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民主 谨防陷入七大误区
张树华
“民主”一词是当今国际上使用最广、也是最富有争议的政治概念之一,以至于西方一些政治学者抱怨:对民主脱离现实的抽象而概念化的阐释与争论几乎变成了文字游戏。
在西方世界,近百年来“民主”被认为是西方社会最主要的政治构架。冷战结束后,西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想家们罕见取得共识并一致认定,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西方民主更好的制度了。好像如果国家制度离西方模式越远,就意味着这些国家政治上越野蛮、越落后,不得不被迫接受来自西方的“民主教化或自由改造”,接受西方“民主法官或教师爷”的训教,否则还会遭受导弹轰炸式的“外科手术”,甚至要付出丧失主权和民族国家分裂的代价。
国际历史经验表明,每个国家的民主都应符合自身国家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发展民主应当因地制宜,外部强加和全盘照搬往往是得不偿失。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在追求民主与自由的同时,一些国家却不由自主地陷入了“认识误区和思想迷局”,出现了各式的政治乱象。
首先,民主被泛国际化。在西方战略家眼里,民主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化现象,民主政治和自由市场一样,已经成为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价值、观念、标准、制度、原则、做法等。
近些年来,国际上的“民主阵营”嚣张一时,极尽政治渗透和武力干涉之能事,这不仅导致了国际关系紧张和国际政治动荡,也延缓了一些地区政治发展的进程,败坏了民主的声誉,导致了以下伴生性政治“后遗症”:民主道路迷失、民主思想嬗变、民主结果异化、民主机体溃疡、民主泛化与民主赤字并存、不少国家政治风险上升和政局动荡频繁;与民主在空间上蔓延的同时,也出现了“依附性民主、复仇政治、寡头式民主、财阀的自由”等民主异质现象。
其次,民主被神圣化、宗教化。在西方,民主被“教化”,主要表现为“宗教化、教条化”两方面。例如,宣扬民主拜物教,将民主宗教化、民主形式神圣化、民主制度西式化、西式民主理论教条化、西式民主程式化和模式化。一个政治人物、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旦笼罩上“民主、自由”的光环,便可以随意指责对手是野蛮的、专制的、独裁的,被奴役的,等等。
对于民主的宗教化色彩及背后的战略考虑,西方政治学者常常开门见山,毫不掩饰。亨廷顿在《第三波:二十世纪末的民主化浪潮》一书中写道,现代民主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扎根于西方社会。亨廷顿认为,民主是好东西,民主为西方所特有,可以被西方对外政策制定者所利用。
第三,民主被工具化、功利化。典型的西方政治逻辑就是:我即民主,谁不与我在一起,就是民主的敌人。冷战后,美国继续以民主划线,将世界分割成敌我对立阵营。在民主工具化和功利化的背景下,严肃的民主话题变成了“政治快餐”,不仅恶化了民主形象,而且引发政治冲突,误导了一些国家对政治发展的探索,拖累了整个世界的政治发展进程。
第四,民主被标签化、碎片化。一些国家的政治势力往往将民主制度与西方的政治制度简单等同,将民主化视为西化。一些国家急欲给自己贴上“民主化”的标签,以求在国际关系中能够与“冷战”后的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站在一起。而一些西方国家也习惯以自己的民主框架来衡量和谈论别国的政治制度或政治进程,把持民主的定义和标准,随意给他国打上“民主”或“独裁”的标签。
西方极力推广民主的“政治实用派”笃信民主的普适性和通用性,忽视民主的多样性、现实性和发展的阶段性。殊不知,民主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民主的发展程度与其所处的历史阶段密切相关。实际上,近年来包括苏联、东欧地区以及拉美和非洲等国家在内,人为移植民主模式很少给各国人民自动地带来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和幸福。
第五,民主被庸俗化、手段化。民主成了随意张贴的标签,自我贴上之后,便像找到了政治避难所,从此有了免受批评,并且可以指责别人的权利。民主成了一些政治人物的外衣,民主被绑架变成了被随意打扮的婢女。有的人误认为实行民主就是政治放松、绝对自由、党派竞争。民主化就是意味着要进行大规模的政治改组、政党斗争、投票选举、全民公投等等。实际上,民主要求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成熟的政治文化,也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妥协、协商。
第六,民主被程序化、格式化。这突出表现为将复杂庞大的政治体系简化为民主化,而民主化等同于选举和多党竞争,进而将复杂的政治民主过程简单化为一套选举程序。选举是必要的,是民主的重要表现和形式,但并非是民主的全部和实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普选常常变成一场全社会范围的“政治大赌博”。公民投票时就像是在下“赌注”,一些党派和政治领袖往往不吝许诺,让普通选民在政治制度、社会发展方向等问题上进行选择。而这类选择的后果不仅普通百姓无法预料,而且连政治家也“心中无数”。因此,选民投票时只能凭借自己的情感和直觉。结果是,过分关注投票过程和结果,而忽视选举之后的政治规制和监督制衡,造成一些政权出现宪政危机或独裁当道,从而陷入无休止的政治动荡和社会泥潭。
在法制软弱的情况下,买卖选票和政治腐败的现象极为猖獗。腐败交易的主体不仅仅是官员,而且还有为数不少的居民。在这种情况下,民主就变成选票的市场交易,议会所反映体现的也是院外活动集团的利益,职位和决议也可以买卖。腐败猖獗,制度质量低下,经济受到抑制。
第七,民主被绝对化、终极化。主要表现是宣扬西式民主模式的全球普适性和历史永恒性,认为在一国政治中,民主涵盖了所有政治进程的总和。民主是政治发展总体进程中唯一的和终极的追求,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和绝对的“自由”,可以不顾、甚至抛弃“稳定、效率、秩序”等政治价值。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在这些极度追求“民主”、“自由”的国家里就曾出现所谓民主化浪潮。然而,在上述国家中,这股民主化潮流潮起潮落,来去匆匆。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这里的人民由“渴望民主”变为“厌倦民主”,转而变为追求稳定和秩序。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09期,摘自2011年10月18日《环球时报》)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