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电光石火如晴空霹雳的一首好诗
——也来说说《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
马望野
========================================
(一)
新年伊始,就读到一首好诗:《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毫不夸张地说,她震撼了我的思想,她颤动了我的灵魂。仿佛电光石火一样,让我见到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珍品,或者像晴空霹雳一样,使我感到了人人都会因之振聋发聩,人人都会因之醍醐灌顶。谓余不信,请你也来读一读:
++++++++++++++++++++++++++++
《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
++++++++++++++++++++++++++++
当我们是东亚病夫时,我们被说成是黄祸;当我们被预言将成为超级大国时,又被称为主要威胁。
当我们闭关自守时,你们走私鸦片强开门户;当我们拥抱自由贸易时,却被责骂抢走了你们的饭碗。
当我们风雨飘摇时,你们铁蹄入侵要求机会均等;当我们整合破碎山河时,你们却叫嚣“给西藏自由”。
当我们推行马列救国时,你们痛恨我们信仰共产主义;当我们实行市场经济时,你们又嫉妒我们有了资本。
当我们的人口超过十亿时,你们说我们摧毁地球;当我们限制人口增长时,你们又说我们践踏人权。
当我们一贫如洗时,你们视我们低贱如狗;当我们借钱给你们时,你们又埋怨使你们国债累累。
当我们发展工业时,你们说我们是污染源;当我们把产品卖给你们时,你们又说造成地球变暖。
当我们购买石油时,你们说我们掠夺资源、灭绝种族;当你们为石油开战时,却说自己解救生灵。
当我们动乱无序时,你们说我们没有法治;当我们依法平暴时,你们又说我们违反人权。
当我们保持沉默时,你们说我们没有言论自由;当我们敢于发声时,又被说成是洗过脑的暴民。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你们这样憎恨我们?”你们回答说:“不,我们不恨你们。”
“我们也不恨你们,只是,你们了解我们吗?”“当然了解,我们消息多的是,有法新社、美国有线新闻网、还有英国广播公司……”
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回答之前请仔细想一想,因为你们的机会是有限的。
够了,这个世界已经容不下太多的伪善。
我们要的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太平盛世。
这个辽阔的蓝色地球,,容得下你们,也容得下我们。
(二)
据说,这一首诗是用英语写就的,以上是汉语的译文,早就在网上广泛流传。这首诗的是谁?大家都不知道。《北京青年报》记者马宁,前些日子采访了曾经被认为是该诗的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退休华裔物理学荣誉教授林多梁,作出了如下的报道:
++++++++++++++++++++++++++++++++++++++++++++++++
《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网上火爆 “”成谜
+++++++++++++++++++++++++++++++++++++++++++++++++
近日,一首名为《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What Do You Really Want from Us?》)的英文诗再次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这首据说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退休华裔物理学荣誉教授林多梁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的诗歌,被比喻成多年来受到双重标准困扰的海外华人向西方偏见“射出的一记利箭”,网友纷纷赞其“十分给力”。不过经林多梁教授本人昨天向记者证实,这首诗并非他所写,而且他也不太认同诗中流露出的强烈的仇恨情绪。
■被认为是诗
已经年届八旬的林多梁教授昨天通过电话向记者详细解释了自己怎么成了这首诗的。2008年初,林教授正在准备前往中国山西大学讲学,电子邮箱中收到了这首诗,“我感觉语言和内容都不错,就转给了一些朋友,没想到其中一位误以为诗是我写的,经过多次转发就真的成了我写的了。”林教授笑着说。
没想到这首诗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林教授的想象。“等我三四月份到山西大学的时候,邮箱里的邮件已经近千封,少说也有好几百。
■真正无处可考
林教授说,当时自己还不知道电子邮件有“批量回复”的功能,“为了澄清事实,我就一封一封回复,告诉他们这诗不是我写的。大概一共回了100多封吧,实在回不动了。”最初把这首诗的安在林教授头上的那位朋友也向他道歉,自己也发出了不少澄清邮件。但影响已经无可挽回,林教授仍然被公认为诗。
至于这首诗真正的是谁,林教授已经难以找到最初的邮件,所以截至目前无处可考。
■接到核实电话
这首诗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它被认为在美国权威媒体《华盛顿邮报》上发表过。那么这到底是不是事实呢?林教授对此也做出了解释。
“可能是某人的某个邮件中说它曾经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过吧,然后就迅速传播开了。而我本人当时对此并不知情。”2008年5月初,林教授结束在山西大学的讲学后来到上海,准备继续前往四川绵阳讲学,就在这时爆发了“5·12”汶川大地震,因此没有成行。就在那几天,林教授在上海突然接到一位《华盛顿邮报》编辑打来的电话。
