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并未大肆炒作的电视剧《潜伏》,近来颇受欢迎,收视率急剧上升,不显山不露水地就火遍了大半个中国。
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的结果表明,95.7%的人表示喜欢看《潜伏》;55.1%的人说在里面看到了信仰的力量,为那些无名英雄对自由正义的追求和坚定信仰而深深感动;还有32.4%的人,看到了共产党员具有的坚定信念、奉献精神和钢铁纪律。(《中国青年报》 5月2日)
主人公余则成的变化,就是信仰力量的最好写照。《潜伏》开篇第一句话就说:“余则成是个老实的知识青年。”换言之,他原来是个没什么信仰和追求的懵懵懂懂的青年,而在经历了无数风雨和生死考验后,当他终于成为一个光荣的共产党员时,他只轻轻说了一句话:“我会奋斗终生的。”于是,他在这部剧中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都是在为崇高的信仰而努力奋斗。
余则成的信仰是怎样确立的呢?不外乎教育、熏陶、自我觉悟这三个传统途径。教育和熏陶包括正反两面,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是对他的正面教育,主要有他的几个上级和联络人的壮烈牺牲对他的心灵震撼,他的共产党员恋人左蓝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牺牲精神对他的精神熏陶,其中有一个余则成手捧左蓝珍藏的《为人民服务》遗物在默默诵读的镜头,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反面教育,则主要是国民党的腐败,包括戴笠用新四军的情报来换取日军对他的走私船的放行,特务头子们的勾心斗角,天津站站长不择手段大发不义之财,使他对国民党彻底失去信心。再加上他自己的长期观察、思考及觉悟,反复比较、鉴别,他终于得出了正确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是中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
余则成革命信仰的曲折的确立过程,对我们今天培养人们的科学信仰,树立核心价值观,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平心而论,现在的教育条件比余则成那时要好得太多了,不论是理论灌输,舆论引导,还是环境熏陶,典型示范,都可以光明正大地进行,按部就班地安排,因而,我们的思想政治工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取得更理想更完美的教育效果,让科学信仰之光照耀每个人的前进道路。
广大观众对《潜伏》的普遍认同,对余则成成长过程中信仰力量所起到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无论是科学信仰还是传统美德,在当下都已成为社会急需的稀缺物品,而人们对《潜伏》等剧的热议,就是因为剧中人物拥有当下这个时代稀缺的精神品质,能够让观众产生强烈共鸣,热情呼唤信仰,也说明我们已进入一个理想信仰回归的时代。
《潜伏》一剧的大获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启发。我们曾因过分强调文艺的教化作用而受到人们心理逆反,进而一度走向只要娱乐不要教化的偏激之途,甚至喊出“娱乐至死”的口号。现在看来,文艺作品的教化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绝不能抛弃的,看了电视剧《潜伏》,许多观众开始思考信仰的力量,在呼吁信仰的回归,就是最好的佐证。而《亮剑》、《士兵突击》、《暗算》、《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国兄弟连》、《国家行动》等优秀电视剧,也都在弘扬理想、信仰、革命英雄主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也都取得了娱乐与教化双赢的可喜效果。
人生在世,要想活得明白,活出价值,务必得真信点什么,信得义无反顾,信得坚定不移,信得无怨无悔,这就是科学信仰。这种信仰,就好似茫茫夜海中引导航船的灯塔,照亮生命的夜空,指引船只安全归航;就如同浩瀚沙漠中旅人的罗盘,指引我们奔向生命的绿洲,希望的未来。
《中华魂》2009年第8期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