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毛泽东的“民主”问题答燕山客等网友
孙寿慧
感谢的编辑同志!
感谢的广大网友!
毛泽东是我们的国父。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回避不了毛泽东建国后的历程。我们理性地研究这段历程,目的是给中国的未来指明正确的方向。
研究毛泽东解放后的历程,就是研究两个问题:一、在落后的历史发展水平的国家,社会主义到底应该怎么搞?二、如何将施行民主与保证马克思主义者执政相统一?
当前,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的政治的这么严重的腐败状况,反腐无效,正是暴露了我们解放以后所设计的这一套政治制度和政治机制有重大缺陷,这个缺陷就是它不能真正保证党员和人民来决定和监督党和国家的领导者。杀了张子善、刘青山,有一时的震慑教育作用,但并没有在以后消除贪污腐败等的发展,这也是毛泽东发动群众性政治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毛泽东发动政治运动,正是他看到这套政治制度和机制并不能保证“红色”的方向而在法制外作出的选择。假设没有邓小平时代的改革开放,还是原来的路子,贪污腐败等就不会向深处发展了吗?我们爱戴我们的国父毛泽东,但是不能一味地美化他的时代。因为我们对现实的腐败等严重不满,往往会膨化毛泽东时代的美的一面,有意无意地遮蔽了其中正在发展的丑的一面。这样,我们就难以做到研究历史,开辟未来。
将我的《为什么说“大民主”是专制的一种特殊方式》等文发表后,许多网友认真地予以了批评、探讨,有关问题,我将尽可能予以回复;网友的各种见解,我将认真研究,以深化认识,充实自己。为便于交流,公布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燕山客评论一:
1 关于毛泽东的民主观,五十年代,特别是一九五七年前后毛泽东同志有过许多具体的论述.社科院的刘作翔先生认为毛泽东民主观的特点是"大民主",即直接的人民民主,强调人民民主的实质而忽视其制度形式.
回复:
这种“大民主”实质上是领导发动的群众性革命的阶级斗争行为。在新的国家政权建立后,应当建设法制范围内的民主。新的国家政权既已确立,则说明作为阶级整体的敌人已经不复存在,还搞轰轰烈烈的阶级斗争性质的群众运动,——新的政权建立的初期几年搞还有些道理,而且越演越烈,这是与革命成功和新政权建立自身相矛盾的;已经作为个别存在的敌人,应当通过法律机关对其制裁和专政,因为法律机关就是代表人民对敌人进行专政的国家工具,让群众抛开法律机关而直接行使所谓的民主权力,只能会使得将民主权力的行使偏离正途,文化大革命中许多善良正直的人被摧残以及邪恶分子钻取了权力就是这种思维的结果。依照这种“直接的人民民主”的观点,还要国家专政机关干什么呢?还要人民代表大会干什么呢?
在国家这个政治机器消亡之前,直接的人民民主都是不可能的,只有国家消亡了,才会有直接的人民民主。毛泽东的“大民主”表面上看是直接的人民民主,而实质上搞的是阶级斗争,搞的是属于民主革命性质的阶级斗争。
在国家还必须存在的现实中,这种“直接的人民民主”必然是将国家抛在一边,走上无政府主义道路。不管毛泽东本人是否有过“直接的人民民主”的意识,但是“大民主”在实质上是“民主革命”,而非民主。
“人民民主专政”中的“民主”,它有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人民掌握了政权,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二是人民将依照民主制度参与和决定国家事务。它是民主革命的理想实现的结果,而并不是包含民主革命。因此,“大民主”并不合乎人民民主的实质和要求。
毛泽东自己对“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解本身就是有偏差的。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他是这样表达的:
“人民是什么? 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压迫这些人,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如要乱说乱动,立即取缔,予以制裁。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的自由权。选举权,只给人民,不给反动派。这两方面,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 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使自己脱离内外反动派的影响(这个影响现在还是很大的,并将在长时期内存在着,不能很快地消灭),改造自己从旧社会得来的坏习惯和坏思想,不使自己走入反动派指引的错误路上去,并继续前进,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
“我们在这方面使用的方法,是民主的即说服的方法,而不是强迫的方法。”
在上述表达中,说人民“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压迫这些人,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如要乱说乱动,立即取缔,予以制裁。”这是对的,人民的民主必然是对敌人的专政,对敌人的专政必然是人民民主,这是一体两面的问题。建立这种政权,正是民主革命的目标。人民掌握政权、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政治,正是“人民民主专政”中的“民主”的本质,而人民怎么样去行使这种民主权力,则是民主的表现。可惜毛泽东没有把这民主的本质和民主的表现明确说开来。这样,毛泽东在此所说的“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的自由权。选举权,只给人民,不给反动派。这两方面,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给人关于人民民主的认识就仅是其表现方面的内容。这种理论认识上的不到位,或者是表达的不严谨,为后来的错误的理论和实践留下了通过的豁口或曰暗道。正因为没有认识人民民主的本质,所以就只是从形式上认识人民民主了,从而走向处处发动群众搞运动以解决问题,想不到从党、国家和政府这方面进行制度和机制的创建来解决问题。——已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国家,还要进行群众性的阶级斗争也就是必然的了。
