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故乡
金秋九月,收获的季节。故乡的人,此时在忙碌着收获花生和稻谷。远在外地求学,闲暇之余,心里始终怀念着故乡的一切。怀念着年迈的双亲,怀念着屋前的野花,屋后的古井,怀念着那个我们翻山越岭才能抵达的破旧小学。所有的这些,构成了记忆中故乡的细致轮廓。
大别山似乎是上天赠送给故乡的天然注脚。连绵的丘陵,群涌起故乡宽阔、厚实的土地,伸向无边的天际。我的童年便是,徜徉在群山与流水之间,与牛羊做伴,触摸着大自然最自然的肌肤,享受着无忧无虑的快乐。那时的天,湛蓝湛蓝的;水,碧绿碧绿的;山,青翠青翠的……纯真、美丽,就像是没有添加作料的农家菜,让人回味无穷。在自然的怀抱里,与小伙伴们一起,放肆着农家小孩的野性与粗犷,肆无忌惮的奔跑着,叫啸着。让那份天真的快乐,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烁着它最为动人的光芒。偶尔调皮时,还会偷偷溜进张大爷或李大叔的西瓜地里,摘得一两个西瓜,在草地上,在牛背上,吃得不亦乐乎,直到听到叫骂声时,才一哄而散。
屋后那连绵的山,也藏匿着我与小伙伴数不尽的故事。春时,我们结伴提着菜篮子,去寻找雨后的野蘑菇。此时,满山的野蘑菇,承担着我们肚里蛔虫的咀嚼的诱惑。提着满篮子的蘑菇回家时,往往就会换来让我们解馋的猪肉,那种味道,胜过了世间一切的美食。夏时,我们相约去山上捉知了,捉麻雀,玩的不亦乐乎。总是到日落西山时才牵着牛儿蹒跚而归,在夕阳的余晖中,倾尽我们一天的快乐。秋天,我们摘打着满山的板栗,把那一个个满身是刺儿得家伙,收拾的服服帖帖,山里也充满着我们小伙伴们的欢歌笑语。冬天,就更好玩了。雪下得越大越好,我们三五成群的,拿着各种诱饵去山上逮野鸡,捉兔子,干得热火朝天……提着野鸡兔子回到家,坐在火塘边等着母亲做好香喷喷的野味,以成为我脑海里关于童年不可或缺的美好记忆。当我回家再次看望屋后的群山时,她不因四季的变幻,而失去生机,满载着我童年的欢笑,在故乡代代人的陪伴与守护之下,反而越发显得苍劲挺拔,闪耀着丝丝的温暖与感动。
趟过门前那条小河再翻座山就能低抵达的学堂,更是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每天早饭后便于伙伴们一起,手拉着唱着属于那个时代的儿歌一起去上学,“小呀嘛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不怕风儿狂……”,童稚的歌喉,天真的快乐,在幽幽的青山间飘荡着,与蓝天白云一起构成了一幅最为美妙的儿童上学图。贫瘠的土地,简陋的学堂,却养育了了我们顽强的生命力和高涨的热情。小小的校园里,每天风雨无阻的飘荡着朗朗的读书声,“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直至今日,这些句子我都还耳熟能详。课后,我们玩的最多的便是老鹰抓小鸡了,一簇簇一团团,你追我赶,你躲我藏,跑呀、跳呀、追呀、赶呀、打呀、闹呀……整个操场都蔓延着天真的快乐和无邪的笑声。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一刹那间,人群便都涌向教室,吵吵闹闹、熙熙嚷嚷的操场顿时就变得鸦雀无声,空无一人了。“一二三、坐端正”,伴随着老师的口号,我们便迅速的进入了课堂的状态,聚精会神的听着老师讲课……
闲暇或放假之余,便在父母的吆喝下,下地帮忙干一些零碎的农活儿,摘花生、倒芝麻、挖红薯、拣豆子等等。但调皮、贪玩的的天性,使我总在想着法子逃避父母的管束,一不留神便从父母眼皮底下溜走,去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捣蛋,乐不思蜀。等倾尽了一天的精力与兴头回到家时,便总也免不了一顿臭骂。记得有一次,因贪玩结果把牛给弄丢了,直到傍晚还不敢回家,最后在隔壁王奶奶的帮助下,牛算是找到了,但一顿臭骂也还是没有逃掉。不过即便如此,只要小伙伴们一吆喝,便又好了伤疤忘了痛,继续去演绎着童年的“斑斑劣迹”。节时回家,与母亲聊起这些往事时,母亲总是乐呵呵的责骂着那时我的调皮与贪玩。现如今,一起玩耍的伙伴都已长大成人,大多都在外面辛苦挣钱,有的甚至已成家立业了。每每碰到他们时,我多么想再去提及儿时的那些往事,重温儿时的那份快乐,可当我触及到他们眼神中的那份生存压力时,便欲言又止了……
我深深的怀念着我的故乡,怀念与我共度童年的伙伴,怀念那曾有我求学足迹的学堂,怀念所有在我儿时记忆中曾出现过的人和事。席慕容在《乡愁》中写道“故乡的歌是一首清远的笛,总在没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是的,故乡于我们,是一份牵扯不断的思念,无论天涯、无论海角,我们心底里都包含着那份浓浓的乡情。这些年,随着求学道路的遥远,我与故乡的距离在空间上被慢慢拉开,但感情上的距离却日益走近。闲暇时,我时常怀念起我的故乡,怀念起乡土中国下,那份给我力量与生命的土地。愿故乡一切安好!
2010年11月3日 于黄州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