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历史,看老报纸,不意中看到46年前也就是1965年11月27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个小剧本《追蛋》。 《追蛋》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农村孩子玲玲错把三个坏鸡蛋卖给了供销社营业员老马,奶奶发现后冒着大风急雨追回了坏蛋。
文艺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看了这个46年前的小剧本,联系到现在的文化建设,产生一些感想。
一是这个小剧本证明了人民公社时期还是提倡“农林渔牧齐发展”,鼓励搞家庭副业的。大于记得当年农民的鸡蛋不但可以交售给供销社,还可以上自由市场卖高一点的价格。不过,交售给供销社的能够得到一些计划物质的奖励。
二是当年各行各业为农业服务支援农业的工作做得确实比较好,像老马这样“日用百货送下乡,农副产品收回城”是普遍现象,而且是诚心诚意去服务农民的。大于读书的时候,学校搞劳动教育,其中最经常的劳动就是为农村送肥料。那时候,社会上对农民的称呼是“农民伯伯”,比“工人叔叔”还“大”一点。
三是那时候的农民还是比较淳朴,虽然像这种“追坏蛋”的故事是个别的,但掺杂使假的现象是极为罕见的。绝对不会有现在自己生产的农产品自己不吃的情况。当时“爱国家、爱集体”的教育是很有成效的,人们的道德情操之高是现在这种情况难以相比的。
四是这个小剧本写的是公社社员的平常生活,是一个公社团支部书记。这样的文艺作品能够登上《人民日报》的大堂,在当年不算什么,在46年后的今天几乎难得一见。它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步呢?中央现在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许这社会主义文化还是要从基础强起,基础强了,国家也就强了。
还有一些“感想”,想想还是就此搁“指”,留一点给大家看了附录的《追蛋》去“感想”或许更有意思。
附:追蛋
浙江省富阳县大源公社团支部书记 谢乃才
时间:初夏。
地点:半山区。
人物:奶奶,五十多岁,公社社员。
玲玲,十二岁,少先队员。
老马,三十多岁,供销社营业员。
幕启:一阵母鸡下蛋后“咯嗒、咯嗒”的叫声中,奶奶和玲玲上。
玲:(抢先摸蛋)奶奶,是黄母鸡生的蛋。
奶:(抓一把饲料喂鸡)撅咯咯!撅咯咯!(唱)
矮脚母鸡勤生蛋,
十天八天一小篮,
农林渔牧齐发展,
集体化带来家家欢。
老太婆,上山种田体力差,
养鸡倒还有办法,
六只母鸡六只蛋,
人人称我“鸡专家”。
玲:(唱)
黄母鸡,生白蛋,
花母鸡生出红壳蛋,
卖给国家一篮篮,
功劳送给“鸡专家”。
奶:(爱抚地)唷!看你这小嘴有多甜!三个铜钱的白糖都叫你抹到嘴巴上啦!哈哈哈!
玲:奶奶,我把鸡蛋去放好来!
奶:对,把鸡蛋放到小篮里去,今天是初四,供销社的老马叔叔,逢双日就到我们队里来收购鸡蛋,等等他来了,你就把鸡蛋卖给老马叔叔。
(说着整整衣衫,想出门去的样子)
玲:奶奶,你要到啥地方去啦?
奶:哦,玲玲啊,奶奶到信用社去一趟,把上次卖鸡蛋的钱存进去。(双脚刚跨出门,忽然想起,回转身来)玲玲啊,菜柜那个汤碗里有三个鸡蛋,可不要卖掉。啊!
玲:喔,晓得啦!
