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叶辰亮
图片说明:上图:杨贵(前右二)带领林县人民开凿“红旗渠”引来漳河水。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话剧《红旗渠》 感人至深 近千名优秀党员、劳模代表昨晚观看演出
本报讯 (记者 张裕)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中原风——河南文化周”近日在沪举行。昨晚,河南省话剧院创作的话剧《红旗渠》在上海大剧院上演,河南省副省长张广智、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全国人大常委龚学平等观看演出。
“中原风——河南文化周”包括舞台表演、艺术展览、广场演出、文化讲座和节目交易5个部分。代表当今河南话剧艺术最高水平的《红旗渠》曾获河南省第十二届戏剧大赛“文华大奖”(金奖)等多项大奖,并作为“向党的十八大献礼——河南省优秀剧(节)目北京展演月”开幕式剧目进京演出,引起广泛关注。
红旗渠,是个曾经让一代人为之兴奋的名字。地处太行山脉的河南省林县人民世代饱受干旱缺水之苦,上世纪60年代初,林县以“劈开太行山,修建红旗渠”的壮举,引漳水入家乡,在太行山上修建人工天河,从根本上扭转了世代干旱缺水的局面。话剧《红旗渠》采用散文式结构,以恢宏的气势、全景式的叙述方式展现了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带领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艰难历程。在几乎不具备任何开工条件的基础上,修建者们战天斗地、忍辱负重、矢志不移,最终修成红旗渠,引来漳河水。尾声的表演极具仪式感:渠修好了,水来了,杨贵举着大碗,请长年焦渴的土地喝水,请因修渠而死去的亡灵喝水……大幕缓缓合拢时,演员们还在齐声呼喊着那些为修渠而牺牲的人们的名字,一声声呼唤,刺透人们的心灵。
这是一台主旋律的话剧,更是一台感人至深的话剧。为给修渠的人们寻找食物,9岁的孤儿吱吱瞒着大人上山采野菜而惨遭不幸,在她短暂的生命里没舍得用水洗一次脸,没能擦上心爱的胭脂,她留下的那盒胭脂,鞭策着杨贵咬着牙关继续修渠。憨厚的金银铜铁四锤兄弟和参加集体婚礼的青年突击队员们,在一次塌方事故中不幸遇难,兄弟四人准备吃顿白面捞面条的4个大碗,转瞬间成了追光灯下刺痛人心的祭品;面对丧子丧夫之痛,死者家属深明大义,反而给杨贵集体下跪,感谢他为人民造渠,这一幕,更是把话剧的情感推向了最高点……
话剧《红旗渠》风格质朴,慷慨激昂的台词富有感染力。全剧没有纠缠于一些具体的历史细节,而是直接揭示贯通历史和当下的一种内在精神。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精神,它超越了具体事件、具体人物和造渠这个具体行为,而使话剧有了宏大的、接通时代的意义。
昨晚,上海近千名优秀党员、劳模代表与当年修建红旗渠的河南林州(原林县)老劳模一同观看了话剧,其中就有当年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张买江。张买江告诉记者:“没有红旗渠时,我们有时得跑到60多里外的地方去取水,真苦啊!”修建红旗渠时,积极参加修建的父亲张运仁牺牲在了工地上。第二年,13岁的张买江接过父亲的担子,奔赴红旗渠工地背钎捻钻,忙碌工作。母亲做的新鞋在他脚下不到一个月就磨破了,脚底也磨出了血泡,他仍旧坚持奔波苦干,人们称他为红旗渠工地上的“小老虎”。看着台上的演出,63岁的张买江很激动,他说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修渠的那段峥嵘岁月。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