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是思想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
永远的鲁迅 不朽的精神——鲁迅诞辰130周年随想
资料图片:鲁迅先生在全国木刻展览会上(1936年10月沙飞摄)。
他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仅仅停留了55年,他用其中的30年书写了600多万字的著述,这600多万字的著述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近现代以来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作家、思想家和精神启蒙者。
即使在他已经离开我们75年之后,我们仍需不断地叩问:对我们、对中华民族,对20世纪以来和以后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心灵史,对我们当今的文化建设和民族发展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
他,就是鲁迅——永远的民族魂!
“他的一身,就是大众的一体,喜怒哀乐,无不相通”——没有哪一个大师经典,像鲁迅的文学那样贴近现当代中国读者
两天前,上海鲁迅纪念馆发布了在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南京六城市就“鲁迅先生在当代的社会认知度和评价”展开的社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受访者中,将近97%“知道鲁迅”,80%以上的人读过鲁迅的书或通过其他形式知道鲁迅和他的作品。
中国近现代特别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可谓名家迭出,产生了许多文化巨人和文学大师。鲁迅之所以独领风骚,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认为,在现代中国文化大师们中,鲁迅离我们更近。他认为,鲁迅的文学作品包含更直接、更丰富、更鲜活的生活气息和生命气息,给我们的启示带着更鲜明的形象性、更真实的生命体验、更浓烈的情感冲突。鲁迅著作的经典性具有古人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特点:因为融入我们日常语言和日常生活太深,不知不觉就受其影响。“没有哪一个大师经典,像鲁迅的文学那样贴近现当代中国读者。”
如他所说,与普通百姓之间的精神联系,是鲁迅生命和创作中最显著的特征。他的笔下,几乎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以及他们的生存,他们的困境,他们的爱憎,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不幸与不争。阿Q、祥林嫂、孔乙己这些活在人们身边的人,都成了鲁迅笔下鲜活生动、艺术魅力持久的人物形象,从书斋到市井,口口相传,家喻户晓。
“‘鲁迅先生’四个字不但表明中国读者对他的敬爱,更表明中国读者对他的亲近和熟悉。这四个字的情感与认知的分量,只有鲁迅才当得起。”
“不敢说是诗史,但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鲁迅用他独特、灵动、活泼的形式,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
鲁迅的年代,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他17岁时,戊戌变法;30岁,辛亥革命;38岁,五四运动;40岁,中国共产党诞生;50岁,九一八事变……他历经并见证了这一时代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也以自己对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融入了这个时代。
从对百日维新的失望,对实业救国何以此路不通的考量,到弃医从文以唤醒民众为己任的抉择,是一代知识分子对救国救民之路的探求。
从《药》中革命者的人血馒头到《阿Q正传》的“不准革命”,是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深刻思考。
从《狂人日记》到“左翼”文学,是对反帝反封建、“启蒙+救亡”二重奏主题的激昂呼号。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赵京华说,鲁迅用他独特、灵动、活泼的创作形式,真实、深刻地反映了中国20世纪的历史进程。
鲁迅谈及自己的杂文,“不敢说是诗史”,但“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到五卅运动、三一八惨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及九一八事变,现代中国的重大事件,通过鲁迅笔下的军阀政客、遗老遗少、绅士清客、“革命小贩”、“第三种人”、“洋场恶少”、“叭儿狗”、“落水狗”、“假洋鬼子”等跃然纸上;对章太炎、李大钊、瞿秋白、柔石、殷夫、刘和珍等革命先驱、先烈的感人描绘,深入人心。
因之,斯诺把鲁迅比作“法国革命时的伏尔泰”和“苏俄的高尔基”。他为我们书写了一部中国近现代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的“百科全书”。
资料图片:2010年8月12日,在日本仙台的东北大学片平小区,行人从鲁迅先生的铜像旁经过。 1904年秋至1906年春,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为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医学。当时正值日俄战争,鲁迅先生看到有关战争的幻灯片中体格强壮的国人,表情却是那么麻木,让先生感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从此弃医从文,用笔做武器唤醒麻木的群众,拯救民族的灵魂,成为“精神界战士”。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人立而后凡事举”——鲁迅一生的努力,就是以文学为武器启悟中国人学会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敦促中国人从“瞒和骗”的大泽中猛醒,实现“人的精神”的真正解放
一生致力于鲁迅研究的社科院研究员张梦阳认为:“鲁迅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其最显著的特点,正在于他对中国的社会心理,对于中华民族的灵魂,特别是对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所造成的根深蒂固的传统心理,具有极其深刻、透辟的分析和批判。可以说,敦促中国人从‘瞒和骗’的大泽中猛醒,实现精神的真正解放,是鲁迅终生奋斗的目标!”
