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文化是指军人在军事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军事的特殊性,决定了军事文化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化的独特内容。军事文化是军人的意识、精神、灵魂之所在,对于军队战斗力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在军事文化观念中,军事哲学观、军事审美观、军事人生观具有重要地位。毛泽东在其军旅诗词中所表达的军事文化意蕴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对于当代我国军队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军事题材作品在毛泽东诗词中的地位
毛泽东诗词中,军事题材的作品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毛泽东诗词作品,共有42首为生前亲自校订定稿,有8首在199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中首次发表,去世以后在《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题词墨迹选》、《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年谱》、《毛泽东早期文稿》、《党的文献》等正式的书籍与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70首左右,共计120首左右。从1927年9月作《西江月•秋收起义》开始,这些诗作中,直接反映军事斗争或与军事相关的作品就达40首左右,占诗作总数的三分之一,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比例。
军事题材作品在毛泽东诗词中占如此大的比例,其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与毛泽东长期的军旅生涯有密切联系。军事题材的诗词作品是对毛泽东所经历的重大军事事件的反映,是中国革命斗争的史诗。从已经发表的诗词作品来看,从1927年领导秋收起义开始,到1949年底除西藏以外中国大陆的革命战争基本结束,整整22年间,毛泽东所写诗词几乎都是军事题材的作品。并且,这些作品大多都与当时的具体军事斗争相联系。其中,在以秋收起义为题材的有《西江月•秋收起义》,以井冈山斗争为题材的有《西江月•井冈山》,以中央苏区的革命军事斗争为题材的有《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菩萨蛮•大柏地》等10来首作品,反映红军长征的有《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等数首作品,反映抗日战争的有《祭黄帝陵》、《五律•挽戴安澜将军》等作品,反映解放战争的《五律•张冠道中》、《五律•喜闻捷报》、《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作品,与抗美援朝战争相联系的作品有《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等。这些军旅诗词作品涉及了从1927年起至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几乎每一个重大事件,作为这些重大事件的主要领导者和重要当事人,以诗意的语言记录下了自己的感受,留下了反映中国革命军事斗争历史的不朽史诗。
第二,与毛泽东的性格特点有密切联系。毛泽东具有乐斗的性格。他一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有“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豪言壮志。他在解释“什么是工作”的问题时说:“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1〕这体现了他对斗争的重要性问题的独特见解。他在解释“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这一命题时,指出:“我们说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是从战略上来说的。从整体上来说,要轻视它。从每一局部来说,要重视它”,“跟它作斗争,一仗一仗的,一件一件的,要重视”〔2〕。这就是强调斗争要有灵活性。这种乐斗的性格,促成了毛泽东对军事斗争的诗意的咏唱,成为其创作军事题材诗词作品的动力源泉。
军事题材作品在毛泽东诗词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首先,在毛泽东诗词中,军事题材作品是研究毛泽东生平及思想的最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在毛泽东的一生经历中,1927年以后20余年的革命战争时期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这一历史时期,不仅因为他在这一时期凭借其杰出的领导才能与指挥艺术取得了卓越的军事成就,确立了领袖地位,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在其戎马生涯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与心理特质,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判断与决策往往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诗言志”。与毛泽东所留下的理论著作相比,其诗词更是其真实情感世界的展现,带有强烈的人格化特征。因此,解读毛泽东军旅诗词中的军事文化内涵,对于研究毛泽东生平及思想具有阅读其它著作不能替代的特殊重要作用。
其次,在毛泽东生前亲自审订发表的诗作中,军事题材作品的比例很高,影响也最大。毛泽东生前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共收有37首诗词,其中,涉及军事问题的至少有21首。这些诗词是审订公开发表的,其重视程度不言而喻。由于特定时代的特殊原因,这些军旅诗词被大众传唱、咏颂,流传范围广泛,时间跨度长,影响了几代人。其中许多具有战斗性色彩的名句,已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其文学影响力堪称史无前例。
二、毛泽东诗词中的军事审美观
中国的儒家文化强调“中庸平和”,道家文化重视“不争”。传统价值观基本上对战争持否定态度。中国历史上的战争,或者是由于剥削阶级内部不同集团之间围绕利益争夺而爆发的,属于非正义的战争;或者是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起义,受其阶级局限性的限制,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性;或者是面对强敌入侵不得不应战的战争。因此,在我国古代文人诗词中,对战争的感受常常是一种悲苦,总是从悲剧意义上去理解战争,更多的是倾诉对受战争影响而流离失所的黎民苍生的同情,缺乏从崇高美的范畴对战争进行审美的作品。
毛泽东所领导的是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他认为,“一切反革命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一切革命战争都是正义的”,“最大的和最残酷的非正义的反革命的战争,迫临在我们的头上,我们如果不打起正义战争的旗帜,人类的大多数就要遭受摧残。人类正义战争的旗帜是拯救人类的旗帜,中国正义战争的旗帜是拯救中国的旗帜”〔3〕。因此,他对这一战争不仅从道义上加以高度肯定,而且从审美角度赋予其庄严、伟大、刚强、悲壮等崇高美的特征,在其军旅诗词中反复咏唱。
在毛泽东军旅诗词中,对战争的崇高美特征的描写,首先体现在歌咏战场的壮丽景象。