“直接的人民民主”也并没有实现。他在前边说的“实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的自由权。选举权,只给人民,不给反动派”,更多的是一种从理论到理论的书面搬用之语、常识之言,并非对现代民主内容全面了解下的表达;而且,这里所说的言论集会等的自由权,透出的多是表达不满的自由权(这是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经历有关的),比如解放后,他就说:“要允许工人罢工,允许群众示威。游行示威在宪法上是有根据的。以后修改宪法,我主张加一个罢工自由,要允许工人罢工。这样,有利于解决国家、厂长同群众的矛盾。无非是矛盾。”类似的表达有多处。而对于人民群众怎样行使建设性的民主权力,他缺乏正面的专门论述。没有建设性的民主权力的行使,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权力,哪儿还有“直接的人民民主”?另外,作为政治上层建筑中的民主,在毛泽东那里已经有意无意地变成了上层权力者的政治方法和手段了,变成了由上而下的单向的行为了。他在《论人民民主专政》的上述之语后就说:“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的。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使自己脱离内外反动派的影响(这个影响现在还是很大的,并将在长时期内存在着,不能很快地消灭),改造自己从旧社会得来的坏习惯和坏思想,不使自己走入反动派指引的错误路上去,并继续前进,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前进。我们在这方面使用的方法,是民主的即说服的方法,而不是强迫的方法。”从根本上说,人民民主的国家,人民的确是“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但是,在现实的实际中,就是上层领导者来操作完成这个教育和改造的任务的,紧接下边的一句话“我们在这方面使用的方法,是民主的即说服的方法,而不是强迫的方法”就表明了这一点。对人民进行思想教育;在推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时候,就用这种“民主的即说服的方法,而不是强迫的方法”,然后达到目的,这就是毛泽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工作中突出之处。所以说,“直接的人民民主”并不存在,若果说它存在的话,那也只能是穿民主之衣而实质上是并非民主的民主革命性的群众阶级斗争。
“忽视其制度形式”。这是对的。人民群众应当怎样行使民主权力?怎么样才能保证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马克思主义者掌握党和国家的领导权?这就要建立一套制度和机制,以让党员和人民在这样的制度和机制中行使民主权力,并使它能够有效地保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走上领导者的权位。我说毛泽东没有现代政权政治理念,就是指他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去创设制度和机制以保证马克思主义者的执政地位。毛泽东在民主方面“忽视其制度形式”,就是由于他缺乏新的政权政治理念,受旧的政权政治的影响决定的。
2 至于邓小平的民主观,我认为,与毛泽东同志相比,邓小平并不真正关心民主问题,他强调的主要是法制和秩序.他认为,只要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在实质上实现了人民民主.按他的理解,真正的人民民主必须等到生产力高度发⒋展以后,当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越了西方,人们真正看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后,才能实现.
无疑,邓小平对许多问题估计不足,也没有毛泽东那样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认识水平.但要说他主观上就是背叛马克思主义,背叛社会主义,恐怕还需要认真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回复:你对邓小平的认识和评价是比较深刻和公正的。这个问题,若有机会,我将详论。我要指出的是,邓小平并不是不真正关心现实中的民主问题。文革后,他是特别重视这个问题的,探索党政分开就是最重要的表现。但是,89年的运动,苏联等的变化,使他认识到,在施行民主与保证马克思主义者执政这对难题没有从理论上解决之前,施行民主必然是极其危险的,故而对胡锦涛等新的接班人提出这方面的制度创造的期望。
燕山客评论二:
1 将毛泽东刘少奇的矛盾理解为路线分歧,而不是权力斗争。这是还比较客观的。
回复:是由路线斗争走向夺权斗争。在毛泽东的认识中,这个夺权斗争是阶级性的,而非我们一般意义上的非阶级性的纯粹的官僚间的夺权斗争。路线斗争是本质,夺权斗争是表现。正因为这个实质,我们才说,毛泽东所犯的错误,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性错误。那些企图以毛泽东的错误来否定毛泽东,从而否定共产党人是卑鄙的!
