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吕世荣(1954-),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宏(1962-),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出处:《马克思主义研究》(京)2010年第2期 第18-24页。《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0年第8期转载。
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最为根本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精神实质的指导。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我们积极应对国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攻击和国内社会思潮多样化、吸取苏联解体教训的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成功的思想政治保证。只有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自觉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社会呈现出东西矛盾与南北矛盾交织共存、复杂多变的态势。同时,我国正处在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并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际国内的这种状况反映在思想领域,就是各种观念和思想的交汇、并存与作用。在此状况下,探讨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科学含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路径,就成为我国思想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能否解决好这个课题关系到我们能否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能否在社会上有效营建健康的思想环境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一、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1.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是问题提出的重要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加速推进以及时代主题的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变化。
其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已不再像从前那样主要以军事实力的对抗和政治地理上的对峙表现出来。经济制裁、人权攻势、增大国际压力及和平演变已经成为对峙的主要形式和手段。西方发达国家在进行经济合作和技术输出的同时,往往把它们的政治意图、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作为附加条件,向其他国家渗透其社会制度、思想意识。
其二,渗透的途径和手段更加多样化。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传播技术和全球信息网络,通过向其他国家的人民灌输其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手段来渗透其价值观念。
其三,在思想观念上,发达国家一方面用“全球话语”和“普世价值”的方式“偷运”抽象的人性论和超阶级的价值观,以此来宣扬其自身的价值观。比如它们需要掠夺别国资源时,往往高喊“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人权高于主权”的口号。实际上,在任何时候,全人类的利益、民族国家的利益、阶级间的利益都是具体的。当人类社会的发展还以国家、民族、阶级为独立主体存在的时候,任何用抽象的全人类的利益来代表这些具体主体利益的行为,对于这些具体的主体来讲都是陷阱。另一方面,它们试图淡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来掩盖它们的真实目的。它们这种非意识形态化的主要表现是“意识形态终结论”和“全球思维”。所谓“意识形态终结论”,一般有两层含义。第一种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时代已经终结。其代表是丹尼尔·贝尔,他在《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的衰微之考察》中,以美国经济、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为依据,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面临着相同或相似的社会问题,两者正日益趋同,旧的意识形态的力量已经枯竭,失去了它们的影响力与说服力,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的“左”“右”论争已经失去意义,两者之间的意识形态已失去意义,曾经是行动指南的意识形态现在已经逐渐走到了死亡的终点。第二种是指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已经终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塞缪尔·亨廷顿、弗朗西斯·福山、约瑟夫·奈等进一步发展了“意识形态终结”的思想。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认为,随着共产主义世界体系的崩溃和冷战的结束,不同文明和文化间的冲突将代替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成为国家之间的主要冲突。
可见,他们所谓的“意识形态的终结”,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终结,而不是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的终结。相反,他们认为他们所谓的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不是他们的阶级和社会利益的反映,而是作为完善的社会制度的体现;不是暂时性的,而是具有永恒性的。
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对华战略的目的就是使我国消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使它们的思想观念一统天下。而国内一些思潮与之遥相呼应,其本质也在于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因此,在理论上强调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必要性越来越变成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了。
2.苏联解体的沉痛教训凸显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苏联解体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失误无疑是其中的重要方面。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苏东剧变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场意识形态性的剧变。与主流意识形态迥异的多种意识形态——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民族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不断冲击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最终取代之,而苏共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对非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放纵和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放弃则是这场剧变得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起苏共实行了人道主义转向,消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而与西方意识形态“眉来眼去”,产生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初混乱;20世纪80年代苏共逐步放松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宣传,从而使意识形态领域成为不设防的地域。官方许可和倡导的思想混乱、对以往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肆意否定、对几十年伟大历史不负责任的嘲弄,摧毁了人民的精神长城。
这场剧变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其一,意识形态领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是一个关乎政权存在合法性的领域,是各种政治力量都竭力抢占空间的领域,是当政者必须全力控制和运筹的领域,失去了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主导权,必然就会失去政治领域的主导权。苏联解体的教训,对于当代中国来讲,就是我们党必须紧紧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主导权。