1918年,“鲁迅”这个名字第一次见之于公众,带来的就是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把四千年的中国历史概括为“吃人”二字,大声疾呼“救救孩子!”最为可贵的是他不仅批判别人,而且反省自己也是“吃人”者中的一员。日本鲁迅学家伊藤虎丸先生曾说:《狂人日记》是从“真的人”的立场出发,“去寻求民族灵魂根柢上的全面觉醒。”
阿Q的“奴性”和苟活,“看客”们的麻木,华老栓的愚昧以及“我”皮袍下的“小”……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自觉自省的审视,鲁迅不遗余力地呐喊,必须革新中国国民性中种种劣根性,才能真正摆脱落后衰败的民族命运。
“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还要“慢慢地摸出解剖刀来,反而刺进解剖者的心脏”。从没有哪个作家或思想家,像鲁迅这样如此执著、如此严厉、如此精辟地揭示过中国人的精神弱点,同时也直面和解剖自己的内心。张梦阳说,这种精神的启蒙,至今仍对我们有着最深切的昭示。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越是在一个躁动、变革的时代,越需要一个沉静倔强的灵魂
今天我们还需要鲁迅吗?这种疑问近年来似乎不断被提及。教科书中鲁迅文章的每次变化都多多少少引来热议或论争。
“也许我们更加需要了。”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李林荣教授深有感触:我们目前仍处在大变革、大转折和谋求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使命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都远没有完成,而理想与信仰的缺失,正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这和当年鲁迅所面临的精神困惑、文化挑战有很多相似之处。鲁迅的精神品格极具魅力的一点,就是直面矛盾,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自觉担当起推动时代进程的责任和使命,勇敢向前。
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鲁迅身上同时体现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对我们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优秀的民族文化充满自信,并且能够与时俱进,吸纳古今中外一切对中国有用的东西,善于各美其美,善于美人之美,更善于把这两种美整合,才能创造出既符合时代特色,又富民族精神的先进文化,才能导引中华民族走向自强。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对国家、对民族深厚使命感和赤子情怀,“踏了铁蒺藜向前进”的勇气,“从没有路的地方开辟出路来”的开拓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尚品格,锲而不舍的顽强“韧性”,激励、影响了一代代人,也成为鲁迅最令人景仰的精神天空。
鲁迅,看似遥远,却又无处不在。“只要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你就迟早会与鲁迅相遇。”
“鲁迅不但属于历史的,而且也是属于现在的,更是属于未来的。”如叶圣陶先生当年所说的那样,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这就是鲁迅的重量。
“有这样的重量,我们都会走得更笔直、更沉稳。”在北京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大会上,一位年轻大学生表达如此心语。
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记者曲志红、廖翊、王立彬)2011年09月25日
另附:
纪念《讲话》,学习鲁迅
——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65周年
魏 巍
(一)《讲话》的历史经验说明了什么?
今年五月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65周年。《讲话》经过65年的风风雨雨,到今天,它说明了什么,它证明了什么?一句话,历史完全证明它是真正扑不破的真理,是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红色经典。不仅从理论上看,它完全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而且从实践来看,它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我以为《讲话》的基本精神是三个结合:一是文艺工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一是文艺工与劳苦大众(工农兵)的结合;一是文艺工与革命斗争的结合。由于在《讲话》的指引下,解决了这三个结合,就随之改变了文艺的根本面貌,焕发了文艺工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把革命的文艺大大地推向前进了。
