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及其发展的“一源多流”
周承友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是什么?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发展中“一源多流”的状况如何?如果不能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就谈不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谈不上真正去实现马克思所开创的事业。
目前,我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史的研究已达相当的深度和宽度,虽然得出了一些正确的认识,但也停留在理论上,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要害(核心)部分内容却基本上放弃了。或者是用几句抽象的概括代替之。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从而使全人类获得解放幸福的科学和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批判旧世界”(资本主义)和“发现新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特有理路观点及其理论基础。据此。主要根据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知,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主要体现在唯物史观为重点的辩证唯物论的形成(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代表)上,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发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阶段。因为此时,马克思的“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的特有经济理论(以《资本论》为代表),政治理论(以《法兰西阶级斗争》和《法兰西内战》为代表),社会历史理论的深化(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7—1858年手稿》、《《給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和《給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其手稿、《哥达纲领批判》为代表)等理论都已基本完成。而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社会历史理论等)三大领域的分析也就基本上把握了新旧社会及其历史转变的主要面貌。马克思晚期思想发展则主要是大力破除“欧洲中心论”,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认识。
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基本形成过程,我们可以明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的特有理路观点及其理论基础归纳起来就是:
(1)、以唯物史观为代表的辩证唯物论。
(2)、资本—雇佣劳动—剩余价值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革命(暴力革命、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以及“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观点。
(3)、生产资料公有制—自主联合劳动—计划主导—按劳分配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大多数人的民主政权、消灭阶级及其兹生的根源),以及“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观点。
概括为一句话: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及其“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的特有理路(消灭私有制而实行公有制、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观点——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当然,“基本内核”是它的“必要要件”,但并不是它的“充分要件”,而且,它的“必要要件”也需深化。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还必然有它的发展。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发展至今已有160多年。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根据其发展的客观和主观的标准,如已有人士提出的三个标准:一时代发展的阶段性、二无产阶级斗争的阶段性、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高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明显地区分为三大阶段。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是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一大阶段。列宁主义的诞生至20世纪50年代,是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二大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和列宁主义诞生、十月革命胜利,是其第一次阶段性转换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三大阶段,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传统社会主义转型和资本主义由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转向新阶段——社会资本主义(新帝国主义)阶段,以及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该理论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新社会主体上的不同性质的矛盾理论)、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等理论的诞生,就是其又一个阶段性转换的主要标志。
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二大阶段开始,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呈现出东方和西方两大脉络,并延伸到下一个阶段。那时,在东方,形成了列宁—斯大林式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式的马克思主义、托派式的激进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大战期间及其后来的东欧、东亚、拉美的一些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就多少带有托派式的特色);在西方,则出现了第二国际后期的修正主义(资本主义的社会改良主义)、由卢森堡开始的至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的“欧州共产主义”及其转换、由卢卡奇开始的一些学者的所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包括所谓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三个支脉。
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三大阶段的开始,在传统社会主义转型上,斯大林和毛泽东都探索了社会主义前提下新型有限的商品经济的发展问题,但都没有进一步展开。同时,铁托领导的前南斯拉夫也在当初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发展商品(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等,他表面上虽然有所创新,但在实质上却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导致“新阶级”的出现而走上了修正主义之路。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东欧国家,既没有真正地认识到传统社会主义转型(即传统社会主义继续革命)的实质所在,又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结果也必然走上修正主义之路。历史事实证明,东方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转型中“新阶级”的出现和社会变质,都是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的结果;当然,在毛泽东时代的中国这个“新阶级”曾经有所解除。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后两个支脉的状况又任何呢?从我国学界目前对它们的概括中可知,它们根据西方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虽然也有所创新,但它们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却体现出其所具有的两个明显特点:“宽深化”和“误偏化”。无论其在“批判旧世界”方面,还是在 “发现新世界”方面,都是如此。它们贬低阶级斗争,贬低暴力革命,贬低革命的主要内涵(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偏重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解读”、“人道主义解读”、“文化心理和意识形态解读”、“民主解读”、“混合经济解读”等等。其实,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问题,就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实践,也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人道问题或人学问题等。由此可见,“误偏化”(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核”)就是它们发展上的主要倾向。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适应其世界化和民族化的需要,它当然是“一源多流”的。所谓“多流”,既有其“正流”,也有其“偏流”和“逆流”。东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有多股“正流”,也有几股(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核”的)“逆流”,它并不是所谓的“单线论”或“直线论”。同样,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也不存在“单线论”或“直线论”,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逝世后,总体上看其“偏流”或“逆流”大于“正流”。只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正流”,才能带来“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的胜利或明显进步。这些已为历史事实所证明。当然,已有的胜利,并不一定是永远的胜利,但它毕竟是马克思主义永远胜利曲折发展中的一个胜利环节,是永远胜利中的一个阶梯。历史事实还告诉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第三大阶段,无产阶级(即无资本或无任何资源变资本的阶级)将面临着两场革命: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继续革命(如传统社会主义的继续革命),二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资本主义(新帝国主义)阶段的具有新特点的社会主义革命。新特点的革命理论的创立及其新特点的革命的成功,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第三大阶段的基本结束。
2011年2月2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