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及北欧影响社会物质分配的因素分析 浅谈社会物质分配规律四 (上)
北欧国家指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四个国家。他们地理位置、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很接近。近几年来,“北欧模式”被人们热议。“北欧模式”一般是指北欧四个国家一个历史阶段内的有利于工人阶级的物质分配政策和方式。
为消除企业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抑制两极分化,追求分配公平,北欧国家通过税收建立、体系,使低层穷人得到救助,达到缩小贫富差距收入相对平等的目的。社会福利支出占到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30-60%。“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02人类发展指数》,北欧诸国的基尼系数排在工业化国家的前列,如挪威为0.258,瑞典为0.250,芬兰为0.256。”(《芬兰、瑞典、挪威三国考察报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2002年8月27日 )(中国改革开放前为0.16目前为0.48,美国为0.47)均属于世界上收入差距相对较小的国家。
“根据从芬兰银行(中央银行)了解到的数据,央行行长的月收入大约在15000欧元,需缴所得税50%;部门负责人的月收入约7000欧元,刚毕业进入银行从事研究工作的职员月收入2500欧元,银行内的清洁工、保安人员的月收入大致2000欧元。比较起来,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的差距在税前为7倍多,税后只有3倍左右。在瑞典如果将中等收入指数定为100,则最高收入指数为175,最低收入指数是65,相差2.7倍。在强有力的收入再分配政策下,北欧各国均形成以中等收入者为主体的社会结构,中等收入者占到总人口的80-85%。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公布的《2002人类发展报告》,北欧诸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均排在前列。如挪威为0.942,在公布数字的173个国家中排名第一;瑞典0.941,列第二;芬兰为0.930,排名第十。这些指标高于0.722的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经合国家0.905的平均水平”。 (《芬兰、瑞典、挪威三国考察报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2002年8月27日 )
有人认为巨额的公共开支对经济增长和竞争力会造成一定的负担,但北欧各国的竞争力在工业化国家中并不落后。“从瑞士国际管理学院(IMD)每年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排名看,从经济表现、政府效率、商业效率和制度结构等几方面进行评价,从1998年到2002年,北欧诸国在79个工业化国家中的排名均在前列,并不断提升。如芬兰排名从1998年的第6位上升到2002年的第2位,瑞典从第16位上升到第11位,挪威从2001年的第20位上升到第16位”。 (《芬兰、瑞典、挪威三国考察报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2002年8月27日 )
北欧模式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
瑞典被认为是北欧模式中的代表或者说是典型。
“瑞典没有真正的穷人,表面上很难看出明显的阶层分化。”(《民主社会主义在瑞典》丁刚著南方周末 2007-6-14 )
“瑞典的城市里既找不到破烂不堪的贫民窟,也见不到豪华的住宅。全国各地既看不到食不果腹的穷人,也难得一见一掷千金的富豪。”。( 2010年05月04日 经济参考报)
在瑞典,“教育免费,医疗有保险和补贴,老人住院费用全部由国家支付。产妇甚至还可以在享受长达390天的产假期间领取80%的薪水。妻子生产丈夫有‘育子假’。” (《瑞典与福利国家渐行渐远》 2007年04月09日 CCTV《经济信息联播》)“医生为了让一个轻度抑郁症患者多晒太阳,居然开出让其出国度假两周,费用全报销的药方”。( 2009年04月03日 中国青年报)
由于“瑞典对全体国民实行普遍、全面的福利保障。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给予特别资助”。(《公平收入分配 构建和谐社会2006》中国财政部网站 2010年8月28日 )因此,在瑞典收入少“也不用担心自己会穷困潦倒”。人们会“平稳而丰裕地过完一段人生” 瑞典“是一个美丽新世界,它是向往富足和宁静生活的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天堂”( 2009年04月03日 中国青年报)
在那里有“活得长久一些的自由,免于生病无着的恐惧,免于匮乏的恐惧,获得有适当报酬的就业机会,在和平的、无犯罪的社区生活……这些,就是瑞典式的‘社会主义’。 许多到过瑞典的中国人大多感觉瑞典的社会形态真得很接近社会主义。胜过福利政策出色的法国、德国”。《人人有房无穷人——瑞典的社会主义》丁刚著南方周末2007-6,百度搜索
瑞典又是个绿色国家。自上个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瑞典特别重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在生物、水利、太阳能、地热、废弃物利用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把木屑、居民垃圾、餐馆垃圾等都制成了清洁能源。“全国60%的地区供热用生物能源,燃油仅占2%。全国有汽车用乙醇加油站600多个,法国仅有10个”。(中国循环经济网 2009年12月31日 《瑞典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世界上第一列用牛内脏、牛油等有机物质生产的生物燃料推动的火车今年5月开始试运营。除了使用清洁能源,这列火车还非常环保,不会向空气中释放那么多二氧化碳,噪声也比柴油机车低很多,可以节能降耗60%。”(《除了哥德堡号,瑞典还有什么》解放日报新财经周刊)
瑞典还是个公民相对自由、官员相对亲民廉政、政务透明的国家。早在封建社会的1766年,瑞典议会就制定了《新闻出版自由法》。这项法规是世界上最早的给予公民相对言论自由、政府政务公开、官员实行申报制的法律。美国国会直到1966年才通过政府政务公开、官员实行申报原则的《信息披露法》。要比瑞典晚200年!
