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铁穆臻|毛泽东基本军事原理(2)——人民战争

铁穆臻 · 2023-12-17 · 来源:毛思想研究公众号
130周年 收藏( 评论() 字体: / /
人民战争是毛泽东坚持的指导战争的根本路线,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区别于其他军事理论的主要标志。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革命战争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人民军队建设、我军战略战术的形成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人民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法宝。

  毛泽东认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是革命战争的主体和胜利之本。动员群众参加战争,依靠群众进行战争,就形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条件,从而能赢得革命战争的胜利。

  因此,人民战争是毛泽东坚持的指导战争的根本路线,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区别于其他军事理论的主要标志。​

 

  一、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基础

  人民战争思想是人民革命战争唯一的战略指导思想,它不是与劣势装备必然联系在一起的权宜之计。确定人民战争的指导思想,是以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力量、战争的革命性与正义性​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对战争的正确领导等科学原理为理论依据的。只有认识这些理论依据,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坚持人民战争路线的道理。​

 

  (一)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战争是人和物的综合竞赛。战争中的物主要体现在武器装备上。因此也可以说,战争是人和武器的综合竞赛。毛泽东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

  战争中的人包括人力、人心、人的能动性三个方面,人心是人的能动性的动力。人力是物质力量,人心、人的能动性是精神力量,因此,人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统一体,是具有精神活动的物质力量。任何武器都要靠人去掌握,从而构成了人和武器之间的主导与非主导的从属关系​。

  毛泽东历来重视武器这个重要因素的作用,以往战争年代,在我们没有军事工业的条件下,毛泽东采用从敌人手中夺取武器的办法,以缩小敌我的武器差距;建国后又强调“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 ,迅速建立起我国独立的国防工业体系。

  毛泽东历来反对忽视武器,片面夸大精神作用的“唯意志论”,同时也反对片面夸大武器作用,把武器视作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的“唯武器论”。他指明了人对武器的主导的支配的地位,肯定了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他指明了武器优势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人心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所以说,人力众寡是衡量战争力量最主要的标志。人心向背,人的觉悟、士气、智慧等体现人心和人的能动性的方面,在一定物质基础上,是对战争胜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随着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出现,武器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明显加强但它终究不能代替人,不能上升到决定的地位。我们既要看到高技术条件下武器地位的提高,又要看到高技术条件下人的地位也大大提高,而且技术越高,就越需要高素质的人去研制、去掌握。所以,人和武器在战争中各自所处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二)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的决定力量

  战争是双方武装了的人群的较量。战争双方都拥有相当数量的人群,但两类人群有本质的差异。反革命战争一方,其人群是为反革命政治服务的,其中多数人也是贫苦大众出身,他们是被迫充当反革命战争的炮灰的,他们所从事的战争违背他们的根本利益,因而其战争行动是被动的、消极的。

  而革命战争一方,由于战争目的与投入战争的人群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因此其战争行动是自觉的、积极的,能充分发挥他们战斗的勇敢顽强和自我牺牲精神。这样,革命战争一方,在人力和人心对比上处于绝对的优势。毛泽东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就是毛泽东在指导革命战争中,之所以要倾注全党的力量,去从事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的根本理由。

  只有动员了千千万万的民众,组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才能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因此,人民群众不仅是革命的基础,而且也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力量。​

 

  (三)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前提

  革命战争之初,革命一方是弱小的,装备处于劣势。通过人民战争,可以缩小武器装备的差距,弥补战争物质条件的不足,最后战胜敌人。实行不实行人民战争,前提不是装备的优劣,而是战争的革命性、正义性,是以“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这一原理为出发点的,革命战争有着两个不可分割的目的,即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在世界上不乏这样的先例,某些国家的人民,通过外力的帮助和扶持,建立了新制度,但由于本国人民并未受到应有的磨炼和改造,因而缺乏应有的能力去维护新制度,在旧制度复辟势力的进攻和反扑面前,轻易地丢失了阵地。因此,选择人民战争的指导思想是以革命战争的性质和所要达到的双重目的为出发点的,绝不是以装备优劣为出发点的。

  战争的革命性、正义性,是唤起民众、激发热情的政治基础。革命战争的目的与民众的根本利益一致,就能调动起民众自觉的行动和勇敢奋斗的能动精神。这就是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非正义战争违背民众的根本利益,尽管战争发动者采取蒙蔽欺骗手段,或者煽动民族仇恨,或者煽起宗教狂热,驱使人们去为他们卖命,但终有一天会被识破,导致众叛亲离难逃失败的结局。所以,非正义战争是不可能实行人民战争的。​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必要条件

