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民卿: 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同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矛盾分析方法、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等一起,构成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内容。科学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是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有之义。对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始终保持着清醒的理论自觉。
但是,一些人却把问题复杂化,把坚持阶级分析方法同坚持“阶级斗争为纲”混为一谈,指斥坚持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就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就是要回到改革开放前的状态。应该清楚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一个历史观问题和如何正确看待、处理社会矛盾的方法论问题;而以阶级斗争为纲,则是一种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把阶级斗争扩大化所做出的一种错误方针和政策。这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不应该混淆在一起。
中国共产党是有着超强自我纠错能力的政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有着明确认识和清醒记忆,在彻底纠正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之后,决不可能再重蹈覆辙,让错误重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彻底纠正自身错误后,做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抉择,同全国各民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团结在一起,同各种爱国力量团结在一起,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了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开创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我们既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进一步表明了党对历史上所犯错误的高度清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当前,党中央正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集体意志,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任何人都动摇不了、改变不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地认清国内外形势,站稳立场坚定方向,更好地处理好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社会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形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合力。
少数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说成是要回到文化大革命、重提阶级斗争为纲,说成是要重新挑起不同群体的对抗,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危害和谐社会建设,撕裂社会共识,甚至说共产党要消灭私营经济,要消灭私营企业主等社会主义建设者。这种做法实际上是错误地低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坚定性和自我纠错能力,低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同时也错误地高估了他们进行思想反间计的能量和效果,好像把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学者贴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标签,就会把这些学者置于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就会使马克思主义者放弃自己的理论坚守,进而使党和人民屈从于某些势力的主张。这只可能是一厢情愿。
其实,理论争论只是表面现象,问题的关键则是争论背后关于中国改革方向的争夺。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改革方向、性质和目标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少数人总是试图借助改革开放来推行自己的观点,企图干扰甚至左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自主改革,力图把改革的方向引向邪路。邓小平早就说过,改革有两种,一种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一种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所主张的“资本主义化”的改革:“某些人所谓的改革,应该换个名字,叫做自由化,即资本主义化。他们‘改革’的中心是资本主义化。我们讲的改革与他们不同,这个问题还要继续争论的。”[1]邓小平的确是高瞻远瞩、一语中的。事实正是这样,每一次中国的重大改革举措出台之前,一些人就会不失时机地发声,试图诱导中国改革的方向,甚至要“代替”中国共产党来规划中国改革的对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国内外的一些人就对中国的改革作出了这样那样的猜测和“预言”,说什么中国的改革将是一场“不可逆转、无法阻挡的”“革命性的改革”,把关注点着重集中在政治领域,断言中国如果不进行包括政治制度在内的“总体性的变革”,中国的改革就是“不彻底的”,“渴望”中国的改革走上改旗易帜的“颠覆性”变革的路子。而当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出来以后,他们又在失望之余大加批评,说什么“没有在实质性问题上突破”等。针对这些杂音噪音,习近平同志富有针对性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一定要领导人民在新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但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
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在即,一些人又开始频频发声,借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试图在中国力推西方的“宪政”和“公民社会”。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早就指出,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自己要有主张、有定力,“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关键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是各种政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根本的国家制度,决不能有所动摇。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根据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强调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根本制度,就是要纠正那些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名倡导错误导向的思想观点。正因为如此,个别人很不高兴,给这些马克思主义学者扣上了重提阶级斗争为纲、重回文化大革命的“极左”帽子。其实,恰恰是少数人在利用和扩大矛盾,挑起人们怀疑党和政府的决策,用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意识形态作为标准来改造中国,只要中国不这样做,就对中国的制度、观点、政策大加批判,认为中国的改革不到位,中国的政治不民主、不文明,试图使中国在根本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这种做法当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7页。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