瑞典历来被誉为“和平之国”,已有200多年风平浪静。由此“法律规定:除国王以外,任何人包括首相在内,外出时不能配带警卫”。“只有议长、首相、外交部长、国防部长等少数几位领导人,国家才配绐公务专车” (《一篇迟到的考察纪要》摘自《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3期,吴 江 著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
“瑞典政府的领导人大多住在普通住宅区内,国家不提供公勤人员,家务自持”。 (《论瑞典三位一体的政务公开制度》《经济学消息报》 2006年5月12日 。傅光明,湖北省财政厅纪检监察室主任。)瑞典政府被称为平民内阁,办公大楼不设警卫。首相在其居住的普通居民区公寓洗袜子的场景曾被记者抓拍过。他们步行、骑自行车、乘公共车或自己驾车上下班。没有随身警卫人员。 1986年2月28日 。帕尔梅首相夫妇排队买了两张电影票,电影散场后已是深夜,帕尔梅夫妇乘地铁回家,步行途中被暗杀。
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每天早上自己驾车从郊外的住所开到皇宫上班,几十年如一日。他同国人一样照章纳税。孩子在普通幼儿园和一般学校接受教育。
瑞典人向往一种比较传统、平常、从容的生活,最喜欢的度假方式是徒步远行。瑞典全国遍设健行步道网,全长 500公里 ,远离都市乡镇、不见人烟。人们休息时间带上吃的喝的长途跋涉去亲近大自然。
瑞典人对我们中国人自豪地说:我们才是社会主义国家呢!
事物在对比中才能鉴别,瑞典人的话,说明了对自己国家的满意和对我们的讥讽。
北欧人基本是日尔曼民族和移民的后裔。九至十一世纪时,以海盗、掠夺、贸易为业。当时被称为海盗国家,瑞典首都建有规模宏大的海盗博物馆。
8-12世纪的瑞典仍停留在古代的氏族社会里,部落实行议事制。据可靠文字记载,瑞典各地从9世纪起就建立了三级公民大会制度:村民大会、教区大会和省级大会。各级公民大会按期召开,讨论和决定各自范围之内的事,如订立村约民规、解决纠纷,决定何时播种、何时收割、海盗船何时出海等。省级公民大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选举或废黜国王。
瑞典人认为王权是神圣的,国王只能由王族里的人担任,但王权不是世袭的,王位空缺后,要由省级公民大会在数个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中选举产生。国王不能独断专行,而必须服从公民大会决议。
作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瑞典形成于12世纪。瑞典形成之初是个松散的王国,各地区分别有自己的法律和行政管理,而国王只负责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和组织对外战争等事务。由此,国王与各地贵族以及贵族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权利争夺。在争夺中,为了各自的利益,各地贵族、教士们必然要聚集商讨,这就自然形成了与国王对立的,能充分表达、争取各自利益的政权形式------现代议会的雏形。
1397年前瑞典还没有形成现代国家。之后,瑞典、挪威、丹麦组成卡尔玛联盟。由丹麦统治。15世纪末,瑞典的下层贵族多次召集四阶层会议,(贵族、教会、城市自由民、农民)商谈和举行独立起义。1521年,议会推选贵族古斯塔夫为瑞典摄政。1523年瑞典独立。古斯塔夫成为国王,并建立了王位可世袭的君主专制国家。
国王古斯塔夫与议会随之产生了长期的权利争夺。
1617年,议会确定了"四等级"的制度,即贵族、教士、城市自由民、农民。这说明贵族、教士加强了自己与国王斗争的力量。
1632年,议会趁6岁女孩继位之机增大了自己的权利。1718年,议会趁国王无子推举其妹为国王之机,逼迫新国王改革政府体制又进一步增大了议会权利。
1723年瑞典议会通过法令废除君主专制,行政权力又转移到由大贵族操纵的议会手中。导致了1766年政府信息公开、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新闻出版自由法”的出台。这也说明了议会对国王斗争的一个胜利。
但国王并不认可,古斯塔夫三世又发动军事政变,一度恢复君主专制制度。在不断、激烈的权利争夺中, 1772年古斯塔夫三世被杀,贵族重新操纵实权。1809年,瑞典通过了宪法,确立了议会民主制度,对君主权力作了明确限制。王权从此没有崛起。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兴强大的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封建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制度,要求社会各阶层都能参加议会。1830年后,工业资产阶级和自耕农等阶层的代表进入议会。1866年的“议会改革”是瑞典历史的分水岭,随着上下两院的建立,贵族阶级统治的封建社会让位于新兴资产阶级统治的资本主义社会。
从瑞典历史可看出,1 民主在14世纪前的瑞典就已有基础。2 现代瑞典的建立,又是受压制的下层人利用议会首先发起的,即以民主手段为开端。3 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前的历史中,民主思想深入民心,导致议会方面力量基本占据主导地位。因此瑞典的民主有坚实的根基。这对瑞典人后来民主意识的影响是极大而深刻的。
