起脚踏水车,日夜车水,脚板磨破了皮,还是解不了稻田的渴。眼看禾苗要枯死,队里下了决心,积极筹备资金,买回了两台抽水机,使全大队一千二百多亩稻田全部得救,大旱之年夺得了大丰收,粮食平均亩产比上一年提高了一百六十一斤。
社员们尝到了甜头,办机械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努力生产,勤俭办社,用逐步积累起来的资金,先后购买了七台拖拉机,七台抽水机,六十多架电动、脚踏打谷机等多种机械。现在,这个大队二千多亩稻田全部实现了旱、涝保收,机耕面积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大队把机械化解放出来的劳动力组织起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过去因劳力紧张,这里的水田只种两季水稻。现在,冬季增加一茬大、小麦,早稻田里套种田善、黄麻,使复种指数比过去大大提高,粮食产量进一步上升,光是去年春收就多收了五万多斤粮食。
大队还组织了九个耕山队,开荒扩大耕地面积五百亩,造林一千亩。此外,还办了十三个蘑菇场,十六个养猪场,以及机修厂、砖瓦厂等队办企业。去年,这个大队多种经营的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以上。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社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公社的干部说,玉江大队是角美公社的缩影。由于农业生产逐步实现机械化,全公社解放出了大批劳动力,投入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科学种田,以及发展社(队)办企业等活动。社员们把九龙江水引上山岗,植树造林,发展多种经营;把江水引向海滩,围海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近四年来,全社耕地面积扩大了八千六百亩。从公社到每个大队、生产队,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蓬勃开展,全社参加农业科学实验的社员有八百五十多人,为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近年来,社、队企业发展也很快,去年,全公社的社、队企业的收入共达二百一十五万多元。这又为农业提供了大量资金,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巩固和壮大了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
公社好处说不尽
打从一九六二年以来,角美公社的粮食平均亩产连续十一年超千斤,文化大革命以来,平均每年亩产递增近百斤。一九七二年战胜了大旱、大涝的严重威胁,仍然获得大面积丰收,粮食亩产达到一千四百斤,总产量跃到八千七百二十万斤,比公社化初期的一九五八年翻了一番。甘蔗、花生、水果、海产、生猪等也分别增长一倍到四倍。
在年年丰收的情况下,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首先想到的是向国家多交粮、交好粮,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一九七二年,全公社交售粮食二千八百多万斤。这个数字相当于解放初一九四九年全公社的粮食总产量。公社化以来,角美公社总共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三亿五千八百万斤,糖蔗三亿一千万斤,花生四百二十万斤,生猪二十三万头,水产品四十七万担。这不是一般的数字,它充分显示了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同时也凝结着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种田为革命的崇高精神。
随着生产的发展,角美公社不但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社员的生活水平也一年比一年提高。
我们访问天柱山脚下的洪岱大队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层层稻海,片片蔗林,一幢幢新盖的瓦房掩映在苍翠的桂圆树下,一辆辆崭新的自行车停放在社员房前。社员家里安上了电灯,每个院落装上了广播喇叭。大队办的加工厂机声隆隆。学校里传来了欢乐的歌声。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不听介绍,谁能想到这就是旧社会闻名角美的“佃户村”!
长工出身的大队党支部书记魏成对我们说,解放前,洪岱村二百来户人家,有三十五户流浪异乡当乞丐,一百多户被迫给地主扛长工、当挑夫、卖苦力。当时有一首歌谣,诉说着劳动人民的辛酸:“洪岱村,真凄凉,穷人没地又没房,受尽长工、乞丐苦,眼泪拌糠充肚肠。”
解放后,贫下中农翻身作主人。公社化后,他们又依靠集体的力量,改变了穷山恶水,换来了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大队已经实现每人一亩旱涝保收田,去年粮食总产量比一九五八年增长一倍半,多种经营也有很大发展。队里购置了拖拉机、抽水机、打谷机,建起了油厂、碾米厂、果林场、养猪场,办起了学校和合作医疗站。全大队有公共积累二十多万元。社员家家有余粮。近年来,队里新盖瓦房一百八十九间,购买自行车九十七辆,缝纫机二十多架。社员们形容他们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角美许多大队都像洪岱大队那样,集体经济年年发展,社员生活步步提高。现在,全社三十二个大队,队队有储备粮,百分之七十六的农户有余粮余钱。去年,社员在银行里的存款达到一百二十多万元。
公社的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除了公社办中学,队队办小学外,各种形式的耕读班和识字夜校遍及每个村庄,学生人数比一九五八年增长近二倍。
过去这里缺医少药,如今每个大队都建立了合作医疗站,生产队还有保健员。社员们的文化生活也很活跃,队队都有自己的业余文艺宣传队。每逢节日假日,欢乐的歌声回荡在角美的村庄田野。社员们唱道:
九龙江畔红艳艳,
角美山河换新颜。
公社好处说不尽,
党的恩情唱不完。
紧跟领袖毛主席,
高举红旗永向前!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一九七三年八月十九日新华社讯)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