《讲话》突出地提出了生活是艺术唯一源泉的原理,是完全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的。前些年有人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什么“文艺创作向内转”,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了,也没有看到他们转出什么东西来。而当年在延安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工,却以极高的热忱,投入工农兵火热的斗争,与部队和群众在一起并肩战斗。诗人邵子南就是其中的光辉代表。反扫荡中,他同阜平李勇的游击小组吃住战斗在一起,事后写出来《李勇大摆地雷阵》,轰动了文坛;他本人也光荣地参加了晋察冀边区群英会。建国后,丁玲最早提出作家“到群众中去落户”,这无疑是一个最彻底的口号。柳青对此做了热烈的响应,他在长安县皇甫村的一座大庙住下来,后来写出来闻名的创业史。后来丁玲本人也身体力行,到了北大荒,别人以为她是被划成右派作为处罚去的,其实不是,是她主动要求去的;因为她认为脸上既是被刺了字,与其呆在北京,还不如彻底地走到群众中。在这方面突出的还有我们的女兵菡子,她在上甘岭激战的时刻,确实就在上甘岭,置身在几十万发炮弹的攻击中而毫无惧色。女作家草明她的身体那么单弱,竟在鞍钢练钢车间当了支部书记,在烟火缭绕,钢铁轰鸣中熔铸着工业的诗,为郭老所称道。还有周立波、刘白羽、艾芜、雷加、曾克等等许多人不都是深入火热斗争的模范吗?当时在文艺工中确实形成了一种风气,谁不去深入生活就显得脸上无光。正是因众多作家和广大文艺工,真正按毛泽东同志的话做了,所以都对人民捧出了可观的作品。除了丁玲、艾青、柯仲平、欧阳山、沙汀、艾芜、杨朔、田间、何其芳等三十年代的作家外,在抗日战争及以后崛起的一代代作家,如赵树理、孙犁、王林、梁斌、柳青、马加、雷加、秦兆阳、康濯、贺敬之、郭小川、李季、胡可、柯岗、白刃、沈西蒙、杜鹏程等巍然可观的作家队伍(也许可以举出百人以上,还不包括文学以外的其它艺术部门),真是群星灿烂,汇成了一条银河。可以说,《讲话》成就了几代文艺的辉煌。他们的作品都是《讲话》这棵大树上的果实。难道这还不足以证明《讲话》是我们时代的马列主义文艺理论的真理吗?
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说,什么时候,我们以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为指导,认真实践,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就兴旺、繁荣,成果辉煌;什么时候,我们背离了这个指导思想,冷漠了这个指导思想,我们的文艺就萧条,冷落,或者不那么繁荣,甚至走上邪路。这不是65年来的真理吗?
(二)学习鲁迅
毛泽东和鲁迅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位历史巨人,都是对中国历史已经产生并且还要继续产生影响的伟大人物。我们终生都要向这两个伟大人物学习,一代一代都要向他们学习。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读这两个伟人的书,那将是终生的遗憾。
这两个伟人的心是相通的,是相互理解的,因此,毛泽东同志对鲁迅的评价也最准确、最深刻。最先要求我们向伟大的鲁迅学习的,也是毛主席。今天,我们重新强调向鲁迅学习,是什么意思?一句话,这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需要,是人民命运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命运的需要。
毛主席在1940年就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是思想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新民主主义论》)
我们认为毛主席对鲁迅的这一崇高评价,并非有意夸大,而是非常中肯和符合实际的。
但是,不久以前,我在上海《文汇报》看到一篇《鲁迅究竟是谁? 》的文章,却让我感到惊讶和遗憾。该文说什么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实的鲁迅形象被严重“革命化”和“意识形态化了”,“以前很多描述鲁迅的文学把他刻画成了一个喋喋不休、拿着匕首的战士形象”,以至于“完全掩盖了历史中真实的鲁迅形象,当然也就取消了鲁迅作为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巨大的思想存在和文化价值。”文章以为“立人为本、独立思考、拿来主义、韧性坚守”这些思想才是鲁迅精神。这实际是说,作为文学家、思想家的鲁迅被共产党当作阶级斗争的政治工具了,因而抹杀了他的真实价值。看了这篇文章,实在使人很不舒服。这实际是把伟大的革命战士鲁迅大大的贬低了。如果抽掉鲁迅的革命性,把他当成一般的作家,甚至当成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那么鲁迅也就不成其为鲁迅了。如果再把他打扮成一个自由主义者,眼睛里仅仅有现代化,没有人民大众,那他同胡适还有什么根本区别呢?他简直也可以到国民党政府里当外交部长去了。这就不仅是贬低,而且把无产阶级的鲁迅推到资产阶级那一边了。
此文引来一个问题,今天我们还要不要向鲁迅学习?学习鲁迅到底应当主要学什么?
依我看,今天学习鲁迅固然要学鲁迅高超的艺术,更重要的还是应当学习鲁迅彻底的革命精神、硬骨头精神、不断革命精神,为人民大众争光明的前途。这才是鲁迅作品生命力的所在。
1、要学习鲁迅的彻底革命精神
鲁迅之所以能够“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友人,以至于战士”(瞿秋白语),并不是什么抽象的“立人为本”、“独立思考”,而是处处以人民大众为主体所进行的战斗,并且在持续战斗中不断前进、不断改造自己完成的。这是同一切自由主义者的不同之处。鲁迅写于1925年的《忽然想到(六)》中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这是何等的勇敢、果决、彻底!这种如同天鼓轰鸣震天憾地的呼喊,岂不是对处于苦难深重的人民大众所发出的革命号召吗?如果没有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没有充沛的革命精神,怎能够发出这样的呼声呢?今天,在历史的曲折发展中,人民大众再一次陷入“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困境中,我们看到鲁迅的这段话,该发出何种感想呢?这不就是鲁迅作品生命力的所在吗?