罗马天主教在10世纪从丹麦传入瑞典,宣传“爱你的邻居”的观念,教育人们扶贫济穷。近千年的宗教宣传影响极大,不能不在人们的大脑里牢固地刻上“爱心”和“责任”意识。1523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一世打击罗马天主教反动势力,改奉路德新教。又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的封建特权思想和等级观念,增加了人们思想中的民主、平等意识。
再加上英国济贫法、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促使瑞典尚处在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贵族势力共存的封建社会,就建立了一些有利于民主、有利于穷人的法律制度。
“1766年,瑞典议会制定了《新闻出版自由法》。是世界上第一个确立公民言论自由、政府政务公开原则的法律。该法是权利激烈斗争势均力敌双方妥协的结果,规定了瑞典未来社会政治发展方向。对瑞典后来政治进步社会发展影响巨大。
“1842年通过了创立公立初级学校制度的法令,法令要求国家教会的每个教区(瑞典95%是基督教徒)至少有一所永久性的学校,教区应当为所有儿童免费提供教育”。(《关于瑞典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员潘培新著2004年12月百度网)
1847年,产生了《穷人法案》和《济贫法》。
1853年,瑞典政府又修改《济贫法》,确定“使每个贫民吃饱饭是每个教区和城市义不容辞的责任”。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1901年,瑞典有了第一部《工伤赔偿法》;1910年,瑞典又通过了《病假保险法》;1913年,瑞典通过全民享受的《养老金法案》。这三个法案后来被视为社会保障体制的基石。
一个民族数百年海盗史形成的团结互助精神无遗会影响后代人。一千多年的宗教道德理念宣传,定会对人们的扶困济贫思想及政府应负的责任产生重要影响。封建社会议会民主制度的确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从制度上确立了瑞典的民主根基,更重要的是在人们的大脑里刻上了民主的烙印,使先进的生产力代表——资产阶级较早、顺利的进入了政权。为后来封建社会以和平方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起到了巨大作用。1866年新兴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又为民主进步准备了新的社会制度条件。这些都为后来社民党进行“公正、”、“平等”的分配改革预备了前提条件。
18——19世纪,法、英等各国经济的发展对木材和铁矿石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瑞典以木材加工和采矿业为主体的工业起步。随着炼钢、木才、造纸等工业的发展, 到19世纪末,瑞典陆续建立了银行、铁路、电报和邮政等产业部门,航运业也有了相当的规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瑞典的工业已经很发达了。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地理位置和战争物资需要的原因,使瑞典所奉行的中立政策得到战争国家的认可。瑞典不但避免了两次大战的破坏,而且成为了战争物资的供应国,使之大发战争财经济迅猛发展。两次大战后,瑞典经济实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战后,尤其是二战结束后,各国重建所需要的巨额物资订货,又如同雪片似的涌向瑞典,造成瑞典企业疯狂生产。至50——60年代,瑞典的人均gdp、生产率、失业率都居欧洲第二位,仅次于瑞士,整体实力超过瑞士。除传统的采矿、冶金、金属加工业、造纸、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业外,水电、火电、造船、汽车、飞机、以及新兴的电子、宇航、核能等工业都非常先进。瑞典已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成为了后来社民党分配改革必须的物质基础。
瑞典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初期,资本家血腥的、赤裸裸的剥削,激起了劳动人民的强烈反抗。瑞典著名作家斯特林堡在其名著《红房子》一书中,描述当时一位木匠的心里话:“太太们啊,老实告诉你们吧,日子已经苦透了,而且以后还会更苦,但是到了那一天——那一天,我们要像瀑布似的吼叫着从贫民窟中汹涌而出,我们将要回到我们的床上,是要回吗?不,是夺回!”(《人人有房无穷人——瑞典的社会主义》丁刚著南方周末2007-6,百度搜索)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恶劣的生存状况和低廉的收入必然促使工人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也由此必然在瑞典迅速传播。1884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当年就在瑞典翻译出版了。
1889年4月19日 ,瑞典社会民主主义工人党(简称社民党)宣告成立。