其二,无产阶级政党坚持话语主导权,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苏联解体的原因不仅是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在他的“新思维”中,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放弃了党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企图在党的理论上用抽象的人性论和无阶级的理想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这使他在意识形态方面遭到惨败。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无产阶级政党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取得胜利的保证。谁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然就否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执政地位。
3.我国当前多样化社会思潮存在凸显其必要性
当代中国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转型,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与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导致思想观念多样化。在社会阶层、利益、观念、认识分层化、多样化的情况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趋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相互激荡的形势更加复杂。应该看到,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程度提高的体现。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社会思潮多样化同时也对国内的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一系列值得注意的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价值观念的碎片化、价值标准的失范、共同理想信念的缺失、思想共识不足、主流意识形态的淡化等。这些都对马克思主义的地位提出了挑战。不解决社会思潮多样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意识形态的现实危险和危险现实一刻也不会消失。
二、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指导
1.从理论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其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在社会历史领域的第一个伟大发现是创立了唯物史观。列宁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作了经典的概括,即从各种社会关系中概括出生产关系,从生产关系中抽出思想关系,他把思想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发展的高度,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发现了社会领域的“物质”,即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并由此出发探究国家、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根源及其发展。这在方法论上集中体现为唯物、辩证、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所谓唯物主义的方法,不是从天上到地下,即不是用观念解释观念,更不是用观念解释并决定现实历史,而是把观念、国家这些被决定的东西放在现实中。所谓辩证的,就是把现象视作一个系统,全面地把握系统及其各个要素的关系,把握其本质。所谓历史的,是指把社会生活当作过程来理解,从动态中把握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唯物的、辩证的、历史的,三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唯物的”要求必须从现象追溯到本质和根源,这就要求全面地、动态地看待现象;所谓“辩证的”、“历史的”,就是要求全面把握现象及其过程,但是如果不从现实而从主观观念中寻找这种全面性和过程性就不能真正地把握现实。就是说,唯物主义不揭示真实的历史发展就不是唯物主义,而辩证的、历史的方法不奠定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发展就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辨证、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成为科学理论的方法论保证。
其二,马克思主义是批判与建构相统一的社会学说。马克思是站在超越资本主义的立场上批判资本主义的,是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探寻人类解放道路的。他通过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露资本主义统治的非人性和不合理性。但他不是为批判而批判,而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批判资本统治是为了超越资本统治、开创一条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所以,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与对社会主义的建构、对无产阶级的关注、对人类解放的关怀是内在统一的。所以,它不仅对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建构性指导作用。
其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我们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以阶级利益为基础、以政治信仰为核心、以社会关系为对象、以思想存在为内容、以打动人心(熏陶濡染)为原则、以引领社会为目的的社会观念体系。从性质看,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的意识,是一定阶级的经济与政治地位和作为在意识中的反映。它根源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从特征看,意识形态是观念性存在,是阶级性意识,是社会精神现象,是阶级的实践精神。从内容看,意识形态以政治信仰为核心,包括一切对于社会关系的意识;以理论为基本形式,同时包括心理、习俗、信仰。在一个社会中,意识形态既包括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同时也包括其他阶级的意识形态。从功能看,一定的意识形态总是试图通过打动人心对社会产生作用,使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中得到实现。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意识形态斗争是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意识形态领域指的是一切对于社会关系的意识的空间,这个空间包含着各种意识形态、包含着意识形态的各个层面和各种形式;这个空间存在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竞斗和纷争——主流意识形态力图保持和巩固自己的地位,其他意识形态试图取主流意识形态而代之。所以,意识形态领域历来都是意识形态的角斗场。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精神现象,兼有“社会水泥”和“社会炸弹”的功能。所谓“社会水泥”就是它可以凝聚人心,在人们心中形成与当下社会主导价值相一致的精神力量,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所谓“社会炸弹”就是它可以激荡人心,在人们心中形成产生背离当下社会主导价值的精神力量,从而导致社会的动荡。一定社会意识形态功能的性质与这种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质以及这个阶级在当下社会中的地位相一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则是肯定的和建设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在不断地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形成了其基本的精神:第一,直面现实的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置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体系(特别是阶级关系体系)中,从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上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在意识形态内部绕圈子。第二,一以贯之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把意识形态批判看作其社会批判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政治批判与政治意识批判、经济批判与经济学批判内在地结合起来,使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成为一个严密的体系。第三,勇于创新的建设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没有建设精神的批判不过是对批判对象的一种实质性顺从。发现新世界是马克思主义批判旧世界的目的。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打造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以抵抗、超越和消解旧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结论。