2、学习鲁迅对旧文化的彻底批判精神
鲁迅的这种彻底革命精神,在五四前后已经显示出来了。在批判封建旧文化的战斗中,他无疑是“五四”精神的最光辉的代表。他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说中国的历史每一页都歪歪邪邪地写着仁义道德,而他却从字缝中看出“吃人”二字。他在1925年写的《灯下漫笔》曾直接说道:“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否则,此辈当受永远的诅咒!”鲁迅还说,“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摆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摆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掉这厨房,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谁能比得上鲁迅对旧文化批判的这样彻底呢!
我们不能说鲁迅不懂旧文化,他正是深切地感到旧文化对中华民族危害之广之深,而从旧文化的营垒里杀出来的。孔学就是旧文化消极面的集中代表。鲁迅对批孔是极坚决、极彻底的。我们近年来,不知从哪里刮来的一股怪风,又把孔二先生捧出来了,吹上天了。听说在世界上已经建了140座孔子学院,有一些还是我们自己出钱办起来的。现在中国的孩子也有被强制读经的。而且还不讲阶级,不分敌我,把孔二先生的“和为贵”也引入我们共产党的哲学,这是什么意思?这不是要中国人民再一次做驯服的工具、做驯服的奴隶吗?看来这不是一个小问题。在反孔、批孔的问题上,毛泽东和鲁迅这两个巨人的思想是相通的。毛泽东同志在文革中发动的批孔运动,决不是偶然的,因为孔学对中华民族统治几千年之久,实在毒害太深了,不彻底地从孔学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人民的精神就不能得到彻底的解放。而现在,我们一方面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一方面却再次把孔学捧到头上。难道我们要退回到“五四”运动之前去吗?
当然,我们对中华民族长期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应当加倍珍惜;但同时我们又应当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善于区分精华与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弃其封建之糟粕,才是正确的态度。今天把封建糟粕特别端出来大事张扬,那就不对了。
鲁迅说的“人肉筵宴”,其实指的是剥削制度,不仅仅是封建的剥削制度而且也包括“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现在的中国被一度消灭的剥削制度,不是又重新复活了吗,难道这个“人肉筵宴”还要一直摆下去吗?
3、学习鲁迅鲜明的阶级立场
自从鲁迅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以后,他的爱憎就愈发鲜明了。深刻的阶级性渗透在他的作品之中。这一点也是需要我们深入学习的。他在批驳人性论时有几句有名的话: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决无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怎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饥饿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这些话说得多透彻呀!
再如,他在论“第三种人”中说,“生在有阶级的社会里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生在战斗的时代而要离开战斗而独立,在现在面前而要做给与将来的作品,这样的人,实在也是一个心造的幻影,在现实世界上是没有的。要做这样的人,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他离不开,焦躁着,然而并非因为有人摇了摇头,使他不敢拔了的缘故。”
但是,鲁迅的文章又并不死板、僵硬,而是充满了辩证思维,注意到反右和防“左”。例如他在强调阶级性的同时,又反对了简单化、绝对化的理解。他在《三闲集》关于《文学阶级性》回答读者的询问时又说:“在我自己,是以为若据性格感情等,都受‘支配于经济’(也可以说根据于经济组织或依存于经济组织)之说,则这些就一定都带着阶级性。但是‘都带’而非‘只有’。”这就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说清楚了。
我们从三十年代,鲁迅和周扬之间两个口号的论争中,可以最鲜明地看到,鲁迅坚定的阶级立场和辩证思维的统一。周扬等人因为党依据新形势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随之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而强烈地反对鲁迅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今天来看,鲁迅的阶级立场是更加鲜明的,而周扬等却因抗日把阶级性模糊了。鲁迅的马列主义水平确实更高明一些。