自19世纪中期,欧洲的革命阵营内部尤其德国,围绕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和实践展开了激烈斗争。以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无产阶级要对资产阶级展开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而进行的政治斗争。而以拉萨尔为代表的机会主义分子则主张走争取选举权进行合法斗争的改良道路。他们引诱工人放弃政治斗争,只局限于提出局部的经济要求。
瑞典社会民主主义工人党则站在了以拉萨尔为代表的机会主义分子一边。社民党纲领的基本思想是:“要始终代表劳方的利益。永远是反对资本主义的政党。最终消灭资产阶级。加强国家干预通过政策、立法对私人所有权进行限制。尽可能地扩大公共部门和其它形式的集体生产。通过税收和财政政策对地租和资本利润进行再分配。利用社会政策提升工人阶级的地位。通过教育和其它措施增加高级职业机会,减少低级工作岗位。实现经济平等。这就是被后人概括为“功能社会主义”的理论。1928年,该党又提出了建立“人民之家”理论。即把国家比作一个家庭,没有剥削和特权,只有平等、互助和合作;不分性别、阶级和社会出身,人人享有同样的权利,承担同样的责任,获得必需的各种生活保障。1944年,社民党又在修改后的党纲中增加了“福利国家”的内容。
瑞典社会民主主义工人党党部至今还悬挂着马克思、恩格斯、拉萨尔的画像。可就是不按马克思主义而是按拉萨尔的机会主义思想办事。
社民党自诞生起就积极投入并领导了瑞典工人阶级争取政治权利和改善经济条件的斗争。在其领导下,1909年30多万工人举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全国总罢工,规模之大超过了当时欧洲历史上任何一次工潮。1914年社民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1917年社民党与右翼的自由党合作组成联合政府。二十年代该党曾三次单独组阁,但都由于在议会中都没有占据多数,面对遍布全国的失业、疾病、饥饿和社会不公,社民党政府无能为力,就连对失业保险做些小调整都做不到。
哪里有压迫和剥削哪里就必然有反抗,有反抗就必然首先组织起来。
1898年瑞典工人阶级成立了总工会。劳工运动进一步蓬勃发展起来了。
瑞典的资本家为了对付总工会,1902年也建立了全国联盟———雇主协会。每当工会罢工时,雇主协会就会联合全国的雇主,相互支持。如果工会搞全国性的大罢工,雇主协会就搞全国性的闭厂停工;如果某个城市交通系统的工人罢工,雇主协会就从其他地方调来公交车辆。
这种阶级斗争经过了几十年的反反复复,说明了工会力量不够强大。
1932年,社民党大选获胜后立即与农民协会谈判,并以对农产品进行补贴的许诺换取了它在议会中的支持。从而使社民党在议会中占多数的条件下,开始了瑞典现代史上大规模的、影响深远的分配改革。
社民党首先在凯恩斯之前就提出了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干预理论。在全国成立了劳动力市场委员会。它是政府、工会和资本家共同管理市场的机构。负责组织、指导全国劳动力计划、职业培训计划、就业服务、失业救济等工作。
接下来,政府通过发行公债和提高税收等措施兴建基础设施。使半数以上失业者得到了工作。这一扩张性经济政策西方国家直到二次大战之后才开始执行。第三,支持工人组织起来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和支持总工会与雇主协会进行谈判。第四,政府在1934年资助工会建立了失业基金之后,又通过了人民养老金法案,实行产妇补贴、儿童补贴和建房贷款制度等,使大多数社会弱者的经济条件开始有所改善。1938年瑞典开始实行休假两周制度。
社民党联合农民协会支持工人阶级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很大成效。劳动人民生活不断有所改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组织化程度越来越强。
在1940年,瑞典总工会下属就有45个行业工会,会员已经接近100多万,大约为全国工人总数的70%。到了80年代,全国有422万劳动力,占总人口的一半,产业工人有300万,其中90%参加了工会联合会。白领人员另外组织"中央职员组织",有70万人。瑞典的中央工会联合会是最大工会组织,有25个分会,250万会员。每次大选,70%的产业工人是投社会民主党人的票的。社会民主党领导人中,多数是在工人运动当中涌现出来的,二分之一的社会民主党议员是出身于产业工人家庭,三分之一的议员本身过去就是产业工人,这个比例比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的比例都大。(数据摘自《关于瑞典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员潘培新著百度网搜索)
社民党实行工会会员集体入党制, 1984年有党员123万多人,其中工会会员约占85%。占瑞典840万人口中的15%,占成人当中的20%。除党员之外,社会民主党的追随者在不断的大量的增加,而其它右翼党派的追随者反而在不断的大量的减少。 (数据摘自《关于瑞典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员潘培新著百度网搜索)
社民党成了工人阶级的引路人,工人阶级是社民党的坚强后盾和基础。社民党是与工人阶级在相互依存、荣辱与共中成长壮大起来的。
可能也有历史的原因,瑞典人关心政治参加政党的比率高。70年代末80年代初,只有10%的选民是“无党派人士”,90%的选民都有政治倾向。瑞典是一个各种社会团体众多的国家,几乎每个人都参加了不同的协会、俱乐部、学习班等等,这些团体经常举行聚会、郊游或其它活动。