2.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基石
其一,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思想前提,从而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合理性的精神基石。近代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向何处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才使中国人民耳目一新,使中国共产党认清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前途,新民主主义的科学定位才找到了民族生存发展的活动空间。中国六十年的发展是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历史前提的,没有中国人民站起来,就不可能有中国六十年的辉煌。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贡献给我们的基本经验。
其二,马克思主义是新中国六十年社会发展的思想前提,从而也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思想基石。马克思主义指导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理论依据。如果马克思主义失去指导地位,那么,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专政就失去了理论的支撑而有在理论上从而在实践中遭到否定的危险。有些人在意识形态领域搅浑水以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其根本目的并不在意识形态领域中,而在社会总体中,即达到对党的执政地位、社会制度和阶级基础的否定。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地位不是一个简单学理性的地位,而是一个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地位。学理上的科学性是其现实中政治性的前提,而现实中的政治性使其不仅仅在学理上,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稳定不移的指导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是否定当代中国成功实践的基本意义,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其三,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性在于: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一体的,我国的改革开放本质上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中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会改变。因此,马克思主义指导依然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和思想原则。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适用范围仍然存在。从世界范围看,虽然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现象,但是资本统治的本质没有变,只不过把一国国内矛盾扩张到了世界范围。再一方面,从国内现实看,正在出现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复杂情况,也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的视阈。可以这样说,只要资本统治还存在,只要人的解放还是一个目标,只要社会主义作为伟大的历史运动还在继续,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功能就不会失去。更何况,在当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现实路径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路径具有内在的契合性。直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发展方案,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现实路径,也是中国人民推进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
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探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科学内涵。有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理解为从马克思主义某些原理和结论中寻找制定政策的根据和判断社会现象的依据;有人将其理解为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作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答案库,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某些语句与现实社会生活作对接;有人则将其理解为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政治招牌,用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从事社会实践。以上这些理解在思想领域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认为,它们对“指导”的理解均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些偏差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是具体原理、结论的指导,而主要是理论方法的指导,是精神实质的指导
恩格斯早就批判过德国的青年学者(他们不管做什么事,动不动就挂上马克思主义的标签)不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①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原理和结论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为了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提出来的,随着这些社会情境和社会问题的消失,这些具体原理和结论的有效性也会消失。它们的价值和意义于是就不再以一种显性的存在出现,而是隐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中,凝聚在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中。弄懂马克思主义不是简单地去牢记一些具体的原理和结论,而是通过这些具体的原理和结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体会其精神实质。否则,就不能真正做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些人针对马克思没有讲过社会主义可以和市场经济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也不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基础上产生的,要么断言中国搞的不是社会主义,要么断言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合中国国情,否认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现实性。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懒惰”做法。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最容易、最不费力的一种方法,但也是最不能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是用马克思主义代替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更不是把它作为实践的直接方案。
那么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和精神实质呢?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以理论的形式呈现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指导的关键在于指出方向,指明出路,从思想方法上破解难题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键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简言之,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把握方向,指明出路,从思想方法上破解实践中遭遇到的难题。
