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看完一部戏印象最深的人物是一个配角。肯定会问:你这是骂我呢还是表扬我呢?没办法,就是这么个印象。
我说的是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王府井》。这个给人深刻印象的配角是个抗日的太监,名字叫喜爷,由著名演员王劲松扮演。瘦,但气势逼人,嗓音不像以往太监那般鸡公嗓,而是略嫌沙哑,腔调却和以往太监那般盛气凌人。由于北京地标性商业一条街王府井离紫禁城近,喜爷就出现在了《王府井》里。然而全剧的主角儿是一家帽子店的老板之子(后来也成了老板)佟寿春。
严格意义上说,佟寿春是王府井一条街上的中产阶级代表人物,而他的主要对手,或称反贯穿人物,是一个王爷,不是因为他姓王,而是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开饭馆的王爷。以王爷为代表的统治阶级欺压着以佟寿春为代表的新兴商业力量,这部戏就是写北京早年中产阶级爱恨情仇的。这就使得新人艺的《王府井》区别于老人艺那部集中笔墨写底层小商小贩苦苦挣扎的《茶馆》了。
全剧分四幕,故事发生时间分别是1910年、1912年、1938年、1948年。也就是说,第一幕和第二幕中间隔两年,而第二幕与第三幕中间隔26年、第三幕与第四幕则隔了10年。这真是个奇怪的断代法,更奇怪的是,如同某歌者到国外唱《洪湖水浪打浪》时把“共产党的恩情比那东海深”改成“爹娘的恩情比那东海深”一样,1938年时的剧中人物只抗日不提国也不提共,1948年时期的《王府井》里仍没有一点儿共产党的影子,尽管那时辽沈战役打得排山倒海、平津战役迫在眉睫。这一点上,还不如《茶馆》里提到西山有八路军呢!
这也许是真实的?中产阶级压根儿就没把共产党的真实存在放在眼里?这难道就是“国家大剧院历时两年之久,精心孕育打造的大型原创话剧《王府井》”?还真敢在中南海边儿上演!
号称“为北京人勾勒一幅精神的肖像”的《王府井》,可以看成是北京早年中产阶级之歌。这歌儿唱得悲切:佟寿春的父亲受过王爷的胯下之辱、佟寿春的恋人云儿又被王爷纳为二房,这辱父之仇、这夺妻之恨,到了1948年,却神奇地化解了,佟寿春和王爷在监狱中相逢,王爷反省了自己的两大错误,把云儿(出场时按18岁计,此时已经56岁)“转交”给佟后,当场坐化(死)了!这就唱响了本剧的第二首歌:王爷真情之歌。
本剧的第三首歌堪称:抗日太监之歌。喜爷虽然被“宫”了,又为虎作伥,但没有民愤,大概是因为大清帝国结束后他低调生存的关系吧?尤其是当他的养子喜天来的戏园子里有人暗杀汉奸、日本鬼子要抓捕喜天来的时候,他挺身而出,为保护王府井不被鬼子报复性地烧掉而英勇牺牲,临死前还喝了一碗炒肝儿,并从容地品味出“咸了!”这时,观众席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高度赞扬他“用没根儿的命,换有根儿的街”的大无畏精神!这是全剧的神来之笔,走到哪儿我也要表扬编剧郑天玮的这一笔!