  人民战争作为战争的指导思想,不是群众起来就可以自发形成的,它必须要有战争的领导条件,就是战争领导者制定的指导战争的思想和路线。人民战争的领导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是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效力;二是懂得和掌握群众路线的指导方法,善于制定有利于调动群众革命热情的方针政策。而这两个条件,唯有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才能具备。

  战争的正义性,揭示了实行人民战争的可能性,但并非具有必然性。具有正义性的战争不能实行人民战争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次世界大战中有不少国家的反侵略战争都是正义的,但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或封建势力的领导集团出于他们的阶级本能,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作用,也害怕人民群众起来后会危及他们的统治。因此,他们不可能实行人民战争的指导思想,只能采取片面的抵抗政策。

  唯有像中国共产党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毛泽东这样的无产阶级领袖人物,才能真正认识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才能制定并采用全面彻底的人民战争的指导思想。​

 

  二、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

  毛泽东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是普遍地对的,不论在中国在外国,一概都是对的。" 他还说,“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不经过武装斗争,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也不可能推翻由几百万军队维系的强大的反动政权。

  仅靠政治的、经济的或者文化的斗争,就想让敌人自动放下屠刀,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是中国革命用血得出的结论。因此,武装斗争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取得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战争的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战争的统一领导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统一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政治领导就是用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全党、全军和全体人民的思想和行动,使之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思想领导,就是用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教育人民,引导人民群众批判和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用人民战争的战略和策略武装人民的头脑,树立必胜的信念和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组织领导,就是建立党对军队和地方组织的各级党的工作机构,这些机构实行党委集体领导的制度。党中央对战争的统一领导的常设机构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由党的最高领袖扣任中央军委主席。军委主席是领导战争的最高统帅。战争中一切重大行动由中央军委决策。

  上述做法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战争的统一领导,以有效贯彻人民战争指导思想的根本性的措施和制度。​

 

  (三)坚决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武装斗争

  广泛深人地动员和组织群众,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战胜一个又一个强敌的成功经验毛泽东深刻指出:“国家不分大小,只要充分动员人民,坚决依靠人民,进行人民战争,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打败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的经验是:

  第一,倾注极大的精力去抓好群众的动员和组织工作。人民群众的觉悟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教育提高。动员是教育的过程,也是组织的过程。为此,全党要通力进行广泛深人的政治动员,把政治思想工作渗透到人民群众的各个阶层,贯串于战争的全过程,使人民群众懂得革命战争的目的和自己的责任,激发他们投入革命战争的热情和责任感。

  第二,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在领导战争的全过程中,真心实意为民众着想,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政策,将农民投入战争与解决他们的根本问题一土地结合起来,从而极大地调动了翻身农民自愿投身到革命战争中去的热情,并将这种革命热情付诸行动。

  人民群众投人战争的形式,总体上可以分为直接参战和支援战争两种。

  直接参战包括参加人民军队和地方游击队、民兵等,支援战争则是多种形式地为前线的作战服务和提供物资保障。如解放战争中,在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战略大决战中,我方投人野战军201万(部分重复运用)、地方军62万、民兵40万、支前民工539万。仅淮海战役,光人民群众支前的小车就有41万辆,为前线源源不断地提供粮食弹药等物资。后来陈毅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在解放战争中,人民群众为军队补充兵员520万。广大群众在“_切为了前线的胜利”的口号下,全力支持战争,做到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军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所以说,我国的人民革命战争是一部伟大的人民战争的史诗。​

 

  (四)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实行人民战争,除了广泛深入地动员和组织群众,还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实行正确的统战政策,结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最重要敌人。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的作战对象,及时调整和制定正确的政策,把有可能争取过来的阶层和人士,争取到人民一边来。

  如抗日战争期间,将土地革命战争中的“打土豪,分田地” 政策,及时调整为“减租减息” 的政策,争取了地主和富农中的开明分子、蒋介石营垒中的有民族气节的上层爱国分子,以及大批海外侨胞,使他们本着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原则,不同程度地加人到我们的抗日行动中来,从而结成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集中打击了日寇和投降日寇的汉奸卖国贼。​

 