奶:奶奶走了,你好好温温功课。(下)
玲:喔,(高兴地)奶奶说菜柜汤碗里有三个鸡蛋,一定是奶奶留着给我煎荷包蛋吃的。(拿出书来)嗯,奶奶喜欢我,我听奶奶的话,奶奶叫我温课,我就拿出书来读。(书声琅琅地)“一根藤上两个瓜,工农兄弟是一家……”(老马肩挑货郎担上)
马:(唱)
匆匆走过七里坪,
急急翻过青松岭,
一根扁担挑肩上,
送货上门来山村。
日用百货送下乡,
农副产品收回城,
别看扁担毛竹做,
挑不尽,
工农情谊比海深,
莫道我,
翻山越岭做买卖,
却好比,
一座金桥通天安门。
(摇货郎鼓)
玲:(听到货郎鼓声)噢,马叔叔来了!(边叫边跑出门外去)马叔叔,马叔叔,到屋里来坐坐。
马:嗳——玲玲,奶奶呢?(放下担子)
玲:奶奶到信用社去啦。马叔叔,你快坐下歇歇,我泡茶来!(入内端茶出)(唱)
一碗山茶绿茵茵,
又解渴来又甜心。
喏,马叔叔,你喝茶。
马:(接过茶)(唱)
喝了一碗山泉水,
翻山越岭力千斤。
玲:叔叔,喝碗山茶力气足,吃碗米饭,叔叔就会飞啦!
马:玲玲,谢谢你为我泡茶,辛苦啦!
玲:论辛苦,马叔叔比我们都辛苦,早上进山来,下午出山去,春天落大雨,夏天太阳晒,秋天刮大风,冬天大雪盖,你都照样进山来。
马:这是为了沟通城乡贸易、发展生产么,算啥辛苦。
玲:是呀,我常常听奶奶说,我们山里人全靠城里工人叔叔的支援呢。
马:山里人对城市的支援也不少呀!
玲玲,这叫做:“工农联盟情同手足”。城市好,山区也好。
玲:马叔叔,我们老师和奶奶都说,这都是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得好。
马:对,对,对!只要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好日子还在后头呢!(站起身来,想走)
玲:马叔叔,你再歇歇,我去烧碗点心给你吃。
马:玲玲,谢谢你,我就走啦。哦,等等奶奶回来,你告诉奶奶,就说马叔叔已经到木业社去叫过箍桶师傅陈伯伯了,明天一早他就来替你家箍桶。我走啦!
玲:马叔叔,你等等,奶奶叫我把一篮鸡蛋卖给你。(匆匆进屋,拿鸡蛋出。交给马)喏,给你。
马:(接过蛋)唷!又是一篮。玲玲,这个月你家三斤、四斤,已经卖了七、八斤鸡蛋啦。玲:马叔叔,(唱)
一个鸡蛋一片心,
个个鸡蛋情意深。
工人叔叔吃了蛋,
马:造出机器送山村。
玲:解放军叔叔吃了蛋,
马:保卫祖国意志更坚定。
玲:叔叔阿姨吃了蛋,
马:样样工作增干劲。
玲:奶奶玲玲卖鸡蛋,不为钞票为表心。
马:玲玲啊!(唱)
玲玲、玲玲你真聪明,
小小年纪懂事情,
句句话语情意长,
难得你,
祖孙一片爱国心。
玲:马叔叔,你再等等。(飞一般进屋去)
(老马在称刚才玲玲卖的一篮鸡蛋。玲玲喜冲冲拿出盛着三个鸡蛋的汤碗出来)
玲:马叔叔,这里还有三个鸡蛋,一道卖给你。
马:这三个鸡蛋是……
玲:这三个鸡蛋,奶奶放在菜柜汤碗里,叫我不要卖掉。我想一定是奶奶留给我煎荷包蛋吃的。马叔叔,玲玲身体蛮好,不需要吃这么多鸡蛋,这三个鸡蛋也一起卖给国家吧。
马:玲玲啊,马叔叔知道你一片爱国心就是啦!这三个鸡蛋么,还是留着你吃吧。
玲:(拉住老马,一只手拿回刚刚卖掉的一篮鸡蛋)你不收这三个,我就不卖这一篮!
马:哦唷唷,玲玲啊,我不收这三个,你就不卖这一篮?——好,好,叔叔收下这三个鸡蛋!(过秤)
玲:马叔叔,你真是个好叔叔!
马:(付钱给玲)玲玲,一篮鸡蛋再加上三个,一共是四斤半。喏,这是卖鸡蛋的钱,你放好,等奶奶回来,就交给奶奶。
玲:(接钱)哦,晓得啦!
马:玲玲,叔叔走啦。(挑担出门)哟,真是五月黄梅天,一天变三变,刚刚太阳红,一歇工夫刮大风,要落雨喽!
玲:马叔叔,你再歇歇,等风雨过了再走吧!
