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几年大龄文艺女青年,在我终于成功地把自己嫁掉后,我父母都松了口气,而外婆握着我的手,眼泪都要掉下来。我知道,她觉得我交了狗屎运,三十岁女的,在她的老家,只能出家了。
但是,文艺女青年才不这样想。伊丽莎白能嫁给达西,不就因为她文艺?简爱能让罗切斯特着迷,不就因为她文艺?文艺难道不是王道吗?王道个屁。伊丽莎白嫁给达西的时候,才几岁?而且,她很漂亮,达西在见她第二面之后就发现,“她那乌黑的眼睛美丽非凡”!所谓文艺,如果没有年轻或美貌作先遣,会是什么结局?这个,其实不用我们瞄来瞄去找例子,全世界文艺女青年的最爱简·奥斯丁嫁了吗?全中国文艺女青年的偶像张爱玲幸福吗?
文艺不会带来幸福,《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唱得很好:大龄文艺女青年/该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们说你该找个有钱的/让他赞助你搞创作/可是大款都不喜欢她/他们只想娶会做饭的/不会做饭的女青年/只能去当第三者/不会做饭的文艺女青年/只能被他们潜规则/奶奶奶奶奶奶的……
潜规则,嘿嘿,潜规则也轮不到文艺青年了,电影电视里看看,被潜规则的文艺青年,都有糖葫芦的身材,所以,活到今天,我听到最悲愤的遗嘱是大龄文艺女青年立的:“如果我死了,给姐烧个哥!”
天上白云飘地上鸭子游,文艺女青年就是没救在这种地方啊,死了烧个哥,你还看得见吗?死了烧个哥,你还摸得着吗?死了烧个哥,你还用得了吗?作为一个过去时态的资深文艺女青年,我的建议就是,放弃意淫,面对现实。这方面,最新英剧《黑镜》( Black Mirror)可以用来当辅助教材。比如,《黑镜》第一季第一集讲英国公主被绑架,绑匪的放人要求是,英国首相在下午四点和一头猪做爱,并且全球直播。
现代观众看到这里,都是热血沸腾的,想着接下来会出动最高级反恐科技和武装。但是《黑镜》没有。最后,在全球看客面前英国首相和一头猪做爱。
《黑镜》的当代讽喻极为犀利,尤其是对媒体和网络,民众和民意的批评非常尖锐。第一集中,绑架案刚发生的时候,民众普遍不愿意自己的一国之相和一头猪做爱,可是,随着各种媒体网络的介入,最后,多数英国民众希望首相牺牲自己。
这个,就是我们眼下的世界,就是文艺女青年面前的世界。说白了,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有文艺腔,矮油,和猪做爱,怎么可以?一小时两小时,慢慢的,和猪做爱的支持率上去了,尤其是,恐怖分子送来公主的一截手指,大家开始议论和猪做爱的技术问题,到后来,首相就范,看客问,这是母猪吧?
首相可以和母猪做爱的世界,文艺青年直面惨烈的人生,变回普通青年吧!奶奶奶奶奶奶的,不要再被“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这种鬼话蒙了心;悲愤的文艺女青年,也不要再祈求死后烧个哥,把生活的意志全部贯彻到今天,既然想烧个哥,那现在就去把这个哥点燃。这种事情,劳驾闺蜜不靠谱,亲自动手烧个哥,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一旦抛弃了文艺腔,你就不会再有时间对着镜子问,天呀,我是不是老了?奶奶奶奶的,是人总要老。
不过不过呢,话说到这儿,我还是忍不住要向铁血文艺青年致敬,说到底,如果没有文艺青年,这世界还有啥意思?没有小蜈蚣吵着闹着要买一百只匡威穿,世界经济靠谁来推动?没有丑小鸭哭着喊着要加入天鹅的行列,这个世界还会有故事?(传自上海)
【毛尖:都是中国人的责任】
接连看了新版福尔摩斯和新版勒卡雷,感觉英国电影和电视剧的地平线要比美国奇崛,比如说,同样是感情戏,英国影视剧不屑异性恋,第一神探也好,英国圆场也罢,大家玩的都是同性恋。当然,“基”情四射也算世界潮流,英国人潮的地方是,伦敦的同性恋环境好到异性恋自卑。福尔摩斯带着刚刚认识的华生去贝克街,让华生看看是否愿意共租221B。房东太太热情迎上来,体贴道:“如果你们需要分开睡,楼上还有一间卧室。”然后,福尔摩斯带着华生去小餐厅,老板上来就问福尔摩斯:“给你对象来点什么?”华生解释说:我不是他的对象!可过了一会,老板又说:“我给你们拿点蜡烛来增进气氛!”华生只好又解释一遍,可是,一来两去,连观众都恨不得劝华生:哎呀,你就从了福尔摩斯吧!