  (五)实行以人民军队为骨干的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毛泽东在指导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实践中,为适应实行人民战争指导思想的需要,创造了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实行主力红军、地方红军和赤卫队三结合体制;抗日战争期间,实行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和人民自卫军三结合体制;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采用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体制;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实行的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三结合体制,是毛泽东一贯思想的现代形式。

  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能够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各种力量有效地调动和协同起来,使人民战争的威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毛泽东认为,三种武装力量的正确划分和相互配合,可以形成强大的武装力量体系。如果敌人敢于进犯,我有人处就有武装,从而置敌于到处挨打的困难境地。再凶恶的敌人进来,也必将陷人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难逃灭顶之灾。英国著名元帅蒙哥马利在1958年到中国访问并观看了民兵的军事表演后,感慨地说:“进攻中国应成为军事上的一条禁律。……任何聪明的军事家,都不要到中国去作战,那里是无底深渊,进去了是不好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评论写道:“中国已经具有最可靠的防御力量--10亿人民、广阔领土、军事化的纪律及其政治上的统一性。任何外国都是无法征服中国的。凡是有理智的人,都不敢进行这种尝试。”

  在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中,人民军队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毛泽东说:“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作骨干,就不能有效地消灭敌军的主力,粉碎反革命军队的大规模进攻,就不能使人民群众的斗争得到有力的支持,就不能开辟、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和战略后方,就不能使人民战争生动活泼、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并坚持下去。

  战争年代以及建国以后,党总是通过军队派出大批干部和人员,去组织和训练群众武装。但也必须看到,没有广大群众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协同与支持,光靠人民军队,也是不可能取得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的,也是不可能建设成强大的现代国防的。骨干的作用是榜样的作用、支柱的作用,但不能把它片面夸大到可以否定或排斥其他力量而陷人“唯军队论”的歧途。​

 

  (六)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斗争形式密切配合

  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仅靠武装斗争还不够,还必须将其他战线、其他形式的斗争开展起来,与武装斗争相配合,发挥对敌斗争的整体效应。

  毛泽东指出:“没有武装斗争以外的各种形式的斗争相配合,武装斗争就不能取得胜利。” 为此,必须开展协同于战争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多种战线的斗争,包括与敌人的政治谈判斗争和争取敌军、瓦解敌军的斗争。

  解放战争前的“重庆谈判”,起到了揭露美蒋反动派反革命两手的伎俩、争取社会各界、教育全国人民的作用,使人民对蒋介石的反人民动向引起警觉。随后的“北平谈判”,揭露了国民党政府企图取得喘息机会以便券土反扑的阴谋,使人民在精神上做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准备。

  在解放战争激烈的军事斗争过程中,毛泽东又将瓦解敌人的工作加以密切配合,争取了大批敌军的起义、投诚或接受和平改编。我党在敌占区内,也精心组织群众,开展了蓬蓬勃勃的多条战线的斗争。如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全国各地的救亡运动和抵制日货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蒋管区农民的抗租、抗捐、反抓丁、反恶霸的斗争,城市工人学生和市民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左翼文化人士在文化战线上的反蒋的民主爱国斗争等,形成波澜壮阔的对敌合围之势,从而使敌人陷人到处挨打的困境,显示了人民群众的整体威力,加速了敌人的灭亡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

 

  ​(七)第一条战线和第二条战线的汇合

  毛泽东指出:“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 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两条战线的观点,应该说是适用于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

  革命潮流的高涨与低落,往往包含着敌我双方的总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潮流的高涨与低落,始终是由两条战线构成的:第一条战线是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战争,第二条战线是白区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方面,第一条战线经历了战略进攻、战略决战、战略追击三个阶段的军事胜利,以及土改、整党、整军的成功。第二条战线经历了以1946年7月上海摊贩骚动、12月北大“沈崇事件”为标志的第一个高潮的出现1947年“五·二〇”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运动为标志的第二个高潮的出现,以及统战工作、城市工作的成功。真正实现了第一条战线和第二条战线两大潮流的汇合,于是便出现了“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的新局面,人民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八)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是在批判和纠正红军队伍中存在的黄巢、李闯王式的流寇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他阐明了革命根据地是“工农武装割据”路线的必要条件,并在抗日游击战争中加以重申和系统化。毛泽东把根据地比作执行战略任务的战略基地,他说:“没有这种战略基地,一切战略任务的执行和战争目的的实现就失掉了依托。”在解放战争中,他又进一步告诫全党:“必须人人下决心,从事最艰苦的工作,迅速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 革命根据地是进行革命战争的依托和战略基地,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必要条件。

