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将在浪漫中死去?
春晚烧红了中国,是往年的事儿;温度稍逊一筹,却是今年的事儿。还有一点不同,往年,跟“疯”的人,“疯”的是春晚“歌舞戏曲+小品相声”的搞笑功能,而今年,更多的是此起彼伏的“一阵漫骂”。先是有网民披露该届春晚是“历年来最糟”,随后就是娱评人指称今年春晚乃“三无产品”,让围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在“无亮点、无笑点、无看点”中遭受毒害。还好,骂人是一门语言艺术,开骂的多少还保留一些“口德”,不至于让春晚扒光衣服大白天下;挨骂是行为艺术,至今没发现,被指骂的所有参与演出的演职人员们有哪一个,想不开了喝毒药或跳楼的。足见,骂者且骂着,而挨骂者,终究还是没有自省的勇气。
春晚,这个被称为全民联欢的娱乐大排档,从1983年登录央视后,因有了群众参与、主持人串词、荧屏内外互动等鲜活的娱乐创新方式,无不令受众感官倍感享受和疲惫心灵倍受慰籍。除旧迎新的夜晚,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春晚营造的过年气氛,无疑让中国人过节的幸福指数空前高涨,特别是随着一届届高质量的春晚作品推出,深植于心的举家团圆情结渐渐演变成了团圆饭后看春晚的另一份期待,正是在这种期待中,人们也从最初的纯欣赏转变成了如今的多挑剔。
挑剔式欣赏,在拷问作品质量的同时,也在时时拷量着演员的演技。而观众更会无意间将春晚的所有作品和它的演出者至少放在“准大师”的高位,正是基于这份民间通用的高标准严要求,使看了几十年春晚的人们很轻易能从近几年的春晚作品中挑出刺儿来。也难怪,从发涩生硬的录播到流畅生动的直播,走了几十年的春晚,虽然每届均有时年的信息流露,但总体框架并没有大的改观,“歌舞加曲艺”的节目种类陈旧如昔,节目内容也多是牵强附会故作深沉状,况而且,一直大红大紫的特别演员已逐渐透支完了本有的艺术财库,再也拿不出像样的艺术大餐。由此看来,今年的春晚再次呈现骂声也就见怪不怪了。
电视媒介被现代人推崇,是因为它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一些寓教于乐的节目,让人在笑翻天之后,还起到了教育意义。春晚作为一档娱乐节目,是辛苦劳累一年之后缓解老百姓紧张情绪的疏通渠道,也是借以每年一次的文艺汇演形式提振国人的生活情趣。细细考究起来,央视举办春晚的初衷,怕多是唯“文艺为大众服务”的宗旨是瞻,确也让大众看到了负责任“文艺团体”的倾情奉献,既娱乐了民众,也鼓舞了来年的干劲。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初衷“剑走偏锋”,首要的似乎不再考虑文艺如何服务大众,而是变成了一种对历年举办春晚传统的坚守,这份略显单薄失去宗旨的坚守,在民众心里产生了一定的陌生感,这从民众疾呼“央视春晚霸权”的声讨中可窥一斑。
坚守住自己的传统是央视举办春晚的不二话题,本也无可厚非。倘若为了坚守传统而忽视了对节目的改良,纵容了部分知名演员并不完美的文艺创作以及仇视与自己稍有摩擦的优秀演员,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的文艺态度。屡见拥有春晚直通卡的某某演员在离春晚直播仅有几天的时间内才带病赶创作品的事迹见诸报端,虽有感动,但更多的却是茫然:如此大牌演员,缘何不做平素积累?非要仓促上阵?临阵磨枪能否推出鼓舞人的优秀作品?这终究该是文艺组织者的纵容和大牌演员滋生的惰性吧。
如此说来,组织者及其演员如果继续偏执下去,沉迷于之,势必,会让央视春晚提前在浪漫中品尝死亡的滋味……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