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潜伏》谈信仰 |
◎ 窦含章
|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什么样的信仰,将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一个党、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电视剧《潜伏》就展示了信仰的伟大力量。在这部情节跌宕起伏的电视剧中,信仰成为决定人物命运、贯穿全剧的主线。通过观察剧中典型人物命运的变化,人们不仅可以看到信仰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失去的,还可以思考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面对信仰。 在剧中,主人公余则成之所以能够在严酷的环境中,舍生忘死,长期潜伏,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卓著贡献,正是因为他获得了崇高信仰的强大支撑。囿于极特殊的斗争环境,余则成没有机会对党的理论进行系统学习,没有参加过一次组织生活,甚至连入党形式都不符合基本的组织要求。但是,他最终却由国民党军统特务变成了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成了视金钱如粪土,为党的利益愿意牺牲一切的英雄人物。这种改变源于他的切身感受。在余则成周围,一边是贪污腐化、为个人私利斗得你死我活的国民党官员,一边是纪律严明,为了民族解放事业甘愿牺牲生命的共产主义战士。这种存在巨大反差的现实极大地冲击了余则成的思想,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他的信仰。对于余则成这样一个追求民主进步的中国人来说,投入中国共产党的怀抱,是必然而不是偶然。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军统天津站站长吴敬中当官十几年就得出了这八字心得。也许早年参加复兴社闹革命时,吴敬中也有报国济世干一番事业的理想信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侵蚀,到老时已变成世故圆滑、以权谋私的贪腐官僚。任何朝代、任何国家,都有像吴敬中这样的官员。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多数领导干部都如吴敬中一样,那么他所依附的事业必将腐朽,这样的统治也难以持久。国民党当年的干部中,像吴敬中式的人物已经多如牛毛,面对朝气蓬勃、一心为民的中国共产党又焉能不败? 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时代变迁,观念变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潜伏》中所表现的共产党人的信仰就过时了。相反,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中国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可能被葬送。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较高形式,信仰的树立不仅受制于时间和环境,还受社会风气影响,并需要克服甚至战胜一些人类基本的欲望。因此,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随波逐流易,树立崇高信仰难。 对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必须高标准地坚持信仰、牢记宗旨。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利益诉求,但是每个领导干部应该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不是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在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待遇与几十年前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比起普通群众也已很优厚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权力仍被私用,那就是对信仰的背叛,这样的干部,就是党和人民的罪人。 对于广大群众来说,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余则成、翠平那样的高度觉悟,但不是说信仰就可有可无了。在普通群众中,信仰的基本要求应该是追求真善美,遵守起码的社会公德,既珍爱家庭,也关爱社会。 人活着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论身居庙堂,还是身处草野,精神信仰都能够让人明确生活目标、丰富生活内涵、提升人生价值。看过《潜伏》,但愿有更多的人能重拾信仰,让信仰之光照亮中国的未来。 |
(单位:新华社) |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