马:没关系,刮风当蒲扇,落雨当洗澡,有心走出门,风雨难阻挠!再见!(匆匆挑担下)
玲:马叔叔再见!
〔奶奶边走边说上。奶:啊呀,南岗乌云象跑马,北边刮风如虎啸,玲玲啊,雨到头上啦,你快帮奶奶把门口的麦子收起来。
玲:(拿畚箕出)奶奶,刚才马叔叔来过了。
奶:你把鸡蛋卖了没有?(一边拿扫帚)玲:嗯。(把口袋里的钱拿出来交给奶奶)喏,这是卖鸡蛋的钱。奶奶,我把菜柜汤碗里的三个鸡蛋也一起卖啦!
奶:(一惊)啊?啊呀!你怎么把这三个鸡蛋也卖掉了呢?真该死!
玲:奶奶,我情愿自家不吃荷包蛋,卖给老马叔叔,支援国家建设嘛!
奶:(急问)老马叔叔走了多久啦?
玲:刚走不久。
奶:追!(匆匆下)
玲:(见奶奶跑)奶奶,奶奶嗳——哎呀,落雨啦,奶奶连笠帽也不戴。(急进屋拿出雨伞)奶奶,奶奶!(匆匆下)
〔老马挑担上。马:(唱)
风雨阵阵雷声紧,
老马赶路如飞奔,
心急不顾路泥泞,
放开大步赶路程。
〔老马急下。奶奶急上。奶:(唱)
山风顺路带个信,
叫声老马把我等,
只怪我少说一句话,
玲玲她,
一番好心惹祸根。
这三个本是“碎花蛋”,
坏鸡蛋怎能献亲人!
三个坏鸡蛋非小事,
山里人情意重万分。
今天不追回这三个蛋,
落铁落刀也不回村。
〔奶奶匆匆下。玲玲急上。玲:奶奶!奶奶嗳!——
(唱)
风呀雨呀你停停,
奶奶奶奶叫连声,
玲玲好意卖鸡蛋,
急坏了奶奶为何因?
莫非是
三个鸡蛋不该卖,
玲玲做了糊涂人,
雨大地滑路难走,
淋坏奶奶我不安心。
〔玲玲急下。老马上,圆场。马:(唱)
顶风冒雨急急行,
〔马在圆场中,奶与玲上。奶:老马——(唱)
为什么,叫破喉咙无回音?
玲:见奶奶走一步来跌一跤,
马:匆匆来此跃进亭。
奶:看前面好象有人影,
马:风雨中猛听人喊声。
奶:老马,(气喘)追到啦!
玲:奶奶,(气喘)追到啦!
马:玲玲,奶奶,风大雨急,你们出来追啥啦?
奶:追啥?追坏蛋么!
马、玲:(误以为是追坏人,欲追)啊?!坏蛋!在哪里?我们快追!
奶:不要追了,就在你的担子里!
马:(不解地)在我担子里?
玲:(不解地)担子里?
奶:就是玲玲后来卖给你的那三个坏鸡蛋。
马: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玲:(难过地)奶奶,都怪我不好,马叔叔,奶奶说过叫我不要卖掉的,我自作聪明,以为是奶奶给我煎荷包蛋吃的,就一起卖给你了。
奶:也怨我少交代一声。
老马!(唱)
老马同志听我讲,
山区人民有志向;
鸡蛋我卖过多多少,
个个鸡蛋保质量。
今天我,
三个坏蛋另放开,
却不料,
玲玲她一番好心把祸闯,
一滴桐油臭一锅汤,
为此我,
冒雨追蛋把路上。
老马啊,
事情虽小责任大,
山里人,
爱国有副热心肠。
马:(感动万分)老奶奶,好玲玲!(唱)你们是,
肚里有本集体账,
你们是,
心里有杆红旗扬。
你们觉悟比高山高,
你们情意比流水长,
一颗红心向着党,
真不愧,
山村人民好榜样!
玲:(拣出坏鸡蛋)奶奶,坏鸡蛋已经拣出来了。
奶:拿来奶奶看看。(仔细看了看蛋)嗯,好了!(掏出钱)老马,这是三个坏鸡蛋的钱,退给你。
(老马激动地收下)玲玲啊,这就放心啦!
〔幕急落。——剧终——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利永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