“他先是问这诗是不是我写的,我回答不是。他又问这首诗什么时候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过,我说不知道。然后他才告诉我自己就是《华盛顿邮报》的编辑。最后他问我能不能给《华盛顿邮报》写些东西,后来我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写成。”
■“被发表”在先
过了很长时间,林教授才从朋友那里得知,这首诗真的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而且诗前被注明“不详”。
记者在网上查询到,这首名为《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的英文诗全文的确曾经出现在《华盛顿邮报》网站2008年5月18日的“观点”板块中,诗前有一句话,“此诗3月出现在互联网上,随后在中英文博客和网站上病毒式传播,但不详。”但记者无法查实《华盛顿邮报》版面上是否发表过这首诗。
综合林教授向记者提供的时间,可以得出结论:《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一诗是先“被发表”,经《华盛顿邮报》编辑与林多梁教授核实后才真正发表出来的。
■被重新关注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人们对这首诗的关注渐渐减少了,林教授的邮箱里也没有那么多的邮件了。“可是从去年12月开始,邮件又陆续多了起来。虽然没有原来那么多,可也有十几封。我意识到这首诗又被重新关注了。”林教授说。
昨天下午在外交部举办的主题为“新时期的中美关系”的第二届“蓝厅论坛”上,《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被当成中美关系的一种现象被与会专家提及。关注到此诗的外交学院副院长郑启荣认为,此诗在网上传播反映了中美关系的结构性矛盾以及人们对当前中美关系的一种心态:“美国人对中国的自然成长、地位上升感到焦虑,中国人则感到不公平。”
·林多梁·
生于1929年,字松涛,祖籍浙江青田县,生于浙江瑞安县,后赴美留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已退休,居住在加州。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客座教授。著名物理学家。
——对话——
记者:被误认为是诗,是否给您带来过困扰?
林多梁:困扰谈不上,只是我年纪大了,不会用“批量回复”,回邮件花了不少时间。但我希望通过媒体的报道,真正的诗能够浮出水面。
记者:您本人是怎么看待这首诗的?
林多梁:我既然会向朋友转发,就说明我认为写得还是不错的。但我认为其中表达的情绪有点过于激进和强烈,我们之间有矛盾,但并没有“憎恨”和“仇恨”。
记者:给您写邮件的大都是什么人?他们都表达了什么看法?
林多梁:有我认识的,大部分都是素不相识的,看得出来很多是在美国生活的华人。他们绝大部分称赞诗写得好,也有极少数人攻击我,说我做教授不务正业。
记者:您想到过一次邮件转发会引发这么大的关注吗?
林多梁:互联网的传播速度真的超出我的想象。我想说明的一点是,我认为这首诗是笼统地讲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历史恩怨和当前的矛盾分歧,并没有特别指明美国。我看到一些中国年轻人借此对美国发表非常激烈的言辞,这是不冷静的做法。其实从历史上来看,美国在西方国家中与中国的积怨是比较少的。对于当前存在的矛盾和偏见,应该通过平和的方式解决。
记者:这首诗最初引起关注是在2008年,为什么最近又再次在互联网上大规模传播?
林多梁:可能是因为去年美国和韩国在黄海的军演激起民众的情绪吧。
(《北京青年报》2011/01/15 本报记者马 宁:《〈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 〉网上火爆 “”成谜》)
(三)
诗无达诂。林多梁教授对《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的看法,自有其原由和道理,按照美国的《独立宣言》*,那也是他由于天赋的权益和自由,我们在这儿不必置啄。如果您要问我对这首诗的认知和感受,那么我要告诉您的只有一句话:她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在世界民族之林获得平等相待的基本要求。虽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宣布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但是,有那么一些洋大人还是一直另眼看待我们,居高临下对待我们。就说封锁禁运吧,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至今还不肯完全明令撤消。而我们的稀土,别说是禁运,少卖一丁点给他们都不行,你看那说三道四的,指手画脚的,什么架势,什么神气!平等么?我们的口号,写的是;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我们的歌曲,唱的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开明得很,平和得很,亲热得很,公正得很,有什么错!用孙中山先生的话来说,我们无非是很愿意很希望“联合世界以平等待我之民族”罢了。如果再往深处里讲下去,那么这种也可以说是天赋的权利,从1840年算起,我们至少已经失去了一个多世纪,而且到了今天,依然达不到应有的必须的境界。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能从亲身的体验深切感受到的。那些侈谈人权的权威,那些侈谈人权的政府,何尝考虑过我们的人权!