写于1928年间的词作《西江月•井冈山》,是毛泽东在得知驻守井冈山的红军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后写的。词中描写了当时战争的一幅壮丽画面:“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黄洋界上炮声隆”。诗人描写了战场的宏伟场景:红旗招展,战鼓洪亮,炮声轰鸣,气势雄壮。所描绘的这种战争场面,传递给受众的,是一种人民战争的崇高感,感人至深。
诗人在1931年写成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和《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中,也有酣畅淋漓地展现人民战争场景中的崇高美的描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写道:“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在这一战争场景里,雾、树木与革命将士融为一体,战场凌厉的呼喊声音与烽火熊熊的画面一并涌现,构成了工农红军英勇歼敌的立体战斗场景,充分体现了人民战争的壮美景象。《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中有“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的词句。把战场上的白云、白云山与我军将士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战斗异常激烈的程度,呈现出一幅威武雄壮的战斗场景。
中国革命军队中,红旗具有多重军事文化内涵。红旗既是革命的象征,也是具有象征军队荣誉、勇敢和统一指挥等多重功能的军旗。毛泽东军旅诗词中,多次以红旗作为歌咏的对象,以此展示战场的壮美景色:“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如梦令•元旦》)、“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清平乐•六盘山》)、“妙香山上战旗妍”。行军途中、战场上,作为一个重要的军事文化符号,红旗迎风飘扬,不仅有画面的美,而且还为人民军队大壮军威,这就正好成为毛泽东诗词作品表现战争崇高美的最佳审美对象。
在自然季节变化上,秋天虽然气候宜人,但总是一个万物生机日渐衰退的过程。因此,历代诗人总是对秋的寂寥发出伤感的叹息。在《采桑子•重阳》一词中,毛泽东一反悲秋的审美观,在秋天的战场上,获得了胜于春天的审美愉悦。境由心生,“战地黄花分外香”,是革命战争的发生,改变了人们的心境,战场的菊花也就变得更为香艳,更有美感。“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在这里,是革命战争给带来的喜悦心情,使秋天获得了比春天更佳的审美效果。
在许多文人怀古诗词作品中,对昔日战场的感怀总是带着感伤之情。就连以旷达豪放著称的苏轼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面对以为是当年周瑜建功立业的古战场,也只是发出“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叹,自慰自解,顺其自然。毛泽东对于战场故地的感受则是一种欣喜之情。1933年夏,毛泽东因工作需要路过曾经在1929年获得战斗胜利的战场大柏地时,就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发现了当年激烈战斗时在村子墙壁上所留下的弹洞,所感受到的,不是恐惧,而是一种快乐,一种发现了可以使山河大地更为美丽的新审美对象的兴奋之情。这是一个热爱革命战争的人民领袖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品质。
三、毛泽东诗词中的军事哲学观
军事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军事活动中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战争中,物的因素的重要性,是历代军事理论家都非常强调的一个问题,意识的反作用,尤其是意志品质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忽视。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就反对在抗日战争前途问题上的“唯武器论”观点,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 〔4〕毛泽东强调的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作用。他把意识能动性称之为“自觉能动性”,认为抗战的胜利必须充分发挥全国人民的意识能动性才能实现。他说:“抗日战争是要赶走帝国主义,变旧中国为新中国,必须动员全中国人民,统统发扬其抗日的自觉的能动性,才能达到目的。” 〔5〕
在毛泽东诗词中,革命军人在意识能动性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的战斗意志品质,成为多次歌颂的对象。《西江月•井冈山》中对黄洋界保卫战一役“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咏唱,歌颂的是红军将士在强敌压境的紧急关头在坚定的革命信念支持下的视死如归、稳如泰山的英雄气概。《忆秦娥•娄山关》抒发了革命者无往而不胜的豪迈:“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不要说巍峨的关隘使行军异常艰难,革命者也会迈着雄壮的步伐奋勇向前。在坚定的革命意志的支配下,革命者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无坚不摧。1949年全国三大战役结束以后,在国内外曾经有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追击国民党军队的主张。当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以后,毛泽东在诗词里抒发了自己的观点:“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强调坚定的革命意志对于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要发扬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的精神追击落败的敌人,绝不容许丝毫的妥协与犹豫,以避免重蹈当年项羽因沽名钓誉而功败垂成的历史教训。这正好体现了毛泽东重视发挥战争中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军事哲学观。
在军事思想史上,对于战争的主体问题,有的思想家把战争看成是军事家的舞台,军事家的意志与谋略被视为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普通士兵与群众是无足轻重的。毛泽东始终把革命战争看成是人民战争,“兵民是胜利之本”〔6〕, 战争中的战士、革命的工农大众才是革命战争的真正主角。在毛泽东诗词中,革命军队被称之为“天兵”,具有决定征服一切邪恶势力的能力:“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红军就像天兵一样,要像用万丈长缨缚住神话中的大鸟鲲鹏一样,战胜强大的反动势力;“天兵怒气冲霄汉”(《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红军像天兵一样,对敌人的仇恨直冲云天;“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红军就像天兵一样,从九重天而下直插敌阵。