2 的“民主”概念与毛在不同场合讲的“民主”概念不是一回事。下面作一点具体分析:
“这种发动群众的阶级斗争的“大民主”,无论是在领导者毛泽东的提倡推行方面,还是斗争方式方面,还是在群众的手段创造方面, 从根源上来看,它都是阶级斗争观念和路线的产物。”
——评:此话不错。但毛57年上半年说过,对付官僚主义也可以用四大。对官僚主义者,骑在人民头上做老爷的人甚至可以“农民就要打扁担,工人就要罢工,学生就要上街”。
孙:这正说明在毛泽东那里,民主的观念是混淆的。对待官僚主义,要靠革命斗争的方式来消除么?对官僚主义,只能靠创造民主的制度和机制,让人民积极参与到国家事务中,并切实能够决定和监督干部及国家工作人员来消除,而这也才是真正的民主。毛泽东将民主的方式与民主革命的方式没有分清,并且往往是将“官”身上表现出来的问题都政治化、阶级化,所以就要用阶级革命性质的“大民主”来解决。把阶级斗争性质的“大民主”看作是民主,所以,需要民主的地方也就送以“大民主”了。
其实,“大民主”本身是对西方民主的表现形式的一种称呼。毛泽东在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有几位司局长一级的知识分子干部,主张要大民主,说小民主不过瘾。他们要搞的‘大民主’,就是采用西方资产阶级的国会制度,学西方的‘议会民主’、‘新闻自由’、‘言论自由’那一套。他们这种主张缺乏马克思主义观点,缺乏阶级观点,是错误的。不过,大民主、小民主的讲法很形象化,我们就借用这个话。” 毛泽东将称呼西方现代民主的表现形式的名称,套在了他发动的阶级斗争性的群众运动身上。可见,毛泽东用“大民主”之名,是因其能对形式的反映,而非考虑它是“民主”还是“阶级斗争”这个实质。
我说“大民主”是阶级斗争观念和路线的产物,是“产物”,与具体的某个“大民主”行动的性质是不是阶级斗争的性质不是一回事,比如毛泽东在同一篇文章中的下边讲到的群众闹事、游行示威等。
3 “毛泽东发动以阶级斗争为目的的群众运动,实质上就是推想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将要成为被专政对象,从而要求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去打倒和推翻即将成为资产阶级专政者的以刘少奇为代表的领导者的斗争。但是,毛泽东的这一意志,是建立在凌驾于集体领导之上、不民主的个人专断基础之上的”。
——评1:又无逻辑了。自己看法当然可以与大家不同,为何说是“专断”?难道不可以有独立的意志和观点?有了独立观点不可以摆出来让人民群众选择?
答:事关党和国家大局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不是最高权力者个人想到了就可以以强力实施?它要不要通过真正的民主方式决定?一个头脑决定一个党和国家的命运,就是专断,一个集体决定一个党和国家的命运就是民主。
——评2:毛当时面临的问题有二:第一,如何解决党内特别是高层的“走资派”问题,即阶级斗争问题。毛不相信法律和制度能够解决党内阶级斗争性质的问题,苏联就是榜样。第二,他想寻找一种釜底抽薪的办法,就是发动群众斗争,诉诸直接民主,在直接民主斗争的过程中教育群众,提高觉悟,这才是反修防修的根本途径。所以他晚年说,即使将来中国出现资本主义复辟,我料定他们也必然是短命的。之所以他敢这样说,就是因为他认为广大人民已经通过亲身参与的群众运动觉悟了。
孙:撇开走“资”对还是走“社”对这个问题来谈。毛泽东建国初期就已经对刘少奇的“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产生政治性的看法了,那么,他那就应当考虑如何进行党内的和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机制的设计,以保证马克思主义者对党和国家的权力的掌握而不是会被资产阶级人物取得。而毛泽东认为,只有靠群众性的阶级斗争运动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者对党和国家权力的掌握;他没有认识到,在不是阶级队列分开的和平社会搞没有严格组织标准的群众运动是最容易让邪恶反动的人物谋得权力的,这种方式,只会走向目的的反面。所以说,毛泽东缺乏现代政治理论,尤其是政权政治的理论。
4 “毛泽东认为民主只是一个“方法”、“手段”,那么是谁的“方法”和“手段”、它的目的是什么呢?它的目的是“为经济基础服务”,解决“思想性质的问题”,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则它显然就是领导者即执政者的“方法”和“手段”了。
——评:误解。毛是指在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中,民主政治属于上层建筑。也就是说,民主建立和维护一定经济基础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民主与否决定不了。而且根据实际需要,民主这个手段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对敌我矛盾就不能用民主的手段解决。民主是手段还是目的,和“上层”还是“下层”使用民主这个手段毫无关系。不知楼主关于民主只是“执政者”的手段从何而来?所以不是毛误解了,是误解了。
答:民主属于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这个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毛泽东对此并没有理解好,或者说,在实践中他是理解错了:民主是上层领导者做下层群众思想工作时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正因为毛泽东讲民主只是看作一种方法和手段,所以才导致他将“民主是建立和维护一定经济基础的手段”与具体工作中的民主方法和手段不分的。这个在他的论述中,尤其是《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很突出,请联系相关段落从整体上详察;他的实践事实也印证了他的理论认识上的混淆不清。