所谓“指出方向”,就是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指出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同时,它也指解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道路、举什么旗帜的问题。在近代,中国社会该如何发展的问题困扰着一批批仁人志士。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社会主义的内在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告诉中国人民,外国资本主义是不会让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它们只希望中国成为它们的殖民地;中国人民只有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超越资本主义的“内外奴役”之路,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走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路,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所谓“指明出路”,是指在社会发展的各种可选择的十字路口,马克思主义指明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到通向胜利的出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革命向何处去?当时消极悲观者有之,盲目冲动者有之。毛泽东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理解,创造性地摸索出了一种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武装斗争形式,由它去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从而走出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如何发展的问题面前,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人民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启改革开放之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所谓“从思想方法上破解难题”,是指马克思主义着力在思想方法上指导,在顶端层面设计破解难题的思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系列以前不曾面临的难题摆在我们面前。非此即彼的思想方法只会让我们在难题面前争论不休而折腾。从思想方法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变非此即彼为辩证结合,使各种以往看来势不两立的因素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从而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难题。例如在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邓小平以“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论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革命性思想。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就是十大结合。
实际上,指出方向、指明出路与从思想方法上破解难题是一致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来思考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在根本上创造性地指出前进的道路。这些创造性思想的内容也许在以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涉及,但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紧密关联。没有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就没有这样的创造性思想。
3.指导就是先导、引导和规范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对象中具有不同作用,不能以偏概全。指导之为“先导”,就是为服膺其理论的人提供思想支持,向他们提出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基本价值。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首先就表现在促进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思想自觉,使他们积极地探索获得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先导的对象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实践者。同时,“先导”也是在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所划出的一道亮光,为社会的变革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指导之为“引导”,就是为基本倾向相近的人们提供思想指引,促使其成为同路人、支持者,从而扩大自己的外围基础。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要所有人都信服马克思主义是有难度的,要所有的思想意识都符合马克思主义是有难度的。马克思主义的引导就是吸引这些人了解马克思主义从而支持马克思主义,吸引这些思想意识靠近马克思主义、支持马克思主义。引导的对象是马克思主义的同盟军。他们是马克思主义现实的同情者和可能的支持者。
指导之为“规范”,就是为基本倾向相异的人们提供思想界限,明确表明提倡什么、允许什么、反对什么,从而免受异己因素的冲击。如果说先导和引导是在肯定的意义上进行的,那么规范则主要在否定的意义上进行。在多种思想观念、多种思潮交汇,特别是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涌动的目前,理直气壮地以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提出“提倡”、“允许”和“反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重要方面。
4.目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需要在解决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上得到体现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快速发展的时期,一系列重大的现实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重大历史使命。
其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由历时性矛盾转化为共时性矛盾,并长期存在。如何在共时性矛盾的解决中实现历时性矛盾的解决?社会主义本来应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而社会主义中国恰是在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生产力水平同资本主义相比还很薄弱,面临如何在这种共存中实现历时性矛盾的解决问题,即如何在这种共存中,使自身强大,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显示,并最终超越资本主义。
其二,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在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如何去面对传统?复古主义或历史虚无主义肯定是没有出路的,但是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一个时代的难题。如何结合?在什么基础上结合?在结合中如何实现创新?等等。没有继承就没有根基,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但继承和创新在具体的操作中处处触及民族的历史—现实—未来神经,所以敏感而沉重。
其三,民族性与人类性的矛盾。在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国际交往中,国家的主权、民族的安全是交往的基础,而当代又出现了以环境问题为中心的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认识环境问题作为人类共同难题的性质问题、根源问题及解决途径问题,催生了“全球思维”、“全人类问题”的概念。而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参与解决全球问题的同时,也能够切实地维护本国人民的利益、世界人民的利益,而不被所谓的“人类性”问题的现象所迷惑。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是具体原理、结论的指导,而是理论方法的指导,是精神实质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需的。它是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挑战之必需,是引领我国多样化社会思潮之必需,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之必需。同时,只有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自觉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意识形态立场的坚定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