太监喜爷就义前喝的那碗炒肝儿,是炒肝儿店老板蔡仙儿端给他的。蔡仙儿的角色定位似乎是《茶馆》里王掌柜级别的,应该算王府井上的小商贩,而在第二幕里佟寿春与众商家以自己的店和性命作保,才保住了蒙冤被捕的蔡仙儿一条命,喊出了当今地产商、毒牛奶、地沟油、转基因贩子们做不到的口号:“守德,不守财”!当佟寿春等中产阶级齐刷刷跪下求情的时候,观众席里又爆发出掌声,欢呼商人们血管里流出了道德的血。于是,与“太监就义”呼应着,奠定了国家大剧院追求“展现北京人浑厚的精神底蕴与豪迈的民族气节”的两块基石。
剧中除王爷、喜爷标志着大清帝国外,还有一个像《茶馆》里刘麻子的人物肖满金,此人是个“海归”,是继王爷之后欺压中产阶级的买办、官商。这个梦想“发财”的小丑比刘麻子有背景,系国民政府的官员汪总长(也不知是那个部门的总长)的小舅子,他能把王爷的饭馆二楼掠夺到手,在王府井开咖啡店!他身边有个为前米国大使“洪破被”在王府井打前站的美国人乔先生,在1948年,肖满金与乔先生合作出售美国剩余军用物质,看上了佟寿春的帽子店,佟拒绝,故入狱,王爷是为何入狱的?我如何想也想不出剧中曾在哪里提示过,后经电话咨询专业人士才知道系王爷的儿子欠了肖的钱跑掉了,王爷是替子坐牢的。于是才有了狱中相逢、狱中道歉、狱中坐化……
该剧宣传页子上说“作品以磅礴宏大的叙事全景展现王府井这条‘中华商业第一街’百年的兴衰与沉浮”,这个愿望是好的,可惜演出效果与愿望之间还有一道沟,其中有剧本人物设置的问题,在旧中国一向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中国城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他们对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他们在受外资打击、军阀压迫感觉痛苦时,需要革命,赞成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革命运动——对于其欲达到大资产阶级地位的阶级的发展感觉到威胁时,他们又怀疑革命。”对剧中两代佟老板除了写他们一致抗日外,没有泼洒一滴描绘其阶级本性的笔墨,结果是主要人物悬浮于王府井政治生态之上,一味地展示商业竞争中人性的美好,一味地“放血”——血管里流淌着道德的血,“感觉痛苦时”,却不需要革命。这种不客观、不真实、不深刻人物怎能让人记得住?
其实,毛主席早已指出“他们反对以阶级斗争学说解释国民党的民生主义,他们反对国民党联俄和容纳共产党及左派分子。但是这个阶级的企图——实现民族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是完全行不通的……中国的中产阶级,以其本阶级为主体的‘独立’革命思想,仅仅是一个幻想(见《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才华横溢的女作家郑天玮显然抛弃了上述论断,天马行空地塑造了一位在动荡岁月仍扭住经济发展不放的同时还执着于爱情的佟老板,虽“讲究胸怀与气度,重视气节与大义”,但提溜着自己的头发能离开地球吗?
不错,时代在发展,观念在更新,历史需反思,人民要前进,但小郑你掂量掂量,凭着太监就义、王爷反省、众商救人这三块木板,能让《王府井》之重车走多远?
还是那句话:导演是好导演,演员是好演员,舞美更是天下第一,达到了“磅礴宏大”的标准,加上又在“大圆包”上演,身价自然高上一层,不易呀!
也还是那句话:剧本是软肋!北京人艺探求现实主义的大戏,可能只到了2003年、即反映非典时期北京市民生活的《南街北院》落幕后就时间定格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仿佛再也没出与时代同步的新大戏,创作上的第二口气一直没喘上来,如今又出了超乎中国一般中产阶级特征的《王府井》,幸亏是戏说,否则还以为北京王府井地界的中产阶级特浪漫、特道德、特人性、特仗义呢!
让我们进一步研判:为什么会出现那么些个不接地气的专家、教授、捏?如“死刑狂欢说”的贺男李女,如阉割荆柯侠义精神的莫作家,如天宫升天时播放阿麦瑞啃“第二国歌”的央视人,除了该人群脑子进S外,领导他们的领导,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意识形态上“打左灯向右拐”的问题?
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是神马?我有诗曰:茉莉变成黄金甲,汉奸一看发了傻,东边日出西边雨,寰球遍开自由花!
眼下,华尔街上正上演着比《王府井》更深刻的活剧,诸位被西风美雨吹昏了头的专家教授能跟“99%”一起狂欢否?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