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的小品剧=精神鸦片
——无味的搞笑与国人的自醉
小品剧本是文学中最具讽刺意味的一种艺术形式,而如今它经过某些人的驯化,却也变得格外乖巧起来。
小品剧不纯粹是一种搞笑的艺术,而应是某些社会原生态情绪的一种集体释放。它应该连通现实苦涩、郁闷、病痛的生活,而不应该随意穿越历史的时空,仅仅是为了搞出一点无味的笑声。
文艺有没有现实生活的底蕴,能不能刺痛社会病态的神经,这是其能否流传久远而成为世界经典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文艺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性的东西,往往都是因为它以其犀利的笔法,真实地映射了它那个时代原生态的生活。
列宁为何老是说托尔斯泰的作品就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是因为他的作品都在原生态地映射着他那个时代俄国民众的真实生活及其他们奋起挣扎、不想再照旧生活下去的普遍情绪。其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与精神诉求,并不是那些割裂的单个人的情感的映射,而多是整个社会芸芸众生的写真的集子。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与它对话,就是在品赏自己苦涩、病痛的生活,读之亲切,传之持久。
若用这个尺度来观照我们这些年的春晚小品剧,刻画、映射的大都是一些子乌虚有或矫揉造作、打情骂俏的伪生活。用它们搞出来的笑声,不过是麻醉国人的精神鸦片而已。通过这种精神鸦片的麻醉,让国人像鲁迅笔下的阿Q那样,指靠着一种逃避现实、忘却苦痛的法子,来寻求某种精神上的意淫或片刻的愉悦。
黄宏的“荆柯刺秦”,冯巩的“爱的代驾”,这些小品剧对社会的病痛、苦涩的生活很少诙谐地讥刺,他们搞出来的那点笑料,靠的不过是一些爹与儿子的来回混叫或老婆与老公的打情骂俏。这些小品剧聚焦于一些无关社会病痛的画面,多是为了把国人搞笑到自己小家庭男欢女爱、卿卿我我的浪漫情调之中。通过这种精神上的意淫,每个人都自私于自家人的小生活。这个社会中的人,因为它的乌合与自私,极易臣服于某种政治超人的驯化,不敢愤激、不敢抗争。
文艺是生活的映像。讥刺、鞭挞社会的病痛、催生人们的抗争,这曾是毛时代的文艺所秉持的一个历史性的使命。歌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就是那种革命文学史上的一些经典之作。它们直面血淋淋的现实,诱发抗争、革命的情绪,成了一种战斗性的文艺。
从前的革命党变成了现政权的持有者,文艺的战斗性已不再需要了,把它收回到历史博物馆中珍藏起来,是最好不过的。为执政的革命党歌舞升平、歌功颂德成了这种犬儒化文艺的新使命。通过这种犬儒化的文艺,让整个社会忘却自己的病痛,并自足于那种安分守己的小生活。这就是精神鸦片式文艺的作用。
就这样地集体麻醉吧,这样的一个民族还能不能有尊严地存续下来,恐怕只有天知道了。
2012年1月26日 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