除了工会之外,社会民主党还建立了自己的青年组织、妇女组织及其它组织,有“劳工与人民运动”,“全国领取抚恤金者组织”,“全国房客协会”、“人民之家”以及规模巨大的“工人教育协会”等等。社民党通过这些自己的组织与广大关心政治的人们密切联系起来。
社会民主党与积极参与政治的工会,与关心政治喜欢参加组织的广大人民的交融关系的结果是什么呢?如果社会民主党与工会的工作是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的,那他们必然是强大到几乎无所不能,使资本家万分恐惧和无奈,如此才确保了后来“瑞典模式”的实现。至使一些法律的出台让所有人为之震惊:“这哪里是资本主义国家应该有的法律”?其实很简单,“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工会凭借社民党控制着议会,已经不屑于再同雇主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了,而是直接在议会通过有利于工会的一系列立法”。(《瑞典学界对瑞典模式的争论与思考》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10-27 )
比如,在社民党的支持下,议会于1972年通过了《股份公司和经济组织中职工代表权法案》,使雇有25人以上的企业理事会中都有职工代表。之后又通过《就业保护法》和《劳动环境法》,对企业主解雇职工的权力进行了重要限制,并加强了工会在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等问题上的发言权。
1976年瑞典议会通过的《劳动生活共决法》。规定工会有权参与决定投资、生产战略等过去由资方单独决定的问题。其主要点:①企业主在决定对企业经营做出重大改变以前要和工会进行谈判。②企业主将经济技术情报以及人事政策的指导原则,经常向工会通报,③工会有权查询帐目和企业经营管理的有关文件。
1983年,瑞典议会通过了“雇员投资基金”法案。基金的资金来源是每年从各股份公司中征收税后超额利润的20%,将公共附加养老金费用提高0.2—0.5%(工资总额税)。该基金由工会直接掌握,用于在各类股份公司中购买企业股票,也就是用来投资。目的是使工人拥有集体掌握资本的权利,实现经济管理民主化,加强对私人资本所有制的限制。可是在长达十年的激烈斗争中,瑞典企业家们百般向议会施加压力,曾组织了数达7万多人的反对建立此项基金的进军议会的游行。这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资本家及其家属大游行。1983年,该基金计划在社民党控制的议会被通过了,但面对资方的坚决、强烈的反对,帕尔梅首相不得不在原先计划上一再向资方让步,最后规定,基金在同一企业中所购股权不得超过40%,而工会只能代表其中的一半。即使这种对工人阶级和社会进步已没有实质意义的“经济民主”计划,在试行了7年后的1991年被迫停止了。
后来帕尔梅首 相偕 夫人深夜步行回家途中被枪杀。事实雄辩地证明,瑞典阶级“合作”中的残酷的阶级斗争。
自社民党1932年执政以来,工人阶级获得了一定经济利益也提高了政治地位,结果是必然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自1932年至1970年,瑞典经济蓬勃发展。尤其60年代是瑞典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到1970年,瑞典以其占世界总数约0.2%的人口,创造出占世界经济总产值1.4%的产品,出口量达世界总出口的2.2%。据估计,自1870年到1970年的一百年间,瑞典人均国民产值每年以平均2.5%的速度递增,远远超过美国、联邦德国等发达国家,仅次于日本(2.7%)。1978年瑞典人均产值10,210美元,在经合组织中(由美、英、法、德、日等34个国家组成)名列第二。就业率60年代即跃居西方国家首位,1982年又上升到81.2%,远远超过了经合组织平均水平(69.3%),而其失业率长期保持在2%上下。(数据摘自《瑞典经济》高锋著原中国驻瑞典使馆参赞,外交部档案馆干部)
据1982年8月世界银行公布的报告称,瑞典的人均国民收入是13,520美元(当时美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是12,950元),比美国还高,在美国、西德之上,在瑞士之下,位居第二。
由于工会与控制了议会的社民党的配合强大到了几乎无所不能,使经济出现了高速发展并为高税收准备了物质条件,社民党才能以政治和经济实力为后盾进行实现福利国家的第一步——高税收制度。
瑞典税负从50年代开始增长到80年代顶峰后转为下降。
1950年,瑞典税收仅占GDP的21%。到70年代占GDP的比重达到50%。新税种的开征是税收收入比重提高的主要原因。如1960年开征社保税,从开征时占GDP的4%增长到1970年的8%。1969年1月开征增值税为税前价格的11%。同时,直接税从1950年占GDP的12%,提高到1970年的20%。
1980年个人所得税最高税负达85%,占总税收一半以上。
1985年,政府将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负85%,调整到70% 。将原来的公司同时缴纳国家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改为只征收28%的国家所得税。(数据摘自《瑞典税收制度考察报告》浙江省国家税务局赴瑞典税收征管培训考察团2005.07.08百度网)
其实,瑞典是个人所得税的税负重,公司所得税税率轻的国家。