从了福尔摩斯吧,他英俊、万能又天才,会挣大笔钱,会拉小提琴,对于自己也不知道要什么的华生族,还有比福尔摩斯更好的人生伴侣吗?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全世界最神秘、最聪明的女人男人都想挑逗福尔摩斯,他就没动过心。看《神探夏洛克》,从第一季到第二季,故事什么的,当然是原著好看,但是,新版福尔摩斯和华生的关系,走过一百多年的岁月风霜,终于走出了自己的路,又欢乐又傲娇,这样的乐趣真是让异性恋失落啊。
这样,全英国最高智商的人集中在圆场,惺惺惜惺惺,只能爱同性。新版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让BBC版的达西来演Bill Haydon,不能更好了。这部电影,说实在,没看过原著,根本看不懂,只看过一遍原著的,也是云里雾里,如此,就全看演员了。
一般情况,在好莱坞,再艺术的谍战片,15分钟之后,观众也就入戏了,但是英国人不管,115分钟以后,观众还是一片迷茫,而能把观众留在位子上的,全靠达西、福尔摩斯这些演员在情报局进进出出了。《锅匠、裁缝、士兵、间谍》中,从头头史迈利到喽喽保管员,都比好莱坞大牌更耐看,因此,谍战迷失望的时候,英国电影的粉丝会有惊喜,奶奶,圣诞晚会,Haydon看Prideaux那一眼,Prideaux又回看Haydon那一眼,要是让简•奥斯汀看到,也会觉得,达西跟伊丽莎白的化学反应,远远不够啊!
《锅匠》最后,Prideaux朝背叛了自己和背叛了组织的Haydon举起枪,噢,这是多么伤心的一枪!达西倒下来,一地落叶中,两个手掌朝上,那终于放手的美和天真,也改变了谍战的定义。
所以,想看点开心的,千万别选择《锅匠、裁缝、士兵、间谍》。首先,没看过小说你基本看不懂;其次呢,如果看懂了,更伤心。选择《神探夏洛克》吧,不过两季的第二集都不好看,尤其是其中的中国部分,还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水准,这方面,英国影视剧和美国影视剧真是一个德性。
1969年,美国拍过一部以“文革”为背景的电影叫《主席》。格里高利•派克演一个美国生物科学家,受命潜入中国窃取一种生化酶配方。这部荒腔走板的电影里面有两场戏最搞笑。
第一场,派克抵达香港当晚,就有一个中不中洋不洋的女人进了他房间色诱他:我买了200只蝴蝶,新鲜的,当我享受轻微运动时,它们就飞走了;如果你很安静的话,它们会飞到你身上,用翅膀拍打你的身体……
第二场,派克到北京,受到毛主席接见,整个接见过程那是相当热闹,因为派克和主席是一边手上乒乓一边嘴上较量的,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毛主席的长相和格里高利的球艺。
这两场戏虽然搞笑,不过在欧美影像的中国表达中,很有代表性。《神探夏洛克》第一季第二集中,唐人街黑莲教、慈禧的玉簪、杂技杀人、沙漏夺魂,现代伦敦穿越到黄飞鸿时代,这么潮的福尔摩斯遇到这么假的中国,要多荒诞有多荒诞,搞得网上很多人感叹,英美编剧的中国功课太差!
不过,因为这功课实在太差,让人又觉得,在这么摩登的英剧中把中国表现得这么黑,不是编剧太不懂中国,而是新一轮的妖魔化中国又在发育。
这不是半个世纪前,中国人跑到欧美,蓝眼睛白皮肤的要问我们,皇帝还在紫禁城?中国现在是互联网上最热的词,很多最高级在中国,很多超大腕在中国,中国人到处走,孔子学院到处开,中国是新的令人害怕的力量。所以,不知道中国已经不可能,但可能的是,欧美联手重新妖魔中国,像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
于是,各种国家的黑帮喽喽身上,我们看到“武”这样的中国字纹身;偷渡的集装箱里,我们看到中国人的尸首;恐怖分子的联络名单里,我们听到中文发音。一切,就像史蒂文•索德伯格的新电影《传染病》,隐隐约约,中国似乎成了传染源。
而且,这一轮影像抹黑比上个世纪更甚的地方在于,这次欧美上下出动,大牌小牌一起上了,情形也像《传染病》。索德伯格在这部意思不大的电影中,出动了“《建国大业》似”的明星班底,格温妮丝•帕特洛刚出场就死翘翘,其他奥斯卡影后、影帝也没什么好下场。换言之,他们的美人帅哥死越多,传染病源也就越可恨。这跟日本人拍太平洋战争一个逻辑,中国人杀了那么多日本人,日本人就只能报仇了。嘿嘿,神探夏洛克在中国人手里吃苦头,福尔摩斯的粉丝能喜欢中国人吗?
这是新世代的影像战争吗?我不知道。只是,最近香港、内地颇有一些摩擦,我想说的是,在新的国际环境里,咱先团结起来吧。《主席》这样的电影中,美国人对香港的情色想象和对内地的政治想象,不过是一体两面。所以,欧美影像中,有时候我们听到广东话有时候听到普通话有时候听到台湾腔,意思一样,类似《殊途同归》中,一个死了儿子的女人打了很久的官司都没结果,女人气急之下烧了工厂,老板问责问不到,只好叫道:“谁的责任?都是中国人的责任!”
新一年,我们会有更多机会听到诸如此类的台词,内地、香港逃不开,台湾也一样,比如《天地大冲撞》中,我们就听到:“什么美国的苏联的,都是台湾造的!” (文/毛尖)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