5 “毛说:“解决人民内部的问题,‘使用的方法,是民主的即说服的方法,而不是强迫的方法’。……对人民说来……不是用强迫的方法,而是用民主的方法,就是说必须让他们参与政治活动,不是强迫他们做这样做那样,而是用民主的方法向他们进行教育和说服的工作。”
——评:这时,毛是将“民主”作为“专政”的对立面,因此说服教育这些非专政手段,在毛看来都属于“民主”的范畴。这里的“民主”与政治学上的民主概念不是一个意思。
答:概念不清的是毛泽东自己。他将这方法或手段就是作为“民主”看待的。详察其主要的几篇有关文章不难发现。这儿在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一处话摘上:“要求抽象的自由、抽象的民主的人们认为民主是目的,而不承认民主是手段。民主这个东西,有时看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 从这儿向下读文。也请结合上4的回复。
6 “这样意思的话在本文中还有不少。毛泽东没有将民主作为人民的当然的权利来看待”
——评:毛讲人民民主专政,当然承认民主权利。所以要有人代会、政协等组织。不仅如此,而且还要有工人对生产经营的决定权,批评建议权等等。不能简单说毛仅仅将民主理解为工作作风。
答:他没有在理论上自觉地深刻认识到、实践上自觉地做好。也不是他理论和实践上的主流。他自己去做的时候,往往就走另一条道路了。
7 “毛泽东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官僚主义都一律看作是“民主”。我们说“旧民主主义革命”,说“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指这些革命是争取民主的革命,而并不是说这本身就是我们通常所言的民主的活动。
“(毛)将民主革命与民主混为一谈,是完全错误的民主观。这种错误的民主观,把阶级斗争作为民主的一个内容,实际上就使得阶级斗争成为“人民民主专政”中的这个“民主”的应有的内容了,这就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法制之外的斗争就有了合法的外衣了。
——评:这里毛的“民主”概念与政治学又是不一样的。这里讲的是“实质民主”,人民真正的自由选择,拥护共产党还是拥护国民党,是实质意义上的“人民的统治”,而不是西方政治学所说的“程序民主”。在毛看来,程序民主在相当程序上是假的,并不能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比如蒋就搞过“国大”选举,真正的人民根本没有说话的份儿。相反,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大规模阶级斗争才是表现民意的真正舞台,人民以行动甚至流血牺牲选择了共产党,说明共产党的主张代表了他们的意愿。这才是真正的人民民主。以西方政治学的“民主”概念来套毛泽东的民主理念,那当然是行不通的。大家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答:他将民主革命与民主混而不清,上面应该分析过了。
毛泽东认为西方的程序性民主是骗人民群众的,这应该是没有问题。但是,他不懂得去设计一套实施实质性民主的制度和机制、方式等,只靠那个直接体现民主要求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方式。资本主义民主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就有它进步与可取的地方,而毛泽东对它缺乏深刻的研究和认识。
真理至上评论:
和依附于权贵的文人、拿西方反华反共势力资助的人不同,一些独立知识分子,尽管其实质依然是资产阶级学者,但他们有的东西是有一定价值的。对于真诚的社会主义者来说是有一定益处的,有利于完善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
针对上文,我也贴出我对未来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点设想。
我想:
社会主义社会若想实现彻底的民主(社会主义性质的多党、两党、普选、直选等)而又不致冒丢掉政权的风险,那么它的前提应当是无产阶级专政,尤其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专政,舍此都是冒险主义。
在这种无产阶级民主的条件下,继续革命派容易被选上台,而他们一经被选上台,必然会领导人民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并在此基础上继续革命,同时为继续革命派在下次大选中胜利创造有利条件。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摄取了资产阶级民主形式新鲜血液的新型无产阶级民主成为了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新型动力机制,这种动力取代了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中伟大领袖在继续革命中的动力地位。显然,作为动力,后者比前者对继续革命的支持更有效、更持久、随意性更小、社会代价更小(因群众参与的自觉性更高)、民主程度更高,最重要的是这种民主若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就有了永久性的动力保障,就不会再出现人亡政息、走资派上台为巩固和扩大特权阶层利益搞和平演变而体制内又无足够合法力量加以制约的悲剧,这样,社会主义江山就会越来越稳固了。
文革+两党(毛)制=升级后的无产阶级民主=反修防修事半功倍(党内走资派难以崛起)=社会主义制度真正站稳脚跟
答:你很有见地。这就是我所说的毛泽东没有思考如何建立政权政治所必需的制度和机制的问题,以及他的这种固权方式的危险性问题。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