社民党通过实行多赚钱者就多缴税办法,使税收由1920年以低收入者为主过渡到1970年以高收入者为主。穷人单从少缴税也增加了些收入。
以1920年价格计算,1920年、1945年和1970年瑞典年收入总额处于同一收入段上的民众占纳税人总数的比例:
单位:克朗 1920年 1945年 1970年
1000-3000 64% 45% 16%
3000-6000 28.7% 41.6% 25.4%
6000-10000 4.4% 9.2% 23.3%
10000-15000 1.4% 2.3% 24.7%
>15000 1.5% 1.8% 10.3%
(《瑞典社民党的理论、政策创新与瑞典历史变迁二》原驻瑞典参赞,外交部档案馆干部高 锋著 2005-05-22 网)
2005年,瑞典的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9%,远远高于欧盟(40%)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6%)的平均水平。(美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例为29.6%,日本为27.1%。)2003年瑞典的税收占GDP高达55%。2001年占51.9%,高于丹麦的49.5%和芬兰的46.5%。西欧平均为40%-50%。”
社会党收取了巨额的税款后,通过再分配手段建立起了高度发达的教育制度、一流的公共医疗体系、养老保险制度、幼儿保育体系,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福利和保险措施。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楷模。使“职工无论干什么工作或居住在什么地方都可享受到大体相同的社会保障”。 (《瑞典社民党的理论、政策创新与瑞典历史变迁二》原驻瑞典参赞,外交部档案馆干部高 锋著 2005-05-22 网)
在教育方面。瑞典对7—16岁儿童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其中90%以上升入高中学习。大学教育的费用则通过提供赠款、贷款等途径来解决。瑞典拥有公立、免收学费的高等学府30多所。对25岁以上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者,高校放宽入学条件。至80年代,瑞典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所有中小学都由政府经办,学费、课本和在校午餐一律免费,还有适当的交通补贴。1985—1990年,教育支出占公共总支出的9.2%,教育投入位居世界各国前列。1990—1995年,教育投入占公共总支出的7.3%,仅低于丹麦、芬兰等。(数据摘自《公平促进效率的增长》《求是》 2008-11期)
“瑞典不仅中小学教育免费,连大学一般也不收学费,”(央视国际 2004年04月12日 )
大学毕业后,“法律规定,大学已毕业的学生只要认为找不到比较合适的工作,不愿离校,就可以继续免费读下去”。 (《一篇迟到的考察纪要》摘自《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3期,吴 江 著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
“一个瑞典籍的孩子,从出生到16岁,每年可以获得 3000克 郎的补贴。从16岁开始,可以连续4年领取助学金。”( 2009-8-19 网易历史)
“瑞典国民识字率为100%。自2001年起,失业人员的小孩也有资格进入学前教育。 2002年1月1日 ,对有儿童的家庭支出进行教育补贴,2004年的补贴额是:对第一个孩子每月为1260克朗,对第二个孩子每月为840克朗,第三个孩子为420克朗,再有小孩则不用付费。大量拥有学龄前儿童的家庭在孩子支出上大大减少”。(《国际问题研究》,1985年1月高锋著,原驻瑞典参赞,外交部档案馆干部)
在医疗方面。“瑞典实行医疗保险制度,参保者交纳个人工资的近10%作为保险金,雇主为雇员交纳相当于雇员工资的32.82%作为保险金,参保者据此可享受如诊断、治疗、手术、康复、住院等,并可享受病假津贴、工伤补助及有关治疗的车费补贴等。患者去公立医院看病,只需支付25克朗,到私人医院看病,只需支付30克朗。这些钱不仅包括就诊费,还包括X线诊断、化验检查、放射治疗及其他治疗等费用。首次看病则不用付费。病人的辅助医疗(如精神疗法、职业疗法、理疗等)一次支付10克朗。怀孕、分娩、绝育保健咨询等均不用付费。公民去医院以及陪同不满10周岁儿童就诊还可以享受车旅费补贴。不满10周岁的儿童住院,其中一位家属每周一次探访孩子的车旅费若超过30克朗,其超过部分可获得补贴。病人生病期间或妇女生育休息的6个月内,可享受到90%的工资津贴。”(瑞典医疗服务体系研究,《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6年第2期,李国鸿著,江苏职工医科大学)
“在瑞典,一个是收入较少的工人,一个是收入较多的教授,另一个是社会地位较高的官员,他们假如患有同样的疾病,将享受完全同样的医疗服务,花同样的钱买药,住同样的病房,做同样的检查和手术”。(《民主社会主义在瑞典》丁刚著南方周末 2007-6-14 )
在住房方面。“1965年,国家拿出巨额补贴,用了8年时间,为低收入者建造住房300万套。(《瑞典实施保障措施加快住房建设》中国建设报网站2002,12,11)
对于900万人口来说,相当于平均每户增加一套。可见房屋的宽裕程度。考虑到工资和福利保障状况,可以说,在瑞典只要想要房就一定能得到!
