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延绵几里路长的驼队,踏着急促的驼铃声,顶着狂风、迎着扑面而来的沙粒,在荒无人烟的大漠上艰难地行进着。尽管路途十分遥远,又充满了风险,可驼队的主人们还是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这些从中国来的让欧洲人瞠目结舌的“中国丝”一旦落地欧洲,一公斤丝就可换回一公斤重的黄金。于是,这条以运输丝绸而闻名全球的贯穿欧亚大陆的道路被后人称为“丝绸之路”,丝路最繁华的时候大约出现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785-805年),离现在有1200多年了。
为了保护这条重要道路畅通,曾经历无数次的战争。这是因为,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数百年战乱不断,民族关系与社会关系错综复杂,对中西交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朝的丝绸之路可分两路:一路由龟兹经姑墨、温宿、勃达岭、热海(今伊塞克湖)南岸,到碎叶(前苏联吉尔吉斯北部托亚马克附近)和怛逻斯(前苏联哈萨克东南部江布尔);另一路出庭外(今吉木萨尔北),经青海军(今沙湾束)、黑水守捉(今乌苏)、弓月城(今霍城),到碎叶和怛逻斯。两路汇聚怛逻斯以后,再向西行,可达西海; 向南则经过石国(前苏联塔什干)、康国(前苏联撤马尔罕),到达波斯(今伊朗)和大食(阿拉伯)等地区。龟兹是天山南路的交通枢纽。公元659年以后,唐朝安西大都护府就设置在此地,为南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唐王朝出于对外政治威望与经济交流的考虑,十分重视陆路“丝绸之路”的经营,并不惜代价而发动战争。这是因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突厥建立的汗国已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联合拜占庭攻袭波斯,国势因此大振,对唐朝和丝绸之路形成了威胁。唐太宗于贞观14年(公元640年),出兵高昌,收复西域,在高昌设都护府,后又迁至龟兹,统领龟兹、碎叶、于阗、疏勒四镇,史称“安西四镇”,保证了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繁荣。以后,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和西方各国的商旅、使团络绎不绝。
其实,早在唐之前,中国人制造的丝织品就传到了欧洲,那是大约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欧洲人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来购买唐朝的丝绸呢?原来那个时候全世界只有中国人会生产丝绸,而生产工艺是秘不外宣的。欧洲人还不会养蚕抽丝,他们不知道这么美丽的布料是怎么做出来的。由于欧洲人很喜欢买丝织品,商人就要运送很多丝织品到欧洲,于是商人们开辟了一条运送丝织品到欧洲的“丝绸之路”。我们知道,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现在,考古学家在浙江省吴兴的郊外,发现五千年前人类遗留的东西里就有古代的丝织品,证明很早以前我国就会养蚕了。传说是黄帝的妃子螺,教人民种桑树、养蚕、抽丝、织布,让大家有好的衣服穿。当然既传就有音,从这些传说里,我们大约可知我们的祖先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了生产丝绸的技术。
那么,桑和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我们的祖先最先发现桑蚕的时候,是看到蚕在吃一种叫山桑的植物。后来满山遍野的山桑被采光了,人们不得不想别的植物来喂养饥饿的蚕宝宝。要养蚕,先种桑。沧海桑田,是指时境的变迁,而变到最后,是人类经营的桑,这就是现在人们通常所叫的桑树。它是一种多年生落叶乔木或灌木植物,拉丁学名叫Morus alba L。桑单叶互生,卵圆形,3~5深裂,叶缘锯齿状。雌雄同株或异株,柔夷花序,雄花早落,雄蕊4枚,雌花房一室。聚合果圆柱状,由肥厚多肉的菩片集合而成,长数公分,颜色紫色至黑色, 就是通常所所的桑椹。桑葚酸甜,谗的幼时的伙伴们争相食。
蚕要以桑树的叶子为食,这家伙的食量很大,一天到晚不停地吃,这是因为蚕要吐出很多丝,需要很多能量的缘故。那么,蚕为什么要吐丝?蚕是怎么来的呢?蚕的拉丁学名为 Antheraea yamamai Guerin-Meneville,它的一生要蜕好几次皮,经过几次变态才能成为蛾。这个过程大约是这样的:蚕蛾产下卵不久便死去了,留下卵来传宗接代。刚产下的卵为淡黄色,呈扁平椭圆形,厚度约0.5~0.6毫米,直径约1~1.2毫米,卵的颜色会逐渐变深,若未受精的卵则不会变色。蚕卵刚孵化出来身上有毛,呈黑色,称蚁蚕或毛蚕,约3毫米,第二天之后体色逐渐转白;约经四天蜕皮成为二龄蚕,体色转为白色,以后每蜕皮一次就增加一龄,在幼虫蜕皮四次后进入五龄蚕,每蜕一次皮身体的成长就加大许多,尤其四、五龄时期的成长更明显。蚕进入五龄之后,约7天开始吐丝结茧,它吐丝的目的是为了自己造一个舒适的房子。约2~3日后蚕会在茧中再蜕一次,然后化为蚕蛹,身体变短、胖,呈茶褐色,约经十日蚕蛾便可羽化。蚕蛾是家蚕的成虫,身体由头、胸、腹部构成,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一对翅膀,但由于发育不完,故无法飞行。
聪明的古代中国人就是从上面蚕的变态中,发现了蚕的“房子”并抽出了能够织衣的蚕丝,一直流传下去。然而,不幸的是,中国人苦心发明的丝绸制造法,尽管十分保密,但还是不知不觉地被印度人盗走了,该秘密又从印度传到了波斯。但该技术从来没有传到欧洲,因此欧洲人只好借助“丝绸之路”穿上他们欣羡的“羽服”。至于欧洲人自己能够制造丝绸,那是从12 世纪以后的事情了。
只有两个小小物种所演绎的人类文明故事整整影响了人类社会两千多年,它们带来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语言的沟通、经济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当然,也有残酷的战争。然而令人愤愤不平的是,这两个小小的物种制造的产品加上中国人的聪明智慧,竟成了后来西方列强由羡慕中国,到琢磨中国,最好发展到侵略中国的最初动因。所谓“因福得祸”啊,历史的教训必须警钟常鸣,谁能避免今后因生物多样性而诱发战争、导致侵略呢?
来源:《乡村振兴:选择与实践》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