  革命根据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政治上,它是团结人民的中心,具有强劲的吸引力​。如当年以瑞金和延安为中心的根据地,犹如灯塔一般照亮着人们的心,指引着人民革命斗争的道路,成为人民大众向往的圣地,吸引着无数热血青年奔向革命。

  军事上,根据地是战争的依托,人民军队在根据地内如鱼得水,依靠良好的群众条件,有效地歼灭敌人。同时,根据地又是军队战斗后休整、补充和训练的基地,使军队能够及时地得到补充,安心休养生息,且无干扰地组织和开展练兵活动。经济上,根据地是提供战争所需的财力、物力和各种战争保障的后勤基地,它保证了人民军队的生存和发展。

  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第一年的后半年,集中了34个旅,约二十五万兵力进攻我陕北根据地,企图一举消灭我根据地,消灭我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统帅部。当时毛泽东身边的兵力只有敌军的1/10,处于绝对的劣势。

  但毛泽东基于陕北根据地对全国解放战争中的巨大影响,坚持就地与敌人周旋,引诱敌人、调动敌人,使敌人四处奔波,却始终找不到毛泽东和我军主力在哪里。敌人在疲惫不堪、浑浑沌沌中,接连在青化砭,羊马河和蟠龙三个战役中,被我全歼3个旅又3个保安团,使我军稳住了战局,并最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陕北三战三捷的战例,充分显示了革命根据地的威力。陕北根据地是我党经营多年的老根据地,军民血肉相连,人民群众自觉地掩护我军,帮助把握敌情,对敌封锁消息。因此,战略上我军虽处劣势,但在战役、战斗上我军都能自如地形成优势,从而保证了战役、战斗的胜利。​

 

  (九)创造一整套适应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战略战术是进行战争的方法。不同的战争有不同的方法。中国人民进行的人民战争,有别于历史上所有的战争,因此必须创建适应人民战争特点所需要的方法。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解放在军事上同样也将有它自己的表现,并将创造出自己特殊的新的作战方法。”

  毛泽东在指导中国人民开展人民战争的过程中,坚持“先打弱的,后打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打各的)”的完全主动的作战原则,趋利避害,灵活机动地指导战争,从而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显示出三个特点:

  一是阶级性。毛泽东曾经指出,“蒋介石曾多次集训他的将校,将我们的军事书籍和从战争中获得的文件发给他们研究,企图寻找对付的方法。美国军事人员曾向蒋介石建议这样那样的消灭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并替蒋介石训练军队,接济军事装备。但是所有这些努力,都不能挽救蒋介石匪帮的失败。这是因为我们的战略战术是建立在人民战争这个基础上的,任何反人民的军队都不能利用我们的战略战术。” 可见,由于阶级特性,敌对阶级、敌对军队永远也学不到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也永远找不到对付它的方法。

  二是科学性。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辩证唯物主义应用于军事战略和策略的体现,正确地解决了战略与战术、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进攻与防御、内线与外线、歼灭战与消耗战、强与弱、优与劣等一系列辩证关系,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三是求实性。实事求是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明显的和鲜明的特点。朱德曾指出: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的新兵法。” “这是我们进行人民战争所创造出来的新兵法,也即是毛泽东的新兵法。”​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各主要内容的内在联系是:

  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而要想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就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战争的统一领导,同时坚决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武装斗争,因此必须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党在领导人民战争的过程中必须实行以人民军队为骨干的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以武装斗争为主并与其他斗争形势密切配合,同时不忘发动敌占区人民的斗争,努力将军事战场上打击敌人的第一条战线与敌占区人民反抗敌人统治的斗争的第二条战线结合起来。实行人民战争还应有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作为军事斗争的客观物质基础,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拥有在战场上对敌进行有效军事打击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欧洲金靴|教育之乱,祸起萧墙
  2. 日本女优横宫七海自杀身亡——畸形的社会还要逼死多少人?
  3. 司马南:公开丑化河南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4. 以前那么“穷”,为什么大家还怀念从前?
  5.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6. 星话大白|越南
  7. 《邓选》学习 (十)
  8. 对菲律宾斗争的关键是,让它的挑衅得不偿失
  9. 影评:电影《熔炉》看资本主义特权
  10.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4.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6. 这是一股妖风
  7.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鲜领导落泪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