“瑞典人民的居住条件是世界一流的,早在1990年,瑞典人均住房面积就达到了 40平方米 以上,热水和暖气供应充足。瑞典更可贵是住房分配的公平性也是世界领先的。在政府的住房保障体系中,住房津贴使低收入家庭能够住进居住空间足够大的住房。住房津贴的最多获益者是有孩子的单亲家庭。2002年,全瑞典家庭中有15.3%获得了不同程度的住房津贴,其中有孩子的有23%获得了住房津贴,单身母亲/父亲更有高达60%获得了住房津贴。另外,18-29岁的年轻人,如果收入够低,即使没有孩子也可以获得住房津贴。拥有较低养老金或资产较少的老年人口、残疾人士则可以享受到更进一步的特殊住房补助,以确保他们住进合理标准的住房。按规定,家庭年收入在30万克朗左右都能得到不同数量的住房津贴(还要看家庭财产数量)。1996年瑞典男性全时工作人士的中位数年工资为23万克朗,女性年工资中位数为19万克朗。这说明瑞典住房津贴的可覆盖面是相当大的。”(http://blog.10jqka.com.cn/陈杰的博客,《瑞典的住房保障制度经验与教训》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副教授,北欧中心研究员。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房地产与城市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社民党自1932年上台执政至1976年连续执政44年。44年来,瑞典发展成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占第二位的国家(第一位为瑞士)。其全部国民财富的社会化分配部分,达到57一58%。成为世界上社会福利项目最多的国家。
由于“瑞典社会保障体制逐步建立,几乎人人有份的全民就业、全民养老金、全民医疗保险、全民免费教育等。提高住房水平,减少住房拥挤;进行定期体检,首先是对儿童与母亲;对儿童实行免费牙科保健等等。瑞典不仅成为发达国家之一,而且在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的社会发展排名中名列第四。”(《瑞典通过再分配达到公平》《同舟共进》 2009年第6期)
瑞典完善的福利是丗人皆知的,瑞典的劳动与工资同样名列前茅。
“瑞典公民每周工作5天,全年累计工作1,500小时;每年享受5周的法定有薪假期,工人请病假可以拿90%的工资,在家照管生病的子女,可拿80%的工资。在瑞典即便不工作,一个月也可领到6000克朗的社会救济金”(《环球时报》 2001年11月02日 第十二版)
瑞典的工资状况,(以下为人民币1瑞典克朗=1.15元人民币)
2008年,瑞典全国平均月工资为29100元,
一些行业的平均月工资如下:高等教育30500元,科研、房地产30400元,建筑工业29400元,政府机关和军警28900元,金融保险27100元,管理服务26300元,文化娱乐26100元,医疗保健25200元,中低等教育24400元。
一些职业的月平均工资如下:国企老总48200元,法官38900元,其他司法官员34900元,医生32700元,商务人员32600元,大学教授32300元,政府公务员32200元,军人32000元,会计31500元,程序设计师31100元,作家记者30600元,职员29900元,工程技术人员28800元,除大学教授以外的教师28800,警官和侦探28300元,海关人员27100元,铁路建筑工人26200元,一般司法人员25400元,社会服务人员25300元,职业介绍服务人员24400元,政府公共服务人员(如公园管理人员)23700元,政府税务官23600元,统计员23400元,社会服务人员助理23300元,司法助理21700元,监狱看守21400元,门卫20500元,室内清洁工18600元。
瑞典的工资特点是差别相对小,领取最高工资的高等教育比领取最低工资的基础教育工资高出25%;瑞典职级工资差别甚小,国企老总的工资比室内清洁工工资高出156%;瑞典年龄对工资的影响不大,60—64岁年龄段的工资最高,高出18—24岁年龄段45%;瑞典学历对工资高低影响有限,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工资比初中毕业生工资高出52%;瑞典各地区的工资比较公平,工资的地区差仅为11%。(数据摘自著名工资学者刘植荣博客《飞翔的铁塔》)
“到80年代初期,瑞典的工资级差已大大低于其他经合(OECD)国家。产业工人工资级差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估计为34%,它比英国的210%和美国的490%要小得多。后来,由于‘集中商讨制度’的削弱,瑞典的工资级差到1990年又上升到4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94年6月号)
在这里我们可看出贡献和对社会作用大小的作用。脑力劳动、年龄大经验多工龄长的工资高。责任大的工资高。政府普通业务员工资并不高。而且“公务员除工资以外,并没有其他级别津贴和职务消费。”(《一篇迟到的考察纪要》摘自《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3期,吴 江 著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
“瑞典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小,收入的均等化程度较高。如果将中等收入指数定为100,则瑞典最高收入指数为175,最低收入指数是65,将最富的10%人群的收入下限与最穷的10%人群上限相比较,差距为3:1。瑞典的贫困发生率很低,贫困人口仅占3.5%”。 (《公平收入分配 构建和谐社会2006》中国财政部网站 2010年8月28日 )
瑞典收入分配特点来自于社民党、工会的“统一工资”,“工资均等化”,“同工同酬”的理念与“集中商讨制度”执行的结果。