鲁迅的《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也对我们很有教益。此文是批评左派幼稚病的。《申报》上一篇文章,对叶永蓁的小说《小小十年》进行了苛责,认为小说中的主角从军动机是为了自己等等。鲁迅说,“凡大队的革命军,必须一切战士的意识,都十分正确、分明,这才是真正的革命军。……这言论,初看固然很正当,然而不可能的难题,是空洞的高谈,是毒害革命的甜药。”这使我想起在一个时期文坛上不是没有这种苛责的批评。鲁迅始终注意两条战线的斗争,说明他高度的马列主义水平,值得我们学习。
4、学习鲁迅敢于直面现实的勇敢精神
最后,我还想说说鲁迅彻底唯物论的立场,对于今天文学发展的特殊重大意义。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一生就是这样的猛士,因此他不屈服任何黑暗势力的压力。敢于面对现实,绝不回避矛盾,所以他才有那么光辉的战绩。试看今日,这种精神不是有些缺欠吗?常常回避矛盾,粉饰太平,在电影电视上,清朝的大辫子满天飞,甚至连相声也不可笑了。当然这些不能够完全埋怨,因为反映现实、说真话有危险呵,是有很大风险呵,何必自己找麻烦呢?说来说去,还是缺少民主呵,缺少无产阶级的民主呵!但是搞文艺的人都明白,在创作方法上,不管是现实主义也好,浪漫主义也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也好,总之,毕竟现实生活是基础,离开现实生活,无论什么天才也无用武之地。因此,在今天情况下,必须回到现实主义。不敢直面现实,回避矛盾,回避阶级斗争,搞无冲突论,是绝对没有出路的。总之,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改变工农大众的弱势地位,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学习鲁迅敢于面对现实不怕矛盾的勇敢精神,才是真正繁荣社会主义文学、文艺的康庄大道。此外的道路是没有的。
话说得太多了,就此打住。最后再一次呼吁:
学习毛泽东,学习鲁迅!
2007年5月25日
电影视频: 《鲁迅》
第12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提名影片《鲁迅》
类型:历史/剧情
出品: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上海张瑜影视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公司
上映日期:2005年9月9日(全国院线)
类型:历史/剧情
主演:濮存昕 张瑜 夏志卿
导演:丁荫楠
年份:2005
播放:0
内容提供商:网锋
片长:121分钟出品: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上海张瑜影视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公司
上映日期:2005年9月9日(全国院线)
剧情介绍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面对白色恐怖,他不顾自己的安危,担心的是革命青年。面对战友的离去,他虽感苦闷,但依然奋起,用笔端来叹息劳苦大众的命运。面对深爱的恋人,他感到自己的所惜与被惜。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鲁迅先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存在感,他洞悉了生活的本义。就在这对世界的感悟,对人生的反思中,一个民族魂在灵柩中安息了……
影片把镜头对准了鲁迅先生生命历程中的最后三年,使用了7个梦境贯穿这个文学巨匠跌宕起伏的一生,并将鲁迅生平最具有影响力的小说作品串连在电影中。其中,三个死亡成了一个内在结构:杨杏佛之死、瞿秋白之死、鲁迅之死。影片开篇,鲁迅在江南空旷昏暗的石子路上漫步。恍惚间,祥林嫂走上前问鲁迅,“人死了有没有灵魂?”“或许有吧。”“那也有地狱了……”接着,鲁迅又被喊着“救救孩子”的“狂人”拉住,而身边高唱着“手执钢鞭将你打”的阿Q却头也不回地冲进黑暗……鲁迅笔下人物就这样在真实和虚幻间与他会面。同样出彩的是剧中有一场鲁迅与瞿秋白秉烛夜谈的戏,当他们聊到《雪》这首诗的时候,鲁迅的卧室里竟然飘起了纷飞的大雪;在影片的结尾,镜头定格于鲁迅的墓碑前,在《野草》的吟诵中,一片片野草被大火燃烧……寥寥几个写意画面胜过了千言万语。
影片评价
鲁迅一生都在为中国大众的觉醒而奋斗不息。以他审视时代的睿智,其实他很清楚自己的理想在他的生前是无法实现的,然而他却为这个理想不停地工作,“肩住黑暗的闸门,放年轻人到光明的地方去”,即使是失败了,即使是被黑暗势力威胁,即使是被背叛了,他仍然信奉“赶快做”的人生哲学,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里还在战斗,还在关心着中国新一代青年的思想启蒙。影片就是在一个个生动的场景中,把贯穿鲁迅一生的信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形象地凸显在银幕上。
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作为制片人和许广平扮演者的张瑜的一句话更能表达一个涵义,“在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的时候,把鲁迅形象搬上银幕意义重大,可以说是完成了几代电影人的一个夙愿。”不错,这样的精神也是中国电影的精神,百年荣辱,铅华洗尽,电影以她独有的魅力为时代敞开了一道门,一道通往希望和繁荣的大路。
视频: 【纪录片】鲁迅之路(上集)
视频: 【纪录片】鲁迅之路(下集)
相关链接:
相关专题:【纪念鲁迅】
红歌会网:www.szhgh.com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