难道这种人权,上帝只天赋予他们,而不天赋于我们?一百年前是这样,一百年后还是这样!形式变了,实质没变。利益攸关,战略伙伴。。。。。。说的比唱的好听,咱还得小心别给人家忽悠了!我们应该厚道、善良;别人也应该厚道、善良吧?我们不需要别人卑躬屈膝,也不能向别人卑躬屈膝!谁愿意当傻子谁去当,我可不愿意去当傻子。有人污蔑和指责我们这种平等的要求,是什么散布仇恨,是什么破坏亲善,是什么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什么民粹主义;依我看,说这种胡话的人,倒是无赖主义,不讲理主义!因此,我佩服和感激那位佚名的诗,用大白话实事求是地说出了大实话,让我们看清楚在大千世界中自己的身份,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能量,自己的权利。他就是直白指出国王所穿新衣的神童,他就是长着火眼金睛的孙猴儿。去年,我国举办过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其中获奖的诗歌,也有以白话体风格为标榜的作品,好象还有一首被作为样板选刊在党的机关报和首都的晚报的重要版面上(据《人民日报》2010/12/08、《北京晚报》2010/11/11,请见附录)。两相比较,我觉得《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也很深刻,很能反映人民的心声;也很平易近人,从而很有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作品很有鲁迅独特的风骨和神韵,很好地体现出“民族魂”的气魄。可惜,没有人把这首诗推荐给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评委们看看、侃侃,而只能在网民中间热烈火爆却登不上大雅之堂。不过,我想,在将来的中国诗史上,甚至中国人权史上,还是不会没有她的位置,不会不将她写上一笔的。。。。。。
(2011/01/16)
*注:独立宣言 十八世纪北美十三州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进行独立战争的资产阶级文献。由杰佛逊起草,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宣言谴责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反动统治;宣布同英国王室断绝臣属关系,组织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它宣称人民享有不可侵犯的“天赋人权”;政府的统治应建立在人民同意的基础上,人民有权推翻旧政府建立新政府。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北美殖民地人民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愿望,在动员人民参加独立战争中,起过进步作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中]1880页)
附录——
+++++++++
向往温暖**
+++++++++
珠穆朗玛峰之颠
有我从天空借来的一片片雪花
这里除了洁白还是洁白
种子是去年播的,没有亲戚
寒冷中生出冰肌玉肤的雪莲
风天天醉,来了又走
把唯一的孤独和空寂吹透
我不惧怕冷,向往温暖
太阳低头的时候
我跟着一滴水走出冰川
身后站着依依不舍的公主
不回头,现在只想认识草原
我的天目正穿透花海,看见了
牦牛移动毡房的另一朵云彩
这里生活着一群温暖的洁白
我叫它羊群
它是雪山转了基因的孩子
每棵草都是它们的祖宗
大草原,牛羊是很认真的动物
在荒季里寻找食物
啃吃着从不停顿的时间
它们是没有思想的学者
考查草叶的长度
考察露珠是哪一片风吹出的眼泪
考察野花怎样勾引一群蜜蜂
考察一只蝴蝶和一片天空的关系
考察冬天怎样把厚厚的白雪扛来
考察夏日谁把剩下的雪
焊在高高的峰顶
风捻落了它们和人不同的胡须
它们消化与胃肠擦肩而过的岁月
每棵草都是它们的祖宗
那一片绿,可以把它们栓一辈子
它们的背只裁用小小的一片阳光
其余的全部交给草地
他们一生都低着头
和深处的草保持一种亲近
(原载《人民日报》2010/12/08、《北京晚报》2010/11/11)
**录者附注:这是组诗《根在泥土中回想》中的一首。其余还有《让我记住母爱的人》、《等我知道回头时》、《那个洗衣服的人呢》、《青春被纺车织成线》、《父亲的手》。这应该是从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品中筛选出来的佳品了。报载,车延高是我国某大城市的首长中的一员,也因为他曾经有“粉丝”于女明星的作品在网上广为流传,故而引起一些网友质疑其获得鲁迅文学奖是由于官员的身份所致,其诗歌也被谐音于其名字而戏称为“羊羔体”。后来,中国作协发言人不得不出面表示,车延高的获奖,与其身份没有任何关系,评奖过程绝对公平公正,云云。
写到此处,请宽容马氏子多嘴说上两句题外话:以上这篇文章提及了两首诗作,在下并不想分出文野、高低、强弱、好歹,所以不偏不倚地都是全文剪贴,好让观众和读者自己去作出自己的判断、认定。不过,他们的并立,倒让我想起儿时学过的一个词儿:朝野。对这俩字,当时自己所理解的概念,好象是包含者草根和庙堂两层意思。用当下的语言来表示,那就是同时具有主流和非支流的差别吧?只从风韵上来说吧,这两首诗的确是各自有所不同。有偏向于主流的,也有偏向于非主流的。而这种不同,乃是客观的存在。完全可以实事求是地看待和对待。其实这种现象很正常,也并不奇怪。记得,列宁好象就讲过:每一个民族都存在着两种文化嘛(大意)!用中国老百姓熟悉的俗语来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罗卜白菜,各有所爱。眼下咱们一直在大力提倡和谐,就不必对此去多所议论了。。。。。。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