“在企业内部,雇主协会和雇员协会是在相互协商的基础上按照合同工资的形式确定工资水平。政府不直接介入企业内部的工资水平确定。在企业外部,确定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相对工资水平时,政府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管理作用。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工资水平由政府、雇主协会和雇员协会三方共同谈判确定每年的企业和行业工资水平。政府具有较强的最后裁定权力,甚至可以对谈判的双方给予相应的处罚”。 (《公平收入分配 构建和谐社会2006》中国财政部网站 2010年8月28日 )
“据1972年官方的统计,收入最高的10%的人和收入最低的60%人的税后收入的绝对平均差距是3倍。所以,有人说,瑞典是西欧国家通过收入再分配后的一个最平等的国家。” (《关于瑞典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员潘培新著2004年12月百度网)
“1977年瑞典全国收入最高的10%的人和最低的10%的人的收入差距经税收和福利相平衡后由10比1降到大约4比1。这一政策使国民收入分配产生了有利于劳方的变化,劳动所得(工资加雇主为其支付的相当工资总额约40%的社会保险金)与资方所得(利润加折旧费)相比已由战后初期的1比1,上升为六十年代的2比1和七十年代的3比1,有些年头甚至达到4比1。这种发展使财产占有的差距在缩小”。 ( 2006-08-27 温网博客康新贵转载原外交部档案馆干部,原驻瑞典参赞,多年从事社民党问题研究的高峰文章)
“1930年至1970年间占家庭总数1%的最富有者的财产占家庭总财产的比例由47%降到23%。”( 2006-08-27 温网博客康新贵转载原外交部档案馆干部,原驻瑞典参赞,多年从事社民党问题研究的高峰文章)社民党的"收入均等化"理念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社会两极分化。
全面的福利与相对公平的工资组成了“瑞典模式”。所谓“瑞典模式”就是在私有制的前提下,左翼党派与工会连合起来控制议会,国家干预经济管理,实行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在经济高增长的条件下,通过“工资集中商讨制度”和保险尽量提高工人工资。通过社会福利措施再为穷人增加一些收入。最终达到缩小收入差距的目的。
社民党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分配的相对公平合理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减少了贫困人口。促进了人际关系的相对和谐,缓和了劳资矛盾。
由于“国民健康方面开支大,超过了西德、法国、荷兰、英国、美国,在几乎所有要素上都优于其它福利国家。”(“关于瑞典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究员潘培新 2004年12月6日 百度网)“瑞典婴儿死亡率为3.4‰,居世界前列”。(李国鸿,江苏职工医科大学:瑞典医疗服务体系研究,《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6年第2期薛钫文摘) “英国的新生儿死亡率处于欧洲高水平5.3‰”( 2005年7月19日 广州日报)。瑞典女性平均寿命为82.78岁,男性平均寿命为77.31岁,仅次于冰岛和日本。瑞典是目前世界最富裕的20个国家之一,85%的家庭拥有小轿车,75%的家庭有电脑,50%的家庭有郊外私人别墅,人均住房面积 80平方米 ,70%的家庭每年出国度假和旅游。在瑞典,由于工资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高,家里只要有一人正式就业(拥有全日制工作)就可以达到中产阶级的水平即中等收入,而这部分家庭所占比例高达70%。除了律师、主治医生、教授、企事业单位的中层负责人外,瑞典中产阶层还包括教师、护士、警察和一部分受过职业教育的蓝领工人。国际上的一些社会学家把瑞典形容为一个完全中产阶级化的社会,都不用为生老病死和天灾人祸而操心,人人安居乐业。(数据摘自 2010年05月04日 经济参考报))
上世纪30年代以后,瑞典罢工的次数逐渐减少。据统计,“在1955~1964年之间,瑞典全国因劳资纠纷损失的时间每人每年为0.3至0.6个工作日,而同期在美国是80至100个工作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10-27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分配的相对公平合理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945年至1951年和上世纪60年代这两个时期,是瑞典经济发展最快的阶段,平均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4 .8%和5.3%。”( 2010年05月04日 经济参考报)
工人阶级在社民党的分配政策中是得到了些实惠,难道资本家吃亏了吗?资本家仁慈了吗?资本家悔悟了吗?实际上资本家得到了更大实惠!
“1937年至1984年间,瑞典股价实际年增2.33%,据世界第一位,而占第二位的美国仅增1.17%。到1978年仅8%的瑞典家庭直接持有股票,其中1%的最富家庭占有82%的私人股票,从而控制着大多数大中企业”。( 2006-08-27 温网博客康新贵转载原外交部档案馆干部,曾驻瑞典参赞,多年从事社民党问题研究的高峰文章。)
数据充分说明最大的受益者是8%的资本家,尤其是1%最富有的资本家。他们不但是社会民主党政策的最大受益者,而且由于资本财富的高度集中而控制了国家经济终究将至政治,是国家的真正统治者。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