作为一位唯物史观的信奉者,毛泽东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在他的军旅诗词中,把千百万工农群众看成是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力量。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革命力量得到快速发展。在革命形势欣欣向荣之时,毛泽东写下了激情澎湃的词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百万工农群众一起努力,直捣江西、湖南、湖北,摧毁那里的反革命势力。在高亢悲壮的《国际歌》歌声中,革命战争的风暴铺天盖地而来。这是对人民在战争中创造历史的力量的高度肯定。1931年1月,中央根据地4万红军接连打了两个胜仗,歼敌1万余人,粉碎了10万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围剿”。接着,国民党20万军队又发起了第二次“围剿”。红军的大胜激发了毛泽东的诗兴。在新的大战来临之际,他欣然写下了“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词句。坚信,在20万强敌面前,只要红军发动千百万工农大众,革命者就会像神话中的共工一样,闹他个天翻地覆,并能够摧毁旧秩序,消灭反革命力量,取得革命的胜利。腐朽的蒋家王朝,就是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被淹没掉的。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从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经验中,时刻不忘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在他于1963年写成的杂言诗《八连颂》里,就歌颂了当时军队系统中的先进典型——“南京路上好八连”。他写道:“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思想好,能分析。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团结力”,阐明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对于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性。在诗的末尾,他写下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名句,阐明了毛泽东对人民军队的力量来自于人民的支持的深刻理解,成为倡导建立军民鱼水情的经典号召。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并长期坚持的一贯思想。……‘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7〕
四、毛泽东诗词中的军事人生观
军事人生观是指从事军事活动的军人基于特殊职业对于人生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具体表现在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从革命战争年代起逐渐形成的军事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勇敢、顽强、不怕死的精神,以及乐观主义精神等。
在毛泽东诗词中的人生观,在革命军人的乐观主义精神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首艰苦卓绝的史诗。毛泽东对长征有过这样的评价:“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8〕充分肯定了红军将士不怕牺牲的勇敢奋斗精神。《七律•长征》更是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藐视长征中的种种困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词给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在乐观的革命军人眼里,行军于万水千山之间,不过像旅游一样轻松平常。一路上翻越的险峻的五岭、乌蒙山,强渡的金沙江,波涛滚滚的大渡河铁索桥,在英勇顽强的红军将士面前都不过是等闲之物。翻过了空气稀薄、寒冷异常的大雪山,全军将士心情无比快乐。这是革命军人在英雄主义的精神武装下所特有的一种乐观主义人生观。
因为战争的需要与军事纪律的约束,军人的生活不同于常人的生活。在常人眼里视为痛苦的事情,军人也必须承受。1947年,西北野战军接连取得了几个大捷。闻讯以后,毛泽东以兴奋的心情写下了《五律•喜闻捷报》。诗中写道:“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虽然军人无法享受常人的温情,但胜利的凯歌却成为一种最好的补偿。
对于军人而言,生死观在人生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毛泽东军旅诗词中,总是以大跨度的时空观来看待生老病死问题,摆脱了庸俗狭隘的生死观念。1934年夏,中国工农红军遭遇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毛泽东个人也遭受了“左”倾领导人的排斥、打击。在这一特定时刻,他登上了会昌城西北的会昌山,写下了《清平乐•会昌》,诗中没有牢骚与抱怨,而是发出了“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咏唱。身为革命军人,在重大打击面前不仅不会衰老,而且能够以一种平常心来欣赏自然的美景,将个人荣辱、利害淡然处之。在《采桑子•重阳》中,虽然发出了“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但并未消沉,而在下面的词句里强调了自己把秋天看得比春天更为美丽的独特人生观。
在毛泽东著名词作《沁园春•雪》中,在盛赞北国壮丽景色以后,毛泽东以一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穿越数千年时空,品评了历代杰出帝王:“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得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结论。这不仅是一种人生的自信,也是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新陈代谢现象的诠释。
在传统军事人生观中,似乎战争仅仅是男性的事情,妇女常常是受保护的对象。除了传说中的花木兰、穆桂英,传统女性的人格形象总是柔弱的,与军事无关。毛泽东在其诗词里多次把女性与军事结合起来,倡导一种刚强、英武的女性人格形象。1936年12月,特在为作家丁玲写的词作中以赞赏的笔调写道:“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这就写出了一个文武兼备的新女性形象来。1939年6月,他在《四言诗•题〈中国妇女〉之出版》中写道:“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号召中国妇女成为抗日的生力军。1961年,他在《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中,赞赏了身姿矫健的女民兵:“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在本诗广泛传播以后,崇尚阳刚的军人之气的新女性观在全社会迅速确立起来,崭新的女性军事人生观影响了无数中国女青年的人生道路,改变了她们的人生轨迹。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61.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73.
〔3〕〔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4,150.
〔4〕〔5〕〔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69,477-478,477.
〔7〕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京举行 温家宝出席并作重要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1/04/content_7365446.htm.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